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與陳龍等人一邊繼續逛街,一邊隨口吃著手裏的鍋盔,街道上的路人,也有不少吃著鍋盔的,這是一種好吃且廉價的小飾品,是窮人的最愛。


    因為街道上有牲畜來來往往的,所以,難免會有牲畜的糞便,衛生方麵真的不敢恭維,但大唐的百姓早就熟悉了這一切,並不會覺得惡心,而且,牛馬驢的糞便都是幹的,味道並不大,似乎一點也不會影響人們吃小吃的心情。


    當然了,街道上也是有專門負責清理糞便的工作人員,他們幹這活是沒有報酬的,因為這些糞便都是上好的肥料,都得到肥料了,那還有什麽理由要錢呢?反正願意免費幹的一大堆,你不幹自然有別人搶著幹。


    自從李安一出門開始,益州刺史麾下的人,就已經悄悄的跟著李安了,並立即派人回去匯報,告訴益州刺史,李安離開春光樓了。


    “哦,李侍郎去大街上吃鍋盔?幾文錢一個的鍋盔?”


    益州刺史驚訝道。


    “可不是麽,一口氣買了四個呢?與幾個護衛分著吃了。”


    屬下開口說道。


    “李侍郎居然喜歡吃鍋盔,鍋盔有什麽好吃的。”


    益州刺史說著,讓屬下去告訴節帥,然後,他自己先微服去大街上了,準備與李安來個偶遇。


    鍋盔的個頭很大,雖然李安手裏拿著一整個,但肯定是吃不完的,若是把這一個完整的大鍋盔吃完,估計一整天都不會再有任何胃口了,隨便吃幾口感受一下味道就可以了。


    大部分路人也都是吃一小塊就把剩下的收起來,等餓了之後再吃,沒有人能把整個鍋盔全部吃下去,這裏的鍋盔個頭很大,沒有人的肚子能盛這麽多。


    “陳龍,你覺得這個鍋盔味道如何?比京城的鍋盔好還是不好?”


    李安將手裏的鍋盔收起來,交給身後的護衛,並開口問道。


    陳龍點頭道:“味道很香,還不錯,不過,咱京城的鍋盔也不差,咱京城的西和鍋盔一點也不比這個差。”


    這個西和鍋盔,李安也是吃過的,味道確實不錯,而這種美味還有多個有意思的傳說,首先,相傳,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常年征戰,糧草易間斷,成千上萬的士卒飯不能食,力不能足。


    無奈,一軍士無意將麵壓入頭盔,置於火上,烤之少許,烙成了一餅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餅者,邊薄,心厚、表麵者鼓、能應當務之饑,亦能久存不壞,眾人青睞受讚賞不已,因像頭盔,於是就叫鍋盔。


    還有一個傳說,說諸葛亮凱旋博望,歸回新野,命雲長駐紮把守營地,適逢氣候幹燥,田地久旱,馬困兵乏,糧草先行,怎麽辦呢?為穩軍心,諸葛亮手捋胡須,低頭片刻,便計上眉頭,立即書信一封,多用幹麵,摻水少許,和成硬塊,大鍋炕幹,得食為盔,以響軍士,關羽得到捷報,照之以做,果然渡過難關,立下了大功。從此,鍋盔便成為軍糧的必備之本,更成為一段流傳的佳話。


    西和鍋盔的製作也是及其講究技術的,其設備是靠上下兩麵均勻加熱的吊爐來上烤下烙,如此的操作,其特點有整體升溫,受熱均勻的效果,即使內部熟透,外部也不致於發焦,火色重者,黃裏透棕紅,火色輕者,白裏見乳黃,一刀切開,柔韌雪白,那酥軟程度猶如彈性很好海綿一般,噴香可口,美觀大方。


    有人又將烙鍋分為三層。最上叫鱉蓋,中間叫火蓋,其下叫鑣,旁備設一烘鍋,烘鍋口內置一鐵網,烙前將三層鍋置於鍋圈上,在爐膛裏生些許香砟子炭火,待炭火著到七八成時,用夾剪將大炭火夾於火蓋之上,中號炭夾到烘鍋鍋膛裏,碎炭留在鑣底下,最後重新將三層鍋放到原處,即烙便可。


