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始終覺得一個帝國的人口應該是越穩定越好,稍微有點增長就更好了,大起大落是最要不得的,人口穩定秩序才能更容易穩定,人口若是大起大落,秩序肯定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一旦引起動亂,那就後果很嚴重了。


    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人口增長稍微快些也沒啥,人越多就越容易形成繁榮的文明,隻要相應的保障跟上就行了,比如大唐長安城此時的狀況,隻要多造一些房子就能極大的緩解整個城池的緊張狀況,矛盾就會弱化很多。


    之前已經提出了一些意見,不過,未必有多大的效果,而李安還在醞釀更多更好的策略,比如房產稅,落後工坊的轉移,將一些不太重要的工坊轉移到京城周邊的縣城,從而帶動周邊縣城的發展,也可以極大的減輕京城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住房的壓力,還有很多很多的辦法,一個不行就來兩個,總有辦法將問題解決的。


    老杜的草堂位置較高,隻要走出院子,就能看到遠處的一大片麥田,金燦燦的非常耀眼,非常的讓人心曠神怡。


    能住在這個地方,絕對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老杜也是會享受,居然把草堂建在了這裏,這也是老杜建的夠早,若是此時在此處建設草堂的話,是肯定不會被允許的,因為城外方圓百裏都禁止普通老百姓私搭亂建了,這是新的規則,是為了避免以後征地的時候朝廷付出太大,而老杜由於很早就在這裏搭建了草堂,所以,就順理成章的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擁有自己的住處和休閑的場所,這也是老杜的幸運。


    一個人能住在如此風景優美的地方,哪怕隻是偶爾過來休閑一下,都能夠對人的精神產生極大的滋養,會很好的洗滌一個人身上的戾氣和不安,讓人變得胸懷寬廣。


    這便是大自然的痊愈力,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能夠對人脆弱的身體進行修複,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心情和健康,若是長期脫離大自然,一個人是會感到難受和無所適從的,尤其是長時間待在鴿籠一樣的小房間內,更是會限製一個人的思維和胸襟,讓人變得狹隘和偏激,很容易因為一丁點的小事而發怒,而生活在環境優美地方的人,是很難因為小事而發怒的,這就是大自然的愈合力,能夠治療人們的心裏問題。


    遠處稀稀落落的有好多農民正在收割麥田,還能看到七八台收割機在忙碌,這幅收獲的場景是最讓人舒服的,看著這幅場景會讓人很快樂。


    不過,要不了幾天,這裏就不能待了,因為麥田收割過後,就要進行秸稈的焚燒了,而一旦進行大麵積的秸稈焚燒,空氣之中將全部都是煙塵,那味道是相當的難聞,甚至很多呼吸不太好的人,會被活活的嗆死。


    而地處麥田附近的老杜草堂,自然也是首當其衝了,不論刮什麽風,老杜的草堂都不能幸免,所以,等到麥田開始進入秸稈焚燒階段的時候,老杜就不會再來草堂了,直到大火完全熄滅才會再次過來。


    沒年的秸稈焚燒都會引起很大的煙霧,這個讓人討厭的煙霧,影響的不僅僅是附近生活的老百姓,同時,也影響著住在京城裏的貴胄,就連皇帝在秸稈焚燒的季節都不得不前往華清宮躲避一些日子,要不然會被嗆的難受。


    雖說華清宮幾十裏外也會有秸稈的焚燒,但隻要控製好時間,就能讓皇帝避開被煙塵侵擾,比如皇帝去華清宮之前,附近的麥田要早些焚燒秸稈,待皇帝過去之後,京城附近再焚燒秸稈,如此,秸稈焚燒的煙塵自然就影響不到皇帝了,也就不會對皇帝的身體構成什麽傷害了。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對農業的重視,即便是皇帝被煙霧影響了,也不會阻止農民焚燒秸稈,而是自己換地方躲一下就行了,或者忍受幾天就過去了,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看著眼前的豐收場景,李安是笑容滿麵的,而老杜高興之餘,似乎還有一絲憂慮,不知道在想什麽不開心的事情了,有小娘子作陪,老杜難道還有什麽不滿意的,他在憂慮什麽呢?


    帶著內心的好奇,李安開口問道:“老杜啊!怎麽看著一臉憂慮的樣子,有什麽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說出來說不定就不憂愁了。”


    老杜皺了皺眉,先是笑了笑,然後指著遠處金黃色的麥田,開口說道:“現在大唐連年豐收,北方鐵騎也不再是威脅,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是越來越舒坦了,可這份好日子又能持續多久呢?以後……以後的事情誰又能猜到呢?”


    見老杜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李安似乎猜到了老杜心裏的憂慮,他這是擔心大唐現在的穩定格局被打破,而一旦朝廷陷入不穩定的狀態,之前一切的努力就都白費了,代價不可謂不大。


    而現在的朝廷非常穩定,老杜好好的,為什麽要去杞人憂天呢?他這不是閑著沒事幹嗎?還是老杜發現了什麽,心裏有些不安。


    “老杜,這裏也沒有外人,你心裏想什麽都說出來吧!有什麽憂慮和想不開的,隻管說出來。”


    李安開口問道。


    老杜也知道李安不是小人,就算自己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李安也是不會在外麵亂說的,所以,他也不必有所顧忌,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好了,一點也不用藏著掖著。


    “李侍郎難道就沒有發現,最近這些年,皇子們的異動嗎?”


