盔甲的事夏天南多少知道一些,在遠赴山東與韃子交手前,林偉業曾經測試過榴霰彈、原始版手雷,順便展示了那種類似於青銅聖衣的盔甲——樣式比較簡潔,除了一個圓邊帽頭盔,就是護肩和護心鏡之類了,用來遮擋要害部位。
“盔甲大規模列裝嗎?產能跟得上嗎?”
林偉業搖頭否認:“我和你討論過的,這種盔甲隻是遮擋要害,不至於被韃子的重箭一箭斃命,也能彈開輕箭,所以樣式簡單,打造工序也不太複雜。但即便如,現有的產能想要滿足幾萬人的需求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加上重量也不算輕,多少會影響開槍的頻率和準頭,耗費的體力也更大。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大規模裝備部隊,隻需要給少量身輕體壯的士兵佩戴即可——而且這些人可以兼任擲彈兵。”
“擲彈兵?”這個名詞夏天南也聽說過,在拿破侖時代曾經風靡一時,不過後來慢慢退出了曆史舞台。他狐疑地問,“這種過時落伍的玩意,咱們有必要使用嗎?現在的部隊構成非常簡單,就是線列步兵、炮兵、騎兵和使用線膛槍的特殊兵種,互補長短,如果再增加一個新的兵種,而且發揮的作用有限,似乎沒有必要吧,甚至對與指揮和後勤保障還會造成額外的壓力。”
“一種是否落伍,必須要聯係本時空的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林偉業解釋,“曆史上擲彈兵的沒落,是因為榴彈炮和線膛槍的快速發展。咱們現在的對手,基本上沒有像樣的炮,更別說榴彈和線膛槍了。最具威脅的還是韃子的弓箭,與滑膛槍的射程相差無幾,仍然在擲彈兵的攻擊範圍內。擲彈兵扔出這種小型榴彈的距離雖然略短於滑膛槍和精銳弓箭手,但比起排槍的線殺傷,爆炸造成的傷害是麵殺傷,波及範圍廣得多,能夠輕易打亂對手陣型,甚至讓對方崩潰。再說,韃子還有楯車這種原始防彈車,直線射擊很難擊潰他們,拋扔手雷是一種很好的克製手段,這一點不可忽視。”
“至於指揮和後勤保障的不便嘛,根本不用擔心。”林偉業說,“我的設想是不設專職的擲彈兵,隻是在連以上的建製中挑選身材高大、體格健壯的士兵兼任擲彈兵,隻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隨時可以轉化為普通的線列步兵,你所擔心的事,不存在的。畢竟部隊的主力兵種還是使用滑膛槍的線列步兵,相對廉價、可以消耗並且容易形成規模的線列兵才是王道,不管是擲彈兵還是線膛槍,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無法取代前者的。”
夏天南聽懂了,林偉業的意思是不增設新的兵種,隻是挑選部分強壯高大的士兵在某些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他點點頭,“原則上盔甲隻用來裝備兼職的擲彈兵,這個建議聽起來不錯,可以在部隊中推行。另外,你說的炮兵重新規劃是什麽意思?”
一說到這個話題,作為資深軍迷的林偉業明顯就嗨了。他伸手邊比劃邊說:“現在的體製是每個營配備一個山地炮兵連,每個團配備一個野戰炮兵營,這種模式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於:每個團甚至每個營拉出去,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火力也算不錯,與規模較小的敵人交手時優勢明顯。弊端在於:碰到人數較多的強勁對手時,單個炮兵營的火力密度又有些不夠,更別說攻城了。如果集中幾個團的炮兵,臨時抱佛腳的效率很感人,對於指揮和各團之間的配合協調也是一個考驗。所以,我建議,保留營級的山地炮兵連,撤銷團屬炮兵營,野戰炮全部集中起來,加上臼炮,組建獨立的炮兵團。”
“獨立的炮兵團?”夏天南聽了有些心動。
“對。拿破侖喜歡把火炮集中起來使用,就是所謂的‘大炮群戰術’,集中大量的火炮對於一個主要目標狂轟濫炸,以彌補滑膛炮的精度不足的問題,這種戰術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夏天南眼睛一亮。
“未來我們的對手是流寇和清軍,小打小鬧的戰鬥會越來越少,大規模的會戰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條件下,與其追求火炮的機動性,還不如首先保證火炮的威力。所以,組建獨立炮兵團是大勢所趨。”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軍隊的編製該怎麽辦,取消的炮兵營用普通步兵營替換嗎?”
