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這吐蕃存在的最後一天了,如果有人要搗亂,或者有人心不甘,今天這個時候也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從此吐蕃就會成為曆史。
因此,這受降台這邊守衛森嚴,在外還有五萬麒麟軍隨時準備接應者。
同時也怕這群人鬧出什麽其他的蛾子,李初也通過衛星電話把在西南一帶的還餘留的三萬麒麟軍調遣進入吐蕃,同時也將在廣南西路的十萬海寧軍也調遣進入大理,從大理進入吐蕃。
這些軍隊如今都已經進入了吐蕃,為了怕他們不適應高原氣候,李初更是定製了大量的藥物分發下去了,不說全部,起碼能保持一半的人員還有戰鬥力,這就足夠了。
大宋朝廷那邊,李初沒有先行派人通知。
以朝廷那群人的尿性,到時候指不定又會弄出什麽蛾子,他索性直接把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的再回去,到時候要讓天下間的百姓都大吃一驚,吐蕃要變成大宋的領土了。
而吐蕃中這些地位最高的寺廟,這十天來也是大量的焚燒砸毀。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布達拉宮下麵的大昭寺,原先乃是烏思部供奉的寺廟,如今隨著投降大宋,隨著李初的滅佛運動來,這裏成為了第一個受到砸毀的寺廟,阿欽巴上師更是被阿斯利親手斬殺,一刀子刺進他的心窩。
至於什麽上天,什麽佛祖,都見鬼去吧。
眼前眼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阿欽巴上師的死,整個大昭寺裏的和尚沒一個走掉,不是被關押起來了就是直接當場殺死,這些麒麟軍是什麽都沒動,全是由這些吐蕃人自己動的手。
太陽,不斷的上升。
很快,吉時到了。
以阿斯利為首的吐蕃諸部的族長上前,捧著由阿斯利親手所寫,各部族長親筆簽名按上血印的受降文書一步一步走向李初。
這份受降文書有兩種語言,分別是吐蕃文、大宋文,每一種語言下都有各部族長的簽名血印。
李初站在受降台上,親手接過了又阿斯利遞上的受降文書。
曆史,定格在了這一幕。
從此以後,吐蕃國就煙消雲散隻存在於曆史當中。
從今往後,吐蕃就是大宋朝的西邊吐蕃三路,吐蕃東路、西路、中路。
下麵所需要的就是麒麟軍李初的簽名跟麒麟軍的大印,最後這份文書還要送到開封府汴京城去,還要被大宋的傳國玉璽加蓋一道才算正式完成。
加蓋大宋傳國玉璽的大印,那是到汴京城後的事了。
其實,當這份文書遞交給李初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歸降儀式,因為下麵的事情已經不需要吐蕃這邊再弄什麽了。
至於後續。
後續也不用李初這邊再操心什麽了,自有朝廷大把大把的人主動跑到這邊來張羅,不用李初再廢什麽心事了。
至於跟吐蕃談的這些條件,反正有麒麟軍先前的威懾在這邊,大宋朝廷的官員隻要不傻都會把這件事弄的漂漂亮亮的。為啥?
功績啊!
有什麽能比在這個時候來吐蕃更容易更快撈取大量功績的嗎?
而且,這件事不僅功績大,速度快,而且還是非常安全,不僅還安全,還能在吐蕃這邊耀武揚威。
誰不想來?
隨著吐蕃受降文書的遞交,這場受降儀式也等於了結束。
也就在文書遞交李初接過來的同時,好幾通衛星電話在這邊撥打了出去,也是在同一時間,在原先吐蕃跟大宋的交界處、吐蕃跟西夏的交界處、吐蕃跟黃頭回鶻交界處、吐蕃跟黑汗國交界處、吐蕃跟天竺交界處、吐蕃跟塞爾柱交界處、吐蕃跟大理交界處、吐蕃跟吉慈尼交界處的界碑也在這一刻全部被挖掘了出來。
挖掘出來後,一塊新的界碑被填補了進去。
新的界碑,上麵寫的是大宋國邊界。
當然,吐蕃跟大宋、吐蕃跟大理這邊的交界處的界碑挖出來後就不用再放新的界碑,而是直接填土填掉了。
至於州府路的分界,到時候自會有朝廷那幫人重新擬定製作,這就不需要麒麟軍了。
也在這一刻的同時,早已經準備的信使也在受降書交到李初手裏的那一刻快馬加鞭一路往大宋開封府奔馳跑去。
受降儀式結束後,眾人退去。
李初還在受降台上站著。
看來是他多疑了,本以為這邊還會蹦出一些個刺殺或者阻擾搗亂的行為呢,沒想到這一切是這麽的順利,吐蕃這件事從此可以定下結論了。
麒麟軍,也是時候該從吐蕃這邊撤軍了。
這前前後後在吐蕃這邊也有大半個多月了,也不知道朝廷那邊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同時,他也在尋思著該以什麽理由進入汴京,掌控京師。
如今,西南穩定歸了麒麟軍,大理國也歸了麒麟軍,吐蕃雖然沒有直接歸屬於麒麟軍,但是是麒麟軍打下來的,吐蕃各部的族長都還是保留在的,而且吐蕃這邊還會遷移進大量的百姓,到時候這由誰來進入吐蕃,這件事麒麟軍也能把把關口。
而且,一旦讓自己控製了京師,吐蕃歸誰說的算也就不在那麽重要了。
數日後,開封府,汴京。
一匹快馬衝入開封府,馬上的騎士背著八百裏加急信使的旗幟,一手提著長劍,一路高聲呼喊:“捷報,大捷,吐蕃大捷!”