    老杜蹙眉說道,顯得很是焦慮。


    看得出來,老杜這個主編沒有白幹,幹了這個工作可以接觸到太多的人和事,對朝政更是了解的非常透徹,甚至,貴族們幹了點什麽事情,他都能了如指掌,所以,對時局比較的了解,他似乎看出有很多人都不太安分了,但都不是太明顯,事情會如何發展,很讓人擔心。


    李安自然也有些了解,出現這種事情的罪魁禍首自然是皇帝了,這老家夥為了防止被兒子篡位,可謂是費勁了心機,先是將太子放在身邊監視,然後給其餘皇子更多的器重和信任,從而讓朝中的大臣搞不清皇帝的真實心意,不明白皇帝到底要把皇位傳給哪個兒子,從而不好站隊,萬一選錯了隊,新皇繼位之後就悲劇了,所以,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判斷,會選擇不同的皇子,甚至還有持重的人不選的,直接老老實實的效忠皇帝就好了,這樣新皇登基之後,雖然不能一飛衝天,但至少也不會倒大黴,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比較喜歡冒險,也有的人比較喜歡小富即安,所以,朝廷裏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雖然比較的隱蔽,但聰明的人還是看得出來的。


    老杜一心一意管理大唐報,自然誰的人也不是,也不想參與皇室的下一代之爭,李安與李豫走的稍微有點近,但別的幾位皇孫過來,李安也同樣是熱情招待,並沒有故意疏遠誰,對誰都很好,再加上把手中的兵權卸了,自然也同樣不屬於任何一個派別,至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李安支持誰,沒有兵權和足夠官權的人,對誰支持力度都很有限。


    “老杜想多了,這些皇子的動作都在可控的範圍內,並沒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陛下都不擔心,你擔心什麽?”


    李安開口說道。


    這些皇子有一多半都是遙領節度使和大都督,次一點的也是大州的州牧,全都是有地方和邊疆的大官,還好都是遙領,並不是真的過去幹活,人還待在京城,這要是把他們都放到地方去,那就非常不得了了,很有可能會造成尾大不掉的結果。


    比如永王被封荊州大都督,甄王遙領隴右節度大使,在曆史上,他們自然都是住在京城的十王宅了,但安史之亂發生之後,他們都成了實權人物了,比如甄王李琬就獲得了征討元帥的職位,其餘很多皇子也都是軍權在握,這其中還有打算擁兵反叛的,比如永王就是。


    永王擁兵爭權被懲治了,而甄王領兵剛打了幾場勝仗就突然暴斃了,並獲得了一個靖恭太子的名號,若是不死早飯的話,估計就慘了,死了至少還博得了一個天子的稱號,比王要大些,也算是很不錯的結局了,這貨很能生,有子女五十八人,不是一般的高產,這麽多子女也能看出這貨娶了很多老婆,倒是挺會享福的,李安都懷疑這貨剛打幾場勝仗就突然丟了性命的原因,是因為長期親近女色,造成了身體的虧虛,而行軍打仗是非常辛苦的,對人的身體要求很高,身體不好在軍營之中很容易生病,而打了勝仗之後人容易興奮,甚至還會搞上三軍,大量的飲酒,而這必然會進一步增加身體的負擔,讓自己的身體難以承受如此嚴重的傷害,從而很容易猝死,也可以說是樂極生悲。


    對於一個平時很注重保養的人來說,一般是很少會出現樂極生悲的,就算突然大悲大喜也沒有多大的事兒,而平時不注意保養,身體比較虧虛的人,一旦出現大悲大喜,就有可能會猝死了,身體是非常關鍵的,這決定了一個人的承受能力。


    甄王李琬是子女非常多的一個了,五十八人,實在是太多了,相比於他老子李隆基是一點也不遜色,也不知咋這麽能生,這也太喜歡生孩子了。


    太子也沒有甄王子女多,憂鬱而死的棣王李琰子女也挺多的,據說有子五十五人,延王也不錯有三十六個子女,在安史之亂逃亡的路上,因為不忍心丟下這麽多的孩子,而大大的耽誤了時間,被急於逃命的玄宗怒罵,若不是漢中王求情,很有可能就要被處置了。


    還有不少皇子早夭了,過早去世的也有不少,真正有影響力的也就幾個而已,甚至此時的仍舊住在十王宅裏的人也隻有十人多一點了。


    其實,皇子雖多,但真正有實力爭奪帝位的也就隻有幾個人而已,其餘的都是打醬油的,幾乎沒有一點存在感,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有這個心思。


    想當年李世民的所有兒子之中,不論從哪方麵去思考都輪不到李治這個九皇子去做皇帝,可才華超過他的哥哥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皇位失之交臂了,而最後皇位硬是砸到了他的身上,這讓很多人都大感意外,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初支持太子,支持蜀王,支持魏王的大批朝臣,見到如此結果,怕都是大跌眼鏡吧!誰能想到最終繼位的竟然是不爭不搶的九皇子,這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也打了所有人的臉,他們所有人的支持者都失敗了。


    此時為什麽就不能出現同樣的情況呢?太子地位最高,皇帝同時還重用郯王,甄王幾人,讓幾個皇子都能有表現的機會,最終情況會如何,誰也不能料定,萬一這幾個人因為爭奪權力而全部被處置,他們這些打醬油的皇子不就有機會了麽,皇子就這麽十幾個,最終的繼承人就在他們中間,誰也說不好會是誰。


    老皇帝現在還這麽能活,說不定還能再活十年二十年,到時候,太子和郯王,甄王會不會先走一步呢?若是他們先走了,剩下那些打醬油的王,不就有機會了麽,畢竟,自古以來,都是皇子繼承皇位的比較多,像朱元璋讓皇孫繼位的太少了,最終也是引發了動亂,讓明帝國陷入了動亂。


    此時,十幾位皇子還沒有進入密謀結黨的階段,他們還沒有那個膽子,但他們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已經開始悄悄的布局了,這種布局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是轟轟烈烈的,動作很小很輕柔,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