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戰友情的承諾,一份兄弟之間,生死之交的托付。[.超多好看小說]這是劉學吾軍中一位百戰老將千夫長,也稱千人將,他從劉學吾兵出並州的時候,僅僅隻是一位從洛陽禁軍之中被挑選出來的護衛隊其中的一員。也可以說是那一批護衛中僅剩下的一員,他們都是洛陽子弟,由於出身草根所以在當時的禁軍之中屢屢受到打壓。而當時的劉學吾因為鋒芒正茂得罪了很多人被派往並州雁門,他們也就挑選出來,或許也可以說是被排斥出來。當時一共有兩百名護衛禁軍,大家的情況都是大同小異。當踏上並州這一條不歸路的時候,猶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去兮不複還。他們跟隨者劉學吾衝鋒陷陣,有的戰死在鮮卑人的馬蹄下,也有的戰死在匈奴的屠刀之下。一個個猶如親兄弟從相識相知,到生死與共,直到他們死去,心中唯一的牽掛那就是洛陽城內的父母妻兒。


    而當著這位百戰之下唯一活下來的千夫長終於又一次的踏上了這久違的洛陽城,城樓猶在,城裏卻早已物是人非。當下馬走進那熟悉的街道,荒無人煙的小胡同,一幕幕回憶浮現在了他的麵前。


    “崩。”好似重物落地的聲音,千夫長此時此刻直直的跪倒在一間小屋之前。看著那破落的房門,以及早已荒廢的小屋,千夫長的眼淚不久自主的流了下來,整個人久久不語。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辭》


    而千夫長後麵的士兵見到自己的將軍,如此摸樣,個個都鴉雀無聲,靜靜的等待著。


    千人將在跪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之後,聽到軍營的號角聲,這擦幹淚水才起身。就在他們準備走的時候,一個士兵發現了旁邊的另外一條小巷子竟然有動靜。連忙大喊:“站住,什麽人?”


    “別別別,各位大爺,小人之事一個又瞎又瘸的糟老頭而已。”一個蒼老感覺有氣無力的聲音在胡同的角落裏響起。


    千夫長走進一看,一個熟悉的臉龐從大腦記憶深處浮現出來,不由得失聲問道:“你,你是老耿叔。”


    “你是誰,難道你認識我。”老人家龜縮的身子這才把頭伸了出來,可惜眼睛卻看不見隻能用耳朵來辨別對方。


    “老耿叔,我是耗子啊,您忘了,小時候經常和溜子哥來你們家偷吃饃饃。”千夫長越發就激動的說道。


    “耗子,是小耗子啊,你回來了,那麽我家那小溜子回來了沒有?”老人十分激動和驚喜的問道。


    而眼前的老人正是這位千夫長的曾經的鄰居,而老人口中的小溜子也是當年一起北上的護衛軍之一,當年兩人可謂是親同手足生死之交,小溜子為人機靈得到了劉學吾的欣賞,比他還要早升為千人將。而千夫長那時候就是他的副手,可惜在匈奴人和鮮卑人聯合的第二次入侵大戰之中,為了掩護百姓轉移,戰死在了雁門關。而當時小溜子已經在並州娶妻生子,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記得臨死的時候還笑著對千夫長說道,等回洛陽記得跟我老爹說,小溜子沒給他丟臉,還給他生了兩個大胖孫子,老霍家沒有絕後。


    當時的千夫長在其麵前發誓保證,小溜子的老爹今後也是他耗子的老爹,小溜子的妻兒,耗子也替他照看著,絕不受人欺負。記得當時的小溜子隻是說了一句,好兄弟,最後含笑而終。


    而此時此刻千夫長對著站在他後麵的那一對人高馬大又長得十分相似的親衛說,跪下,這就是你們的爺爺。千夫長蹲下扶起了老耿叔,把老耿叔的手搭在了兩兄弟的肩膀上。兩聲爺爺,曆經世間滄桑的老耿叔,不由得淚水淋濕了雙目。勉強的擠出笑聲,大喊道:“我老霍家有後了。”


    看到老人家如此激動,千夫長內心也是百感覺交加。但還是忍不住內心的強烈欲望,正想對老耿叔開口。那老人家卻是搖了一下頭歎了一口氣,全都逃走了,在你們離開的第二年洛陽城就大亂,糧食都被軍隊給強行征走了。為了活命,整個洛陽城貧民區數十條胡同的人都逃難去了。你家裏的人也是在那時候走了,也隻有我這行動不便的瘸子為了等小溜子回來這才一直在這裏呆著。你們這一走就是整整二十年啊,老頭子我現在眼睛也瞎了,走不動了,總算是沒白等一場,還是等來了我這兩個寶貝孫子。


    說著說著,老淚縱橫,祖孫三人抱著哭成一團。


    千夫長此時此刻得知家人有可能還活著,倒也沒有那麽傷感,語重深長的對著老者說:“我在溜子臨走的時候發過誓,他爹就是我爹,這輩子我給您老養老送終。”


    “都是好孩子啊,我想知道,溜子有沒有什麽心願未了。”老者含著淚水問道。


    “老耿叔您放心,溜子最放不下的是您跟兩個孩子,不過溜子走的時候是笑著走的,他跟隨者漢王也就是之前的雁門候殺得鮮卑匈奴丟盔卸甲,征戰無數,他是一個好將軍,大英雄。”千夫長咬著牙齒一字一句的說出來。


    “好,不愧是我老霍家的種,我霍家先祖當年隨從武帝縱橫邊塞,遠擊匈奴,如今我霍家雖然沒落,但總算後人沒有給先祖丟人。”


    或許是造化弄人,或許是天意注定,劉學吾剛好在數天之後啟用這麽名千夫長,官升兩階改洛陽令為洛陽太守,把洛陽城所在地域改為洛陽郡。由於這名千夫長乃是追隨劉學吾最早的一批人,資曆夠,貢獻大,又加封都亭侯。負責重建洛陽城,恢複洛陽的人氣生機。


    這也算是一種落葉歸根把!我華夏男兒最注重的一點世俗理念,根在哪裏,生在哪裏,三代五服。但也有各大姓氏族譜脈嫡之分,追根溯源,是對於自己的家的概念的歸屬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學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劃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劃人生並收藏當學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