    此時,還要講究勤翻勤轉,俗稱三番二轉,烙到火色均勻,皮麵微鼓,皮底呈金黃時即熟,鍋盔的用料也是及其精致的,將小麥磨碎後提取其精粉,故而麵粉白而韌,所含蛋白質高,香味誘人食欲,可謂察之讓人垂涎三尺,食之使人貪得無厭,聞之讓人清香撲鼻。


    像這種鍋盔饃饃一般貯藏半個把月是不成問題的,它是出門外宿攜帶的好食品,又是親朋好友樸實的真情饋贈。因此,他很快地打出了市場,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


    “你說的沒錯,西和鍋盔是很有特色,不過,我還是覺得這裏的鍋盔更好一點。”


    李安笑著說道。


    “哪有,我還是覺得西和鍋盔好,李侍郎一定是因為第一次吃這裏的鍋盔,才會覺得這裏更好的,其實也沒有那麽好。”


    陳龍開口說道。


    這話說的沒錯,也許李安真的是第一次吃蜀中的鍋盔,才會覺得比關中的鍋盔好吃的,其實,味道都是差不多的,都非常的美味。


    “李侍郎,也許是我肚子吃飽了吧!所以,吃不出這個鍋盔的美味。”


    陳龍突然開口說道。


    他早起了一些,已經吃過早飯了,肚子裏並不是很餓,所以,吃鍋盔的時候,感受與李安是不同的,也隻是隨意的吃了兩口就收起來了,而李安至少吃了四五口,品嚐到的味道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哦,原來你都吃過飯了,難怪。”


    李安笑了笑,覺得鍋盔很幹,吃過鍋盔至少也要喝點湯汁,也確實感覺到了一絲的口渴。


    “王婆豆腐,這個小店的人也很多,應該很好吃。”


    李安走到一處小店,看到裏麵人多,便決定進去嚐嚐味道,有時候想要找到一種食物是不是好吃,隻需要看有多少人排隊購買就行了,排隊購買的人越多,食物的味道就應該越好,這是最方便最好的一種的判斷方式。


    從這道食物的名字,就能看出這應該是一個老婆婆發明的,而王字又似乎說明這個老婆婆姓王,或者她的丈夫姓王。


    “李侍郎,反正我是吃不下去了。”


    陳龍已經沒有食欲了,開口說道。


    李安點頭道:“那好,我進去,你就在附近隨便轉轉吧!”說完走進了小店。


    這個王婆豆腐李安從未聽過,於是剛進店,便問候一名正在等待的客人,大體了解了王婆豆腐的情況。


    原來王婆豆腐是王婆的丈夫發明的,她本人也並不姓王,但她的丈夫去世太早,整個店鋪都是她在操持,所以,也沒有人在意這道菜是誰發明的,人們更在意的是王婆這個人,於是很輕易的就給這道菜起了這個名字。


    這道菜色澤淡黃,豆腐軟嫩而有光澤、其味麻、辣、酥、香、嫩、鮮、燙,豆腐表麵蓋有一層淡紅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內的熱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熱吃滋味更佳,花椒麵也撲鼻。在數九寒冬季節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肴。


    王婆豆腐的特色有很多,比如,第一大特色便是麻,麻指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的花椒末。花椒要用漢源進貢朝廷的貢椒,麻味純正,沁人心脾。如若別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氣緊,誰還會有食欲,誰敢再夾豆腐?


