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以為這些巴牙喇會在噶爾圖的煽動下學漢人玩兵諫那一套,手握住了刀柄,隨時準備暴起傷人。他是正藍旗的小旗主,地位僅次於豪格,是這些人的主子,以後金等級森嚴的階級劃分,這些巴牙喇雖然能打,卻無論如何不敢向他真的動手,隻要拔刀砍翻一兩個,餘下的自然就會慫了。
不料,噶爾圖“撲通”跪在了地上,餘下的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呼啦啦跪了一地,把阿巴泰嚇了一跳。
“貝勒爺,請你下令撤兵吧!這裏畢竟是明國腹心之地,明軍再無能,四麵八方調集軍隊把咱們團團圍住,再加上這個什麽堅壁清野的招數,就算打不過咱們,也能把咱們活活拖死。咱們大金的勇士不怕死,可是要死也要在戰場上死得轟轟烈烈,不能被活活餓死啊!”噶爾圖哀求道。
那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齊聲說:“請貝勒爺下令撤兵!”
阿巴泰這才反應過來,諫倒是諫,不過不是兵諫,是苦諫。他們這麽異口同聲,隻怕私底下已經商量過了。包括噶爾圖在內,這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是正藍旗的核心人員,軍隊的管理、戰鬥的指揮都是靠他們。如果他們無心戀戰,自己再怎麽一意孤行,這仗也沒法打下去了。
噶爾圖見阿巴泰沉默不語,知道他內心動搖了,趕緊趁熱打鐵,膝行兩步,抱住了他的小腿,繼續哀求:“貝勒爺,我知道您想給大金除去一個厲害的對手,免得將來再出現第二支浙兵或者白杆兵。可是消滅這支奇怪的明軍,不是您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正藍旗一家的事,是整個大金的事!您一個人扛起來,太辛苦了,到時候把自己的本錢都填進去了,變成了孤家寡人,誰又會體諒您的苦心呢?大汗和那些議政的親王、郡王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最後一句話深深刺痛了阿巴泰。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政治地位與自己的戰功、年紀、資曆不匹配,不要說與繼承了汗位的皇太極相比,連那些年幼的弟弟甚至侄子都遠遠超過了自己。
年僅二十四歲的十四弟多爾袞現在已經是和碩睿親王,正白旗旗主,掌管吏部;二十二歲的十五弟多鐸已經是豫親王,鑲白旗旗主,掌管禮部;豪格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輩分上是自己的侄子,卻是正藍旗的旗主,自己的頂頭上司,還被封為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而自己快五十歲的人了,連個和碩的封號都沒有,隻在貝勒前加了個“饒餘”(滿語富饒之意)遮羞,每逢皇太極賜宴,自己隻能和比自己兒子年紀還小的小貝勒們坐一起,臉麵都丟盡了。
關於圍困棱堡,阿巴泰雖然也有些私心,想多撈取些功勞,但是為了給大金解除後患還是最主要的原因。聽了噶爾圖的話,他心想:就是啊,自己連上殿參與議政的資格都沒有,幹嗎要為了這支明軍把自己也搭進去?就算這夥人將來比白杆兵、浙兵更厲害,天塌下來自有皇太極和那些親王、郡王頂著。就算這麽撤走,回去後可能會被責罰,但是隻要自己手裏還有幾個牛錄,就算降為貝子,也比沒兵的光杆貝勒強。
他遲遲沒有吭聲,噶爾圖卻以為他還在猶豫,分析完利弊後,又打起了苦情牌:“貝勒爺,這次入關,咱們已經搶了不少好東西,也虜獲了不少丁口,該知足了,英雄就讓武英郡王他們去當吧!福晉還在家等著您呢,我阿瑪也等著我多帶些包衣回去呢!”
阿巴泰長歎一聲,鬆開了握住刀柄的手,無奈地說道:“話都被你說到這份上了,我還有什麽話可說?下令撤兵吧!”
眾人大喜,齊聲道:“貝勒爺英明!”
