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作者:對方離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頭,從東麵來到了西麵,酷熱的夏天仿佛對康孟祥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隻是,當處在靜功中修行的劉啟猛然覺得康孟祥談經時,雙手結了幾個手印,幾道元氣按照特定的韻律從口中一蹦時,一道明光從廣場射向了天空。[]
劉啟睜開了眼,頭微微側著,果然剛才那道術訣是改變天象,這就是佛門的術法麽?天陰了下去,一道涼風饒人麵目,送來了一場夏雨。隻是這夏雨卻如春雨一般貴如油,讓人倍感清爽。劉啟苦笑一聲,這康孟祥對術法的控製達到這個境界了麽,控製入微,但這個“微”可真不是這麽好做的!
劉啟閉上了眼睛又一次沉寂了下去,對他來說,聽佛經雖然可能會有所悟,但更多的還是昧了本心,因為他的根基還不夠牢。說白了,師傅左慈傳他的那幾套到現在都沒吃透,《太平要術》更是分了不少精力,人有力而窮,知道“適可而止”,便是生活最大的真諦。
有人拍了自己一下,劉啟回過了頭,發現卻是蒙著麵紗的小娘子,趕忙往旁邊一擠,甚至將前袍都靠向她一側。小娘子笑了笑,緊緊的倚在他身上,輕聲道:“這麽久沒回來,秀很擔心呢!”劉啟輕聲道:“一會再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貂蟬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沒說話,隻是令劉啟感到有些鬱悶的是,本來有些狂熱的康孟祥說了幾句之後就草草的散了場。劉啟站起了身,對貂蟬笑了笑,撲打著前袍道:“本以為說道黃昏的!”貂蟬道:“符呢?”劉啟道:“還沒來得及求!快跟我來,過一會兒給你買東西!”
少女在情郎麵前總是容易滿足的,百依百順的她牽著劉啟的袖子,緊緊的跟在他身後。果不其然,在康孟祥周圍聚集了不少人,劉啟沒多想,但等到康孟祥在他的身上打打拍拍,男子拜謝之後,劉啟方才凝重起來,這是行醫?
看似和中醫有些類似,拍打的部位事實上是經脈穴道,但康孟祥沒有切脈,沒有針灸。劉啟忍不住出聲道:“這是……”康孟祥回過了頭,道:“是小郎君你啊!怎麽,也對身毒醫術有興趣?”劉啟道:“身毒醫術?”康孟祥笑了笑,道:“身毒醫術可是博大精深,除了像我這樣的推宮之外,還有草藥熱敷……”
劉啟揮了揮手,道:“不是?我是說身毒?”康孟祥拍了拍眼前的人,口中道:“身毒,這不是你們漢語的翻譯麽,對梵文中sindhu的翻譯。”劉啟雖然有些迷糊,但梵文這兩字立馬就明白了,搞了半天,這“身毒”就是天竺,明擺著就是印度。
其實這不是劉啟搞烏龍,實在是《史記》和《漢書》就是這麽寫的,身毒國,而至於天竺作為印度統稱,卻是到了唐朝。
“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這是《漢書》中的記載,不過真要想想,估計也是含著如雲南等地的蠻族吧。康孟祥對著那位病人叮囑了幾句,隨後對劉啟道:“這裏病人多,說話有些不方便,不如明天你來尋我?”
