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特—屈斯托事件引起的騷亂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麵一樣漸漸波瀾不興了。它並沒有帶來嚴重後果,基康東人似乎又恢複了慣常的淡漠,雖然那件唯以預料的事曾一度打破過這種淡漠。


    與此同時,將氫氧氣引入小鎮主要建築物的管道的鋪設速度卻非常地快。電線與煤氣管道在地麵下一截截向前推進。但燃燒器還是不夠用,因為它們的製作需要高超的技術,這樣就隻能到外麵去找人。牛博士這兒瞅瞅,那兒瞧瞧,到處都少不了他。他與助手耶恩一刻不停地敦促工人製作煤氣管的精密裝置,敦促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製巨大的蓄電池,以利用其強大的電流將水分解。


    是的,博士早已開始生產氣體,雖然管道還沒有完全鋪好。這事看起來不那麽不對勁,但要不了多久——至少我們有理由認為是這樣——要不了多久牛博士就會將他的輝煌成果展示於小鎮劇院。


    基康東有一座劇院——一座名副其實的非凡的劇院——集建築學上的各種風格於一身。它讓人立刻想到拜占庭、羅馬。哥特、文藝複興等等建築風格:半圓形的門,有尖拱的窗,火焰形的圓花窗,妙趣橫生的鍾樓——總之一句話,它是一切風格雜揉的產物,半像帕特依神廟,半像巴黎大酒吧。令人稱奇的還不止於此,劇院於1175年路德維格·範·特裏卡西鎮長執政時破土動工,一直到1837年的納塔莉·範·特裏卡西鎮長執政才興修完畢,曆時700年之久。它依次反映出了各個時期盛行的建築風格。撇開這一切不管,它確實起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效果:古羅馬式的柱子、拜占庭式的拱門,用氫氧氣為之照明是再恰當不過的。


    基康東劇院裏的一切表演都是頂呱呱的,而歌劇和喜劇更是倍受青睞。順便說一句,這兒的作曲家從來都分不出哪些是自己的作品,因此音樂的節奏總是一變再變。


    簡而言之,基康東的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它的戲劇演出同樣會與基康東人與眾不同的性情套上節拍。雖然劇院4點鍾開門,10點鍾散場,但在這6個鍾頭內的演出絕不會超過兩場。《惡魔羅伯特》、《胡格諾派教徒》或《紀堯姆軼事》這些經典之作演奏得慢慢悠悠,一般說來要花三個晚上才能演完。基康東劇院的“活潑的快板”拖拖拉拉的,和“慢板樂章”沒有多大區別,所謂的“快板”也上演得如同推磨似地慢。32分音符和尋常的外國全音符無異。投基康東人所好的最快的“急奏”,其調子與莊嚴的宗教格列高利聖詠不相上下。最歡快的顫音聽起來懶洋洋的並且出奇地慢,即使是那些“半吊子”們也對之興味索然。就拿菲格羅來說吧,他在《塞維利亞的理發師》的第一出戲裏演唱的過門持續了58分鍾——演員表現得倒是極其活潑。


    不難想像,凡是外麵來的藝術家,都被勒令合上基康東的節拍。但既然待遇優厚,他們也就毫無怨言,心甘情願地聽憑指揮指揮,而在指揮指揮下演奏的快板一分鍾內不會超過8拍。


    然而,這些使基康東人如癡如醉、從不厭倦的藝術家們贏得了怎樣的喝彩聲!冗長的換場期間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報紙把它描繪成“瘋狂的掌聲”,瘋狂得仿佛隻有用大量12世紀的砂漿和石塊製成的大廳房頂才不至於被掀下來。


    劇院每周隻演出一次,因此這些熱情澎湃的佛蘭芒人不會過分激動,這也使得演員們能細致而充分地研究各自的角色,觀眾也能更從容地欣賞這些傑作的絕妙之處。


    基康東的戲劇長期來就是這樣。當外地的藝術家在別處奔波勞苦後想放鬆放鬆時,他們習慣於與鎮裏的頭麵人物訂立協議,這種習慣根深蒂固,沒人更改。而舒特一屈斯托事件發生兩個星期過後,又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在小鎮掀起了軒然大波。