“可以考慮。另外,團作為軍隊的最大建製已經不合適了,現在能夠馬上拉上戰場的兵力已經有好幾萬了,直接用軍的建製吧。黃漢生、魏連橫、蘇粗腿各領一至兩萬人,直接稱為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吧?當然,這和舊時空傳統的團、旅、師、軍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咱們的軍下麵直接是團。在沒有電報的年代,我們不需要太複雜的指揮,指揮體係要盡量扁平化。”
“行,聽你的。”夏天南全盤采納了林偉業的提議。
臨高本土厲兵秣馬時,台南和山東也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
調兵回臨高整編的書信分別被送到了魏連橫和蘇粗腿手裏,用來運兵的船也一並到達。兩人立刻按照信中的指示著手安排。
擴編後的第二團和獨立團帶著操練已久的預備役部隊(屯丁)陸續登船。由於人數眾多,總數涉及好幾萬人,登船的過程足足花費了一兩天。
為了保證效率,魏連橫和蘇粗腿把思想素質好、準備推薦為基層軍官的人第一批派回了臨高,在軍校開始了培訓,係統地學習陸軍步兵操典和指揮作戰的技巧,深造之後,再授與軍銜。雖然瓊海軍整體北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留給這些準軍官培訓的時間不算太多,可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畢竟專業軍官與線列戰術、絕對紀律、獨立炮兵並稱為近代軍隊的標誌,也是瓊海軍與流寇、韃子這些古代冷兵器軍隊的最大區別之一。
“盔甲大規模列裝嗎?產能跟得上嗎?”
林偉業搖頭否認:“我和你討論過的,這種盔甲隻是遮擋要害,不至於被韃子的重箭一箭斃命,也能彈開輕箭,所以樣式簡單,打造工序也不太複雜。但即便如,現有的產能想要滿足幾萬人的需求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加上重量也不算輕,多少會影響開槍的頻率和準頭,耗費的體力也更大。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大規模裝備部隊,隻需要給少量身輕體壯的士兵佩戴即可——而且這些人可以兼任擲彈兵。”
“擲彈兵?”這個名詞夏天南也聽說過,在拿破侖時代曾經風靡一時,不過後來慢慢退出了曆史舞台。他狐疑地問,“這種過時落伍的玩意,咱們有必要使用嗎?現在的部隊構成非常簡單,就是線列步兵、炮兵、騎兵和使用線膛槍的特殊兵種,互補長短,如果再增加一個新的兵種,而且發揮的作用有限,似乎沒有必要吧,甚至對與指揮和後勤保障還會造成額外的壓力。”
“一種是否落伍,必須要聯係本時空的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林偉業解釋,“曆史上擲彈兵的沒落,是因為榴彈炮和線膛槍的快速發展。咱們現在的對手,基本上沒有像樣的炮,更別說榴彈和線膛槍了。最具威脅的還是韃子的弓箭,與滑膛槍的射程相差無幾,仍然在擲彈兵的攻擊範圍內。擲彈兵扔出這種小型榴彈的距離雖然略短於滑膛槍和精銳弓箭手,但比起排槍的線殺傷,爆炸造成的傷害是麵殺傷,波及範圍廣得多,能夠輕易打亂對手陣型,甚至讓對方崩潰。再說,韃子還有楯車這種原始防彈車,直線射擊很難擊潰他們,拋扔手雷是一種很好的克製手段,這一點不可忽視。”
“至於指揮和後勤保障的不便嘛,根本不用擔心。”林偉業說,“我的設想是不設專職的擲彈兵,隻是在連以上的建製中挑選身材高大、體格健壯的士兵兼任擲彈兵,隻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隨時可以轉化為普通的線列步兵,你所擔心的事,不存在的。畢竟部隊的主力兵種還是使用滑膛槍的線列步兵,相對廉價、可以消耗並且容易形成規模的線列兵才是王道,不管是擲彈兵還是線膛槍,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無法取代前者的。”
夏天南聽懂了,林偉業的意思是不增設新的兵種,隻是挑選部分強壯高大的士兵在某些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他點點頭,“原則上盔甲隻用來裝備兼職的擲彈兵,這個建議聽起來不錯,可以在部隊中推行。另外,你說的炮兵重新規劃是什麽意思?”
