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談判小組負責人”的兵部右侍郎程立感歎道:“平南伯,朝廷可謂誠意十足,我們連兵部任命總兵的文書都一並帶來了,你的表兄即刻就能去山東赴任。我在兵部這麽多年,還沒見過這麽快走完流程的任命。”
夏天南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朝廷拿出了誠意,你平南伯也要表示誠意,當即拍板:“程大人不必多說,我懂。你們回京城的時間,我已經命人從瓊州取了銀子,今天就可以交割。”
程立大喜,銀子到手,這趟“化緣”的差事就可以交差了。
夏天南也很高興,區區二十萬兩銀子,在把控海洋貿易之前,是一年的總收入,稱得上巨款,而現在對他來說不過是毛毛雨,甚至都不用從臨高調取,直接從擊敗高、張聯軍的戰利品繳獲裏拿出一部分就能應付,這麽點銀子免掉遠赴西北作戰的任務,以及一個登州總兵的位置,很值。
過了幾日,“瑪麗婭”號也從臨高帶來了林偉業。
幾個月不見,林偉業沒有顧得上和夏天南寒暄,而是抱怨道:“幹嗎火急火燎地把我從臨高叫來,一大堆事走不開呢!”
夏天南眼睛一亮,林二當家但凡有事,一般都是技術上有了新進展,隻是這次不知道是民用還是軍用。他好奇地追問:“是不是弄出了什麽新寶貝?”
林偉業得意地看著他:“恐怕要讓你失望了,不是軍隊用的家夥,而是我領著百草園中級班的學員鼓搗出了有軌馬車,你派人來臨高找我時,正好在規劃整個臨高的市內軌道交通——我打算把這個當成這個時空的城市輕軌來使用,作為公共交通工具,提升臨高的城市品位。”
夏天南有些意外:“原來這段時間你一直在弄這個?用什麽馬拉,一次能運輸多少人或者貨物,咱們現在又煉不出不鏽鋼,鐵製軌道生鏽怎麽辦?”
林偉業讚賞地回答:“看不出你還很專業,問到了點子上。現在的試驗品是5-7米左右的四輪車,滿載是10-14人左右,目前使用雲南采購的滇馬作為牽引馬匹。滇馬的特點是矮小體健、耐勞善負重,能遠行,作為戰馬不合適,但是拖拉四輪馬車倒是不錯的選擇。本來在其他路麵,兩三匹滇馬是絕對拉不動滿載10來人的車廂的,不過有了軌道,負重可以提升到兩倍左右,一匹馬就能拉動,隻是速度慢了點。”
“至於生鏽嘛……”林偉業解釋道,“這個不是問題,就算現代的鐵軌,日曬雨淋,照樣會生鏽,不過隻要經常過車,就會把走行麵拋光,所以輪子壓過的那麵不會生鏽,下麵生鏽也不會影響車輛的通行。高速行駛的火車都不怕軌道生鏽,我們這龜速的馬車就更不怕了。”
即便在現代對鐵軌司空見慣,夏天南也沒注意過鐵軌生鏽的問題,回到古代倒是補課漲知識了。他高興地說:“既然不會有影響,那就沒問題了,我倒是很期待回到臨高看到這些有軌馬車。有了竹筋水泥建築和完善的排水設施,再加上公共軌道交通,臨高老百姓絕對是整個明朝最幸福的人了。”
“這正是我弄這個有軌馬車的目的之一。除了民用,在戰時還可以以更高的速度向碼頭運輸戰略物資,比起肩挑手提的效率要高多了。”
夏天南喜道:“這個我倒沒想到,軍民兩用,不錯不錯。”
“其實還有個問題你忽略了,恰恰是我和學員們琢磨得最久的問題。”林偉業說,“軌道如果想要維護方便,就必須分段鋪設,下麵墊枕木。可是這樣一來,凹凸不平,馬踩上去一腳深一腳淺,而且容易被枕木絆倒……”
“是哦!枕木對於火車不是障礙,可是對於馬來說就寸步難行了。”夏天南皺起眉頭,“那該怎麽解決?”
