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而快節奏的軍號聲響徹戰場,鏖戰中的雙方都一愣。流民是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瓊海軍士兵是第一次在實戰中聽到這個軍號,有些反應不過來。
直到特戰隊如猛虎下山般一路追著老營打,所有人才反應過來。流民眼見老營也敗了,自己也久攻不下,無心戀戰,慢慢開始且戰且退;瓊海軍士兵在高亢嘹亮的軍號聲中鼓足了勁,舉起刺刀開始反衝鋒。此消彼長,原本進攻和防守的雙方調換了心態,攻守易勢。
流民軍打仗靠的是一股勁,沒有嚴明的軍紀約束,順風的時候怎麽打怎麽有,一旦打逆風戰出現潰退跡象,就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跡象。剛開始隻有老營跑路,慢慢地附近的流民也跟著跑,隨著瓊海軍的全麵反擊,整個求雨山腳下的流民大軍全麵潰退。來的時候如漲潮,退的時候如同退潮,來亦快,去亦快,幾萬人像是潮水一般往後方退卻,幾千身穿紅色軍裝的士兵們在後麵追趕,場麵異常壯觀。
高迎祥和張獻忠萬萬沒想到,原本作為殺手鐧的老營,卻成了全軍潰敗的導火索,幾萬人的大軍潮水般往自己湧來時,他們一時還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幾萬人打幾千人,就這麽就敗了?
戰場上,一旦一方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並且無組織地後撤,戰鬥就必然會演變成一邊倒的追殺,即使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幾千瓊海軍端著步槍,大踏步跟在流民大軍的後麵,像是驅逐趕羊一般驅趕著對手,流民人數雖然是對方的數倍,卻沒有絲毫轉身抵抗的想法,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我要跑得比旁邊的人更快,讓別人做刀下之鬼。
潰兵往本陣退卻,人潮洶湧,氣勢如排山倒海一般,進攻時都沒有這種勢頭,眼看就要把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人吞沒。
薑還是老的辣,畢竟是吃過無數敗仗的,高迎祥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勒起韁繩調轉馬頭就往後麵跑。吃敗仗不是最糟糕的,事後再收攏人馬,換個地方裹挾流民,照樣能東山再起,要是傻愣在這,被潰兵踩踏而死,那才叫冤。
張獻忠反應慢了半拍,他還在惋惜自己的老營和幾萬好不容易拉扯起來的大軍。眼看人潮就要把他吞噬,一個年輕小將跳上他的戰馬,坐在他前方,搶過韁繩,大喊道:“義父抓緊了!”拉動韁繩,雙腿一夾馬腹,飛快地逃離。片刻之後,洶湧的人流蜂擁而至,把這塊地方踩踏得麵目全非。
張獻忠回過神來,定睛一看,感激道:“定國吾兒,還好你機靈,不然為父危矣!”
這個年紀不過十幾歲的小將正是他的四個義子之一的李定國。李定國在四義兄弟裏年紀最小,暫時還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獨當一麵,但是平日作戰也非常英勇,小小年紀為人處世卻很得人心,加上相貌英俊,深得張獻忠喜愛。
李定國手執韁繩,認真盯著前方的路,頭也不回地說:“孩兒救義父是天經地義。隻是兵敗之事,義父不要太放在心上,勝敗乃兵家常事。”
張獻忠自嘲道:“想不到一把年紀了還要你這小家夥來寬慰。放心,為父拿得起放得下,咱跟官兵打了多少年了,又不是沒敗過,等官兵不追了,咱們收攏潰兵,重頭再來便是。”
但是對手卻不如他所願,這一退就是四五裏路,官兵卻絲毫沒有收兵的跡象,一路追逐驅趕,死咬住不放。
追逐的過程中,流民的武器掉落一地,所有人隻想著跑得更快,把能扔的家夥都扔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體力不支,倒在路上,被成千上萬人踏過,踩成了肉泥。就算這樣,也沒人敢停下歇口氣補充體力,因為官兵一直在後麵陰魂不散,稍一懈怠,明晃晃的刺刀隨時可能將自己捅個透心涼。