一路所過無人敢攔,一直衝入汴京城。
城門守衛一聽見大捷,二話不說就直接將城門的道路給清出一條寬敞的大路來,捷報的騎士如同一陣風一樣進入了汴京。
“捷報,大捷,大捷、吐蕃大捷!”
原本死寂沉沉的汴京城也隨著這一聲大捷,如同一把利刃一樣衝開黑霧,拔雲見日。
汴京城也隨著這一聲大捷變成非常的熱鬧起來。
所有的百姓都推開了屋門走到了街上,在家的官員聽到大捷後個個發瘋似的跑到了街頭迎接捷報。
皇宮,宋徽宗頭疼的躺在床上,前方不斷的戰敗,一個又一個不利於大宋的消息傳來,還沒幾天宋徽宗就病了,頭異常的頭疼,精神也萎縮了下來,整個人都非常的不好。
忽然間,他仿佛聽到了什麽大捷?
大捷?
宋徽宗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一個小黃門激動的快步衝到了殿前,跪在地上失聲痛哭:“陛下,大捷,大捷啊,吐蕃大捷!”
大捷?吐蕃大捷?
這兩個字一傳到宋徽宗耳中,他的病情瞬間就好了。
頭,不疼了,精神也不萎縮了,人也有力氣了。
“快,快扶朕去垂拱殿。”
ps:說點什麽吧,明天新書就發了,明天的更新也會在上午最遲中午發出來,同時還要新書鏈接一起出來。
因此,這受降台這邊守衛森嚴,在外還有五萬麒麟軍隨時準備接應者。
同時也怕這群人鬧出什麽其他的蛾子,李初也通過衛星電話把在西南一帶的還餘留的三萬麒麟軍調遣進入吐蕃,同時也將在廣南西路的十萬海寧軍也調遣進入大理,從大理進入吐蕃。
這些軍隊如今都已經進入了吐蕃,為了怕他們不適應高原氣候,李初更是定製了大量的藥物分發下去了,不說全部,起碼能保持一半的人員還有戰鬥力,這就足夠了。
大宋朝廷那邊,李初沒有先行派人通知。
以朝廷那群人的尿性,到時候指不定又會弄出什麽蛾子,他索性直接把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的再回去,到時候要讓天下間的百姓都大吃一驚,吐蕃要變成大宋的領土了。
而吐蕃中這些地位最高的寺廟,這十天來也是大量的焚燒砸毀。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布達拉宮下麵的大昭寺,原先乃是烏思部供奉的寺廟,如今隨著投降大宋,隨著李初的滅佛運動來,這裏成為了第一個受到砸毀的寺廟,阿欽巴上師更是被阿斯利親手斬殺,一刀子刺進他的心窩。
至於什麽上天,什麽佛祖,都見鬼去吧。
眼前眼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阿欽巴上師的死,整個大昭寺裏的和尚沒一個走掉,不是被關押起來了就是直接當場殺死,這些麒麟軍是什麽都沒動,全是由這些吐蕃人自己動的手。
太陽,不斷的上升。
很快,吉時到了。
以阿斯利為首的吐蕃諸部的族長上前,捧著由阿斯利親手所寫,各部族長親筆簽名按上血印的受降文書一步一步走向李初。
這份受降文書有兩種語言,分別是吐蕃文、大宋文,每一種語言下都有各部族長的簽名血印。
李初站在受降台上,親手接過了又阿斯利遞上的受降文書。
曆史,定格在了這一幕。
從此以後,吐蕃國就煙消雲散隻存在於曆史當中。
從今往後,吐蕃就是大宋朝的西邊吐蕃三路,吐蕃東路、西路、中路。
下麵所需要的就是麒麟軍李初的簽名跟麒麟軍的大印,最後這份文書還要送到開封府汴京城去,還要被大宋的傳國玉璽加蓋一道才算正式完成。
加蓋大宋傳國玉璽的大印,那是到汴京城後的事了。
其實,當這份文書遞交給李初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歸降儀式,因為下麵的事情已經不需要吐蕃這邊再弄什麽了。
至於後續。
後續也不用李初這邊再操心什麽了,自有朝廷大把大把的人主動跑到這邊來張羅,不用李初再廢什麽心事了。
至於跟吐蕃談的這些條件,反正有麒麟軍先前的威懾在這邊,大宋朝廷的官員隻要不傻都會把這件事弄的漂漂亮亮的。為啥?
