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蓮此時,正望著太掖池上潾潾的水紋出神,慢慢的,就感覺不是水在動,而是她身不由已在動。
聽到湖邊有人喊,她恍然回神,猛地回頭往那邊看,發現她的兒子,三郎李威已經不見了!岸邊四個孩子也隻剩下兩個!
幾名內侍趴在岸邊,正探著手伸向湖心,在離他們幾尺遠的水麵上,有個小腦袋一露,沉下去了,又浮上來,但他浮漾著,與內侍的指尖差著幾寸,夠不著。
孩子正是三郎,謝金蓮跑出涼亭,邊跑邊喊,“先救三郎!”
內侍們抓住一人的腿,讓他再往湖麵上探出幾分身子,一把抓住李威的肩頭,將他像個落湯雞似地拽了上來。
謝金蓮這才細看少的另一個孩子是誰,李壯、李武都在岸上,少的是大郎李雄,水麵上看不到他。
內侍們猶豫著,沒有人會水。
太掖池自漢代即存在了,亦名太掖,湖水綠油油的,不知有多深。
興建大明宮年代已遠,當時沿著岸邊都掘深過,為的是便於畫舫靠岸,內侍們不知換了多少茬兒,沒有誰知道湖水有多深!
內侍們猶豫著,焦急著,在岸上跺腳。
而貴妃謝金蓮跑過來,一下子跳下去了。
她在湖水裏撲倒,隨後站起來,渾身濕淋淋的,但胸脯往上都露著,湖水隻這麽深,隨後她伏下身子,漫無目的地去水中撈人。
內侍們、丫環們受到鼓舞,紛紛跳水。
大郎李雄終於被撈了上來。
……
皇帝見柳玉如仍在絮絮叼叼說著,謝金蓮抽抽嗒嗒哭個沒完,他擺擺手道,“算了算了,我當多大的事!不就孩子落水。”
柳玉如遷怒於皇帝,轉臉怒目而視。
皇帝上前,為皇後撫胸,安慰道,“反正大郎也沒事,今天又是我們大明宮大喜的日子,算了算了!”
柳玉如問,“你怎麽知道大郎沒事?”
皇帝是喝過了酒,但腦子不遲鈍,“哼,大郎若真有事,你還有閑心在這裏數落人玩?估計該上手撓了!”
柳玉如又轉向謝金蓮,“她就是想氣死我,好升位做皇後!”
謝金蓮哭得更傷心,當時,在跳下太掖池時她就想過,如若大郎有事,那她也無臉活了,因為在事發時,有身份的人就是她一個,柳姐姐不會放過她。
皇帝總算弄明白柳玉如氣的什麽,都是謝金蓮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那句“先救三郎”。
於是勸慰她道,“當時湖麵上隻有三郎浮露著,難道她要先放下三郎,去撈仍舊見不到的大郎?”
他對皇後說,“母子連心嘛,若當時是你,你會怎麽做?朕想謝金蓮做的已不錯!一個女子,在不知湖水深淺時,便第一個舍身跳下去……救親生兒子還能是哪個樣子。”
謝金蓮抽噎著道,“陛下,我就拿大郎是親生的啊。”
皇後想一想,拉住謝金蓮的手道,“妹妹,是我情急,話也重了,你莫吃心吧。”謝金蓮得了理,越發哭個不停。
原來,李雄,李壯,李威,李武在太掖池邊玩,池中一尾尾的紅魚湊在幾個孩子的倒影之下,欲要爭食。
三郎李威伸手一撈、再一撈,隨後“撲通”一聲落水。
大郎李雄立刻蹲下來探手去救,但四五歲大的孩子哪有什麽力氣,被李威在水中一拽,李雄亦一頭跌進去。
湖水中暗流湧動,等內侍們回過神來,大郎已不見、三郎也漂出去了。
大郎被撈上來後,緊閉雙目也無出氣進氣,謝貴妃不知哪裏來的力氣,倒提著孩子的雙腳拍他肚子。
大郎不停吐水,睜開眼睛,嘴角淌著水問,“二姨娘……我威弟呢?”