潰敗與追殺的戲碼從百米衝刺演變成了馬拉鬆,這是流民軍從上到下都沒想到過的,以往與官兵對戰落敗,也不是沒被追趕過,但都是騎兵追上來,砍幾百顆首級回去報功,像這樣不講道理憑借兩條腿一路追下來的從未有過。官兵也是人,體力也有限,而且在追擊流寇過程中被伏擊的戰例數不勝數,所以從不敢這麽肆無忌憚地追擊。
不過瓊海軍顯然不是普通的官兵,良好的訓練和營養讓士兵們擁有遠超對手的體能,而且嚴格的紀律讓他們在追擊的過程中也保持著隊型。剛開始衝鋒的時候隊型雖然有些散亂,可是在途中已經由各營、連、排、班的軍官歸攏了各自的兵,按照編製保持著隊型,幾乎無人掉隊。擊敗對手後保持追擊的態勢,以此拖垮高、張聯軍,是軍機參謀處戰前製定的策略,隻有這樣才能慢慢磨死兵力十倍於自己的聯軍。
不僅士兵們在追,指揮官魏連橫、統帥夏天南和所有參謀都跟在後麵,隻不過他們都騎馬。追擊的過程形勢隨時可能發生變化,需要隨機應變。
夏天南在舊時空的馬術俱樂部混過,騎馬像模像樣,慢慢跑問題不大。他看著前方滾滾的人流,惋惜道:“要是咱們有幾千騎兵就好了,追上去一頓馬刀伺候,人頭滾滾,也用不著咱們的士兵兩條腿追得這麽辛苦了。”
跑了近十裏後,張獻忠和李定國所騎乘的戰馬都口吐白沫了,顯然已經達到了體力的極限。張獻忠忍不住吐槽:“賊你媽,這些官兵跑不死嗎?馬都跑脫力了,還追著不放!”
李定國跳下了馬,說道:“義父,我下馬,你坐著,起碼少個人的份量。”
張獻忠搖搖頭:“沒用的,馬已經不行了,再跑馬就要倒斃來了。”他也跳了下來,望向後方,“定國,眼下人又多又亂,你哥哥們不知道在哪裏,你去收攏一些人馬,回過頭和官兵拚了!我就不信了,官兵追了這麽遠還能結陣迎敵。這麽跑下去,會活活累死!”
李定國拔刀出鞘,大聲應道:“得令!”
李定國平日在軍中人緣不錯,他登高一呼,即使流民大多累到不想動彈,還是有不少人拖著灌鉛一樣沉重的腳步,跟在他後麵調頭進攻官兵。
直到特戰隊如猛虎下山般一路追著老營打,所有人才反應過來。流民眼見老營也敗了,自己也久攻不下,無心戀戰,慢慢開始且戰且退;瓊海軍士兵在高亢嘹亮的軍號聲中鼓足了勁,舉起刺刀開始反衝鋒。此消彼長,原本進攻和防守的雙方調換了心態,攻守易勢。
流民軍打仗靠的是一股勁,沒有嚴明的軍紀約束,順風的時候怎麽打怎麽有,一旦打逆風戰出現潰退跡象,就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跡象。剛開始隻有老營跑路,慢慢地附近的流民也跟著跑,隨著瓊海軍的全麵反擊,整個求雨山腳下的流民大軍全麵潰退。來的時候如漲潮,退的時候如同退潮,來亦快,去亦快,幾萬人像是潮水一般往後方退卻,幾千身穿紅色軍裝的士兵們在後麵追趕,場麵異常壯觀。
高迎祥和張獻忠萬萬沒想到,原本作為殺手鐧的老營,卻成了全軍潰敗的導火索,幾萬人的大軍潮水般往自己湧來時,他們一時還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幾萬人打幾千人,就這麽就敗了?
戰場上,一旦一方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並且無組織地後撤,戰鬥就必然會演變成一邊倒的追殺,即使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幾千瓊海軍端著步槍,大踏步跟在流民大軍的後麵,像是驅逐趕羊一般驅趕著對手,流民人數雖然是對方的數倍,卻沒有絲毫轉身抵抗的想法,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我要跑得比旁邊的人更快,讓別人做刀下之鬼。
潰兵往本陣退卻,人潮洶湧,氣勢如排山倒海一般,進攻時都沒有這種勢頭,眼看就要把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人吞沒。
薑還是老的辣,畢竟是吃過無數敗仗的,高迎祥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勒起韁繩調轉馬頭就往後麵跑。吃敗仗不是最糟糕的,事後再收攏人馬,換個地方裹挾流民,照樣能東山再起,要是傻愣在這,被潰兵踩踏而死,那才叫冤。
張獻忠反應慢了半拍,他還在惋惜自己的老營和幾萬好不容易拉扯起來的大軍。眼看人潮就要把他吞噬,一個年輕小將跳上他的戰馬,坐在他前方,搶過韁繩,大喊道:“義父抓緊了!”拉動韁繩,雙腿一夾馬腹,飛快地逃離。片刻之後,洶湧的人流蜂擁而至,把這塊地方踩踏得麵目全非。
張獻忠回過神來,定睛一看,感激道:“定國吾兒,還好你機靈,不然為父危矣!”
