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連去衙門的心情都沒有了,他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裏,來回的踱著步子,在思考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右相這個位子,他已經等待太久了,巴不得一下子就坐上去,現在李林甫也死了,右相的位置算是空了下來,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若不是惡仆的事情,他相信此刻皇帝的旨意都該下來了,他現在就應該是右相了,可著急也是無用,此時此刻,皇帝確實沒有下定決心,右相的位置還高高的掛在那兒,讓他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都是這個賤骨頭害的,給我捅這麽大的簍子。”


    楊國忠恨起一個人來,那是非常的痛恨,恨的咬牙切齒。


    而他最為痛恨之人,自然是那位冒犯了公主的惡仆了,若不是這個惡仆無意間冒犯了廣寧公主,也就沒有後續的一係列事情,他的右相之位也就非常穩固了,而此刻,他不能立刻得到右相之位,就是這位惡仆害的。


    當然,若隻是晚一些得到右相之位,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怕就怕皇帝改變心意,把這個右相的官位給了別的官員,如此,楊國忠隻怕就要再等一些時日了,而他顯然是有些等不及了。


    楊國忠單手摸著額頭,都快要把額頭的皮膚給磨破了。


    “備車,備車,我要進宮。”


    楊國忠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坐以待旦,要主動出擊才好,至少要去宮裏走動走動,與貴妃討論一下,讓貴妃多吹吹枕邊風,讓皇帝早些下決定,把右相之位賜給他。


    國不可一日無主,同樣的,宰相也不可一日無主,大唐實行的是群相製,宰相不是一個人,但執筆宰相卻隻有一個人,若執筆宰相遲遲不能到任,是會影響朝政的,也會讓很多官員難以安心。


    所以,皇帝的心裏也是比較著急的,畢竟,李林甫已經死了,空出來的右相之位,是必須有人填進去的,而此刻,他最為中意的人選卻接連讓他心裏堵得慌,讓他遲遲下不了決心。


    看著大唐報的頭條悼文,李隆基生氣的把報紙給扔到了一旁,氣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惡仆的事情,已經讓他非常震怒了,緊接著的劉大傻事件更是讓他心裏窩火,現在更不得了了,這個傻子跳井了,就死在了楊國忠的府上,還弄的滿城皆知。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個劉大傻是被府上的人謀害的,可擋不住京城的百姓會這麽想,而若是在這個時候給楊國忠升官,就有些太不合適了。


    自古以來,都有好事成雙之說,一個人在立功了之後,對其進行獎賞,讓其升官是最好的,若是一個人犯了錯,突然為其升官,那麽,這官兒就升的有些莫名其妙了,會讓很多人不滿的。


    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所以,即便李林甫已經去世了,李隆基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來確定右相的人選,他想要拖延一些時日,先讓楊國忠和太子帶著處理國事,待時機成熟了之後再給楊國忠升官,歸根結底,李隆基中意的右相人選,還是楊國忠這個夯貨。


    而之所以如此,一個是因為楊國忠的拍馬屁能耐確實不錯,另外一個是由於貴妃的緣故,為了體現對貴妃的愛,他必須更多的去提拔楊家的人,這樣,貴妃滿門榮耀的話,貴妃的心情也會很好的,而且,他也確實找不到更合適更聽話的人選了。


    李隆基遲些決定右相的人選,本是一片苦心,可楊國忠卻不理解,他是個急性子,巴不得立馬就能坐上右相的寶座,為了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他實在不想繼續等下去了,當然,他更加擔心的是夜長夢多,萬一皇帝突然變心,把右相的官位賜個別的官員,他起步就完了。


    最主要是麵子的問題,此刻,他的資格和官位都是很高的,與太子一同處理朝政,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皇帝在培養接班人,太子接班的是皇位,而楊國忠接班的是右相之位,若突然別的官員當上了右相,那他的麵子會很過不去的。


