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連橫對他的回答還算滿意,繼續誘導:“賊人從何而來?”
章大有抬頭望著魏連橫,不確定地問道:“……賊人從哪兒來呢?”
“我問你呢?我可聽說禍害昌化的是海賊,是不是如此?”
“對對對,是海賊……”章大有頭點得如小雞啄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魏連橫看了一眼隔壁縣衙的方向,問道:“聽說知縣受了重傷,不知是怎麽回事?”
章大有一口咬定:“定是該死的賊人所為。”
魏連橫頗為滿意地點點頭,把刀插回刀鞘,說道:“我軍與賊人力戰,精疲力盡,需要休整……”
章大有連忙說道:“我把千戶所兵營騰出來讓貴部休整……”
“賊人撤退前燒殺擄掠,損毀不少民房,還有不少百姓傷亡,需要善後……”
“這個好辦,我馬上召集部下,清理廢墟,收容受傷的百姓。”
“知縣那邊……”
“我派人過去照料,再找個郎中來給他診治。<strong>.</strong>”
見他如此上道,魏連橫也放心不少,這樣做起事來也輕鬆一些。他點頭道:“那就交給你了,我領人去休整。”
章大有恭敬地說道:“我派人帶路。”
走到門口時,魏連橫想到了一事,回頭問道:“知縣受傷昏迷不醒,對我們趕跑賊人的事情可能不知情,若是他胡亂說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章大有會意,這是怕盧知縣不配合,橫生枝節,連忙說道:“我派人貼身看護,讓他好好養傷,今日之事,由我千戶所上報,就不勞煩縣衙了。”
魏連橫哈哈一笑,聞弦歌而知雅意,除了貪生怕死之外,這名千戶倒是一個妙人,省去自己不少手腳。
這一場攻城戰,最後以這樣的方式收尾。魏連橫沒有出麵收拾殘局,而是交給了昌化千戶所,避免刺激到城中百姓——攻城用的手段畢竟不夠人道,百姓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由本地軍戶出麵,至少不會激化矛盾。好在攻城是在西門,城西的民居相對稀疏,死傷不算太嚴重,沒有激起太大的民怨。
攻下下昌化後,魏連橫當日就派人回臨高複命。臨高那邊的動作也很快,三日後林偉業親自領著一群鋼鐵廠的工匠來到了昌化。
林偉業是為了籌建新的鋼鐵廠而來的。控製了昌化之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石碌采礦,鋼鐵廠可以直接設在縣城外。
比起從田獨采礦,再把鐵礦石繞過半個瓊州島運回臨高煉鐵,依靠昌化的人力資源采礦並就地煉鐵的效率要高許多,而且運送成品鋼鐵比運送鐵礦石更劃算。無論在什麽時候,煉鐵的工廠設在鐵礦附近才是最好的選擇,當初在田獨挖礦,鋼鐵廠卻設在臨高,也是不得已為之。
林偉業一直心心念念的石碌鐵礦終於到手,喜不自勝,當初入寶山而空回,被迫遠赴田獨采礦的遺憾,穿越後的第四年終於彌補了。作為一個冶金工程師,穿越之後能夠主持開采全中國最大的露天鐵礦,這個牛皮可以吹到孫子輩去了。
石碌鐵礦都是露天淺層礦體,開采非常簡單,隻是運輸要多費點手腳。林偉業設計了一條科學合理的路線,首先將鐵礦石從亞玉嶺以人力運到石碌河的叉河口,然後走水路運到昌化縣城外——新的昌化鋼鐵廠就要建在這裏,文瀾河畔的百仞灘鋼鐵廠要整體搬遷到這裏,用夏天南的話說,叫產業轉移。
這樣一來,挖坑、運礦、修建鋼鐵廠需要的人手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規模比百仞灘要大兩三倍,產量也要高幾倍。招募工人的告示貼在縣衙門口以後,吸引了很多百姓圍觀。林偉業開出的條件相對優厚,采礦工人每天隻要采夠規定的礦石量,就能拿到一百文的工錢,而且一日三餐全包。