一說到這個話題,作為資深軍迷的林偉業明顯就嗨了。他伸手邊比劃邊說:“現在的體製是每個營配備一個山地炮兵連,每個團配備一個野戰炮兵營,這種模式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於:每個團甚至每個營拉出去,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火力也算不錯,與規模較小的敵人交手時優勢明顯。弊端在於:碰到人數較多的強勁對手時,單個炮兵營的火力密度又有些不夠,更別說攻城了。如果集中幾個團的炮兵,臨時抱佛腳的效率很感人,對於指揮和各團之間的配合協調也是一個考驗。所以,我建議,保留營級的山地炮兵連,撤銷團屬炮兵營,野戰炮全部集中起來,加上臼炮,組建獨立的炮兵團。”
“獨立的炮兵團?”夏天南聽了有些心動。
“對。拿破侖喜歡把火炮集中起來使用,就是所謂的‘大炮群戰術’,集中大量的火炮對於一個主要目標狂轟濫炸,以彌補滑膛炮的精度不足的問題,這種戰術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夏天南眼睛一亮。
“未來我們的對手是流寇和清軍,小打小鬧的戰鬥會越來越少,大規模的會戰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條件下,與其追求火炮的機動性,還不如首先保證火炮的威力。所以,組建獨立炮兵團是大勢所趨。”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軍隊的編製該怎麽辦,取消的炮兵營用普通步兵營替換嗎?”
“可以考慮。另外,團作為軍隊的最大建製已經不合適了,現在能夠馬上拉上戰場的兵力已經有好幾萬了,直接用軍的建製吧。黃漢生、魏連橫、蘇粗腿各領一至兩萬人,直接稱為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吧?當然,這和舊時空傳統的團、旅、師、軍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咱們的軍下麵直接是團。在沒有電報的年代,我們不需要太複雜的指揮,指揮體係要盡量扁平化。”
“行,聽你的。”夏天南全盤采納了林偉業的提議。
臨高本土厲兵秣馬時,台南和山東也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
調兵回臨高整編的書信分別被送到了魏連橫和蘇粗腿手裏,用來運兵的船也一並到達。兩人立刻按照信中的指示著手安排。
擴編後的第二團和獨立團帶著操練已久的預備役部隊(屯丁)陸續登船。由於人數眾多,總數涉及好幾萬人,登船的過程足足花費了一兩天。
為了保證效率,魏連橫和蘇粗腿把思想素質好、準備推薦為基層軍官的人第一批派回了臨高,在軍校開始了培訓,係統地學習陸軍步兵操典和指揮作戰的技巧,深造之後,再授與軍銜。雖然瓊海軍整體北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留給這些準軍官培訓的時間不算太多,可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畢竟專業軍官與線列戰術、絕對紀律、獨立炮兵並稱為近代軍隊的標誌,也是瓊海軍與流寇、韃子這些古代冷兵器軍隊的最大區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