    在皇宮的走廊裏,楊國忠來回的踱著步子,他在等待貴妃,雖說他也是可以去寢室看貴妃的,可那畢竟是貴妃的起居之所,容易惹出閑話,倒不如在公開的場合見麵好一些,此刻,他已經是倒黴事纏身了,可再也不敢惹出新的麻煩了,能小心一點是一點。


    “堂兄這麽著急喚我,到底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楊玉環急匆匆走來,開口就問。


    楊國忠先是恭敬的行禮,然後,示意身旁的宮女和太監走遠一些。


    楊玉環隨意的一揮手,太監和宮女便走到難以聽清他們小聲說話的距離。


    楊玉環撥弄撥弄頭發,開口說道:“說吧!到底什麽事兒?”


    “貴妃妹妹,李右相已經去世了,這個您知道吧!”


    楊國忠開口問道。


    “嗯,已經知道了,這都拖了大半年了,也該歸天了。”


    楊玉環淡淡的說道。


    “貴妃妹妹,這李右相既然已經過世,那右相之位就空出來了,我雖對自己有信心,可若是貴妃妹妹,能在陛下耳邊多吹吹枕邊風,那就更有把握了,能當上右相,也不全是我一個人的事兒,這是整個楊家的榮耀,更是貴妃妹妹的榮耀。”


    楊國忠甜言蜜語的說道。


    楊玉環聞言,並沒有立刻回答,她也來回的踱起了步子,這個事情對於她來說,隻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但右相這個職位,畢竟是大唐朝廷最大的官位了,她作為皇帝的女人,豈能隨便幹預朝政,萬一惹怒皇帝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她現在很受寵,但受寵的原因是因為聽話,符合皇帝的心意,若是處處幹預朝政,那就是動了皇帝的根基了,比如會惹的皇帝不高興的,這樣會動搖自己的受寵地位,不過,偶爾幹預一下朝政倒也沒有多大的事兒,這個是需要時機和具體情況的。


    比如,當李隆基要給李白大官做做的時候,貴妃就跑出來說李白的壞話,最終攪和了李白的官職,但貴妃幹預這種事情的次數非常少,而且,李白確實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想說李白的壞話,實在是太容易了,酗酒,藐視權貴,這些都夠說道的,而且,皇帝給李白的官職也不是很大,官位也不是很重要,所以,很容易的就幹預成功了。


    但眼下的右相職位就不同了,這個官位是大唐最高的官位,是百官之首,這麽重要的官位,關係著大唐帝國的政局,皇帝必然是非常看中的,若她一個妃子去幹預這個職位,那就是真正的幹預朝政了,怕是會惹皇帝不高興,所以,她自然會心裏猶豫了。


    “貴妃妹妹,有什麽難處嗎?”


    見楊玉環總是不說話,楊國忠開口問道。


    “堂兄,這右相不是一般的官位,我隻是一個女子,豈能隨便幹預,後妃不得幹政,這可不僅僅是說說這麽簡單,而且,最近陛下對你成見未消,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好辦啊!”


    楊玉環為難的說道。


    “貴妃妹妹,您可以不直接說,可以旁敲側擊的問一下的,看看陛下有什麽打算,這樣,也能讓我心裏有數啊!”


    楊國忠最擔心的不是等待一段時間,而是這個右相的位置被別人搶走了,隻要別人不搶走,讓他多等幾日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楊玉環白了楊國忠一眼,不高興的說道:“陛下雖然老了,可腦子是一點也不糊塗,什麽事情都清清楚楚的,我隻要一開口,他就知道我說的話是什麽意思,想悄悄的套出陛下的話,那是不可能的,隻要陛下不想說,誰也套不出來。”


    “可李右相已經過世了,這個空懸的右相之位,總是要填補的,若是遷延日久,隻怕有變啊!”