    那天星期六,正值歌劇上演。應該想得到,那項新成果沒有要展示於眾,並沒有。管道鋪到了大廳,但我們前麵提到過,燃燒器還沒有安裝好,照在人山人海的觀眾身上的,仍是柔和的燭光。1點鍾劇院就開門了,到3點鍾時已有一半人入座。觀眾一度排成一條長龍,直延伸到若斯·萊昂曲克藥店前麵的聖·埃尼夫宮殿的最當頭。他們心情這麽迫切,已足以證明這場演出必將很吸引人。


    “今晚你會去劇院嗎?”那天早上顧問問鎮長。


    “我當然會去,”範·特裏卡西作了肯定答複,“我不但會帶梅爾芙·範·特裏卡西去,而且要把蘇澤和親愛的塔塔尼芒斯也帶上,她們酷愛優秀的音樂。”


    “朱弗魯·蘇澤也會去?”


    “當然啦,尼克洛斯。”


    “那我的兒子弗朗茨定會是第一個去排隊的。”尼克洛斯笑著說。


    “他是個可愛的小夥子,尼克洛斯,”鎮長一副說教的口氣,“但容易衝動。他太缺乏耐心了!”


    “他在談戀愛呐,範·特裏卡西——在和你那位迷人的蘇澤談戀愛呐!”


    “咳,尼克洛斯,他是準備娶她。既然我們已同意了這樁婚事,他還要提什麽要求?”


    “他沒要求別的,範·特裏卡西,他什麽也沒要求,可憐的孩子!但總而言之——我們再別說這個了——他絕不會是售票處最後一個買票的人!”


    “年輕人是多麽生氣勃勃和富有激情啊!”鎮長回憶起自己的往事,“我們也曾這樣,尊貴的顧問!我們也曾受過——我們也愛過!那時我們一樣地去討好過別人!直到今晚,直到今天晚上!順便問問,你知不知道這個菲奧瓦朗迪是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他在我們這兒多受歡迎啊!我敢打包票,他忘不了基康東的掌聲!”


    真的是著名的男高音菲奧瓦朗迪準備引吭高歌了。菲奧瓦朗迪是位天才的歌唱家,他的嗓音無懈可擊,似夢似幻,確實能讓小鎮的樂迷們為之神魂顛倒。


    連續三個星期來,菲奧瓦朗迪的《胡格諾派教徒》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第一出戲是根據基康東人的嗜好改編而成的,在本月首次上演時占用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個星期,演出那晚被無休無止的“行板樂曲”拉得老長,大名鼎鼎的歌唱家又博得了一陣貨真價實的、熱烈的掌聲。他的第三出戲——演唱梅耶貝爾的經典作品——贏得了更強烈的轟動效應。現在,菲奧瓦朗迪又要在第四出戲中登台露麵了,劇院裏的觀眾早已等得心急如焚。啊!拉烏爾與瓦倫丁的二重唱,兩種聲音交錯更迭、哀婉幽怨的情歌,忽強忽弱,跌宕起伏的樂曲——所有這些,都緩緩地、簡潔明了地、漫無盡頭地吟唱著!啊,多麽令人心馳神往哪!


