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主動止戈,卻沒人能高興起來。


    任誰都知道,等到大夏消化完新加入的兩百萬大軍,就是強勢出擊,發起華夏統一戰爭之時。


    光是想想,都讓人膽寒。


    時間進入十月,歐陽朔進入空前忙碌狀態。


    打下諾大的地盤,接收兩百餘萬大軍,獲得數十位文臣武將的效忠,怎麽安排好這盤大棋,成了歐陽朔心中的頭等大事。


    一連幾天,歐陽朔不是召集內閣大臣議事,就是到軍機處或者樞密院開會,或者單獨找大臣商議,忙得腳不著地。


    到了十月五日,事情才算稍稍有了眉目。


    歐陽朔首先做出安排的,是文官集團,因為大夏此番雖然接受三個王朝歸附,真正增加的也就是三行省之地,安排起來相對簡單。


    解除雄霸資政閣大學士之職,正式任命為閩南總督。


    閩南行省毗鄰江南行省,歐陽朔將雄霸放到閩南,自然是想觀察一下,在安定下來之後,雄霸是否會在暗中影響江南行省。


    這是歐陽朔對雄霸的第一個考驗。


    原閩南總督荀彧,調任資政閣,出任資政閣大學士。一同進入資政閣的,還有原蜀漢王朝舊臣,謀士法正。


    隻不過,法正被任命為資政閣學士。


    資政閣陣容本就豪華,現在就強的太過,除掌印大學士張良之外,還有大學士賈詡、龐統以及荀彧,學士陳宮、沮授以及法正。


    除張良外,都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


    歐陽朔已經在考慮,如何將資政閣的作用發揮起來,不讓人才閑置。


    江南總督一職,由隋朝舊臣高穎出任。另外一位隋朝舊臣蘇威,則出任大晉所在的河東行省總督一職。


    大隋雙壁,齊齊獲得重用。


    解除主父偃中原總督一職,轉任皖南總督,中原總督由鳳囚凰接任。


    中原行省的形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再加上隨著朝廷拿下皖南行省,中原行省跟朝廷重新建立起了聯係。


    主父偃作為漢朝舊臣,再留守中原,就有些不合適。


    而安排鳳囚凰接任中原總督,可見歐陽朔對鳳囚凰寄予了怎樣的厚望。中原行省乃中原地區中樞之地,治理好中原,鳳囚凰就是大功一件。


    除了總督一級的任免,其他官吏任命主要由內閣負責,總的原則就是,讓漢、晉、隋以及蜀四國官吏,包括江南行省官吏,交叉任職,異地任職。


    這是一項繁瑣工作,怕是要持續數月之久。


    在圈定總督人選之後,歐陽朔就暫且撂下文官這邊之事,專心籌備大夏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輪軍隊整編。


    牽涉之廣,讓人目不暇接。


    僅是要理清二百二十九萬軍隊的組成,就要費一番功夫。


    洛陽之戰,俘虜漢軍十二萬,因為衛青殉國,沒什麽大將之才。


    滅清之戰,俘虜清軍三十二萬,同樣沒有大將之才。


    江南邊境之戰,俘虜明軍三十五萬,得神將徐達、皇級武將常遇春以及鄧愈跟馮勝兩位王級武將。


    在大明被戰狼率部攻滅之後,徐達等將領終於不再抵抗,歸降大夏。


    江南行省歸附,得霸王軍三十萬,得神將吳起。


    大晉王朝歸附,禁衛軍跟烈焰軍餘部,合計三十四萬,得郭子儀、蒙恬、冉閔、王齕以及周勃五將。


    大隋王朝歸附,收大隋禁軍五十萬,得楊素、賀若弼、韓擒虎、魚俱羅以及宇文述五員大將。


    蜀漢王朝歸附,收蜀漢禁軍三十六萬,得黃忠、趙雲以及薑維三將。


    如此規模的大軍,自然不可能全數留下,必須裁撤一部分,否則的話,就算是以大夏的財政,也無力維持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


    再者說,兩百二十九萬大軍中,僅王城禁軍就占一百六十五萬,占比72%,涵蓋漢、清、明、隋以及蜀五國,勢必要進行大規模裁撤。


    以大夏如今之態勢,整編軍隊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問題,更不是什麽數字遊戲,而是關係到王朝未來的大戰略。


    要確定王朝往哪個方向擴張,麵臨哪些敵人,才能定下軍隊整編方案。


    總而言之,就是以需求為導向。


    要論大夏有哪些敵人,隻能有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舉世皆敵”。僅在亞洲區,北有蒙古帝國以及羅曼諾夫王朝,西有波斯帝國,更西麵有阿拉伯帝國,西南有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東南亞還有爪哇國等待平定。


    放眼全球,那就更熱鬧了。


    除印第安帝國外,美洲大陸的楓葉王朝、道森王朝以及瑪雅王朝,歐洲大陸的鋼鐸王朝、西班牙王朝、高盧王朝、日耳曼王朝以及凱撒王朝,非洲大陸的埃及王朝以及班圖王朝,鋪滿整個世界地圖。


