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千百年,也都相安無事,可最近幾年,卻是出了亂子。鄒家先是生了個怪胎,那孩子據說有六耳四目。鄒家人怕醜事傳揚出去,不惜花費重金,請來世外高人。可是哪有高人肯來,得了道的世外高人都說,生出六根不淨的怪胎,家人必定造孽太多。


    見請不來高人,鄒家人隻能劍走偏鋒,把江湖術士給請來了。


    誰讓鄒家大老爺,當年都快六十了,唯有這一根獨苗,無論如何,都想治好兒子的怪病。


    江湖術士告訴鄒家大老爺,要想治好兒子的怪病,就要給兒子娶個媳婦,隻要那女子同他兒圓房,他兒子的怪病就能痊愈。


    試問哪有女人,願意嫁給這樣的怪胎,不過鄒家有的是錢,最終花錢買了個女人,來同鄒大老爺的兒子成婚。


    誰又能夠想到,成婚的第二天,他們夫妻二人,雙雙死在洞房裏,可把鄒大老爺心痛壞了,於是不惜重金,依照鄒家祖製,將他們夫妻二人,葬在七裏地的岩洞內,等回過頭來再尋江湖術士,那江湖術士早沒了蹤影。


    從此之後,華溪村也再無寧日。村子裏,隔三差五,就會有孩子失蹤,起初倒也沒人主意,以為是在山裏跑丟了,周圍十裏八鄉,時常也會丟孩子。


    隻是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失蹤,大家也就不敢再置若罔聞了。前前後後不見了十幾個孩子,幸虧不見的全都是女孩。


    女孩嘛,早晚是要嫁人的,丟了也就丟了,今後多留神便是。不管村裏人怎麽留神,哪怕夜裏專門安排人守夜,各家各戶都不讓孩子出門,可是孩子仍舊莫名奇妙的丟失。


    到後來,失蹤的不僅是女孩,連男孩也開始失蹤。兒子和女兒不同,都說養兒防老,將來的日子,全指望兒子,兒子要是沒了,還指望誰給自己養老。


    這一來,村裏的人可真急了。無獨有偶,周圍十裏八鄉,漸漸地也丟孩子,事情變得越來越離奇。


    此後不久,有人在七裏地的岩洞附近,發現了一些小孩子的屍體,由於屍體被咬的血肉模糊,誰也辨認不出,他們是不是村裏的孩子,又或是十裏八鄉的孩子。


    僅從幼小屍體的身高體型來看,縱然不能辨認是誰家的孩子,但必定是年幼孩童無疑,那身形絕對不會是成年人的屍體。


    七裏地的岩洞發現了孩子的屍體,跑去七裏地岩洞一探究竟的人,自然也就變得越來越來,很快又有更多的孩童屍體被發現,那地方可是鄒家人的祖墳,誰都認為這件事情,必定同鄒家脫不了幹係。


    村裏人把目光,全都盯上了鄒家,可怎麽瞅也看不出端倪,似乎並不是鄒家人所謂,然而孩子失蹤的事情,卻仍舊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鄒家人也知道,村裏人懷疑他們,於是情願自掏腰包,請來能人讓保護村子,避免再有孩子失蹤,即便找人把整個村子都圍起來,孩子們該失蹤的照樣失蹤,誰都想不明到底怎麽回事。


    要不是有人偷孩子,那又是什麽東西在作祟?


    一來二去,村裏人又想到了鄒家祖墳,難道說是鄒家兒子兒媳陰魂不散,是他們的惡靈害了村裏的孩子。


    鄒家人自己絕了後,自然也能體諒別人的心情,鄒大老爺還真是個厚道人,聽說是自己兒子陰魂不散,於是再次出錢,又找來些江湖術士,讓他們到七裏地岩洞,安撫兒子戾氣太重的亡魂。


    誰曾想那些江湖術士,從此一去不複返,全都死在岩洞內,鄒大老板隻好另請高明,豈料不論請什麽人來,最終都沒能逃過命喪岩洞的厄運。


    慢慢的事情傳揚出去,於是再沒有江湖術士,敢不知死活的,跑到華溪村來驅鬼。


    有膽小的,就有膽大的。前些天,又有兩個道士慕名而來,要為華溪村驅散怨魂,好人華溪村以及周圍十裏八鄉,不再為孩子失蹤提心吊膽。


    有人自告奮勇,大家當然高興,再說人家還不收錢,可此時已驚動官府,衙門差人日夜堅守岩洞,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無法到岩洞裏去,兩個道士又如何施法。


    最後,還是鄒家大老爺出麵,那銀子去衙門裏打點,衙門的官差這才同意,讓他們擇良辰吉日進入岩洞。


    兩道士告訴眾人,就憑他們兩個人,無法驅散岩洞內的怨魂,由於岩洞陰氣太重,又埋葬有不少死屍,所以才會陰魂不散。想要破除岩洞裏的怨魂,就必須大家一起進入岩洞,每個人手中都要高舉火把,嘴裏還要含上一片艾葉,在用狗血塗眉,用雞頭開路。


    如此這般,隻要在洞裏走上一遭,怨魂必然會隨之消散,今後不會再出來害人。進洞的然人越多越好,去到岩洞的人越多,岩洞裏的陽氣就越旺,也更容易驅散洞中的怨魂。


    為了保住自己孩子,村裏眾人都願意,跟隨兩道士進洞。再說全村人能有幾個,從未進過七裏地的岩洞,每年鄒家的祭祖儀式,都會招惹來不少看熱鬧的人,要不是礙於怨魂的傳言,大家對七裏地的岩洞,並沒有多少畏懼之心。


    全村人都要進洞,衙門差役豈肯同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衙門的差役最終同意,能讓十個人進入岩洞,要是再多那是萬萬不可。


    好容易說通差役,能夠多進去幾個人,村裏人都希望兩道士即刻動身,可兩道士卻說人數太少,無疑是讓他們去送死。


    兩難之際,老村長想出個主意,他讓兩道先帶幾個進去瞧瞧,這次去並非專門對付怨魂,隻為能夠具體了解岩洞的情況,要是遇上什麽危險,就立刻返回切莫久留。同時從裏也讓人,再到衙門裏去走動走動,也好說服衙門當官的,能讓村裏多進去幾個人。


    兩道士也別無他法,隻好聽從村長所言,同幾個精壯村民,一起到岩洞中去了,到現在已有三天,而去找衙門疏通的人,昨天夜裏就回到了村裏。


    衙門不僅同意了村民的請求,而且還派來十幾個捕役和快手,隨同村民前往七裏地的岩洞。


    今天雞鳴之時,村裏紛紛拿起家夥,要到岩洞裏去支援那兩個道士,可兩道士去了三天,也沒有從岩洞中出來,村長怕他們已經凶多吉少,因此不同意大家貿然進洞,希望能夠從長計議,做好萬全的準備,讓後再進洞不遲。


    此前進去的十個人,狗血也好,雞頭也好,艾葉也罷,所需所用,都能很快湊齊,但若是村裏人,全都要到岩洞裏去,一時半會兒之間,也拿不出那麽多的東西,還得到十裏八鄉去借上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倫並收藏誅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