    第二個特點就是辣,是選用龍潭寺大紅袍油椒製作豆瓣,剁細煉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又辣又香,還有就是要足夠燙,豆腐的特質保持了整道菜出鍋後的溫度,不容易冷卻,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剛出爐的味道。


    香也是必須的,也就是起鍋立即上桌,聞不到製豆腐石膏味,冷浸豆腐的水鏽味,各色佐料原有的難聞氣味,隻有勾起食欲的香味,酥也是必須的,酥指煉好的牛肉餡子,色澤金黃,紅酥不板,一顆顆,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鮮嫩更是必不可少,而嫩指的是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撚即碎,故住宅大多用小勺舀食,美味不鮮怎麽可以,全菜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一道普通的小菜,居然有這麽多的講究,那味道肯定也差不了,李安等了足足一刻才等到一碗,護衛們還需要繼續等待。


    入口的那一刻,李安的表情很是滿足,這王婆豆腐確實不錯,味道一點也不輸後世的麻婆豆腐,據說豆腐早在漢代就出現了,隻是沒想到到了大唐這個時代,居然發展出了這麽多的花樣,味道也變得如此的美味,實在是讓李安大吃一驚。


    一碗王婆豆腐的分量還是太少,根本不足以滿足李安的口腹之欲,不過,李安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吃飽,而是要品嚐美味,所以,吃不飽也沒有關係,待會再去別處吃點就是了,多吃幾樣小吃,三五天之內把益州城所有好吃的美味都品嚐一遍,這樣才算沒有白來一趟,才是真正的不虛此行。


    “王婆豆腐,味道果然不錯,麻麻辣辣的,感覺真是好啊!”


    李安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貴人是外地來的吧!這王婆豆腐是咱益州城的一絕,不過,可不能吃太多,太辣了呀!若是吃的太多的話,會鬧肚子的。”


    一名客人好心的提醒道。


    這位客人說的也是實話,比較辣的食物在吃多了之後,確實會導致讓人拉肚子這種現象,嚴重的甚至要去看郎中,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能吃辣,就算吃再多的辣椒也沒事兒,就跟吃飯一個樣,而有的人不能吃辣,哪怕吃了很少的一點點,身體也會受不了的,需要去看郎中。


    這個與身體素質和年輕是沒有多大關係的,主要取決於是哪一種人,比如這個地區的人都很能吃辣,而另外一個地區則完全不能吃辣。


    同樣都是人,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差異呢?這也許就叫地域差距,也是古代很多人常說的水土不服,一個人到了另外一個陌生的環境,是很容易水土不服的,對各種食物和水源都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況,也許你吃的時候覺得爽,但吃完之後,就有的受了,所以,剛才提醒的客人絕對是一片好心,是擔心李安覺得好吃,然後吃多了把肚子給吃壞。


    “多謝兄台提醒,敢問這益州城,還有什麽好吃的。”


    李安開口問道。


    “這個,那就太多了,三天三夜也吃不完啊!旁邊就有一家核桃酥不錯,再往前的油炸牛肉也很好,還有旁邊街道的五香豆幹,還有……”


    這個客人倒也挺熱心的,一口氣說出了足有三十多道美味,李安一頓飯怕是很難全部品嚐一番了。


    吃完最後一口王婆豆腐,李安感覺自己的嘴巴和舌頭都是麻麻的,肚子裏也有一點感覺,但絕對不是疼痛感,而是一種頗為舒坦的感覺。


    離開王婆豆腐的小店,李安繼續往前走,才走了不足一百步就看到了益州桃酥的店鋪,這個店鋪的前麵排隊了足有三十人,可見這裏製作的桃酥味道應該很好。


    每一道美味都要排隊才能獲得,這有些太浪費時間了,可李安也並不想使用自己的特權,這樣會幹擾老百姓的,所以,該排隊還是要排隊的,特權絕對不能隨便使用,哪怕這隻是一丁點的小事兒。


    不過,李安這樣的行為,倒也讓跟蹤他的益州小吏大為搖頭,覺得李安這麽大的官,想吃什麽說一聲就行了,完全沒有必要自己親自去排隊,別說李安這樣的大官了,就連他這樣的小吏,在益州城買吃的,就從未排過隊,都是直接插隊的,排隊這種行為在後世代表素質高,而在大唐這個時代是沒有這種規則的,有地位的人是可以插隊的,是有特權的,有特權而不去使用,那就有些傻了。


    有些小吏不但不會排隊,而且,吃美味不付錢的也有很多,而對於這些小吏和衙役吃飯不給錢,經營者一般情況下也是不敢說什麽的,因為他們得罪不起這些家夥,萬一把人家給得罪了,以後遇到麻煩事,就不好請人家幫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