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巡撫衙門一名幕僚找上門,說是奉撫台之命,前來協助夏天南辦理船匠和木料之事。[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雖然沒有一步到位敲定交易港的相關事宜,但是能夠借助官府的力量搜羅廣東境內的船匠和合適的木料,也是很大的收獲。夏天南心情不錯,問這個幕僚:“先生高姓大名?”
“學生呂易忠。”
夏天南並不知道,這個呂易忠是前任總督王尊德的心腹,王尊德下定決心進剿博輔,他也在旁煽風點火,算是幫凶,查封店鋪更是其一手操辦。王尊德革職歸鄉後,他立馬另攀高枝,找上了新任巡撫慕天顏。慕天顏在布政使任上並沒有多少得力的幕僚,就任巡撫之後權力和責任都大了許多,也需要熟悉廣東官場的人輔佐,雙方一拍即合。
兩人雖是第一次見麵,他不知道呂易忠的底細,呂易忠對他可是熟悉的很,前東家就是因為他革職的。若是換做其他武將,呂易忠不會放在眼裏,可是夏天南與其他人不一樣,瓊州和廣州兩戰打出了赫赫威名,直接讓兩廣總督去職,這樣的人物,借呂易忠兩個膽子,也不敢像對待其他武將一般呼來喝去,反倒要小心應對。(.無彈窗廣告)
“學生奉撫台之命,前來協助將軍搜集船匠和木料。”
“有勞先生了,不知這搜集船匠和木料是個什麽章程?是統一定價和買還是一家家船廠談價?”
呂易忠雖然陪著小心,卻也忍不住噗呲一笑:“將軍說笑了,有撫台的手令,又是軍需,哪裏要銀錢,直接拉走就是!”
夏天南一愣:“不給錢的嗎?”他還以為打著巡撫的牌子以低於市價的價錢強買強賣,沒想到居然是明搶!
“當然不用給錢,滅絕海寇、厘清洋麵,廣東軍民都要出力,帶走幾個匠人、取幾塊木料又算得了什麽。”呂易忠心中腹誹,當初為了剿你,整個廣東的漁船貨船都被釘封了,許多人吃飯的家什都沒了,連個銅板都沒給,相比之下,什麽木料匠人都是毛毛雨。
大明地方官吏如此橫行霸道,這倒是夏天南沒想到的。他本打算讓劉全全權辦理這些事,可是聽了呂易忠的話,反倒不放心了。在他看來,不花錢搶來的東西未必比買的好,搞不好人家弄些劣質的木料或者打發些學徒搪塞交差,還是花錢買更放心。
反正劉全在招納鐵匠和裁縫,一時半會回不來,他決定親自去。
明代造船業是中國古代造船業的巔峰,造船工場遍布於沿海各地,尤其以江蘇、福建、浙江等地最為發達。各地船廠除了民辦還有官辦,洪武二十六年,朝廷規定“如或新造海運船隻,需要量度產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根據這個原則,建立了一批官辦船廠,其中最大的當屬南京龍江船廠、蘇北清江船廠、山東清河船廠、福建台南船廠和東北吉林船廠。廣東沒有像樣的官辦船廠,要想獲得木料和船匠,就隻能去民辦船廠索取了。
廣東雖然沒有福建台南船廠那樣的大型官辦船廠,民辦的倒是不少,曆史上廣船也是和福船齊名的三大古船之一。
呂易忠帶著夏天南一行首先來到了一家叫“程記船行”的船廠,這是廣東船廠中比較大的了,東家姓程,廣州本地人。
呂易忠找到管事的,亮出了巡撫的手令,打著官腔說道:“撫台決定發兵剿滅海賊劉香,茲令各大船廠全力配合官府,提供造戰船需要的木料和船匠。”他指著一旁的夏天南,“具體要多少人多少木料,這位夏參將說了算,你領著他去查看。”
管事一聽就懵了,巡撫要征收匠人和木料,不能不給,而且肯定是白給,這事情自己擔不起,命人偷偷地去找東家,自己帶著夏天南去儲存木料的地方查看。
這家“程記船行”果然是老字號,家底也厚,木料堆積如山,而且都是已經幹燥處理過的。
夏天南是外行,但也知道造船的木料不能用新鮮的,而木料幹燥需要時間,博輔船廠很大程度上就受限於木料,建造戰艦的速度被拖慢了。他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些木材,問道:“這些都是些什麽木料,杉木還是樟木?”