此時謝貴妃想到大郎這句話,仍哭。
皇帝移步,到榻上看望大郎李雄,他已無恙,太醫們已走了。皇帝對大郎道,“我兒可比父皇強多了,父皇見兄弟落水,可能也不如你做得好呢。”
李雄說,“父皇,我騎大馬,將來也要比父皇騎得好才行。”
皇帝哈哈大笑,說道,“不錯,這便是鐵血皇族的本色!”
一片烏雲一下子就散了,金徽皇弟幾個年幼的兒子手足情深,小小年紀便能舍已救助兄弟,皇帝感覺自己的孩子真是強過了上一輩、上上一輩,言語間流露著抑製不住的自豪。
在安慰李雄時,皇帝有兩次脫口稱他“太子”,完全是無意識的,皇後聽了,氣漸漸地消了。
她再與皇帝講述細情,皇子有驚無險,內侍跑過來與皇後報信,口齒伶俐,唾花四濺,
“幸好貴妃娘娘在場,不然小的們早驚呆住了,動也不會動,是貴妃娘娘說,先救三郎!隨後娘娘自己跳下去,小人們也跳下去……”
柳玉如隻聽到“先救三郎”處,後邊什麽也不聽了。
皇帝勃然大怒,步出內殿,喝道,“是哪個隨護皇子?是哪個報的信?”
有個內侍渾身打顫地站出來,回稟道,“陛、陛、陛陛陛下,是小人報的信,也是小人幾個隨護的皇子出玩,小人有罪。”
皇帝怒斥,“看護皇子使其落水,一罪!皇子落水反不如貴妃舍命,二罪!事後回稟皇後說二不說三,令朕的愛妃受了委屈,三罪!看朕不親手砍了你!”
柳玉如等人都以為,皇帝隻是嚇唬嚇唬拉倒,誰知他越說越氣,一下子將腰間的烏刀拽出,高舉起來,望著內侍的脖子、呼一下子劈了下來。
這可不象是假的,皇帝動真氣了。
眾人想攔也無法攔了,謝金蓮也不哭了。
內侍一下子跪倒,舉著兩手護在頭上、閉著眼睛哀求道,“陛下饒命!不是小人遲疑,而是貴妃娘娘跳得太快,”
當時形確實如他所說,謝金蓮跳的太快了,貴妃連跑邊喊,“先救三郎”然後跑到湖邊一下子跳下去了。
皇帝本是用盡了全力劈下來,聽了內侍的話,硬生生地收力,烏刀黑漆漆的刀刃停在了內侍的手腕處,隻離著一兩寸遠。
“說!你腕上的紅瑪瑙珠子……哪裏來的?敢說半句假話,朕再砍你!”
內侍顫著聲道,“陛下,這是那日小人在太極殿獲賞的。”
“你行事這樣懈怠,還能有賞,誰賞的?”
皇帝就看他這串珠子眼熟,話一問出,便想到了一人。
但眼前的內侍他可真沒什麽印象,當時在太極殿外,皇帝突聞得子欣喜異常,也沒正眼瞅報信的人,就跑出來了。
內侍有心按徐惠的叮囑,說是陛下賞的,但此時問他的正是陛下,陛下要知,豈能再問?
性命攸關,不容內侍多加編算,因而匆忙回道,“陛下,這是給事中徐大人、徐太妃在太極殿門外賞小人的!”
柳玉如、謝金蓮等人立刻探究地轉眼看皇帝。
內侍匆匆跑去報喜,皇帝和徐惠兩人一定都在太極殿中,徐惠為什麽要私下裏、賞內侍這麽貴重的東西?封口的?
但此時皇帝剛剛暴怒過後,沒人敢問。
隻見他上前一步,伸手從內侍的腕子上摘下瑪瑙珠子,對他道,“滾吧,看在此珠份上,朕饒你不死!”