這支大軍除了阿巴泰,所有人都不願意再和這座奇怪的石堡和裏麵的明軍再耗下去,他們隻想帶著搶來的財物和丁口順利返回關內。
命令一下,全軍歡欣鼓舞,立刻收拾東西,拔營撤離。雖然所有人都歸心似箭,但是多年征戰的經驗和嚴明的軍紀讓一兩萬人的大軍撤退秩序井然,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輜重和丁口、牲畜在前,大軍在後,有條不紊地沿著來路往青州、濟南方向撤退。
在牆頭巡視的蘇粗腿看到了這一幕,跳了起來,喊道:“韃子撤了!”
駐守在各段城牆和凸角上的士兵們都歡呼起來:“韃子撤了!”
歡呼聲驚動了林偉業等人,他們趕緊登上城牆,用望遠鏡查看。隻見對麵旌旗搖動,煙塵滾滾,大批騎兵護送著輜重車隊緩緩遠去,看起來是真的撤退了。
林偉業生怕有詐,把馬威叫來,問道:“我們之中和韃子打過交道最多的就是你了,以你的經驗,韃子這是真撤還是虛晃一槍玩假撤?”
馬威用望遠鏡仔細查看一番後,肯定地回答:“大人,韃子這是真撤。他們把糧草、輜重和丁口都放在前麵,軍隊在後,想玩回馬槍都不行了——糧草都不在了,他們難道餓著肚子和咱們拚命?”
林偉業這才徹底放下心來,對馬威說:“趕緊派騎兵回登州報信,告訴謝巡撫,韃子撤了。”
馬威應下,從騎兵營點了幾個年輕騎術好的,趕回登州報信。
正藍旗的大軍在阿巴泰的率領下,從北直隸直插登州,與獨立團發生遭遇戰,攻城受阻然後圍困,前後曆經十三天,終於在第十四天撤兵了。撤退的主要原因是這支以搶劫為目的的軍隊沒有通過圍城得到好處,反而損兵折將,上上下下都萌生去意,阿巴泰雖然是統帥,卻也無法違背全軍的意誌。不過讓阿巴泰這麽快下定決心的,還是夏天南的這招堅壁清野,這是壓垮這支後金軍隊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否則的話,圍城可能還會持續幾天,一直到沒有糧草堅持不下去為止。
棱堡的城門打開,幾名騎兵衝了出來,風馳電掣般往登州而去。
不料,噶爾圖“撲通”跪在了地上,餘下的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呼啦啦跪了一地,把阿巴泰嚇了一跳。
“貝勒爺,請你下令撤兵吧!這裏畢竟是明國腹心之地,明軍再無能,四麵八方調集軍隊把咱們團團圍住,再加上這個什麽堅壁清野的招數,就算打不過咱們,也能把咱們活活拖死。咱們大金的勇士不怕死,可是要死也要在戰場上死得轟轟烈烈,不能被活活餓死啊!”噶爾圖哀求道。
那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齊聲說:“請貝勒爺下令撤兵!”
阿巴泰這才反應過來,諫倒是諫,不過不是兵諫,是苦諫。他們這麽異口同聲,隻怕私底下已經商量過了。包括噶爾圖在內,這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是正藍旗的核心人員,軍隊的管理、戰鬥的指揮都是靠他們。如果他們無心戀戰,自己再怎麽一意孤行,這仗也沒法打下去了。
噶爾圖見阿巴泰沉默不語,知道他內心動搖了,趕緊趁熱打鐵,膝行兩步,抱住了他的小腿,繼續哀求:“貝勒爺,我知道您想給大金除去一個厲害的對手,免得將來再出現第二支浙兵或者白杆兵。可是消滅這支奇怪的明軍,不是您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正藍旗一家的事,是整個大金的事!您一個人扛起來,太辛苦了,到時候把自己的本錢都填進去了,變成了孤家寡人,誰又會體諒您的苦心呢?大汗和那些議政的親王、郡王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最後一句話深深刺痛了阿巴泰。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政治地位與自己的戰功、年紀、資曆不匹配,不要說與繼承了汗位的皇太極相比,連那些年幼的弟弟甚至侄子都遠遠超過了自己。