管事打起精神回答:“這位將軍,咱們這裏造的是廣船,一般用鐵力木或者荔枝木,也用樟木,用鬆木和杉木的那是福船。”
“哦?有什麽不同呢?”
“鐵力木造的船更堅固,蟲都咬不壞,隻是造價高些;福船造價便宜些,但是易損壞,也易遭蟲。”
繞過木料場,來到建船的船塢,看到了正在建造的一艘船隻,幾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著。這艘船已經快要成型,頭尖體長,上寬下窄,以夏天南外行的眼光都能看出,這樣的船隻適合做貨船之類,絕對無法做戰船,原因很簡單,上寬下尖的結構導致重心較高,搖晃的比較厲害,別說開炮了,就算站在甲板開槍都無法瞄準,況且中式船型的設計根本無法承受炮擊的後座力。
他問管事:“這就是廣船了吧?這樣上寬下窄的結構航行時搖晃得一定厲害,怎麽保證不損壞呢?”
管事頗為鬱悶,這個參將不是巡撫派來要木料和船匠的嗎?怎麽好奇心這麽重。船造這般模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也沒見浪頭打過來就壞了啊。
一個聲音在後方響起:“雖左右搖晃厲害,但是橫有肋骨和隔艙支撐,縱有龍骨和大肋維持,加上用的是上好的鐵力木,堅固異常,很難損壞。”
管事返身恭敬地請安:“東家。”
一個中年男子走上前,向夏天南行禮:“鄙人姓程,名友德,見過這位將軍。”
他聽聞巡撫派人要來索取木料和船匠,心中大急,連忙趕了過來,看看是否有轉圜餘地。對於一個船廠而言,沒了木料等於斷了糧,缺乏船匠就無法開工,少了哪樣都生存不下去。
夏天南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未完待續。)
雖然沒有一步到位敲定交易港的相關事宜,但是能夠借助官府的力量搜羅廣東境內的船匠和合適的木料,也是很大的收獲。夏天南心情不錯,問這個幕僚:“先生高姓大名?”
“學生呂易忠。”
夏天南並不知道,這個呂易忠是前任總督王尊德的心腹,王尊德下定決心進剿博輔,他也在旁煽風點火,算是幫凶,查封店鋪更是其一手操辦。王尊德革職歸鄉後,他立馬另攀高枝,找上了新任巡撫慕天顏。慕天顏在布政使任上並沒有多少得力的幕僚,就任巡撫之後權力和責任都大了許多,也需要熟悉廣東官場的人輔佐,雙方一拍即合。
兩人雖是第一次見麵,他不知道呂易忠的底細,呂易忠對他可是熟悉的很,前東家就是因為他革職的。若是換做其他武將,呂易忠不會放在眼裏,可是夏天南與其他人不一樣,瓊州和廣州兩戰打出了赫赫威名,直接讓兩廣總督去職,這樣的人物,借呂易忠兩個膽子,也不敢像對待其他武將一般呼來喝去,反倒要小心應對。(.無彈窗廣告)
“學生奉撫台之命,前來協助將軍搜集船匠和木料。”
“有勞先生了,不知這搜集船匠和木料是個什麽章程?是統一定價和買還是一家家船廠談價?”
呂易忠雖然陪著小心,卻也忍不住噗呲一笑:“將軍說笑了,有撫台的手令,又是軍需,哪裏要銀錢,直接拉走就是!”
夏天南一愣:“不給錢的嗎?”他還以為打著巡撫的牌子以低於市價的價錢強買強賣,沒想到居然是明搶!