    楊國忠很是擔心的說道,他是太害怕右相這個官位被別人搶走了,以前倒還無所謂,可現在,他都已經代為處理朝政了,是必須要當右相的,若是右相最終不是他的,那麽,他的老臉就真的沒地方放了。


    “堂兄,妹妹總覺得拖延反而是好事,若是現在讓陛下拿定主意選出右相,就以堂兄家裏最近出的事兒,沒準會丟掉這個右相之位,還不如等等的好。”


    楊玉環實在不敢冒險開口,以免讓自己在皇帝的麵前,落得個幹預朝政的不好印象。


    “等等,那要等多久啊!我楊家的最高榮耀就在眼前,還要等等……”


    楊國忠內心一萬個不願意,他太焦急了,忍耐力不是一般的差,是屬於好大喜功沉不住氣的類型,這一點與後期的李隆基還挺相似的,也難怪能獲得賞識。


    在曆史上,李隆基和楊國忠都是不切實際,好大喜功的類型,在安史之亂發生之前,楊國忠步步緊逼,一點緩和的餘地都不留,最終造成了安祿山的提前反叛,而在戰亂發生之後,緊守潼關才是最佳的上策,可好大喜功的皇帝和楊國忠這一對君臣,卻先後斬殺大將,強迫鎮守潼關的老將哥舒翰出關迎敵,結果大唐王室遭遇了極大的慘敗,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把都城長安都給攻破了,導致了皇室不得不逃往蜀中之地暫避鋒芒。


    若他們能冷靜一些,能冷靜的分析叛軍的實力,那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了,可惜,他們都太自大了,一個人自大是不夠的,君臣一同自大,結果也就造成了這個千古遺憾。


    而這樣的性格一旦形成了,卻也是很難改變的,畢竟,他們都這麽大年紀了,怎麽可能改掉自己的性格缺陷,再怎麽努力,怕也是改變不了的,另外,這個毛病既與天生有一定的關係,同時,與後天的形成也有關係,李隆基當皇帝太久了,早就已經習慣了好大喜功這一套,讓他委委屈屈的讓大唐軍隊縮在潼關裏,他哪裏能咽得下這口氣,必須立刻出兵,才能符合他的氣度。


    而且,經過下麵官員的隱瞞,他這個皇帝早已不太清楚大唐中央軍的實力了,還以為這些兵馬能打得過安祿山的叛軍,其實,這些養尊處優的中央軍,根本就不是叛軍的對手,要知道,叛軍是盤踞在東北一帶的善戰邊軍,實力不是這些京城的公子兵所能比的。


    唯一能夠與叛軍抗衡的,必然是同為邊軍的朔方軍,這支軍隊不但精銳,將領更是難得的人才,可惜皇帝與宰相都太好大喜功了,一點也沉不住氣,白白錯失了熬死對手的天賜良機。


    此刻,楊國忠火急火燎的狀態就暴露出來了,嚴重的沉不住氣,隻要他沉下心來,仔細的分析一番,就會明白,右相的官位是他的,別人是絕對搶不走的,可他卻不能沉下心來,總擔心有人把他的官位給搶走。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曆史上,楊國忠要不是嚴重的心急,也不會造成一次次的朝政危機。


    他原本想要製服安祿山,結果發現自己的能力太欠火候,根本就製服不了對方,於是,他便火急火燎的想要借皇帝的手,把安祿山給除掉,整天在皇帝的耳邊絮絮叨叨的,說安祿山要謀反了,趕緊把這貨給抓起來治罪吧!而這個情況又被安祿山安插在宮內的耳目知道了,傳了回去,如此,安祿山便感覺不妙,於是,提前發動了叛亂,而叛亂的名目,便是打著清君側的由頭。


    在叛亂發生之後,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洛陽一帶,大唐中央軍隻能退守洛陽,與叛軍對峙,在這個時候,沉不住氣的楊國忠,再一次在好大喜功的皇帝麵前,要求皇帝下旨,讓前線的烏合之眾出擊,以求盡快殲滅叛亂的安祿山兵馬,結果卻中了叛軍的奸計,導致二十萬大軍所剩無幾,進而丟掉潼關,之後,連都城長安都保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