內侍爬起來不敢走,連聲謝皇帝恩。
他到太極殿跑著報了一回喜訊,到最後得了徐惠擲過來的那十幾隻大錢,瑪瑙珠戴了兩天就沒了,但揀回一條命,這帳一時算不清楚。
晚上,皇帝要宿在皇後處,陪陪大郎,但皇後說,“大郎自有臣妾來安撫他,陛下去陪那個受過委屈的人吧。”
皇帝便去謝貴妃處,謝貴妃私下裏還是有些法門的,委委屈屈,令皇帝更覺不落忍。
機會難得,貴妃提到了女兒甜甜,皇帝金口大開,承諾明日早朝,便封女兒甜甜為“永寧公主”,賜第永寧坊。
永寧坊,是長安數得著的闊門高宅,皇帝一句話,便成了永寧公主府第,謝金蓮總算心滿意足,此宅本是侯君集舊府,冥冥中似有定數。
貴妃問,“陛下,那……郭叔叔和母親怎麽辦?”
皇帝道,“公主一向跟著寧國夫人,暫還要住在一起,而崔夫人也說過,她不大願意常住長安,一是郭孝恪的身份不宜出顯,二是夫人覺著她也不大自如,因為長安許多人都知道她原來的身份。”
“那母親要去哪兒呢?”貴妃問。
皇帝道,“朕早有安排,不過,暫時保密。”
謝金蓮就不再問了,轉而專心侍候皇帝,婉轉承歡不在話內。這是那年,在山陽鎮菜地邊、雨地裏的那次之後,皇帝對她很少見的興致勃然。
謝貴妃乘勝再要求說,她想要皇帝腕子上的那串紅瑪瑙珠子,“我就想要嘛!”
皇帝想了想,本來要送還徐惠的,念在謝金蓮的委屈,亦摘給了她。
人們都發現,因皇子落水一事,貴妃謝金蓮出乎異常的得寵起來。
皇後因為在這件事上對謝金蓮言語失周,有心補償,因而並無什麽不滿,再說了,有個謝金蓮便能牽住皇帝的心,別人就更不會有什麽表示。
……
九月初十,甲寅日,天剛蒙蒙亮,有同州某坊早起的坊正,出來打開坊街大門,見坊門外的門腳下俯臥著一人,衣衫襤褸是個乞丐。
坊正招呼道,“兄弟,你怎麽能睡在這裏,大明麵的,哪怕你找個牆角呢!這要是讓刺史褚大人知道了,一定有我們好看!”
自皇帝放出過話,哪一州敢餓死一個乞丐,哪一州的刺史便不要做,同州刺史褚遂良十分重視,申令下去,各坊各街不準有乞丐!
褚刺史說,一旦在同州城發現外地乞丐,各坊均須好生照看,最好管吃管喝、禮送出境,讓他到別的州去!
對本州民眾,褚遂良也是十分關懷,時常帶領屬官深入下去,走坊串村巡察不息,對貧苦人家多有撫恤,使同州城齊聲讚揚。
褚大人知道,金徽皇帝上位,自己不能有半點差池,否則別人死了乞丐可能沒事,自己這裏敢死一個,便有可能讓他這個堂堂的刺史翻船。
路子可都是他自己走的,怨不著別人,唯有兢兢業業。
坊正喊了兩聲,那人不動,但他身子正好倚住了坊門,坊正隻能吃力地將門往外推開一道縫。
那人被門推著,總算翻了一下身子,仰麵朝天,雙目緊閉,半邊的口鼻是歪扭的,也不能複位。
坊正長聲喊,“不好啦——有——死乞丐!”