昌化的地質地貌特殊,地裏產出不高,百姓普遍都在貧困線以下掙紮,大多吃不飽飯。現在看到如此優厚的條件,人人都動了心,別的不說,每日能吃飽就是個極大的誘惑,更別說一百文的工錢了。告示貼出兩天,就招到了足夠的工人。
工人們扛著工具進山了,前往石碌——當地人稱為亞玉嶺的地方去挖礦。而在昌化城外,新的鋼鐵廠也開始熱火朝天的動土開建。城中的青壯基本上都被招募來了,其中還有不少千戶所的軍戶。
按理說,軍戶是不能從事其他行業的,但東主是惹不起的瓊州營,而且軍戶都在本地搵食,又沒有逃籍,章大有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到。
關於戰鬥的經過,章大有已經按照魏連橫的指點奏報上去了,暫時還沒有回音。按他往日的經驗,當官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你是真賊還是假賊,隻要事情平息了,多半不會再過問。何況,瓊州知府衙門甚至廣東都指揮使司,隻要知道此事和瓊州營有關,未必敢追究下去。
隻不過,瓊州營染指昌化,自己土皇帝般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以後就得夾著尾巴做人,章大有躲在家中日日長籲短歎,借酒消愁。
不過他也知道,最慘的還不是自己,而是知縣盧庚餘。
盧庚餘從城頭回到縣衙後,被開花彈震塌的磚木砸傷,性命倒是無礙,但左腿傷勢嚴重,腿骨斷裂。據郎中說,休養好了,行走沒有問題,但是走起來會一瘸一拐。
一個瘸子知縣,傳出去就是瓊州官場的笑柄。章大有知道,以盧庚餘的性子,多半受不了上官嫌棄、同行譏笑,很有可能主動請辭致仕,就看是什麽時候下這個決心了。
想到這裏,章大有望了望隔壁縣衙的方向,自從城破那天起,盧庚餘清醒以後也從未出過縣衙的大門,也沒有絲毫上奏參劾的跡象,瓊州營那邊的擔心倒是多餘了。
章大有猜測,許是盧庚餘見到了瓊州營壓倒性的實力,毫無抵抗的餘地,心灰意冷,加上萌生去意,索性不聞不問了。(未完待續。)
章大有抬頭望著魏連橫,不確定地問道:“……賊人從哪兒來呢?”
“我問你呢?我可聽說禍害昌化的是海賊,是不是如此?”
“對對對,是海賊……”章大有頭點得如小雞啄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魏連橫看了一眼隔壁縣衙的方向,問道:“聽說知縣受了重傷,不知是怎麽回事?”
章大有一口咬定:“定是該死的賊人所為。”
魏連橫頗為滿意地點點頭,把刀插回刀鞘,說道:“我軍與賊人力戰,精疲力盡,需要休整……”
章大有連忙說道:“我把千戶所兵營騰出來讓貴部休整……”
“賊人撤退前燒殺擄掠,損毀不少民房,還有不少百姓傷亡,需要善後……”
“這個好辦,我馬上召集部下,清理廢墟,收容受傷的百姓。”
“知縣那邊……”
“我派人過去照料,再找個郎中來給他診治。<strong>.</strong>”
見他如此上道,魏連橫也放心不少,這樣做起事來也輕鬆一些。他點頭道:“那就交給你了,我領人去休整。”
章大有恭敬地說道:“我派人帶路。”
走到門口時,魏連橫想到了一事,回頭問道:“知縣受傷昏迷不醒,對我們趕跑賊人的事情可能不知情,若是他胡亂說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章大有會意,這是怕盧知縣不配合,橫生枝節,連忙說道:“我派人貼身看護,讓他好好養傷,今日之事,由我千戶所上報,就不勞煩縣衙了。”
魏連橫哈哈一笑,聞弦歌而知雅意,除了貪生怕死之外,這名千戶倒是一個妙人,省去自己不少手腳。
這一場攻城戰,最後以這樣的方式收尾。魏連橫沒有出麵收拾殘局,而是交給了昌化千戶所,避免刺激到城中百姓——攻城用的手段畢竟不夠人道,百姓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由本地軍戶出麵,至少不會激化矛盾。好在攻城是在西門,城西的民居相對稀疏,死傷不算太嚴重,沒有激起太大的民怨。
