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灶是利用太陽能輻射,通過聚光獲取熱量,進行炊事烹飪食物的一種裝置。<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它不燒任何燃料;沒有任何汙染;隻要是大晴天,正常使用時比蜂窩煤爐還要快;和後世的煤氣灶速度基本一致。


    太陽灶之所以能聚光,是利用了凹麵鏡的反射原理,將大麵積的太陽光發射到一個點上,如此,這個點的溫度將高大數百度,用來燒水和做飯都毫無壓力。


    而製作太陽灶的材料,可以有多種,比如玻璃和鋼鐵都行,但考慮到耐用性和安全性,李安最終選擇了鋼鐵材料,這樣,造出來的太陽灶,理論上可以使用幾十年,隻要不是人為損壞,並做好保養,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李豫和李俅,從來就沒有見過太陽灶,當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更不知其用途,隻得虛心向李安請教。


    “這個太陽灶,是用來燒水和做飯的,隻要有太陽光就可以燒水和做飯,不需要使用柴火,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有陽光才能使用。”


    李安簡單的介紹了一番,並讓工匠拿來一個倒入少量涼水的小鍋,並放置在灶圈之上。


    “廣平王,四郎,你們將手伸進鍋裏,試試溫度。”


    李安笑著要求道。


    “涼水,是涼水。”


    李豫和李俅分別試了一下,證明是涼水。


    李安抬頭看向已經西沉的日光,輕聲道:“現在太陽已經有些西沉,光線不是太強烈,太陽灶的功能還不能很好的體現,但將這鍋水燒熱,還是毫無壓力的,等一會兒,你們再試試溫度就明白了。”


    “這東西真的能將涼水燒熱?”


    李豫和李俅還是有些半信半疑,繞著太陽灶來回的走動,並蹙眉分析太陽灶的原理。


    “李侍郎,這太陽灶與放大鏡燒死螞蟻,好像都是將太陽光集中到一個點上的,不過好像又有些不同。”


    李俅仔細觀察了半天,得出了一知半解的結論。


    “恩,四郎觀察的很仔細,這兩者的確都是利用同一個原理,不過,放大鏡用的是凸透鏡的原理,而太陽灶卻是凹麵鏡,雖然都是聚光,但原理略有區別,隻要利用的好,都可造福整個天下。”


    李安欣慰的說道,李俅能學會獨立思考,這讓他很高興。


    “李侍郎,鍋裏冒熱氣了。”


    李豫激動了起來。


    “恩,涼水已經被燒熱了,你們還敢將手放進去嗎?”


    李安笑著說道。


    “哇,好燙。”


    李豫和李俅豈能害怕熱水,伸手試了一下,又立即將手縮回來。


    “李侍郎,看來這個太陽灶,真的能用來做飯和燒水啊!如此就不用耗費柴火和木炭了,這可真是好東西,造福天下百姓的好東西。”


    李豫開口誇讚,顯得很是興奮,李俅也跟著應和。


    “好東西,自然要獻給陛下了,要不,明日正午,你們陪我進宮,將我最近發明的三樣東西獻給陛下。[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李安建議道。


    “這個當然沒有問題,不過,除了放大鏡和太陽灶,還有一樣是什麽?”


    李豫好奇的詢問,李安獻望遠鏡給朝廷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所以,望遠鏡肯定不算,如此,肯定還有另外一種稀奇的東西要獻給皇帝。


    李安笑了笑,解釋道:“這樣東西暫時還在調試階段,明日正午之前,肯定能發明出來,到時候,你們與陛下一同見證。”


    “李侍郎,能不能先透露一點信息?”


    李豫好奇的問。


    “恩,告訴你也無妨,這是一種能將物體放大千倍的鏡子,一根頭發絲,看上去會比手指頭還要粗大,是不是很厲害。”


    李安自豪一笑,簡單的介紹了一句。


    “頭發絲看上去比手指頭還粗?這麽厲害?”


    李豫和李俅對視一眼,覺得非常的有趣,而且,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很快看到這個能將物體放大一千倍的鏡子。


    “天色不早了,你們回城吧!明日正午之前,在大明宮門前等我。”


    李安開口要求道。


    “好,李侍郎,那我們明日正午見。”


    李豫和李俅答應了一聲,結伴返回長安城。


    “阿郎,您今晚不回去嗎?”


