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步的距離,對於蒙古騎兵的速度而言,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很快,他們就進入了短銃的射擊範圍。
騎兵營的士兵停在原地,以側麵迎敵,端起短銃瞄準前方,手搭在扳機上,隨時準備開火。很多人看見蒙古人氣勢洶洶的模樣和衝鋒的勢頭,心裏有些發毛,要不是平日的訓練足夠嚴格,早就有人提前開槍了。
馬威抑製住心裏的緊張,估算著雙方的距離。他知道蒙古人以輕騎為主,一般不會與對手近戰糾纏,多半是一觸即走,所以他想把蒙古人放近了打,在最佳射程內的殺傷力也更大,而且在現在的衝鋒模式下,蒙古人無法在有馬頭阻礙的情況下向正前方射箭,正是他的機會。
殊不知,在蒙古騎兵眼中,這支突然冒出來的對手放棄騎兵的機動性,站在原地如同步兵一樣迎敵,也正中他們下懷。雙方都認為自己占了便宜,就看鹿死誰手了。
相距一百步的距離時,馬威高喊:“開火!”率先扣動了手中短銃的扳機。
本來一百步的距離,就算是步兵的長銃也不是最佳射程,何況是短銃,不過高速衝鋒的戰馬會讓這個距離瞬間縮短,如果等到五十步才開槍,馬刀都已經砍到頭上了。馬威經驗豐富,留了一個提前量。
“呯呯呯”,在騎兵營紛紛開槍的同時,對麵的蒙古人隊伍忽然在高速奔跑中轉向,與騎兵營平行,紛紛射出了手中的箭。箭矢借助巨大的慣性,帶著“嗚嗚”的破空聲飛向對麵。
馬威心裏一沉,忘記了蒙古人這一招了。疾馳中近乎九十度的轉向,這種變態的騎術也隻有蒙古人才做得到,瞬間就從正麵衝鋒變成了側麵攻擊,而且能夠將弓箭的密度和速度發揮到最大。
鉛彈和箭矢在半空中交錯而過,各自飛向自己的目標。騎兵營的士兵紛紛中箭,慘叫聲此起彼伏,不少人跌落下馬;對麵的蒙古騎兵也好不到哪去,鉛彈的威力遠超弓箭,中彈的騎士被強大的動能衝擊,帶著一蓬血花騰空而起,掉落在地,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往前翻滾,然後被無數馬蹄踩成肉泥。
兩支騎兵以熱兵器和冷兵器進行較量,乍看上去旗鼓相當,各有損傷,可是實際上蒙古人吃虧得多。他們是高速跑動中發起攻擊,對方是靜止狀態的防守,耗費的體力和馬力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火槍的威力比騎弓大得多,就算中彈的蒙古人不當場斃命,掉下馬也會被奔跑中的戰馬踩死,幾乎沒有生還的機會。騎兵營士兵雖然中箭,隻要不命中麵門和心髒位置,還有活下來的機會,掉落地麵也不用擔心馬蹄踐踏。
這種戰損比的差距在第二輪對陣中逐漸體現出來了。當蒙古騎兵兜了個圈子再度返回,以同樣的方式再度發起攻擊時,早就穩定住陣腳的騎兵營舉起第二枝短銃進行反擊。與第一輪不同,蒙古人知道對方有能在馬背上射擊的短銃,不是無還手之力的步兵,心中有了忌憚,距離稍微遠了一些,而且射出的箭不如剛才果斷而堅決。
第二輪交鋒,蒙古人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而騎兵營中箭者不過二三十來人。
或許是覺得這樣的交換比不劃算,蒙古人在結束了第二輪攻擊後在遠處停了下來,似乎在思索如何對付這支怪異的騎兵。
馬威心裏長出了一口氣,幸好有這樣犀利的短銃,才能讓這支訓練不過一年左右的騎兵揚長避短,和騎射名聞天下的蒙古人正麵硬杠不落下風,甚至略有優勢。
很快,蒙古人結束了思考,再度發起了衝鋒。他們攻擊的模式還是和剛才一樣,不過距離遠了不少,從七八十步變成了一百步左右,而且不再是平射,換成了向天空的拋射。
“呯呯呯”,騎兵營打響了手中第三把短銃。鉛彈呼嘯著飛向蒙古人;半空中的箭矢到達最高點後,急速下墜,飛向了騎兵營。