攻下下昌化後,魏連橫當日就派人回臨高複命。臨高那邊的動作也很快,三日後林偉業親自領著一群鋼鐵廠的工匠來到了昌化。
林偉業是為了籌建新的鋼鐵廠而來的。控製了昌化之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石碌采礦,鋼鐵廠可以直接設在縣城外。
比起從田獨采礦,再把鐵礦石繞過半個瓊州島運回臨高煉鐵,依靠昌化的人力資源采礦並就地煉鐵的效率要高許多,而且運送成品鋼鐵比運送鐵礦石更劃算。無論在什麽時候,煉鐵的工廠設在鐵礦附近才是最好的選擇,當初在田獨挖礦,鋼鐵廠卻設在臨高,也是不得已為之。
林偉業一直心心念念的石碌鐵礦終於到手,喜不自勝,當初入寶山而空回,被迫遠赴田獨采礦的遺憾,穿越後的第四年終於彌補了。作為一個冶金工程師,穿越之後能夠主持開采全中國最大的露天鐵礦,這個牛皮可以吹到孫子輩去了。
石碌鐵礦都是露天淺層礦體,開采非常簡單,隻是運輸要多費點手腳。林偉業設計了一條科學合理的路線,首先將鐵礦石從亞玉嶺以人力運到石碌河的叉河口,然後走水路運到昌化縣城外——新的昌化鋼鐵廠就要建在這裏,文瀾河畔的百仞灘鋼鐵廠要整體搬遷到這裏,用夏天南的話說,叫產業轉移。
這樣一來,挖坑、運礦、修建鋼鐵廠需要的人手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規模比百仞灘要大兩三倍,產量也要高幾倍。招募工人的告示貼在縣衙門口以後,吸引了很多百姓圍觀。林偉業開出的條件相對優厚,采礦工人每天隻要采夠規定的礦石量,就能拿到一百文的工錢,而且一日三餐全包。
昌化的地質地貌特殊,地裏產出不高,百姓普遍都在貧困線以下掙紮,大多吃不飽飯。現在看到如此優厚的條件,人人都動了心,別的不說,每日能吃飽就是個極大的誘惑,更別說一百文的工錢了。告示貼出兩天,就招到了足夠的工人。
工人們扛著工具進山了,前往石碌——當地人稱為亞玉嶺的地方去挖礦。而在昌化城外,新的鋼鐵廠也開始熱火朝天的動土開建。城中的青壯基本上都被招募來了,其中還有不少千戶所的軍戶。
按理說,軍戶是不能從事其他行業的,但東主是惹不起的瓊州營,而且軍戶都在本地搵食,又沒有逃籍,章大有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到。
關於戰鬥的經過,章大有已經按照魏連橫的指點奏報上去了,暫時還沒有回音。按他往日的經驗,當官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你是真賊還是假賊,隻要事情平息了,多半不會再過問。何況,瓊州知府衙門甚至廣東都指揮使司,隻要知道此事和瓊州營有關,未必敢追究下去。
隻不過,瓊州營染指昌化,自己土皇帝般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以後就得夾著尾巴做人,章大有躲在家中日日長籲短歎,借酒消愁。
不過他也知道,最慘的還不是自己,而是知縣盧庚餘。
盧庚餘從城頭回到縣衙後,被開花彈震塌的磚木砸傷,性命倒是無礙,但左腿傷勢嚴重,腿骨斷裂。據郎中說,休養好了,行走沒有問題,但是走起來會一瘸一拐。
一個瘸子知縣,傳出去就是瓊州官場的笑柄。章大有知道,以盧庚餘的性子,多半受不了上官嫌棄、同行譏笑,很有可能主動請辭致仕,就看是什麽時候下這個決心了。
想到這裏,章大有望了望隔壁縣衙的方向,自從城破那天起,盧庚餘清醒以後也從未出過縣衙的大門,也沒有絲毫上奏參劾的跡象,瓊州營那邊的擔心倒是多餘了。
章大有猜測,許是盧庚餘見到了瓊州營壓倒性的實力,毫無抵抗的餘地,心灰意冷,加上萌生去意,索性不聞不問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