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家夥,政治家也是同樣的,也同樣是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的事情,他們是不會花費精力去做的。


    所以一聽說楊國忠這個家夥突然前來拜訪,而且,還是在自己身體很不好的時候來探望,李林甫第一印象就是肯定出了什麽事了,肯定是自己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否則,楊國忠怎麽可能過來。


    “阿郎,今日一早,郯王強行闖宮,為陛下請安,大臣們和諸皇子也都跟了進去。”


    李忠林掌握著李林甫的情報係統,對於朝堂發生的事情,自然能夠第一時間獲知了,這個也沒啥難度,估計,京城的很多權貴和大商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到底什麽情況,陛下如何了?”


    李林甫激動的問道。


    “阿郎,陛下臉色確實有些憔悴,不過,從說話的語氣看,應該不是什麽大病,或許真的就是偶染小疾,在寢宮靜養罷了。”


    李忠林回答道。


    李林甫點了點頭,開口道:“陛下從年輕的時候開始,身體就一直很硬朗,也不該有什麽大病啊!對了,郯王如此魯莽,陛下可曾怪罪?”


    “不曾怪罪,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陛下身體疲乏,說話不多,讓楊國忠處理政事堂的政務,讓太子也過去參與,還有就是問了一下萬裏傳音計劃,然後,所有人都退下了。”


    李忠林如實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說了出來。


    李林甫蹙眉深思了片刻,輕聲道:“別讓楊國忠等的太久了,快讓他進來,開中門迎接,扶我起來。”


    “阿郎,您身子不好,就不用親自迎接了。”


    李忠林關心的說道。


    “沒事,就算一直躺著也好不了,你快去開門。”


    李林甫催促道。


    既然楊國忠真心前來拜訪,他也不能把人家拒之門外,而且,通過剛才的了解,他已經猜出楊國忠此次前來的目的,而他自己也很想與楊國忠再次合作,趁著還有一口氣,把威脅他兒孫的最大障礙給除掉。


    雖然他此刻的身體很不好,不過,在下人的攙扶下起身,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走路需要有人扶著,另外,不能走太長時間,否則,會導致上氣不接下氣的。


    “楊禦史,快裏麵請。”


    李忠林親自把中門打開,並引著楊國忠入府,隨行的隻有兩名楊國忠的隨從。


    李林甫不能走太遠,就站在正堂的門口等著楊國忠。


    “右相,身子好些了嗎?”


    楊國忠走上前去,看著昔日的同僚,變得如此的憔悴,心裏不免一陣心酸,就算他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是對手,但總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


    李林甫強打精神,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意,聲音不是很大的說道:“楊禦史能來,我非常高興,上茶,你們都退下吧!”


    下人在退下之前,把李林甫給扶著坐下了,不過,他們並沒有走遠,就在外麵的不遠處,隻要李林甫叫一聲,他們就會進來的。


    楊國忠也同樣屏退左右,並順手把隨從手裏的禮物拿了過來。


    “楊禦史這是給我帶了什麽禮物?”


    李林甫看了一眼紙質包裝,其實,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


    “右相,這是新出鍋的糖果,下官知道您天天吃藥,嘴裏肯定苦澀,吃點糖果會舒服一些。”


    楊國忠笑著說道。


    李林甫也不意外,笑了笑,開口道:“糖果,真是一份很及時的禮物啊!很稱我心,哈哈!”


    對於禮品,李林甫現在已經不那麽看中了,他都快要掛了,哪裏會在乎那些所謂的禮品,楊國忠能來就算是不錯了,別的大臣都還躲著他呢?尤其是以前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大臣,全都躲著他,一次都沒有去府上看他,倒是去楊國忠府邸的人比較多,以至於楊府的門檻都快要被踩壞了。


    “右相,要不要先嚐一塊。”


    楊國忠輕輕走過去,把裝著糖果的紙包給打開了。


    李林甫輕輕看了一眼,淡淡說道:“先放著吧!楊禦史此來,肯定不光是為了給我送糖果的吧!有什麽事情,可以說了。”


    畢竟,病體支撐不了太長時間,若是客套的時間太長的話,李林甫就該累了,下麵的正事兒就沒法商議了。


    “陛下這幾日身體抱恙,右相可知?”