    如果這些王朝能合並一處,就是三個大夏也要被滅掉。


    偏偏歐陽朔是一位不甘現狀之人,頭比鋼硬,鐵了心要砸爛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的蛋糕,以便在未來的希望星球確立新秩序。


    可以想見,未來的遊戲世界熱鬧依舊,甚至要更甚於從前。


    如此眾多的敵人,當然不可能一一擊而滅之,歐陽朔要消滅的是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兩大組織,是整體,而不是組織中的所有個體。


    接納雄霸家族,就是出於這樣一種戰略考量。


    主要突破點,歐陽朔暫時圈定三個。其一是西南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考慮到阿育王朝的存在,這是難度最大的一個點。


    其二是西麵的波斯帝國。


    如果能拿下波斯帝國,往西可威懾阿拉伯帝國,西北可威懾凱撒王朝,西南可進擊羅曼諾夫王朝,相當便利。


    其三就是非洲大陸。


    未來一兩年,非洲大陸將是全球焦點,也是大夏跟白銀之手以及湛藍徽章掰手腕的前沿陣地,自然不容錯過。


    三個突破點中,最需要增強的就是非洲大陸。


    眼下,大夏在北非鎮守府,隻布置了西非軍跟東非軍兩支邊防軍,且不說未來的非洲大戰,就是要拿下東非版圖,目前都無法做到。


    東非十三國,占非洲總麵積12%,玩家總數超過一千萬。


    大夏想要拿下東非,動用的大軍絕不能低於百萬之數,為此,此輪軍隊整編的第一步,就瞄準了非洲版圖。


    歐陽朔決定,設立王朝第四個戰區——非洲戰區,組建非洲戰區司令部,統攬非洲戰爭全局。首要目標,就是在一年之內拿下東非板塊。


    為此,朝廷決定在非洲戰區新增兩個集團軍,即貪狼軍與北非軍,貪狼軍為正規野戰軍團,北非軍則隸屬邊防軍體係。


    隨著大夏疆域不斷擴張,歐陽朔不得不打破此前的軍隊番號規劃,繼龍驤、虎賁、豹韜、鷹揚以及飛熊之後,再添一個貪狼。


    為此,歐陽朔決定取消規劃中的近衛軍番號,理由有二。


    其一,近衛軍原本規劃為王朝第一支純火器集團軍,可隨著蓋亞大幅度提升將士武力值,火器跟冷兵器並存,已然成為軍中大勢。


    如此,純火器集團軍就顯得非常雞肋。


    其二,當初規劃設立近衛軍,也是為了加強歐陽朔直屬軍團的實力,以免出現內弱外強的軍隊布局。


    但是隨著大夏疆域不斷擴張,軍隊規模,尤其是邊防軍規模迅速擴張,歐陽朔就算再怎麽增強直屬軍團,都無法改變內弱外強之局。


    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戰區進行合理的限製與製約。


    而且隨著疆域不斷擴大,像禁衛軍這般,整天像救火大隊一般,一會兒傳送到西南戰場,一會兒傳送至東南戰場,費財又費力,並不可取。


    與其如此,還不如加強戰區建設,守好每個戰略方向,省的每場大戰都期待禁衛軍救場。如此,也能讓戰區有一個長期規劃。


    基於此,歐陽朔這才決定取消近衛軍番號。


    反正在此之前,近衛軍唯一的一個軍團,已經被分解至各野戰軍團,取消近衛軍番號,隻需樞密院履行一次程序即可,沒有任何損失。


    隨著近衛軍番號被取消,左宗棠、曾國荃以及織田信長三位將領也就空了出來,一體納入此番軍隊整編範疇,統一安置。


    貪狼軍統領,歐陽朔圈定原大晉禁衛軍統領蒙恬。


    鑒於蒙恬,石達開以及狄青三位北非戰區統領,都不是一等一的猛將,北非軍統領,被歐陽朔圈定為明朝猛將常遇春,以為補充。


    趙雲跟織田信長被安排進貪狼軍,賀若弼跟王齕被安排進北非軍。


    如此一來,非洲戰區就有常遇春、織田信長以及石達開三位熟悉火器作戰的將領。這般安排,也是基於未來全球大戰的判斷。


    歐美王朝對火器的運用可是如火純情,非洲戰區不能一開始就吃虧。


    鑒於非洲戰區遠離王朝中樞,很多決策需戰區司令部獨立判斷,實時決策,歐陽朔還為非洲戰區配備了一名戰區統帥跟戰區軍師。


    戰區統帥不兼任集團軍統領,軍師也是專職軍師。


    非洲戰區第一任軍師由卸下資政閣大學士一職的頂級謀士龐統擔任,至於戰區統帥人選,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ps:微信公眾號“笙簫劍客”,已經更新了遊戲世界地圖2.0版,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全球格局,感興趣的可以關注公眾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全球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網遊之全球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