劉啟看著有些“一擁而上”、並帶著羨慕的目光盯著他的一幹信徒,趕忙點了點頭,一位僧侶走到他的身旁,低聲說了兩句。[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劉啟點了點頭,對康孟祥道:“大師,明天見!”康孟祥笑了笑,道:“陀那缽底,明天見!”(陀那缽底,梵文da^na-pati,即施主)。
劉啟抱著少女,好不容易擠出了人群,來到了心儀很久的燕脂店。不得不讚一句,當少女將麵紗取下之後,那動人的顏色連天上的星輝都被嫉妒,尤其是紅紅的臉蛋上,用小刷子輕輕一抹,一股嬌羞直上眉頭……
女大十八變啊,這才十五歲就如此了得,劉啟可不敢想等到十八的時候,貂蟬會美成什麽樣子。店主雖然也暫時失了神,不過隨後趕忙一展她那過人的口才,硬生生的讓劉啟多買了兩盒……
小娘子重新戴上了麵紗,騎在了絕影上,至於劉啟則是牽著馬,提著小盒子,時不時的露出一些傻笑。貂蟬道:“啟!笑什麽呢?”劉啟有些懶洋洋地道:“我在想,秀的樣貌配上媚術,連我都失神了!”貂蟬沒好氣的道:“啟!作弄人有意思麽?剛才我可是看到了,連一息的時間都沒有!虧我好不容易才抓到了機會呢!”劉啟“哼”了一聲,道:“就知道你會捉弄我!小妖怪!看我這個未來大天師如何降妖伏魔……”
賈詡點了點頭,就算是放過了他,至於賈氏則是笑眯眯的接過了貂蟬的孝心,雖然兩盒變成四盒,不過這倆人一人兩盒,倒也無妨,至於出錢的冤大頭劉啟,好吧,這兩人誰送真的有區別麽……
太夫人指使著田氏,將兩盒新燕脂收了起來,事實上,在老人家眼裏,孩子還未斷奶,塗燕支也有些不合時宜,至於賈詡,好吧,自打吉利哥出世後,賈氏就是賈詡的老佛爺,女子再美,生不出兒子,在這個世道就是個廢物,遠遠不如那些能生的!所以說,媒婆看女子,先看屁股大不大,不是審美,而是看能不能生孩子,像小屁股的,常常難產……
劉啟依著僧人的叮囑來到了長安的大鴻臚館舍,康孟祥一幹人就掛單在這裏。劉啟跟著侍衛進了院子,就看到康孟祥笑嗬嗬的看著他,道:“少年郎,等你多時了!”劉啟有些汗顏,道:“大師何必如此!啟僅是個俗人!”康孟祥搖了搖頭,道:“俗也罷,不俗也罷,根子上有了靈光,便是我輩中人!”
康孟祥拉著少年郎進了屋,道:“你來的正及時,順便嚐嚐身毒飯,很有意思的!”劉啟是個饕餮,但還是問道:“這有些不妥吧?”康孟祥看了他一眼,道:“嗯?”劉啟笑道:“我聽說異族人有很多規矩……”
康孟祥笑了笑道:“我又不是那些死守規矩的人!修行啊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心修行的如大海一樣寬,如果自己的胸襟容不下高山,恐怕這修行也有限度!”劉啟正了正色,道:“啟不這麽認為!所謂快意人生,縱然人欲大度,但胸中之氣不能忍,一忍就泄了銳氣……”康孟祥點了點頭,笑道:“你說的不錯,這正是道佛兩家的不同之一。”
案幾上擺著的是幾碗糊糊類的東西,不過一股濃香直逼人心,讓人腸胃大動,不過令劉啟有些糾結的是,似乎是沒有筷子。康孟祥一愣,隨後反應過來,道:“這是手抓飯,吃之前先洗手!”劉啟猛然醒悟,道:“隻用右手?”
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雖然我不是婆羅門教信徒,不過在身毒住了好幾年,這習慣倒是養成了!不過這飯確實隻能用右手,而且是前三指。”劉啟笑道:“雖然有些奇怪,啟還是想要試一試!”
不得不說,用手去試這種抓飯的經曆還是很奇特的,尤其是這香料放的有些多。康孟祥吃飯之後,對劉啟道:“啟!說實在的,這香料可是吃完一頓就沒一頓!到時候可就隻能吃中土飯了!”劉啟笑了笑,道:“大漢的飯食亦是博大精深,想來安世高大師在中原過了二十年,也沒能吃遍天下!”
康孟祥笑道:“所謂衣食住行,沒有食就沒有一切,宗教的信仰,不如說是建立在食物的信仰!”劉啟粗聽覺得有些可笑,但一想到如今這個世道可悲的生產力,一想想佛教的信條,猛然間警鍾大響……
劉啟轉了話題,道:“話說起來,我以為浮屠教是不吃肉食的!”康孟祥搖了搖頭道:“不吃肉是不可能的!雖然佛祖有大慈悲,但我佛分下的派別,有些是不戒殺生的!”康孟祥笑了笑道:“說是戒食,事實上也僅僅是五戒罷了!”
劉啟奇道:“五戒?”康孟祥點點頭道:“五戒者五辛,蔥、蒜、韭菜、茭頭、興渠(洋蔥頭)。所戒者,辛生臭!”劉啟有些苦笑,道:“香與臭真的如此有區別麽?香又如何,臭又如何,僅僅是皮囊所產生的觀感罷了!”
康孟祥看著劉啟指著那個碗,笑了笑道:“陀那缽底果然有慧根,不如隨我學佛如何?”劉啟趕忙擺擺手道:“我要娶小娘子,不欲出家!”康孟祥笑道:“我佛門亦有歡喜禪,不弱於道門的房中術!”