    楊國忠先是需要鋪墊一番,然後才能說出自己的目的。


    李林甫輕輕點頭,說道:“知道,自然是知道的,聽說陛下並無大礙,今日在寢宮之中,還提出讓楊禦史處理朝政,老夫要恭喜楊禦史啊!”


    “哪裏,哪裏,下官還有好多地方需要請教右相呢?哈哈!”


    楊國忠客氣的說道,停了一下,繼續說道:“右相應該知道,太子也參與政事了,下官與太子的關係,與右相與太子的關係,那都是一樣糟糕的,有太子掣肘,隻怕很多政事在處理起來的時候,會比較的麻煩啊!”


    這話說的是事實,任何人當政都會選擇提拔自己的親信,若歸附自己的官員犯了錯,會想盡辦法將事情擺平,而一旦政敵及其親信犯錯,那就要狠狠的打擊,總之,公正的處理事情是不可能的。


    比如官員貪墨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古代的社會,任何一個官員,幾乎都犯過錯誤,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經不起調查的,隻要調查一番,總能找到一大堆的問題,從而可以將其革職查辦,但負責調查的禦史,若是遇到支持自己的官員犯錯,那自然就要網開一麵了,而若是與自己有過節的人犯錯,那就完全不用客氣了,想怎麽整就怎麽整,往死裏整。


    但若是負責調查的禦史身邊有個反對者,並對其進行監督,如此,想要繼續我行我素就行不通了,禦史的行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製。


    比如,楊國忠負責處理在政事堂的事務,在看到不利於自己的言論,或者發現有人舉報自己的心腹之人,他很有可能會把事情給壓下,從而讓事情不了了之,但若是太子也看到了這個事情,他再想把事情給壓下去就比較困難了。


    曆史上,有很多掌權的臣子,會把很多不利於自己的事情給壓下,也就是說,下麵的臣子要反映一些問題,有很多事情是送不到皇帝手中的,在半路上就很有可能會被截留,甚至,寫奏折的人還會遭遇一係列的報複性打擊。


    在很多王朝,當敵國軍隊打來,前線全麵潰敗的緊要關頭,皇帝卻還在宮內歌舞升平,甚至,敵軍都打到首都外麵了,皇帝才知道自己下麵的人瞞了自己,沒有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訴自己,導致了帝國的敗亡。


    李林甫在執政的時候,搞了很多冤假錯案,為的就是排除異己,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穩固,而楊國忠此刻,顯然也想這樣,可太子被允許參加政事,這就多了一層掣肘,會讓楊國忠處理政事的時候如芒刺在背,不能隨心所欲的處理自己的事情,甚至,一個搞不好,還有可能會暴露自己的錯誤,從而遭到太子的打擊。


    “楊禦史應該明白,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參與朝政也是一種鍛煉,這是避免不了的,前一段時間,郯王不是也參與朝政了麽?”


    李林甫開口說道。


    這相當於是提醒楊國忠,郯王是可以用來製衡太子的一個砝碼,畢竟,他們都是皇帝的兒子,而且,郯王還比太子年長,是太子的哥哥,繼承太子之位更加的理所應當,而且,皇帝似乎也在培養郯王等皇子,以隨時做好替換太子的準備,讓太子不是帝國唯一的繼承人,從而分散朝堂大臣的注意力,讓他們分別選擇效忠不同的皇子,便於控製朝堂局勢。


    當然,既然要平衡,就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誰表現的強大了一些就打擊誰,誰表現的弱小了,就要扶持一把,從而讓雙方始終維持勢均力敵的水平。


    這一次皇帝生病,太子表現弱勢,幾乎什麽動作都沒有,而郯王他們卻有小動作,這讓皇帝感覺郯王的心態有些抬頭,而太子似乎安分了一些,如此,他自然需要提攜太子一把,讓太子積極一些,從而擁有力量對對抗反對者,形成一股讓他放心的力量。


    “這陛下是一會兒一個心意,實在讓那我等大臣捉摸不透,右相能否看出陛下究竟中意哪位皇子?”


