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千二百人是歌邏祿部的人馬,小首領是個吐屯。吐屯是個官職,相當於一個千夫長。
乙毗咄陸部的風俗大抵與突厥相同,唯有語言上微有差異,這也就是思晴為什麽能聽懂他們話的原因。在可汗之下,其官職由高到低是葉護、特勒,這兩種職位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擔任。
剩下還有乙斤、屈利啜、閻洪達、頡利發、吐屯、俟斤等官職,每個職位皆是按著該族在乙毗咄陸部中的人數多寡、戰鬥力強弱以及戰功來授予族中首領,並可世襲其位。
此刻,這個中年的吐屯騎在馬上,正指揮著他的本部人馬繞到玄池的北岸,朝著極遠處的目標追趕。吐屯看得出,前邊是一支不到一千人的隊伍,大概七、八百人的樣子。
處密部的五百人馬已經不存在了,那兩個縱火處理死屍的一男一女,估計就是處密部最後的兩個人。
男的看起來絕望透頂,他的寡言少語正是有仇無法報的悲觀表現。從他手中的那杆戟上看,他是個有力氣的人。但是吐屯並不想拉上他,留著他看一看歌邏祿部是怎麽勝利的吧。
那個女的年輕、麵目嬌好,這是他長這麽大第一次見到這樣引人注目的女子。(.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但她有些倔強,災難讓她的身上隻能套著一件男人的袍子,這倒是有點意思。也許等自己收拾了前邊這些人,會回來打打她的主意。
吐屯在馬上往正西方極目眺望,從對方的行進速度來看,他們似乎正沉浸在剛剛獲勝的驕傲之中,馬群的後邊連個拖後警戒的人都沒有。
歌邏祿部是個從別處依附過來的部族,因著與大汗宗族沒有什麽血緣,吐屯和他的小小部落一直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他們隻能用力量顯示自己的存在。
衝在前麵、殺在前麵,用勝利獲得認可。而戰鬥總是有犧牲的,這就讓他的隊伍一直維持在這樣一個狀態――人馬過千,但總是讓他達不到下一個官職的數目。但也讓他的這支隊伍越發的精幹,他們來如風、去無影,幾乎未嚐敗績。
他衝手下揮揮手,讓他們加快追擊的速度。在明亮起來的陽光下,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在離著三十裏的時候,對方終於發現了敵情。
因為他們的馬隊突然加快了速度,原來零散的像馬糞一樣的隊伍很快匯攏在一起,拚命地向著玄池盡頭馳進。也許他們以為打敗了處密部便擁有了這片土地?這也太幼稚了!
現在已經無須掩飾自己的意圖,衝過去,殺散他們,他下達著命令。
這是處密部的地盤,處密部不存在了,那麽這些人一定是大唐的牧民。上一次襲擊白楊牧場時,吐屯曾經請戰,但是可汗沒說話,黑達卻先拒絕了。如果讓他參加的話,也許白楊牧場早就沒有了。
許多多牢記著高大人的話,以往的經驗已經告訴他,聽高大人的準沒有錯。他和那五位手下夾在飛奔的馬群裏,一邊揮著鞭子驅趕著馬匹,一邊回頭看那些追兵。
他舍不得這些馬匹,原來時還打算著向高大人請令,由自己帶了它們先回阿拉山口一趟,把它們送往白楊牧。夜裏往西來時,一路上他都舍不得過分地催促這些馬,讓它們在黑暗中慢慢的走。
現在許多多明白,這些馬八成不是自己的了,因而鞭子抽下來也不再心疼。馬群如同玄池邊的一股粗狂的洪流,繞過起伏的丘陵,在低矮開闊處奔突,後邊揚起漫天的沙塵。
手下看到追兵越來越近,在十幾匹馬以外大聲問道,“團官!我們走不走?”
許多多“嚓”地一聲抽出刀,在那些馬屁股上狠狠削下。如果要留給對方,那就不必再心疼它們了。馬匹吃痛而驚,嘶叫著騰起四蹄,跑得更快。
另五位牧子明白了許多多的意思,也都抽刀在就近的馬臀上砍上一下,後邊起的煙塵更大。前方一裏處的右側是一片突出來的樹林子,許多多大聲通知,“我們從那裏走!”
沙塵中暫時看不到後邊的追兵,林子到了跟前,六個人一撥馬拐入林中。原來這是一條不寬的溪流,清澈無聲地注入玄池。馬群奔騰著、踏過林外漸已開闊的溪水,水花四濺,它們像陣風一樣刮了過去。
許多多提馬踏入溪流之中,其他人效仿,這樣可以掩藏他們的足跡。六人逆溪流而上在半裏外拐個彎子,上岸。在林後停住,聽到樹林外一片人喊馬嘶衝過去了。許多多道,“去與高大人匯合。”
他們騎著馬在林間的山道上往回走,一位手下嘴裏還念叨著那些馬。牧馬人愛馬,控製不住自己的嘴。許多多讓他禁聲,他聽到身後的來路上有人跟過來。沒想到對方的反應會這樣的快,他們氣還沒喘勻呢!