劉啟眨了眨眼,道:“我有了師門!”康孟祥有些失望,道:“真是可惜了!我還以為你的修行是家傳呢!”劉啟一愣,隨後醒悟到在身毒,婆羅門教既然是天分人階,自然這功法等等都是家傳,哪如中土這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康孟祥錯歎了一聲:“可惜了!”劉啟道:“天下間良材美玉數不盡數,也不差我這頑石一枚!”康孟祥笑著指著他道:“美玉或許有,像你這種天授,恐怕世中就一人吧!”劉啟奇道:“天授?”
康孟祥道:“你原先的天資本是不錯,但最令人心動的是,那幾道天道的痕跡!”劉啟一愣,隨後失笑的說:“這怎麽可能會有?”康孟祥如狐狸一般,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道:“如我沒有料錯,或許啟年幼之時,或被雷劈、或服天地寶物……”
劉啟一臉黑線,合著什麽是主角遇著奇遇就說什麽,急忙道:“幼時卻被劈過!”康孟祥有些羨慕的道:“看似無用,但等你修行到如我們這等境界,就可知那一絲對天道的感悟是多麽的難求!而你的身體裏就有一枚寶藏的鑰匙!”
劉啟一愣,道:“你是怎麽發覺的?”康孟祥擺了擺手,道:“方才收拾飯的時候,悄悄的探了下你的脈,身毒醫術可與漢醫大不相同!”劉啟苦笑一聲,雖然這是大忌,但他本意卻是收徒……
康孟祥轉了話題,道:“你知道雒陽白馬寺麽?”劉啟道:“知道!但沒去過!在洛陽城南!想來如今也是荒涼的很了!”康孟祥歎了一聲,道:“師叔的書稿我也想一觀!但願白馬寺沒受到波及!”
劉啟有些話沒有輕易說出口,他不知道董卓臨走時波沒波及白馬寺,隻要出了亂子,那也沒轍。不用說別的,當時火中取栗的賈詡賈文和,可是一點浮屠書籍都懶得要,家中的書庫,硬是一本都沒有……
康孟祥又歎道:“不僅僅是如此,聽說白馬寺的佛像隱藏著師叔所悟到的手印。”劉啟奇道:“這些隱秘還和我說,不怕偷傳?”劉啟看著不懷好意的康孟祥,猛然悟道:“你這廝,不是什麽好人!”
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陀那缽底醒悟的也快!其實這些手印就是傳遍天下也無妨!不是正統,終究走不上大道!”劉啟深以為然,所謂的手印事實上正如《太平要術》陰卷一般,光有法門還沒有理論。
康孟祥幽歎一聲,道:“僅有降妖伏魔的手段,而無佛祖的慈悲,知見障啊!”劉啟看著康孟祥閉起了眼睛,仔細咀嚼了這句話,猛然發現有個詞貌似很熟。知見障?貌似是曆代少林寺走火入魔見佛祖最快途徑……
一想到全身癱瘓,圓寂了賬,劉啟有些不寒而栗,不自覺的出了聲:“難道是邪教功法?”劉啟感到一陣陰寒的目光盯著自己,趕忙解釋道:“並非我有什麽偏見!隻是這知見障,聽說貌似會全身癱瘓?”
康孟祥一愣,隨後了然劉啟的想法,開口道:“是的!陀那缽底倒是了解我佛門功法!”劉啟道:“這也太狠了吧!”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這又有何狠的?不過是具臭皮囊!改世重修便是!當然,若是連這點佛修都到不了,這等弟子不要也罷!”
劉啟一愣,隨後醒悟到道佛兩家又一個不同點,道家講長生,佛家論轉世,雖然終點都是一樣,但這個過程卻是差得遠。看起來,貌似是佛門功法沾了些便宜,但轉世之後,一身靈光還剩多少,能否重開神智,修行多久都是個問題,畢竟在這個年代,人壽不長,意外性實在是太大了!
劉啟歎了一聲,卻見得康孟祥從僧徒那裏取出一枚種子,放在手心,開口道:“啟!在你眼中,佛門的術和道門的術有什麽區別?”