“我依稀記得18世紀時,解決的辦法是在枕木的間隙撒上細土,把空隙填平。不過這個辦法缺點不少,首先就是每天都要專人維護,把馬蹄踩的坑填平,異常繁瑣,其次就是這樣的路麵又回到了當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態,我們花了很大力氣修建的水泥地麵就白瞎了。”林偉業伸手比劃著解釋,“後來有個叫蘇二弟的學員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既然鐵軌凸出來不方便,為什麽不把軌道沉下去呢?這句話給了我啟發,我就設計成嵌入式凹形軌道,去掉枕木,把鐵軌直接嵌入在水泥路麵之中,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上述困擾了。”
“可是沒了枕木,照你說的,維護和更換鐵軌就不方便了啊?”
“不礙事的。馬車和火車的速度、載重都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有鐵軌損壞、變形,哪怕造成脫軌,也不會造成重大傷亡,修修補補也能湊合用,大不了過個三五年就全部換掉嘛!”
夏天南點點頭,“這些都交給你去做,我充分相信你。不過今天把你從臨高找來,不是聽你科普鐵路知識的,是要給你個官兒做做。”
林偉業愣住了,摸摸腦勺,不解地問:“我做官?給個官我也做不來啊?”
夏天南笑道:“就讓你掛個名,事不用你做,而且是登州總兵,山東那邊的武官,我記得你籍貫是山東人,這也算是在另一個時空衣錦還鄉了嘛。畢竟我已經是瓊海鎮總兵了,在南京這段時間又被崇禎封了個伯爵,總不能一人兼任南北兩個總兵吧?”
“隻掛名不管事?這還差不多,你讓我研究技術在行,當官不是那塊料。”說著說著,林偉業才反應過來,“臥槽,你說你封爵了?什麽時候的事啊?”
夏天南笑道:“這事說來話長,咱們哥倆晚上不妨喝兩杯,我慢慢跟你說詳細的經過。簡單點概括一下呢,就是在南京和當年得罪過的鎮守太監打了一架,然後把崇禎震住了,於是就有了這個伯爵。”
夏天南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朝廷拿出了誠意,你平南伯也要表示誠意,當即拍板:“程大人不必多說,我懂。你們回京城的時間,我已經命人從瓊州取了銀子,今天就可以交割。”
程立大喜,銀子到手,這趟“化緣”的差事就可以交差了。
夏天南也很高興,區區二十萬兩銀子,在把控海洋貿易之前,是一年的總收入,稱得上巨款,而現在對他來說不過是毛毛雨,甚至都不用從臨高調取,直接從擊敗高、張聯軍的戰利品繳獲裏拿出一部分就能應付,這麽點銀子免掉遠赴西北作戰的任務,以及一個登州總兵的位置,很值。
過了幾日,“瑪麗婭”號也從臨高帶來了林偉業。
幾個月不見,林偉業沒有顧得上和夏天南寒暄,而是抱怨道:“幹嗎火急火燎地把我從臨高叫來,一大堆事走不開呢!”
夏天南眼睛一亮,林二當家但凡有事,一般都是技術上有了新進展,隻是這次不知道是民用還是軍用。他好奇地追問:“是不是弄出了什麽新寶貝?”
林偉業得意地看著他:“恐怕要讓你失望了,不是軍隊用的家夥,而是我領著百草園中級班的學員鼓搗出了有軌馬車,你派人來臨高找我時,正好在規劃整個臨高的市內軌道交通——我打算把這個當成這個時空的城市輕軌來使用,作為公共交通工具,提升臨高的城市品位。”
夏天南有些意外:“原來這段時間你一直在弄這個?用什麽馬拉,一次能運輸多少人或者貨物,咱們現在又煉不出不鏽鋼,鐵製軌道生鏽怎麽辦?”