    “當然要回去,不過,我不想跟他們兩個一起走,怕他們煩我。”


    李安解釋了一句,看向王八下令道:“立即將太陽灶,放大鏡,還有顯微鏡打包,準備運回府邸。”


    很顯然,顯微鏡已經做出來了,隻不過,李安此刻還不想讓李豫和李俅看到,畢竟,天色已晚,若是他們二人玩上癮了,肯定會耽誤很多時間。


    放大鏡和顯微鏡都很小,非常便於打包,但太陽灶就比較大了,需要先進行拆解,然後將零部件運回去,不過,這樣一來,回去之後,還要進行組裝,比較麻煩,猶豫片刻之後,李安決定單獨騰出一輛運輸車,將體積碩大的太陽灶直接運回去。


    在夜晚,太陽灶是無法使用的,但隻要有燈光,顯微鏡卻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李安將顯微鏡拿出之前,先跟顏如玉打了個賭,賭誰的頭發更粗壯。


    “夫君,你今晚好奇怪,好好的為何要比頭發粗細,頭發這麽小,怎麽比的出來。”


    顏如玉白了李安一眼。


    “為夫如此聰慧,自然有辦法分出粗細,而且,會讓夫人心服口服。”


    李安霸氣的表態。


    “那好,若夫君能證明自己的頭發比如玉粗,如玉今晚便任由夫君處置。”


    顏如玉嬌羞一笑,相處這麽久,她與李安的感情已經非常好了,而且,她知道李安的喜好,以及說什麽樣的話,能讓李安高興。


    “哈哈!這可是你說的哦!”


    李安壞壞一笑,從身後拿出新研發的顯微鏡,擺在了顏如玉的麵前。


    “鐺鐺,還有這個。”


    在拿出顯微鏡的同時,李安拿出來二十倍放大能力的放大鏡。


    “夫人,看好了,這是放大鏡,這個大個頭是顯微鏡,都是為夫研製出來的神器,來,為夫教你使用。”


    李安將二人的頭發拉直,並盡可能的靠近,然後,先用放大鏡觀察,觀察一番之後,再用顯微鏡觀察。


    用放大鏡觀察的時候,已經能看出李安的頭發更粗壯些了,但還不夠明顯,而在顯微鏡下,李安的頭發,則明顯比顏如玉的頭發粗壯很多,看的非常的清晰,這讓顏如玉想要抵賴都不行。


    “怎麽樣,輸了吧!今晚任由為夫處置呢?可不許耍賴皮哦!”


    李安壞壞一笑,幸災樂禍的看向顏如玉。


    “如玉隻是個弱女子,以後的生活全都仰仗夫君,哪一次不是從了夫君的意,豈敢有所違逆。”


    顏如玉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好像李安天天欺負她似的。


    不過,李安好像真的是天天都欺負她,這沒有辦法,誰讓顏如玉是自己老婆呢?不欺負她,欺負誰,


    而顏如玉擺出這副楚楚可憐的表情,則更讓李安充滿了欺負她的想法,自己的老婆,越是楚楚可憐,就越是想欺負一下,這樣才足夠爽?


    入眠之前,不用說,李安好好的將顏如玉欺負了一番,當然,是溫柔的欺負,是顏如玉心裏比較認可的欺負方式。


    第二日一早,李安起的很晚,畢竟,鐵路和研發中心都已經走入正軌,並不需要他每日前去視察,而且,他累了一夜,也要好好的休息一下才行。


    正午之前,李安才懶洋洋的起身,並在吃完午飯後,帶著趙六和一眾男仆,在護衛的簇擁下,奔向大明宮方向。


    “李侍郎,我們已經等候多時了。”


    李豫和李俅從戰馬的後麵繞過來,並將吃剩的最後一截黃瓜扔掉。


    不過,他們躲起來吃黃瓜,可不是為了防止被李安發現,而是在躲朝廷的某些一根筋的禦史,那些家夥好像天生就特別喜歡得罪人似的,不管你是什麽身份,隻要做錯了一點小事,他們都能煞有介事的向皇帝彈劾,在公共場所吃東西,當然也在彈劾的範圍內。


    “你們剛才吃的是什麽?是我大棚裏的黃瓜,是不是?”