“當然不用給錢,滅絕海寇、厘清洋麵,廣東軍民都要出力,帶走幾個匠人、取幾塊木料又算得了什麽。”呂易忠心中腹誹,當初為了剿你,整個廣東的漁船貨船都被釘封了,許多人吃飯的家什都沒了,連個銅板都沒給,相比之下,什麽木料匠人都是毛毛雨。
大明地方官吏如此橫行霸道,這倒是夏天南沒想到的。他本打算讓劉全全權辦理這些事,可是聽了呂易忠的話,反倒不放心了。在他看來,不花錢搶來的東西未必比買的好,搞不好人家弄些劣質的木料或者打發些學徒搪塞交差,還是花錢買更放心。
反正劉全在招納鐵匠和裁縫,一時半會回不來,他決定親自去。
明代造船業是中國古代造船業的巔峰,造船工場遍布於沿海各地,尤其以江蘇、福建、浙江等地最為發達。各地船廠除了民辦還有官辦,洪武二十六年,朝廷規定“如或新造海運船隻,需要量度產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根據這個原則,建立了一批官辦船廠,其中最大的當屬南京龍江船廠、蘇北清江船廠、山東清河船廠、福建台南船廠和東北吉林船廠。廣東沒有像樣的官辦船廠,要想獲得木料和船匠,就隻能去民辦船廠索取了。
廣東雖然沒有福建台南船廠那樣的大型官辦船廠,民辦的倒是不少,曆史上廣船也是和福船齊名的三大古船之一。
呂易忠帶著夏天南一行首先來到了一家叫“程記船行”的船廠,這是廣東船廠中比較大的了,東家姓程,廣州本地人。
呂易忠找到管事的,亮出了巡撫的手令,打著官腔說道:“撫台決定發兵剿滅海賊劉香,茲令各大船廠全力配合官府,提供造戰船需要的木料和船匠。”他指著一旁的夏天南,“具體要多少人多少木料,這位夏參將說了算,你領著他去查看。”
管事一聽就懵了,巡撫要征收匠人和木料,不能不給,而且肯定是白給,這事情自己擔不起,命人偷偷地去找東家,自己帶著夏天南去儲存木料的地方查看。
這家“程記船行”果然是老字號,家底也厚,木料堆積如山,而且都是已經幹燥處理過的。
夏天南是外行,但也知道造船的木料不能用新鮮的,而木料幹燥需要時間,博輔船廠很大程度上就受限於木料,建造戰艦的速度被拖慢了。他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些木材,問道:“這些都是些什麽木料,杉木還是樟木?”
管事打起精神回答:“這位將軍,咱們這裏造的是廣船,一般用鐵力木或者荔枝木,也用樟木,用鬆木和杉木的那是福船。”
“哦?有什麽不同呢?”
“鐵力木造的船更堅固,蟲都咬不壞,隻是造價高些;福船造價便宜些,但是易損壞,也易遭蟲。”
繞過木料場,來到建船的船塢,看到了正在建造的一艘船隻,幾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著。這艘船已經快要成型,頭尖體長,上寬下窄,以夏天南外行的眼光都能看出,這樣的船隻適合做貨船之類,絕對無法做戰船,原因很簡單,上寬下尖的結構導致重心較高,搖晃的比較厲害,別說開炮了,就算站在甲板開槍都無法瞄準,況且中式船型的設計根本無法承受炮擊的後座力。
他問管事:“這就是廣船了吧?這樣上寬下窄的結構航行時搖晃得一定厲害,怎麽保證不損壞呢?”
管事頗為鬱悶,這個參將不是巡撫派來要木料和船匠的嗎?怎麽好奇心這麽重。船造這般模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也沒見浪頭打過來就壞了啊。
一個聲音在後方響起:“雖左右搖晃厲害,但是橫有肋骨和隔艙支撐,縱有龍骨和大肋維持,加上用的是上好的鐵力木,堅固異常,很難損壞。”
管事返身恭敬地請安:“東家。”
一個中年男子走上前,向夏天南行禮:“鄙人姓程,名友德,見過這位將軍。”
他聽聞巡撫派人要來索取木料和船匠,心中大急,連忙趕了過來,看看是否有轉圜餘地。對於一個船廠而言,沒了木料等於斷了糧,缺乏船匠就無法開工,少了哪樣都生存不下去。
夏天南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