劉啟搖了搖頭,道:“道門是借天地造化為己用,至於佛門,我想不出?”康孟祥點點頭,道:“難得碰上一位修行中人!我讓你看看佛門的術法!”康孟祥閉上了眼睛,對劉啟道:“我佛門有三佛,分為過去佛迦葉諸佛,現代佛釋迦摩尼,未來佛彌勒佛。而正是此三佛構成了我佛門根基。”(未完待續。)
劉啟睜開了眼,頭微微側著,果然剛才那道術訣是改變天象,這就是佛門的術法麽?天陰了下去,一道涼風饒人麵目,送來了一場夏雨。隻是這夏雨卻如春雨一般貴如油,讓人倍感清爽。劉啟苦笑一聲,這康孟祥對術法的控製達到這個境界了麽,控製入微,但這個“微”可真不是這麽好做的!
劉啟閉上了眼睛又一次沉寂了下去,對他來說,聽佛經雖然可能會有所悟,但更多的還是昧了本心,因為他的根基還不夠牢。說白了,師傅左慈傳他的那幾套到現在都沒吃透,《太平要術》更是分了不少精力,人有力而窮,知道“適可而止”,便是生活最大的真諦。
有人拍了自己一下,劉啟回過了頭,發現卻是蒙著麵紗的小娘子,趕忙往旁邊一擠,甚至將前袍都靠向她一側。小娘子笑了笑,緊緊的倚在他身上,輕聲道:“這麽久沒回來,秀很擔心呢!”劉啟輕聲道:“一會再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貂蟬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沒說話,隻是令劉啟感到有些鬱悶的是,本來有些狂熱的康孟祥說了幾句之後就草草的散了場。劉啟站起了身,對貂蟬笑了笑,撲打著前袍道:“本以為說道黃昏的!”貂蟬道:“符呢?”劉啟道:“還沒來得及求!快跟我來,過一會兒給你買東西!”
少女在情郎麵前總是容易滿足的,百依百順的她牽著劉啟的袖子,緊緊的跟在他身後。果不其然,在康孟祥周圍聚集了不少人,劉啟沒多想,但等到康孟祥在他的身上打打拍拍,男子拜謝之後,劉啟方才凝重起來,這是行醫?
看似和中醫有些類似,拍打的部位事實上是經脈穴道,但康孟祥沒有切脈,沒有針灸。劉啟忍不住出聲道:“這是……”康孟祥回過了頭,道:“是小郎君你啊!怎麽,也對身毒醫術有興趣?”劉啟道:“身毒醫術?”康孟祥笑了笑,道:“身毒醫術可是博大精深,除了像我這樣的推宮之外,還有草藥熱敷……”
劉啟揮了揮手,道:“不是?我是說身毒?”康孟祥拍了拍眼前的人,口中道:“身毒,這不是你們漢語的翻譯麽,對梵文中sindhu的翻譯。”劉啟雖然有些迷糊,但梵文這兩字立馬就明白了,搞了半天,這“身毒”就是天竺,明擺著就是印度。
其實這不是劉啟搞烏龍,實在是《史記》和《漢書》就是這麽寫的,身毒國,而至於天竺作為印度統稱,卻是到了唐朝。
“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這是《漢書》中的記載,不過真要想想,估計也是含著如雲南等地的蠻族吧。康孟祥對著那位病人叮囑了幾句,隨後對劉啟道:“這裏病人多,說話有些不方便,不如明天你來尋我?”