    雖然李豫和李俅的動作很麻利,但李安一眼就看出,他們剛才隨手扔掉的,是黃瓜的最後一截。


    “是啊!整個大唐,除了李侍郎的大棚,別的地方也沒有黃瓜啊!”


    李豫皺眉道,這麽簡單的問題,還用說嗎?


    “你們又去城外了?”


    “沒有啊,我讓護衛去摘了一些過來,還剩五條,李侍郎想吃嗎?不過,這裏時常會有禦史經過,要躲起來偷偷吃才行。”


    李豫一副很有經驗的樣子。


    “你們這是吃上癮了,還好我的黃瓜種了幾十畝,否則,還真不夠你們吃的。”


    李安開了句玩笑,伸手一招,帶領眾人進入大明宮,皇帝早有旨意,隻要李安要送東西進來,稍作檢查就可以放行,不必等候放行的旨意。


    今日隻有常朝,所以,數名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在紫宸殿裏,與李隆基商議國事,按說平時的時候,朝會不會進行到這個時間才對,不過,李隆基已經連續三天沒有上朝了,事情積壓的比較多,處理起來,當然要多費一些時間,而且,李隆基晚起,早朝比往常推遲了半個多時辰。


    將積壓了三天的政務全部處理完,李隆基大大的鬆了口氣,雖然比平時常朝累了一些,但連續休息了多日,這種感覺還是比較爽快的。


    “大家,李侍郎帶著一些新研製的東西進宮了,很快就可以抵達紫宸殿,廣平王和慶王府上的四王子也跟來了。”


    高力士在聽了匆匆趕來的城門守衛的匯報後,走到李隆基身邊,將這一情況告知李隆基。


    “哦,李侍郎又研製了新的東西?”


    李隆基先是驚訝了一下,隨即高興的說道:“諸位愛卿暫時不必急著回去辦公了,李侍郎送來了新的東西,你們陪朕見識一下,這個李侍郎,每次送來的東西,都讓朕萬分震驚,這一次,不知又是什麽好東西。”


    幾名宰相當然也非常的好奇,並紛紛轉身看向大殿門口方向。


    “大家,李侍郎到了。”


    “宣。”


    “宣李侍郎進殿。”


    李安與李豫、李俅一同進入大殿,並帶入放大鏡和顯微鏡,太陽灶則被留在外麵。


    “微臣李安參見陛下。”


    “孫兒李豫、李俅參見陛下。”


    三人一同行禮。


    “哈哈哈!平身,李侍郎,你今日又給朕帶來什麽好用西了?”


    李隆基雖然年老,但也非常好奇,畢竟,李安每一次搞出來的發明,都能給他帶來巨大的震撼,當然,也能給大唐帝國帶來莫大的好處。


    “陛下,微臣今日帶來三樣東西,分別是放大鏡,顯微鏡和太陽灶。”


    李安開口介紹,並具體的將三種物品的功能和特點,粗略的說了一下。


    當然,光說不演示是沒有說服力的,李安將早已準備好的頭發絲放在案子上,並讓李隆基親自觀察放大鏡的放大效果,以及顯微鏡的神奇。


    “李侍郎,這兩樣東西有什麽具體的用處呢?”


    李隆基更關心,李安發明這樣東西的作用。


    “陛下,放大鏡和顯微鏡,都可以用於珠寶、古董和字畫的真偽鑒別,另外,醫藥方麵也可以應用,還有,有了這個鏡子之後,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便於人們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當然,或許以後還會有更大的用處。”


    李安細心的解釋道。


    “哦,真是個好東西啊!”


    李隆基拿起放大鏡,對著自己的龍袍,仔細觀察了起來。


    李林甫等幾位宰相,也分別拿起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微觀的世界,並對李安的發明讚歎不已。


    “李侍郎,太陽灶在何處?”


    在欣賞完放大鏡和顯微鏡之後,李隆基突然想起,還有一項太陽灶沒有看到。


    “陛下,太陽灶比較大,而且,必須在強烈的陽光下才會有作用,隻能放在外麵,微臣懇請陛下移駕殿外。”


    李安請求道。


    “諸位愛卿,我們一起過去看看,看看這個不需要柴火和木炭,就能做飯的好東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