功績啊!
有什麽能比在這個時候來吐蕃更容易更快撈取大量功績的嗎?
而且,這件事不僅功績大,速度快,而且還是非常安全,不僅還安全,還能在吐蕃這邊耀武揚威。
誰不想來?
隨著吐蕃受降文書的遞交,這場受降儀式也等於了結束。
也就在文書遞交李初接過來的同時,好幾通衛星電話在這邊撥打了出去,也是在同一時間,在原先吐蕃跟大宋的交界處、吐蕃跟西夏的交界處、吐蕃跟黃頭回鶻交界處、吐蕃跟黑汗國交界處、吐蕃跟天竺交界處、吐蕃跟塞爾柱交界處、吐蕃跟大理交界處、吐蕃跟吉慈尼交界處的界碑也在這一刻全部被挖掘了出來。
挖掘出來後,一塊新的界碑被填補了進去。
新的界碑,上麵寫的是大宋國邊界。
當然,吐蕃跟大宋、吐蕃跟大理這邊的交界處的界碑挖出來後就不用再放新的界碑,而是直接填土填掉了。
至於州府路的分界,到時候自會有朝廷那幫人重新擬定製作,這就不需要麒麟軍了。
也在這一刻的同時,早已經準備的信使也在受降書交到李初手裏的那一刻快馬加鞭一路往大宋開封府奔馳跑去。
受降儀式結束後,眾人退去。
李初還在受降台上站著。
看來是他多疑了,本以為這邊還會蹦出一些個刺殺或者阻擾搗亂的行為呢,沒想到這一切是這麽的順利,吐蕃這件事從此可以定下結論了。
麒麟軍,也是時候該從吐蕃這邊撤軍了。
這前前後後在吐蕃這邊也有大半個多月了,也不知道朝廷那邊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同時,他也在尋思著該以什麽理由進入汴京,掌控京師。
如今,西南穩定歸了麒麟軍,大理國也歸了麒麟軍,吐蕃雖然沒有直接歸屬於麒麟軍,但是是麒麟軍打下來的,吐蕃各部的族長都還是保留在的,而且吐蕃這邊還會遷移進大量的百姓,到時候這由誰來進入吐蕃,這件事麒麟軍也能把把關口。
而且,一旦讓自己控製了京師,吐蕃歸誰說的算也就不在那麽重要了。
數日後,開封府,汴京。
一匹快馬衝入開封府,馬上的騎士背著八百裏加急信使的旗幟,一手提著長劍,一路高聲呼喊:“捷報,大捷,吐蕃大捷!”
一路所過無人敢攔,一直衝入汴京城。
城門守衛一聽見大捷,二話不說就直接將城門的道路給清出一條寬敞的大路來,捷報的騎士如同一陣風一樣進入了汴京。
“捷報,大捷,大捷、吐蕃大捷!”
原本死寂沉沉的汴京城也隨著這一聲大捷,如同一把利刃一樣衝開黑霧,拔雲見日。
汴京城也隨著這一聲大捷變成非常的熱鬧起來。
所有的百姓都推開了屋門走到了街上,在家的官員聽到大捷後個個發瘋似的跑到了街頭迎接捷報。
皇宮,宋徽宗頭疼的躺在床上,前方不斷的戰敗,一個又一個不利於大宋的消息傳來,還沒幾天宋徽宗就病了,頭異常的頭疼,精神也萎縮了下來,整個人都非常的不好。
忽然間,他仿佛聽到了什麽大捷?
大捷?
宋徽宗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一個小黃門激動的快步衝到了殿前,跪在地上失聲痛哭:“陛下,大捷,大捷啊,吐蕃大捷!”
大捷?吐蕃大捷?
這兩個字一傳到宋徽宗耳中,他的病情瞬間就好了。
頭,不疼了,精神也不萎縮了,人也有力氣了。
“快,快扶朕去垂拱殿。”
ps:說點什麽吧,明天新書就發了,明天的更新也會在上午最遲中午發出來,同時還要新書鏈接一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