同州至長安二百四十裏,次日,含元殿早朝隻進行到一半,皇帝便接到了同州消息,又是禦史大夫蕭翼先接到的信,有早起從同州到長安的客商,估計褚遂良想瞞都瞞不住。
因而同州的飛報也到了,“死者係外鄉人,臣同州刺史褚遂良,正率部屬緊密勘察,詳情容察清後另報。”
臣子們以為,皇帝一定會拍案而起,喝令刑部派員去查個清楚,看來褚遂良也該到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但皇帝隻是聽了聽,便又說別的事,至散朝也未再問過一句。
今日是乙卯日,散朝後,皇帝移駕太極宮,與趙國公、江夏王等人議政,晉王未到,在場的隻有長孫無忌、李道宗、徐惠、武媚娘。
趙國公提到了這兩日的清議結果,有些閃爍地談到江南富戶的不滿,因為金徽皇帝的大政好些殺富。
皇帝笑道,“豈有此理!朕的治下百業興旺難道是壞事?就拿乞丐的事來說,朕倒是說過狠話,哪個刺史餓殺乞丐,刺史便不要做。但你們想一想,朕替乞丐所求隻是一飽,這很偏心嗎?”
他問徐惠,“朕如若也這樣替你說話,你會知足嗎?”
徐惠笑著,無聲衝皇帝搖搖頭。
皇帝道,“這就是啦,那些江南富戶也太小家子氣,與乞丐爭食!真應了為富不仁的話!但他們也不想一想,遍地流民,他們睡覺也不踏實!難道隻想他們幾家得利,而讓朕南南北北為其平亂?朕還不樂意呢。”
“朕穩下大局,可令他們安心於厚利雅業,朕可是絹不厭其細,瓷不厭其精,茶不厭其馨,果不厭其鮮,曲不厭其高,器不厭其美,飾不厭其華,船不厭其闊,連青樓,朕都不厭其雅致……”
趙國公和江夏王倒沒聽出什麽來,隻覺有理,但武媚娘和徐惠暗道,“皇帝說話太不講究,連青樓之辭也冒出來了。”
皇帝道,“隻要他們依著法令給朕納稅,朕亦有錢辦事,定會興繁百業,利已利國,朕有何不喜!他們若隻是一門心思與平民欺幾分地利,因保幾人之富奢,而動搖朕的國基,朕必瞅他眼青!”
聽到湖邊有人喊,她恍然回神,猛地回頭往那邊看,發現她的兒子,三郎李威已經不見了!岸邊四個孩子也隻剩下兩個!
幾名內侍趴在岸邊,正探著手伸向湖心,在離他們幾尺遠的水麵上,有個小腦袋一露,沉下去了,又浮上來,但他浮漾著,與內侍的指尖差著幾寸,夠不著。
孩子正是三郎,謝金蓮跑出涼亭,邊跑邊喊,“先救三郎!”
內侍們抓住一人的腿,讓他再往湖麵上探出幾分身子,一把抓住李威的肩頭,將他像個落湯雞似地拽了上來。
謝金蓮這才細看少的另一個孩子是誰,李壯、李武都在岸上,少的是大郎李雄,水麵上看不到他。
內侍們猶豫著,沒有人會水。
太掖池自漢代即存在了,亦名太掖,湖水綠油油的,不知有多深。
興建大明宮年代已遠,當時沿著岸邊都掘深過,為的是便於畫舫靠岸,內侍們不知換了多少茬兒,沒有誰知道湖水有多深!
內侍們猶豫著,焦急著,在岸上跺腳。
而貴妃謝金蓮跑過來,一下子跳下去了。
她在湖水裏撲倒,隨後站起來,渾身濕淋淋的,但胸脯往上都露著,湖水隻這麽深,隨後她伏下身子,漫無目的地去水中撈人。
內侍們、丫環們受到鼓舞,紛紛跳水。
大郎李雄終於被撈了上來。
……
皇帝見柳玉如仍在絮絮叼叼說著,謝金蓮抽抽嗒嗒哭個沒完,他擺擺手道,“算了算了,我當多大的事!不就孩子落水。”
柳玉如遷怒於皇帝,轉臉怒目而視。
皇帝上前,為皇後撫胸,安慰道,“反正大郎也沒事,今天又是我們大明宮大喜的日子,算了算了!”