這個年紀不過十幾歲的小將正是他的四個義子之一的李定國。李定國在四義兄弟裏年紀最小,暫時還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獨當一麵,但是平日作戰也非常英勇,小小年紀為人處世卻很得人心,加上相貌英俊,深得張獻忠喜愛。
李定國手執韁繩,認真盯著前方的路,頭也不回地說:“孩兒救義父是天經地義。隻是兵敗之事,義父不要太放在心上,勝敗乃兵家常事。”
張獻忠自嘲道:“想不到一把年紀了還要你這小家夥來寬慰。放心,為父拿得起放得下,咱跟官兵打了多少年了,又不是沒敗過,等官兵不追了,咱們收攏潰兵,重頭再來便是。”
但是對手卻不如他所願,這一退就是四五裏路,官兵卻絲毫沒有收兵的跡象,一路追逐驅趕,死咬住不放。
追逐的過程中,流民的武器掉落一地,所有人隻想著跑得更快,把能扔的家夥都扔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體力不支,倒在路上,被成千上萬人踏過,踩成了肉泥。就算這樣,也沒人敢停下歇口氣補充體力,因為官兵一直在後麵陰魂不散,稍一懈怠,明晃晃的刺刀隨時可能將自己捅個透心涼。
潰敗與追殺的戲碼從百米衝刺演變成了馬拉鬆,這是流民軍從上到下都沒想到過的,以往與官兵對戰落敗,也不是沒被追趕過,但都是騎兵追上來,砍幾百顆首級回去報功,像這樣不講道理憑借兩條腿一路追下來的從未有過。官兵也是人,體力也有限,而且在追擊流寇過程中被伏擊的戰例數不勝數,所以從不敢這麽肆無忌憚地追擊。
不過瓊海軍顯然不是普通的官兵,良好的訓練和營養讓士兵們擁有遠超對手的體能,而且嚴格的紀律讓他們在追擊的過程中也保持著隊型。剛開始衝鋒的時候隊型雖然有些散亂,可是在途中已經由各營、連、排、班的軍官歸攏了各自的兵,按照編製保持著隊型,幾乎無人掉隊。擊敗對手後保持追擊的態勢,以此拖垮高、張聯軍,是軍機參謀處戰前製定的策略,隻有這樣才能慢慢磨死兵力十倍於自己的聯軍。
不僅士兵們在追,指揮官魏連橫、統帥夏天南和所有參謀都跟在後麵,隻不過他們都騎馬。追擊的過程形勢隨時可能發生變化,需要隨機應變。
夏天南在舊時空的馬術俱樂部混過,騎馬像模像樣,慢慢跑問題不大。他看著前方滾滾的人流,惋惜道:“要是咱們有幾千騎兵就好了,追上去一頓馬刀伺候,人頭滾滾,也用不著咱們的士兵兩條腿追得這麽辛苦了。”
跑了近十裏後,張獻忠和李定國所騎乘的戰馬都口吐白沫了,顯然已經達到了體力的極限。張獻忠忍不住吐槽:“賊你媽,這些官兵跑不死嗎?馬都跑脫力了,還追著不放!”
李定國跳下了馬,說道:“義父,我下馬,你坐著,起碼少個人的份量。”
張獻忠搖搖頭:“沒用的,馬已經不行了,再跑馬就要倒斃來了。”他也跳了下來,望向後方,“定國,眼下人又多又亂,你哥哥們不知道在哪裏,你去收攏一些人馬,回過頭和官兵拚了!我就不信了,官兵追了這麽遠還能結陣迎敵。這麽跑下去,會活活累死!”
李定國拔刀出鞘,大聲應道:“得令!”
李定國平日在軍中人緣不錯,他登高一呼,即使流民大多累到不想動彈,還是有不少人拖著灌鉛一樣沉重的腳步,跟在他後麵調頭進攻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