    4點鍾時座無虛席。包廂裏,貴賓席上,正廳後座,到處都人山人海。鎮長範·特裏卡西,朱弗魯·範·特裏卡西,梅爾芙·範·特裏卡西坐在正廳前排,親愛的塔塔尼芒斯戴了一頂綠色的童帽。不遠處坐著尼克洛斯一家,其中當然少不了含情脈脈的弗朗茨。屈斯托醫生。舒特律師、首席法官奧諾雷·森塔、民政長官諾爾伯、鬆芒、銀行家科拉荷(他對德國音樂情有獨鍾,他本人也可以說是個藝術鑒賞家)、教師魯普、學校校長熱羅姆·雷什和高級警官等人,以及這地方其他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帶著各自的家屬前來觀場。觀看演出的人多得數不清,他們坐的坐著,站的站著,分散在劇院的各個角落。


    基康東人安安靜靜地等著,這沒什麽好奇怪的。有人閱報,有人交頭接耳,有人躡手躡腳地朝自己的位置走去,還有人不時向站在門口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人兒遞去怯生生的一瞥。


    但旁觀者可能注意到了,幕布還沒拉開之前,觀眾已變得焦躁不安,那些靜不下來的人以前可不是這樣。小姐們扇扇子的速度快得不正常。人們似乎正呼吸著一種更活躍的空氣,他們無拘無束、暢快淋漓地呼吸著,眼睛閃耀生輝,折射出與蠟燭一樣的光芒,而蠟燭也比往日更亮更有光輝了。雖然它們還是那個數,一根不多一根不少,但人們卻從沒看得像現在這樣清楚過。哈,要是牛博士的設備可以試用一下就好了!可惜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樂師們終於各就各位。第一小提琴手走到舞台上,恭恭敬敬地拉了一下“啦”音。弦樂器、管樂器、鼓、鈸都已調好音高。定好弦位,整裝待發。指揮等鈴聲一響就會開始打拍子。


    鈴響了。第四出戲開始。“熱情的快板”照例莊重、慢吞吞地演奏著。這種所謂的“莊重”雖然有可能使梅耶貝爾發瘋,卻深受基康東藝術愛好者的喜愛。


    但不一會兒,指揮就意識到樂手們與他所指揮的內容完全脫了節。他發現,一向老實聽話的樂師變得不那麽老實了。管樂的演奏有加快的趨勢,如果不用一隻強有力的手壓製住,它們就會比弦樂還要演奏得快,這在音樂上被視為大忌。就連低音管手自己——他是藥劑師若斯·萊昂曲克的兒子,平時文質彬彬的——看來也快把持不住自己了。


    與此同時,瓦倫丁開始吟誦:“我獨自一人。”但這句話是不假思索就說出口來的。


    指揮以及所有樂師——也許是下意識地——附和著瓦倫丁演唱的節奏,這個節奏是緩慢的12/8拍。拉烏爾出現在舞台下麵的一扇門口,從瓦倫丁走向他到她把自己藏在一間側室之間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刻鍾。要在往常,依照基康東劇院的傳統,這段37節的吟誦定會持續不多不少37分鍾。


    聖·布裏斯、內瓦斯、卡瓦娜和天主教神職人員可能是預先就安排好了的,也出現在台上。作曲家已在總譜上標出“華麗的快板”。管弦樂隊和神職人員的的確確在演奏快板,但根本不是所謂的“華麗的快板”。合唱唱到膾炙人口的《匕首的祝願》那一段時,他們再也合不上原來的節拍。歌手們的節奏和樂師們的演奏完全套不上板。指揮甚至沒打算阻止他們。觀眾沒有起哄,恰恰相反,他們也很激動,都不由自主地蠢動起來,與他們心髒的跳動完全一致。


    “你是否願意和我一道


    將這塊多災多難之地從罪惡之手中拯救出來?”