柳玉如問,“你怎麽知道大郎沒事?”
皇帝是喝過了酒,但腦子不遲鈍,“哼,大郎若真有事,你還有閑心在這裏數落人玩?估計該上手撓了!”
柳玉如又轉向謝金蓮,“她就是想氣死我,好升位做皇後!”
謝金蓮哭得更傷心,當時,在跳下太掖池時她就想過,如若大郎有事,那她也無臉活了,因為在事發時,有身份的人就是她一個,柳姐姐不會放過她。
皇帝總算弄明白柳玉如氣的什麽,都是謝金蓮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那句“先救三郎”。
於是勸慰她道,“當時湖麵上隻有三郎浮露著,難道她要先放下三郎,去撈仍舊見不到的大郎?”
他對皇後說,“母子連心嘛,若當時是你,你會怎麽做?朕想謝金蓮做的已不錯!一個女子,在不知湖水深淺時,便第一個舍身跳下去……救親生兒子還能是哪個樣子。”
謝金蓮抽噎著道,“陛下,我就拿大郎是親生的啊。”
皇後想一想,拉住謝金蓮的手道,“妹妹,是我情急,話也重了,你莫吃心吧。”謝金蓮得了理,越發哭個不停。
原來,李雄,李壯,李威,李武在太掖池邊玩,池中一尾尾的紅魚湊在幾個孩子的倒影之下,欲要爭食。
三郎李威伸手一撈、再一撈,隨後“撲通”一聲落水。
大郎李雄立刻蹲下來探手去救,但四五歲大的孩子哪有什麽力氣,被李威在水中一拽,李雄亦一頭跌進去。
湖水中暗流湧動,等內侍們回過神來,大郎已不見、三郎也漂出去了。
大郎被撈上來後,緊閉雙目也無出氣進氣,謝貴妃不知哪裏來的力氣,倒提著孩子的雙腳拍他肚子。
大郎不停吐水,睜開眼睛,嘴角淌著水問,“二姨娘……我威弟呢?”
此時謝貴妃想到大郎這句話,仍哭。
皇帝移步,到榻上看望大郎李雄,他已無恙,太醫們已走了。皇帝對大郎道,“我兒可比父皇強多了,父皇見兄弟落水,可能也不如你做得好呢。”
李雄說,“父皇,我騎大馬,將來也要比父皇騎得好才行。”
皇帝哈哈大笑,說道,“不錯,這便是鐵血皇族的本色!”
一片烏雲一下子就散了,金徽皇弟幾個年幼的兒子手足情深,小小年紀便能舍已救助兄弟,皇帝感覺自己的孩子真是強過了上一輩、上上一輩,言語間流露著抑製不住的自豪。
在安慰李雄時,皇帝有兩次脫口稱他“太子”,完全是無意識的,皇後聽了,氣漸漸地消了。
她再與皇帝講述細情,皇子有驚無險,內侍跑過來與皇後報信,口齒伶俐,唾花四濺,
“幸好貴妃娘娘在場,不然小的們早驚呆住了,動也不會動,是貴妃娘娘說,先救三郎!隨後娘娘自己跳下去,小人們也跳下去……”
柳玉如隻聽到“先救三郎”處,後邊什麽也不聽了。
皇帝勃然大怒,步出內殿,喝道,“是哪個隨護皇子?是哪個報的信?”
有個內侍渾身打顫地站出來,回稟道,“陛、陛、陛陛陛下,是小人報的信,也是小人幾個隨護的皇子出玩,小人有罪。”
皇帝怒斥,“看護皇子使其落水,一罪!皇子落水反不如貴妃舍命,二罪!事後回稟皇後說二不說三,令朕的愛妃受了委屈,三罪!看朕不親手砍了你!”