是吐屯發現他們追到的隻有馬,一個人都沒有。但是那些馬臀上的傷口卻是剛剛留下來的。他讓人圈了住了馬群,由著它們的去勢引導、倚靠,讓它們慢慢地停下來。
吐屯往來路上看,他看到了那片突出來的林子,一抹笑意隻在他的臉上浮現了一會兒便隱去了,代之的是一絲冷笑,敵人在他的後邊。這些大唐的牧民還是有些道道的,也難怪處密部會吃了這樣的大虧。
但是他的歌邏祿卻不是處密,如果對方總舍得用這麽多的馬匹來給自己下套,那就來下套吧。這是一次兵不血刃的收獲,七百匹馬,它們大概原屬處密部,現在是自己的了。
他大聲地發布接下來的行動命令:抽出兩百弓手、兩百刀手護住馬群。一百名刀手由溪流處沿路追蹤,要跟隨著這些人找到他們的大隊。剩下的七百人,由他親自率領,沿著來路往回趕。
既然對方隻有三百人,那麽用來引誘自己的絕不會是大部,有五十人左右撐死了。他嚴令那一百刀手:不許全殲,可追可圍。要讓他們帶路,或者引人來救。
他要他們隨時與林外的本部聯絡,互為聲援,而吐屯則帶隊在來路上緩緩跟進,與他們呼應。
唐民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看來這些人不是好對付的,吐屯的心裏稍稍對消失的處密部有了些許的同情。但是他們的人少,雖然這場遭遇可能會有些波折,但是吐屯對於結果是樂觀的。
許多多罵道,“這些狼回味倒不慢。”他催促著手下,鑽著林子往回趕。他們道路不熟悉,山穀高低曲折,時寬時窄,有的山坡上礫石遍布,有的荊棘叢生,有的地方走進一半才發現迎麵是一麵陡坡,馬匹根本不能通行。
這讓他們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身後遠遠的樹林縫隙裏已經傳過來追兵的聲音,有人影晃動。手下說,“團官,實在走不了的話,我們拚他一下子……”
許多多道,“高大人說過,敵人追到時我們絕不許交手,他要我們切記保命要緊。拚命的事,他們槍尖不捅到你屁股,你先不要想。”
他們下馬,從上邊拽著馬韁,拉著它們艱難地上了高峭的陡坡,身後的林子裏閃出來一百人。他們是刀手,沒有弓箭,隻看到了這寥寥的六個人在不遠處的坡頂勿忙著往馬上跨,然後很快消失在坡頂的後邊。(未完待續。)
乙毗咄陸部的風俗大抵與突厥相同,唯有語言上微有差異,這也就是思晴為什麽能聽懂他們話的原因。在可汗之下,其官職由高到低是葉護、特勒,這兩種職位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擔任。
剩下還有乙斤、屈利啜、閻洪達、頡利發、吐屯、俟斤等官職,每個職位皆是按著該族在乙毗咄陸部中的人數多寡、戰鬥力強弱以及戰功來授予族中首領,並可世襲其位。
此刻,這個中年的吐屯騎在馬上,正指揮著他的本部人馬繞到玄池的北岸,朝著極遠處的目標追趕。吐屯看得出,前邊是一支不到一千人的隊伍,大概七、八百人的樣子。
處密部的五百人馬已經不存在了,那兩個縱火處理死屍的一男一女,估計就是處密部最後的兩個人。
男的看起來絕望透頂,他的寡言少語正是有仇無法報的悲觀表現。從他手中的那杆戟上看,他是個有力氣的人。但是吐屯並不想拉上他,留著他看一看歌邏祿部是怎麽勝利的吧。
那個女的年輕、麵目嬌好,這是他長這麽大第一次見到這樣引人注目的女子。(.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但她有些倔強,災難讓她的身上隻能套著一件男人的袍子,這倒是有點意思。也許等自己收拾了前邊這些人,會回來打打她的主意。
吐屯在馬上往正西方極目眺望,從對方的行進速度來看,他們似乎正沉浸在剛剛獲勝的驕傲之中,馬群的後邊連個拖後警戒的人都沒有。
歌邏祿部是個從別處依附過來的部族,因著與大汗宗族沒有什麽血緣,吐屯和他的小小部落一直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他們隻能用力量顯示自己的存在。
衝在前麵、殺在前麵,用勝利獲得認可。而戰鬥總是有犧牲的,這就讓他的隊伍一直維持在這樣一個狀態――人馬過千,但總是讓他達不到下一個官職的數目。但也讓他的這支隊伍越發的精幹,他們來如風、去無影,幾乎未嚐敗績。
他衝手下揮揮手,讓他們加快追擊的速度。在明亮起來的陽光下,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在離著三十裏的時候,對方終於發現了敵情。
因為他們的馬隊突然加快了速度,原來零散的像馬糞一樣的隊伍很快匯攏在一起,拚命地向著玄池盡頭馳進。也許他們以為打敗了處密部便擁有了這片土地?這也太幼稚了!