    楊國忠問道。


    李林甫輕蔑的笑了一下,聲音不大的說道:“陛下是天子,聖意難測啊!就算是我也猜不出來,不過,咱們也都是做父親的,也都有兒子,做父親的心情應該也是能夠理解的,不是嗎?”


    這是要告訴楊國忠,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皇帝理論上是每個兒子都疼,但同時,也可以說是每個兒子都不疼,但疼兒子是因為都是他親生的,而他不疼兒子,又是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一旦其中一個兒子翅膀硬了,威脅皇帝的位置就不好了。


    帝王之家與普通人家畢竟是不一樣的,繼承人可以擁有整個帝國,所以,自古以來,帝王家的爭權奪利也往往是最為激烈的,稍有不慎,要不是父親死,要麽是哥哥死,要麽是弟弟死,人倫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而李隆基本人也是靠權謀起家的,對這方麵是極其了解的。


    而且,就從曆史的情況看,李隆基在後期也不忘玩了一把權術,隻可惜是失策,在安史之亂發生之後,因為唐玄宗的一係列失誤決策,導致叛軍突破潼關防線,進而威逼京師長安。


    在這緊要的關頭,皇帝和大量官員,全部逃往蜀中,簡直猶如喪家之犬一般,半路上,太子與其心腹策劃了殺楊貴妃和楊國忠的戲碼,然後,借口牽製叛軍,樹立老百姓抗敵的決心,讓太子逃離李隆基的視線,並在抵達北方靈武之後,迅速登基稱帝,並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這其實與篡位已經沒有什麽兩樣了,而且,是明目張膽的篡位,可李亨的篡位是有一定基礎的,是在得到北方大量軍官的支持下登基的,而這些軍官掌握著大唐大半的精銳兵馬,是平定叛亂的主力大軍,有這些軍頭的支持,李亨這皇位篡的可謂是底氣十足。


    為此,李隆基也隻能認了,畢竟,因為他的晚年昏聵,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他的皇帝威望已經大打折扣,從北方將領推舉太子登基,就能看出這一點。


    但他又非常不甘心就這麽讓李亨掌控整個大唐,他還奢望以太上皇的位置繼續過著統治天下的生活,所以,他在得知李亨私自登基之後,雖然承認了這一事實,但同時,也立即下詔,讓他的諸多皇子分別兼領天下節度使,以抗衡登基的李亨,最有名的一個就是身為江陵大都督的李僯了。


    李僯在上位之後,起了割據一方的思想,不過,由於這個家夥沒有什麽真才實學,最終慘遭失敗,而李隆基大封諸皇子為天下節度使的行為,也讓李亨非常的不高興,如此,在李隆基返回京城長安之後,李亨對待他的父親也非常的不友好,甚至,還把他身邊最得力的高力士給趕走了,簡直就是要活活悶死太上皇,並最終導致了李隆基的抑鬱而終。


    一切都是有定數的,李隆基對待自己的兒子很不友好,千方百計的想要限製自己兒子的權勢,最終落得個晚年淒涼的悲慘結果。


    “陛下原本最中意的是壽王李瑁,可惜因為貴妃的事情,壽王是不大可能當上太子了,可除了壽王,郯王和永王雖然也受陛下青睞,可他們都有缺陷,隻怕也難以讓陛下完全滿意,這倒是一個難辦的事情啊!”


    楊國忠一臉為難的看向李林甫。


    太子這條大腿,他是徹底抱不上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從其餘的皇子之中,尋找一個可以代替太子的人,並傾其全力進行支持,若他支持的皇子最終坐上龍椅,他的地位就能更加的穩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