    他們答應著,發著誓。內瓦斯哪還顧得上表示抗議,更別提會有時間去唱什麽“我的先人戰士如林,卻從沒出過刺客”了。他被抓起來了。警察和鎮裏的議員們立馬衝出來,嘴裏高叫:“立刻推翻一切!”聖·布裏斯將誦段以2/4的節拍吼叫出來,號召大主教徒們起來複仇。盡管舞台指揮要他們緩緩前行,但這三位身披白色技巾的修道士卻從內瓦斯的房子後門破門而入。所有的藝術家都抽出了剛被三位修道士奉為聖物的劍和匕首。次女高音們、男低音們、狂亂地應和著“熱情的快板”,本應是6/8拍的戲劇被變成了6/8的誇德裏爾舞曲。繼而他們衝出來,嘴裏吼著——


    “深更半夜之時,


    萬籟俱寂,


    上帝與我同在,


    是的,


    即使是在深更半夜之時。”


    這時觀眾都站起來了。包廂裏,正廳後座上,大門口——每個人都熱血沸騰。觀眾似乎要一舉衝上舞台。他們都唯鎮長範·特裏卡西馬首是瞻,準備與造反派們會合,去把與他們信仰同一宗教的胡格諾派打個落花流水。他們拍著巴掌,喝著彩,讓演員謝幕。塔塔尼芒斯狂舞著她那頂蘋果綠的帽子。蠟燭迸射出的光芒令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拉烏爾沒去將幕布徐徐拉起,而是發瘋似地將它扯得稀爛。他麵前站著瓦倫丁。


    好了,“活潑的快板”標誌著大二重唱正式開始了!拉烏爾等不及瓦倫丁的辯解,而瓦倫丁也等不及拉烏爾的回答。是那段著名的《危險已過,日月如梭》,是使奧芬巴赫成名的快速樂曲之一。柔情的“行板樂曲”《你匆匆說道,啊,我是你的至愛》成了不折不扣的“活潑的激烈樂曲”。小提琴大提琴不再按作曲家譜寫的樂曲那樣緊跟歌唱家抑揚頓挫的歌喉。拉烏爾在那兒瞎起勁地嚷著“說吧,讓我的靈魂繼續沉沉睡去”,可瓦倫丁沒讓他“繼續”。顯而易見,她心中正澎湃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她的高音超過了正常的音高,變成駭人的尖叫。她手舞足蹈,歇斯底裏,仿佛著了魔。


    警報響起,鈴聲回蕩,好一陣狂暴的鈴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打鈴人失去理智了。


    終於,“結尾曲”標誌著這場與往不同的演出要接近尾聲了。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愛情離我而去,內心不再沉醉,噢,我備感孤獨戶要依作曲者的本意,這是一段“活潑的快板”,而現在它卻成了狂亂的“最急板樂段”。你可以聯想到,一列特快列車在耳旁呼嘯而過也不過如此。警鍾又嗚。瓦倫丁暈倒在地,拉烏爾撲向窗外。


    夠了。忘乎所以的管弦樂隊鬧夠了。指揮棒成了棍於,成了斷了的棍子,擱在提詞機的底座上;小提琴的弦繃斷了,琴頸絞成一團。鼓手一氣之下砸爛了鼓。第二低音提琴手高高盤踞在他那把鏗鏘作響的、大得嚇人的樂器上。當頭的單簧管手咽下了管上的簧舌,第二位雙簧管手正嚼著管上的鍵,長號手吹奏的樂曲聽上去要多別扭有多別扭。後來,氣急敗壞的號手竟然無法將手從剛才被他推得遠遠的號角的喇叭口上移開!


    觀眾呢?他們氣喘籲籲,指手畫腳,大喊大叫,臉紅得仿佛體內有團烈焰在熊熊燃燒。他們你推我擠,吵吵嚷嚷地湧向外麵——男人的帽子掉了,女人的披風也不見了。他們在過道裏相互擠來擠去,在門口你撞我一下,我撞他一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動起手來了!什麽官員、鎮長,都見鬼去吧!在這個亂糟糟的場麵中管你是準!


    過了幾秒鍾,他們走到街上,又一返往日的鎮靜,無聲無息地各自回房,對剛發生過的一切隻留下一串模糊的記憶。


    第四出戲《胡格諾派教徒》以前得花六個小時才能演完,而今天晚上,它4點半開始,5點差12分結束。


    整場戲隻演出了18分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牛博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勒·凡爾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勒·凡爾納並收藏牛博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