柳玉如等人都以為,皇帝隻是嚇唬嚇唬拉倒,誰知他越說越氣,一下子將腰間的烏刀拽出,高舉起來,望著內侍的脖子、呼一下子劈了下來。
這可不象是假的,皇帝動真氣了。
眾人想攔也無法攔了,謝金蓮也不哭了。
內侍一下子跪倒,舉著兩手護在頭上、閉著眼睛哀求道,“陛下饒命!不是小人遲疑,而是貴妃娘娘跳得太快,”
當時形確實如他所說,謝金蓮跳的太快了,貴妃連跑邊喊,“先救三郎”然後跑到湖邊一下子跳下去了。
皇帝本是用盡了全力劈下來,聽了內侍的話,硬生生地收力,烏刀黑漆漆的刀刃停在了內侍的手腕處,隻離著一兩寸遠。
“說!你腕上的紅瑪瑙珠子……哪裏來的?敢說半句假話,朕再砍你!”
內侍顫著聲道,“陛下,這是那日小人在太極殿獲賞的。”
“你行事這樣懈怠,還能有賞,誰賞的?”
皇帝就看他這串珠子眼熟,話一問出,便想到了一人。
但眼前的內侍他可真沒什麽印象,當時在太極殿外,皇帝突聞得子欣喜異常,也沒正眼瞅報信的人,就跑出來了。
內侍有心按徐惠的叮囑,說是陛下賞的,但此時問他的正是陛下,陛下要知,豈能再問?
性命攸關,不容內侍多加編算,因而匆忙回道,“陛下,這是給事中徐大人、徐太妃在太極殿門外賞小人的!”
柳玉如、謝金蓮等人立刻探究地轉眼看皇帝。
內侍匆匆跑去報喜,皇帝和徐惠兩人一定都在太極殿中,徐惠為什麽要私下裏、賞內侍這麽貴重的東西?封口的?
但此時皇帝剛剛暴怒過後,沒人敢問。
隻見他上前一步,伸手從內侍的腕子上摘下瑪瑙珠子,對他道,“滾吧,看在此珠份上,朕饒你不死!”
內侍爬起來不敢走,連聲謝皇帝恩。
他到太極殿跑著報了一回喜訊,到最後得了徐惠擲過來的那十幾隻大錢,瑪瑙珠戴了兩天就沒了,但揀回一條命,這帳一時算不清楚。
晚上,皇帝要宿在皇後處,陪陪大郎,但皇後說,“大郎自有臣妾來安撫他,陛下去陪那個受過委屈的人吧。”
皇帝便去謝貴妃處,謝貴妃私下裏還是有些法門的,委委屈屈,令皇帝更覺不落忍。
機會難得,貴妃提到了女兒甜甜,皇帝金口大開,承諾明日早朝,便封女兒甜甜為“永寧公主”,賜第永寧坊。
永寧坊,是長安數得著的闊門高宅,皇帝一句話,便成了永寧公主府第,謝金蓮總算心滿意足,此宅本是侯君集舊府,冥冥中似有定數。
貴妃問,“陛下,那……郭叔叔和母親怎麽辦?”
皇帝道,“公主一向跟著寧國夫人,暫還要住在一起,而崔夫人也說過,她不大願意常住長安,一是郭孝恪的身份不宜出顯,二是夫人覺著她也不大自如,因為長安許多人都知道她原來的身份。”
“那母親要去哪兒呢?”貴妃問。
皇帝道,“朕早有安排,不過,暫時保密。”
謝金蓮就不再問了,轉而專心侍候皇帝,婉轉承歡不在話內。這是那年,在山陽鎮菜地邊、雨地裏的那次之後,皇帝對她很少見的興致勃然。
謝貴妃乘勝再要求說,她想要皇帝腕子上的那串紅瑪瑙珠子,“我就想要嘛!”