年僅二十四歲的十四弟多爾袞現在已經是和碩睿親王,正白旗旗主,掌管吏部;二十二歲的十五弟多鐸已經是豫親王,鑲白旗旗主,掌管禮部;豪格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輩分上是自己的侄子,卻是正藍旗的旗主,自己的頂頭上司,還被封為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而自己快五十歲的人了,連個和碩的封號都沒有,隻在貝勒前加了個“饒餘”(滿語富饒之意)遮羞,每逢皇太極賜宴,自己隻能和比自己兒子年紀還小的小貝勒們坐一起,臉麵都丟盡了。
關於圍困棱堡,阿巴泰雖然也有些私心,想多撈取些功勞,但是為了給大金解除後患還是最主要的原因。聽了噶爾圖的話,他心想:就是啊,自己連上殿參與議政的資格都沒有,幹嗎要為了這支明軍把自己也搭進去?就算這夥人將來比白杆兵、浙兵更厲害,天塌下來自有皇太極和那些親王、郡王頂著。就算這麽撤走,回去後可能會被責罰,但是隻要自己手裏還有幾個牛錄,就算降為貝子,也比沒兵的光杆貝勒強。
他遲遲沒有吭聲,噶爾圖卻以為他還在猶豫,分析完利弊後,又打起了苦情牌:“貝勒爺,這次入關,咱們已經搶了不少好東西,也虜獲了不少丁口,該知足了,英雄就讓武英郡王他們去當吧!福晉還在家等著您呢,我阿瑪也等著我多帶些包衣回去呢!”
阿巴泰長歎一聲,鬆開了握住刀柄的手,無奈地說道:“話都被你說到這份上了,我還有什麽話可說?下令撤兵吧!”
眾人大喜,齊聲道:“貝勒爺英明!”
這支大軍除了阿巴泰,所有人都不願意再和這座奇怪的石堡和裏麵的明軍再耗下去,他們隻想帶著搶來的財物和丁口順利返回關內。
命令一下,全軍歡欣鼓舞,立刻收拾東西,拔營撤離。雖然所有人都歸心似箭,但是多年征戰的經驗和嚴明的軍紀讓一兩萬人的大軍撤退秩序井然,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輜重和丁口、牲畜在前,大軍在後,有條不紊地沿著來路往青州、濟南方向撤退。
在牆頭巡視的蘇粗腿看到了這一幕,跳了起來,喊道:“韃子撤了!”
駐守在各段城牆和凸角上的士兵們都歡呼起來:“韃子撤了!”
歡呼聲驚動了林偉業等人,他們趕緊登上城牆,用望遠鏡查看。隻見對麵旌旗搖動,煙塵滾滾,大批騎兵護送著輜重車隊緩緩遠去,看起來是真的撤退了。
林偉業生怕有詐,把馬威叫來,問道:“我們之中和韃子打過交道最多的就是你了,以你的經驗,韃子這是真撤還是虛晃一槍玩假撤?”
馬威用望遠鏡仔細查看一番後,肯定地回答:“大人,韃子這是真撤。他們把糧草、輜重和丁口都放在前麵,軍隊在後,想玩回馬槍都不行了——糧草都不在了,他們難道餓著肚子和咱們拚命?”
林偉業這才徹底放下心來,對馬威說:“趕緊派騎兵回登州報信,告訴謝巡撫,韃子撤了。”
馬威應下,從騎兵營點了幾個年輕騎術好的,趕回登州報信。
正藍旗的大軍在阿巴泰的率領下,從北直隸直插登州,與獨立團發生遭遇戰,攻城受阻然後圍困,前後曆經十三天,終於在第十四天撤兵了。撤退的主要原因是這支以搶劫為目的的軍隊沒有通過圍城得到好處,反而損兵折將,上上下下都萌生去意,阿巴泰雖然是統帥,卻也無法違背全軍的意誌。不過讓阿巴泰這麽快下定決心的,還是夏天南的這招堅壁清野,這是壓垮這支後金軍隊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否則的話,圍城可能還會持續幾天,一直到沒有糧草堅持不下去為止。
棱堡的城門打開,幾名騎兵衝了出來,風馳電掣般往登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