劉啟看著有些“一擁而上”、並帶著羨慕的目光盯著他的一幹信徒,趕忙點了點頭,一位僧侶走到他的身旁,低聲說了兩句。[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劉啟點了點頭,對康孟祥道:“大師,明天見!”康孟祥笑了笑,道:“陀那缽底,明天見!”(陀那缽底,梵文da^na-pati,即施主)。
劉啟抱著少女,好不容易擠出了人群,來到了心儀很久的燕脂店。不得不讚一句,當少女將麵紗取下之後,那動人的顏色連天上的星輝都被嫉妒,尤其是紅紅的臉蛋上,用小刷子輕輕一抹,一股嬌羞直上眉頭……
女大十八變啊,這才十五歲就如此了得,劉啟可不敢想等到十八的時候,貂蟬會美成什麽樣子。店主雖然也暫時失了神,不過隨後趕忙一展她那過人的口才,硬生生的讓劉啟多買了兩盒……
小娘子重新戴上了麵紗,騎在了絕影上,至於劉啟則是牽著馬,提著小盒子,時不時的露出一些傻笑。貂蟬道:“啟!笑什麽呢?”劉啟有些懶洋洋地道:“我在想,秀的樣貌配上媚術,連我都失神了!”貂蟬沒好氣的道:“啟!作弄人有意思麽?剛才我可是看到了,連一息的時間都沒有!虧我好不容易才抓到了機會呢!”劉啟“哼”了一聲,道:“就知道你會捉弄我!小妖怪!看我這個未來大天師如何降妖伏魔……”
賈詡點了點頭,就算是放過了他,至於賈氏則是笑眯眯的接過了貂蟬的孝心,雖然兩盒變成四盒,不過這倆人一人兩盒,倒也無妨,至於出錢的冤大頭劉啟,好吧,這兩人誰送真的有區別麽……
太夫人指使著田氏,將兩盒新燕脂收了起來,事實上,在老人家眼裏,孩子還未斷奶,塗燕支也有些不合時宜,至於賈詡,好吧,自打吉利哥出世後,賈氏就是賈詡的老佛爺,女子再美,生不出兒子,在這個世道就是個廢物,遠遠不如那些能生的!所以說,媒婆看女子,先看屁股大不大,不是審美,而是看能不能生孩子,像小屁股的,常常難產……
劉啟依著僧人的叮囑來到了長安的大鴻臚館舍,康孟祥一幹人就掛單在這裏。劉啟跟著侍衛進了院子,就看到康孟祥笑嗬嗬的看著他,道:“少年郎,等你多時了!”劉啟有些汗顏,道:“大師何必如此!啟僅是個俗人!”康孟祥搖了搖頭,道:“俗也罷,不俗也罷,根子上有了靈光,便是我輩中人!”
康孟祥拉著少年郎進了屋,道:“你來的正及時,順便嚐嚐身毒飯,很有意思的!”劉啟是個饕餮,但還是問道:“這有些不妥吧?”康孟祥看了他一眼,道:“嗯?”劉啟笑道:“我聽說異族人有很多規矩……”
康孟祥笑了笑道:“我又不是那些死守規矩的人!修行啊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心修行的如大海一樣寬,如果自己的胸襟容不下高山,恐怕這修行也有限度!”劉啟正了正色,道:“啟不這麽認為!所謂快意人生,縱然人欲大度,但胸中之氣不能忍,一忍就泄了銳氣……”康孟祥點了點頭,笑道:“你說的不錯,這正是道佛兩家的不同之一。”
案幾上擺著的是幾碗糊糊類的東西,不過一股濃香直逼人心,讓人腸胃大動,不過令劉啟有些糾結的是,似乎是沒有筷子。康孟祥一愣,隨後反應過來,道:“這是手抓飯,吃之前先洗手!”劉啟猛然醒悟,道:“隻用右手?”
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雖然我不是婆羅門教信徒,不過在身毒住了好幾年,這習慣倒是養成了!不過這飯確實隻能用右手,而且是前三指。”劉啟笑道:“雖然有些奇怪,啟還是想要試一試!”
不得不說,用手去試這種抓飯的經曆還是很奇特的,尤其是這香料放的有些多。康孟祥吃飯之後,對劉啟道:“啟!說實在的,這香料可是吃完一頓就沒一頓!到時候可就隻能吃中土飯了!”劉啟笑了笑,道:“大漢的飯食亦是博大精深,想來安世高大師在中原過了二十年,也沒能吃遍天下!”
康孟祥笑道:“所謂衣食住行,沒有食就沒有一切,宗教的信仰,不如說是建立在食物的信仰!”劉啟粗聽覺得有些可笑,但一想到如今這個世道可悲的生產力,一想想佛教的信條,猛然間警鍾大響……
劉啟轉了話題,道:“話說起來,我以為浮屠教是不吃肉食的!”康孟祥搖了搖頭道:“不吃肉是不可能的!雖然佛祖有大慈悲,但我佛分下的派別,有些是不戒殺生的!”康孟祥笑了笑道:“說是戒食,事實上也僅僅是五戒罷了!”
劉啟奇道:“五戒?”康孟祥點點頭道:“五戒者五辛,蔥、蒜、韭菜、茭頭、興渠(洋蔥頭)。所戒者,辛生臭!”劉啟有些苦笑,道:“香與臭真的如此有區別麽?香又如何,臭又如何,僅僅是皮囊所產生的觀感罷了!”
康孟祥看著劉啟指著那個碗,笑了笑道:“陀那缽底果然有慧根,不如隨我學佛如何?”劉啟趕忙擺擺手道:“我要娶小娘子,不欲出家!”康孟祥笑道:“我佛門亦有歡喜禪,不弱於道門的房中術!”