即使改變了戰術,優勢還在騎兵營這邊。薄薄的騎兵橫隊並不是密集的步兵方陣,拋射的準頭又差,中箭者寥寥。而火銃是平射,橫向跑動的騎兵怎麽樣都躲不開,第一個跑過去了,自然有第二個或者第三個迎上來,騎兵營仿佛是對著一條連綿不斷的人牆開槍,比起站立不動的陣型而言,這樣的命中率更高。
第三輪交鋒,交換比更懸殊。雖然射程拉遠了,倒在鉛彈下的隻有七十來人,但是騎兵營中箭者不到十人。
蒙古人停在遠處,再也不敢衝鋒了,他們跟著後金大軍入關是來搶劫的,不是來送命的,在這裏莫名其妙丟掉性命,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騎兵營擊退了剛才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信心大增,一邊給短銃裝填彈藥,一邊小聲議論著,一臉興奮。遠處的馬賊則心情複雜,把他們追的欲仙欲死的對手居然能和蒙古騎兵一較高下,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救了他們的命,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該鬱悶。
就在雙方對峙僵持之際,遠處塵土漫天,悶雷般的蹄聲傳了過來,幾麵旗幟出現在地平線。馬威心道不妙,舉起單筒望遠鏡眺望,視野中出現了一麵藍底金龍的四方形大旗,龍首向右,有四朵祥雲。
“這是韃子正藍旗的精兵!”馬威吃了一驚,從揚起的塵土來看,對方的兵力至少上萬,韃子的主力怎麽會出現在山東?之前從沒有聽到過風聲。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撥轉馬頭,下令道:“敵軍勢大,不可硬拚,咱們撤。”
不用他說,騎兵營也看到了地平線上冒出來烏雲一般的大軍,心裏惴惴不安,聽到命令後,趕緊依序撤退。
經過呆立原地的馬賊時,馬威猶豫了一下,對為首的孔連順說:“我們的帳以後再算,現在韃子的正藍旗來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你也趕緊走吧。”
騎兵營的士兵停在原地,以側麵迎敵,端起短銃瞄準前方,手搭在扳機上,隨時準備開火。很多人看見蒙古人氣勢洶洶的模樣和衝鋒的勢頭,心裏有些發毛,要不是平日的訓練足夠嚴格,早就有人提前開槍了。
馬威抑製住心裏的緊張,估算著雙方的距離。他知道蒙古人以輕騎為主,一般不會與對手近戰糾纏,多半是一觸即走,所以他想把蒙古人放近了打,在最佳射程內的殺傷力也更大,而且在現在的衝鋒模式下,蒙古人無法在有馬頭阻礙的情況下向正前方射箭,正是他的機會。
殊不知,在蒙古騎兵眼中,這支突然冒出來的對手放棄騎兵的機動性,站在原地如同步兵一樣迎敵,也正中他們下懷。雙方都認為自己占了便宜,就看鹿死誰手了。
相距一百步的距離時,馬威高喊:“開火!”率先扣動了手中短銃的扳機。
本來一百步的距離,就算是步兵的長銃也不是最佳射程,何況是短銃,不過高速衝鋒的戰馬會讓這個距離瞬間縮短,如果等到五十步才開槍,馬刀都已經砍到頭上了。馬威經驗豐富,留了一個提前量。
“呯呯呯”,在騎兵營紛紛開槍的同時,對麵的蒙古人隊伍忽然在高速奔跑中轉向,與騎兵營平行,紛紛射出了手中的箭。箭矢借助巨大的慣性,帶著“嗚嗚”的破空聲飛向對麵。
馬威心裏一沉,忘記了蒙古人這一招了。疾馳中近乎九十度的轉向,這種變態的騎術也隻有蒙古人才做得到,瞬間就從正麵衝鋒變成了側麵攻擊,而且能夠將弓箭的密度和速度發揮到最大。
鉛彈和箭矢在半空中交錯而過,各自飛向自己的目標。騎兵營的士兵紛紛中箭,慘叫聲此起彼伏,不少人跌落下馬;對麵的蒙古騎兵也好不到哪去,鉛彈的威力遠超弓箭,中彈的騎士被強大的動能衝擊,帶著一蓬血花騰空而起,掉落在地,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往前翻滾,然後被無數馬蹄踩成肉泥。