皇帝想了想,本來要送還徐惠的,念在謝金蓮的委屈,亦摘給了她。
人們都發現,因皇子落水一事,貴妃謝金蓮出乎異常的得寵起來。
皇後因為在這件事上對謝金蓮言語失周,有心補償,因而並無什麽不滿,再說了,有個謝金蓮便能牽住皇帝的心,別人就更不會有什麽表示。
……
九月初十,甲寅日,天剛蒙蒙亮,有同州某坊早起的坊正,出來打開坊街大門,見坊門外的門腳下俯臥著一人,衣衫襤褸是個乞丐。
坊正招呼道,“兄弟,你怎麽能睡在這裏,大明麵的,哪怕你找個牆角呢!這要是讓刺史褚大人知道了,一定有我們好看!”
自皇帝放出過話,哪一州敢餓死一個乞丐,哪一州的刺史便不要做,同州刺史褚遂良十分重視,申令下去,各坊各街不準有乞丐!
褚刺史說,一旦在同州城發現外地乞丐,各坊均須好生照看,最好管吃管喝、禮送出境,讓他到別的州去!
對本州民眾,褚遂良也是十分關懷,時常帶領屬官深入下去,走坊串村巡察不息,對貧苦人家多有撫恤,使同州城齊聲讚揚。
褚大人知道,金徽皇帝上位,自己不能有半點差池,否則別人死了乞丐可能沒事,自己這裏敢死一個,便有可能讓他這個堂堂的刺史翻船。
路子可都是他自己走的,怨不著別人,唯有兢兢業業。
坊正喊了兩聲,那人不動,但他身子正好倚住了坊門,坊正隻能吃力地將門往外推開一道縫。
那人被門推著,總算翻了一下身子,仰麵朝天,雙目緊閉,半邊的口鼻是歪扭的,也不能複位。
坊正長聲喊,“不好啦——有——死乞丐!”
同州至長安二百四十裏,次日,含元殿早朝隻進行到一半,皇帝便接到了同州消息,又是禦史大夫蕭翼先接到的信,有早起從同州到長安的客商,估計褚遂良想瞞都瞞不住。
因而同州的飛報也到了,“死者係外鄉人,臣同州刺史褚遂良,正率部屬緊密勘察,詳情容察清後另報。”
臣子們以為,皇帝一定會拍案而起,喝令刑部派員去查個清楚,看來褚遂良也該到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但皇帝隻是聽了聽,便又說別的事,至散朝也未再問過一句。
今日是乙卯日,散朝後,皇帝移駕太極宮,與趙國公、江夏王等人議政,晉王未到,在場的隻有長孫無忌、李道宗、徐惠、武媚娘。
趙國公提到了這兩日的清議結果,有些閃爍地談到江南富戶的不滿,因為金徽皇帝的大政好些殺富。
皇帝笑道,“豈有此理!朕的治下百業興旺難道是壞事?就拿乞丐的事來說,朕倒是說過狠話,哪個刺史餓殺乞丐,刺史便不要做。但你們想一想,朕替乞丐所求隻是一飽,這很偏心嗎?”
他問徐惠,“朕如若也這樣替你說話,你會知足嗎?”
徐惠笑著,無聲衝皇帝搖搖頭。
皇帝道,“這就是啦,那些江南富戶也太小家子氣,與乞丐爭食!真應了為富不仁的話!但他們也不想一想,遍地流民,他們睡覺也不踏實!難道隻想他們幾家得利,而讓朕南南北北為其平亂?朕還不樂意呢。”
“朕穩下大局,可令他們安心於厚利雅業,朕可是絹不厭其細,瓷不厭其精,茶不厭其馨,果不厭其鮮,曲不厭其高,器不厭其美,飾不厭其華,船不厭其闊,連青樓,朕都不厭其雅致……”
趙國公和江夏王倒沒聽出什麽來,隻覺有理,但武媚娘和徐惠暗道,“皇帝說話太不講究,連青樓之辭也冒出來了。”
皇帝道,“隻要他們依著法令給朕納稅,朕亦有錢辦事,定會興繁百業,利已利國,朕有何不喜!他們若隻是一門心思與平民欺幾分地利,因保幾人之富奢,而動搖朕的國基,朕必瞅他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