劉啟眨了眨眼,道:“我有了師門!”康孟祥有些失望,道:“真是可惜了!我還以為你的修行是家傳呢!”劉啟一愣,隨後醒悟到在身毒,婆羅門教既然是天分人階,自然這功法等等都是家傳,哪如中土這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康孟祥錯歎了一聲:“可惜了!”劉啟道:“天下間良材美玉數不盡數,也不差我這頑石一枚!”康孟祥笑著指著他道:“美玉或許有,像你這種天授,恐怕世中就一人吧!”劉啟奇道:“天授?”
康孟祥道:“你原先的天資本是不錯,但最令人心動的是,那幾道天道的痕跡!”劉啟一愣,隨後失笑的說:“這怎麽可能會有?”康孟祥如狐狸一般,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道:“如我沒有料錯,或許啟年幼之時,或被雷劈、或服天地寶物……”
劉啟一臉黑線,合著什麽是主角遇著奇遇就說什麽,急忙道:“幼時卻被劈過!”康孟祥有些羨慕的道:“看似無用,但等你修行到如我們這等境界,就可知那一絲對天道的感悟是多麽的難求!而你的身體裏就有一枚寶藏的鑰匙!”
劉啟一愣,道:“你是怎麽發覺的?”康孟祥擺了擺手,道:“方才收拾飯的時候,悄悄的探了下你的脈,身毒醫術可與漢醫大不相同!”劉啟苦笑一聲,雖然這是大忌,但他本意卻是收徒……
康孟祥轉了話題,道:“你知道雒陽白馬寺麽?”劉啟道:“知道!但沒去過!在洛陽城南!想來如今也是荒涼的很了!”康孟祥歎了一聲,道:“師叔的書稿我也想一觀!但願白馬寺沒受到波及!”
劉啟有些話沒有輕易說出口,他不知道董卓臨走時波沒波及白馬寺,隻要出了亂子,那也沒轍。不用說別的,當時火中取栗的賈詡賈文和,可是一點浮屠書籍都懶得要,家中的書庫,硬是一本都沒有……
康孟祥又歎道:“不僅僅是如此,聽說白馬寺的佛像隱藏著師叔所悟到的手印。”劉啟奇道:“這些隱秘還和我說,不怕偷傳?”劉啟看著不懷好意的康孟祥,猛然悟道:“你這廝,不是什麽好人!”
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陀那缽底醒悟的也快!其實這些手印就是傳遍天下也無妨!不是正統,終究走不上大道!”劉啟深以為然,所謂的手印事實上正如《太平要術》陰卷一般,光有法門還沒有理論。
康孟祥幽歎一聲,道:“僅有降妖伏魔的手段,而無佛祖的慈悲,知見障啊!”劉啟看著康孟祥閉起了眼睛,仔細咀嚼了這句話,猛然發現有個詞貌似很熟。知見障?貌似是曆代少林寺走火入魔見佛祖最快途徑……
一想到全身癱瘓,圓寂了賬,劉啟有些不寒而栗,不自覺的出了聲:“難道是邪教功法?”劉啟感到一陣陰寒的目光盯著自己,趕忙解釋道:“並非我有什麽偏見!隻是這知見障,聽說貌似會全身癱瘓?”
康孟祥一愣,隨後了然劉啟的想法,開口道:“是的!陀那缽底倒是了解我佛門功法!”劉啟道:“這也太狠了吧!”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這又有何狠的?不過是具臭皮囊!改世重修便是!當然,若是連這點佛修都到不了,這等弟子不要也罷!”
劉啟一愣,隨後醒悟到道佛兩家又一個不同點,道家講長生,佛家論轉世,雖然終點都是一樣,但這個過程卻是差得遠。看起來,貌似是佛門功法沾了些便宜,但轉世之後,一身靈光還剩多少,能否重開神智,修行多久都是個問題,畢竟在這個年代,人壽不長,意外性實在是太大了!
劉啟歎了一聲,卻見得康孟祥從僧徒那裏取出一枚種子,放在手心,開口道:“啟!在你眼中,佛門的術和道門的術有什麽區別?”
劉啟搖了搖頭,道:“道門是借天地造化為己用,至於佛門,我想不出?”康孟祥點點頭,道:“難得碰上一位修行中人!我讓你看看佛門的術法!”康孟祥閉上了眼睛,對劉啟道:“我佛門有三佛,分為過去佛迦葉諸佛,現代佛釋迦摩尼,未來佛彌勒佛。而正是此三佛構成了我佛門根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