兩支騎兵以熱兵器和冷兵器進行較量,乍看上去旗鼓相當,各有損傷,可是實際上蒙古人吃虧得多。他們是高速跑動中發起攻擊,對方是靜止狀態的防守,耗費的體力和馬力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火槍的威力比騎弓大得多,就算中彈的蒙古人不當場斃命,掉下馬也會被奔跑中的戰馬踩死,幾乎沒有生還的機會。騎兵營士兵雖然中箭,隻要不命中麵門和心髒位置,還有活下來的機會,掉落地麵也不用擔心馬蹄踐踏。
這種戰損比的差距在第二輪對陣中逐漸體現出來了。當蒙古騎兵兜了個圈子再度返回,以同樣的方式再度發起攻擊時,早就穩定住陣腳的騎兵營舉起第二枝短銃進行反擊。與第一輪不同,蒙古人知道對方有能在馬背上射擊的短銃,不是無還手之力的步兵,心中有了忌憚,距離稍微遠了一些,而且射出的箭不如剛才果斷而堅決。
第二輪交鋒,蒙古人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而騎兵營中箭者不過二三十來人。
或許是覺得這樣的交換比不劃算,蒙古人在結束了第二輪攻擊後在遠處停了下來,似乎在思索如何對付這支怪異的騎兵。
馬威心裏長出了一口氣,幸好有這樣犀利的短銃,才能讓這支訓練不過一年左右的騎兵揚長避短,和騎射名聞天下的蒙古人正麵硬杠不落下風,甚至略有優勢。
很快,蒙古人結束了思考,再度發起了衝鋒。他們攻擊的模式還是和剛才一樣,不過距離遠了不少,從七八十步變成了一百步左右,而且不再是平射,換成了向天空的拋射。
“呯呯呯”,騎兵營打響了手中第三把短銃。鉛彈呼嘯著飛向蒙古人;半空中的箭矢到達最高點後,急速下墜,飛向了騎兵營。
即使改變了戰術,優勢還在騎兵營這邊。薄薄的騎兵橫隊並不是密集的步兵方陣,拋射的準頭又差,中箭者寥寥。而火銃是平射,橫向跑動的騎兵怎麽樣都躲不開,第一個跑過去了,自然有第二個或者第三個迎上來,騎兵營仿佛是對著一條連綿不斷的人牆開槍,比起站立不動的陣型而言,這樣的命中率更高。
第三輪交鋒,交換比更懸殊。雖然射程拉遠了,倒在鉛彈下的隻有七十來人,但是騎兵營中箭者不到十人。
蒙古人停在遠處,再也不敢衝鋒了,他們跟著後金大軍入關是來搶劫的,不是來送命的,在這裏莫名其妙丟掉性命,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騎兵營擊退了剛才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信心大增,一邊給短銃裝填彈藥,一邊小聲議論著,一臉興奮。遠處的馬賊則心情複雜,把他們追的欲仙欲死的對手居然能和蒙古騎兵一較高下,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救了他們的命,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該鬱悶。
就在雙方對峙僵持之際,遠處塵土漫天,悶雷般的蹄聲傳了過來,幾麵旗幟出現在地平線。馬威心道不妙,舉起單筒望遠鏡眺望,視野中出現了一麵藍底金龍的四方形大旗,龍首向右,有四朵祥雲。
“這是韃子正藍旗的精兵!”馬威吃了一驚,從揚起的塵土來看,對方的兵力至少上萬,韃子的主力怎麽會出現在山東?之前從沒有聽到過風聲。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撥轉馬頭,下令道:“敵軍勢大,不可硬拚,咱們撤。”
不用他說,騎兵營也看到了地平線上冒出來烏雲一般的大軍,心裏惴惴不安,聽到命令後,趕緊依序撤退。
經過呆立原地的馬賊時,馬威猶豫了一下,對為首的孔連順說:“我們的帳以後再算,現在韃子的正藍旗來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你也趕緊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