林偉業讚賞地回答:“看不出你還很專業,問到了點子上。現在的試驗品是5-7米左右的四輪車,滿載是10-14人左右,目前使用雲南采購的滇馬作為牽引馬匹。滇馬的特點是矮小體健、耐勞善負重,能遠行,作為戰馬不合適,但是拖拉四輪馬車倒是不錯的選擇。本來在其他路麵,兩三匹滇馬是絕對拉不動滿載10來人的車廂的,不過有了軌道,負重可以提升到兩倍左右,一匹馬就能拉動,隻是速度慢了點。”
“至於生鏽嘛……”林偉業解釋道,“這個不是問題,就算現代的鐵軌,日曬雨淋,照樣會生鏽,不過隻要經常過車,就會把走行麵拋光,所以輪子壓過的那麵不會生鏽,下麵生鏽也不會影響車輛的通行。高速行駛的火車都不怕軌道生鏽,我們這龜速的馬車就更不怕了。”
即便在現代對鐵軌司空見慣,夏天南也沒注意過鐵軌生鏽的問題,回到古代倒是補課漲知識了。他高興地說:“既然不會有影響,那就沒問題了,我倒是很期待回到臨高看到這些有軌馬車。有了竹筋水泥建築和完善的排水設施,再加上公共軌道交通,臨高老百姓絕對是整個明朝最幸福的人了。”
“這正是我弄這個有軌馬車的目的之一。除了民用,在戰時還可以以更高的速度向碼頭運輸戰略物資,比起肩挑手提的效率要高多了。”
夏天南喜道:“這個我倒沒想到,軍民兩用,不錯不錯。”
“其實還有個問題你忽略了,恰恰是我和學員們琢磨得最久的問題。”林偉業說,“軌道如果想要維護方便,就必須分段鋪設,下麵墊枕木。可是這樣一來,凹凸不平,馬踩上去一腳深一腳淺,而且容易被枕木絆倒……”
“是哦!枕木對於火車不是障礙,可是對於馬來說就寸步難行了。”夏天南皺起眉頭,“那該怎麽解決?”
“我依稀記得18世紀時,解決的辦法是在枕木的間隙撒上細土,把空隙填平。不過這個辦法缺點不少,首先就是每天都要專人維護,把馬蹄踩的坑填平,異常繁瑣,其次就是這樣的路麵又回到了當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態,我們花了很大力氣修建的水泥地麵就白瞎了。”林偉業伸手比劃著解釋,“後來有個叫蘇二弟的學員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既然鐵軌凸出來不方便,為什麽不把軌道沉下去呢?這句話給了我啟發,我就設計成嵌入式凹形軌道,去掉枕木,把鐵軌直接嵌入在水泥路麵之中,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上述困擾了。”
“可是沒了枕木,照你說的,維護和更換鐵軌就不方便了啊?”
“不礙事的。馬車和火車的速度、載重都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有鐵軌損壞、變形,哪怕造成脫軌,也不會造成重大傷亡,修修補補也能湊合用,大不了過個三五年就全部換掉嘛!”
夏天南點點頭,“這些都交給你去做,我充分相信你。不過今天把你從臨高找來,不是聽你科普鐵路知識的,是要給你個官兒做做。”
林偉業愣住了,摸摸腦勺,不解地問:“我做官?給個官我也做不來啊?”
夏天南笑道:“就讓你掛個名,事不用你做,而且是登州總兵,山東那邊的武官,我記得你籍貫是山東人,這也算是在另一個時空衣錦還鄉了嘛。畢竟我已經是瓊海鎮總兵了,在南京這段時間又被崇禎封了個伯爵,總不能一人兼任南北兩個總兵吧?”
“隻掛名不管事?這還差不多,你讓我研究技術在行,當官不是那塊料。”說著說著,林偉業才反應過來,“臥槽,你說你封爵了?什麽時候的事啊?”
夏天南笑道:“這事說來話長,咱們哥倆晚上不妨喝兩杯,我慢慢跟你說詳細的經過。簡單點概括一下呢,就是在南京和當年得罪過的鎮守太監打了一架,然後把崇禎震住了,於是就有了這個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