現在已經無須掩飾自己的意圖,衝過去,殺散他們,他下達著命令。
這是處密部的地盤,處密部不存在了,那麽這些人一定是大唐的牧民。上一次襲擊白楊牧場時,吐屯曾經請戰,但是可汗沒說話,黑達卻先拒絕了。如果讓他參加的話,也許白楊牧場早就沒有了。
許多多牢記著高大人的話,以往的經驗已經告訴他,聽高大人的準沒有錯。他和那五位手下夾在飛奔的馬群裏,一邊揮著鞭子驅趕著馬匹,一邊回頭看那些追兵。
他舍不得這些馬匹,原來時還打算著向高大人請令,由自己帶了它們先回阿拉山口一趟,把它們送往白楊牧。夜裏往西來時,一路上他都舍不得過分地催促這些馬,讓它們在黑暗中慢慢的走。
現在許多多明白,這些馬八成不是自己的了,因而鞭子抽下來也不再心疼。馬群如同玄池邊的一股粗狂的洪流,繞過起伏的丘陵,在低矮開闊處奔突,後邊揚起漫天的沙塵。
手下看到追兵越來越近,在十幾匹馬以外大聲問道,“團官!我們走不走?”
許多多“嚓”地一聲抽出刀,在那些馬屁股上狠狠削下。如果要留給對方,那就不必再心疼它們了。馬匹吃痛而驚,嘶叫著騰起四蹄,跑得更快。
另五位牧子明白了許多多的意思,也都抽刀在就近的馬臀上砍上一下,後邊起的煙塵更大。前方一裏處的右側是一片突出來的樹林子,許多多大聲通知,“我們從那裏走!”
沙塵中暫時看不到後邊的追兵,林子到了跟前,六個人一撥馬拐入林中。原來這是一條不寬的溪流,清澈無聲地注入玄池。馬群奔騰著、踏過林外漸已開闊的溪水,水花四濺,它們像陣風一樣刮了過去。
許多多提馬踏入溪流之中,其他人效仿,這樣可以掩藏他們的足跡。六人逆溪流而上在半裏外拐個彎子,上岸。在林後停住,聽到樹林外一片人喊馬嘶衝過去了。許多多道,“去與高大人匯合。”
他們騎著馬在林間的山道上往回走,一位手下嘴裏還念叨著那些馬。牧馬人愛馬,控製不住自己的嘴。許多多讓他禁聲,他聽到身後的來路上有人跟過來。沒想到對方的反應會這樣的快,他們氣還沒喘勻呢!
是吐屯發現他們追到的隻有馬,一個人都沒有。但是那些馬臀上的傷口卻是剛剛留下來的。他讓人圈了住了馬群,由著它們的去勢引導、倚靠,讓它們慢慢地停下來。
吐屯往來路上看,他看到了那片突出來的林子,一抹笑意隻在他的臉上浮現了一會兒便隱去了,代之的是一絲冷笑,敵人在他的後邊。這些大唐的牧民還是有些道道的,也難怪處密部會吃了這樣的大虧。
但是他的歌邏祿卻不是處密,如果對方總舍得用這麽多的馬匹來給自己下套,那就來下套吧。這是一次兵不血刃的收獲,七百匹馬,它們大概原屬處密部,現在是自己的了。
他大聲地發布接下來的行動命令:抽出兩百弓手、兩百刀手護住馬群。一百名刀手由溪流處沿路追蹤,要跟隨著這些人找到他們的大隊。剩下的七百人,由他親自率領,沿著來路往回趕。
既然對方隻有三百人,那麽用來引誘自己的絕不會是大部,有五十人左右撐死了。他嚴令那一百刀手:不許全殲,可追可圍。要讓他們帶路,或者引人來救。
他要他們隨時與林外的本部聯絡,互為聲援,而吐屯則帶隊在來路上緩緩跟進,與他們呼應。
唐民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看來這些人不是好對付的,吐屯的心裏稍稍對消失的處密部有了些許的同情。但是他們的人少,雖然這場遭遇可能會有些波折,但是吐屯對於結果是樂觀的。
許多多罵道,“這些狼回味倒不慢。”他催促著手下,鑽著林子往回趕。他們道路不熟悉,山穀高低曲折,時寬時窄,有的山坡上礫石遍布,有的荊棘叢生,有的地方走進一半才發現迎麵是一麵陡坡,馬匹根本不能通行。
這讓他們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身後遠遠的樹林縫隙裏已經傳過來追兵的聲音,有人影晃動。手下說,“團官,實在走不了的話,我們拚他一下子……”
許多多道,“高大人說過,敵人追到時我們絕不許交手,他要我們切記保命要緊。拚命的事,他們槍尖不捅到你屁股,你先不要想。”
他們下馬,從上邊拽著馬韁,拉著它們艱難地上了高峭的陡坡,身後的林子裏閃出來一百人。他們是刀手,沒有弓箭,隻看到了這寥寥的六個人在不遠處的坡頂勿忙著往馬上跨,然後很快消失在坡頂的後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