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弱肉強食,本來沒有什麽善惡是非,世間物類也隻是順應自己的本性罷了。


    盤古歸化後,後繼者建立神庭,主宰萬類,自號神族。


    神族修行又有兩大法門,一為煉氣,一為煉體,前者注重神魂淬煉,後者偏重打熬筋骨。煉氣一派的代表人物為太元聖母、太清老子,煉體一派則為皇天鴻鈞、刑天鴻烈。


    太清老子著有《道德經》,宣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無為而治,不幹涉物類之間的爭競。皇天則雄力自視,順昌逆亡,以後世道術而論,則一為道家,一為法家,兩者同出一源,趨向卻大不相同。


    皇天和太元聖母爭權,失敗後逃往西方,刑天和帝俊爭奪神王之位,慘遭斬首。煉體一派的勢力大為削弱。


    皇天一派以法為教,神權至上的思想也跟著衰落。太元聖母奉行無為而治,但是越來越多的族類和神族接觸,靈智漸開,爭鬥日益激烈,無為已不足以維持統治秩序,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所謂劫數,這是神族放任自流釀成的必然結果。


    其實自然本來有生有死,道法自然想來也該有嚴厲肅殺的一麵。但是神族雖是盤古血裔,三界第一名族,識力遠在四靈之上,也未必盡窺宇宙奧妙。所謂道法自然也隻能效法其枝節細末,未能周知宇宙全體,也就難以圓融無礙。


    神族作為三界主宰,自然需要為數甚多的奴仆。四靈族類便是首要的選擇,其中不乏靈智較高的,和神族接觸之後,能得神族子弟的寵信,學得修行之法。


    於是越來越多的四靈之種能夠直立語言,而這些族類相互婚媾,甚至和神族子弟匹合,漸漸蛻去了鳥獸的體貌特征,成為四靈人族。


    四靈人族又叫古人族,是後世人族的祖先。後世人族仍有不同的種係,然而多是一二聖王流傳下來的。譬如中夏人族便是黃炎二帝的後裔。而黃帝是混世四猴中通臂猿猴的遺裔,炎帝則是雷神夔龍和華胥女的後代。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是四象天尊中的太陰之水,太元聖母得意弟子,他的議論最足以代表太元聖母的道術。可見一則善惡美醜是相對而言的,而善惡美醜觀念的出現則取決於智能,動物智力低下,是以沒有善惡美醜的觀念,神族、四靈、龍族、人族皆是三界智能極高的種類,皆有善惡是非的觀念。


    然而這些族類的是非觀、善惡觀皆視其立場變化而各不相同。


    神族的觀念主要有兩種,以太元聖母和皇天為代表,一則極端放任,無為而治,一則強製幹涉,有權無責。


    四靈人族和神族淵源頗深,所持觀念也未能脫出這兩種,麒麟、鳳凰智慧極高,號稱祥瑞,皆有清名。鳳凰統禦天界,和平陸紛爭關係較少,麒麟服膺東王公道術,東王公有讓王之名,算得上潔身自好。玄武海彊稱王,貔貅最為好戰,兩者和皇天法術更為接近。


    世間紛爭越激烈,優勝劣汰,兼並之風盛行,四靈族類原本非常龐雜,到了龍族一統,鳳凰也取代五方神鳥,成為羽族王者,兩族和神族一樣,血統更為純正。


    龍族橫掃六合,戰勝攻取,殺人如麻,尊奉的也是皇天法術。


    後世三宗六派推尊墨道,雖然隻是影響之談。但三宗六派確實是很古老的說法,後世魔道張大其勢,所以有此附會,兩者並沒有脈絡清晰的傳承關係。自然時間懸隔,也不可能有清晰明了的師徒授受。


    不過世間道術大端仍不出陰陽剛柔四字。細微處雖然千差萬端,舉其犖犖大端,卻總有些疑似之處。


    神族是盤古神王和太元聖母的遺裔,以正統自居。與之相反對的,則為魔道。魔道勢力龐雜,多是神族的入魔者,各自開宗立派,本來就不相統屬。


    這和後世三宗六派附會墨家一分為三不同。魔道本來就不是一人所創,而是有諸多派別,凡是和神族對抗的皆為魔道。但是三宗六派又號稱魔道正宗,可以推原到墨家和截教。


    魔道確曾出現過一位神通廣大的人物。一手創立魔家,人稱子魔子。此人雄心萬丈,單人隻劍鬥敗當時許多魔頭,將這些魔道宗派合而為一,可惜子魔子死後,後繼無人,這些魔道人物本就桀驁不馴,人人以為獨得子魔子真傳,結果再度分裂。魔家實力最強的宗派叫作十魔,亦是後世附會的三宗六派,此外則有一妖魔,妖為血脈上的界定,魔為道術上的區分,妖族是人族的主要對手,周天五逆排在第一,不過經過天人大戰,西行平妖,妖族六神、七聖皆遭遇眾創,妖族勢力急劇衰落,即便有白素貞這樣慈心柔憫的妖族高手,也難以挽回妖族的頹運。


    魔道代妖族而興,將妖魔列為十魔之一,也有領袖妖族的意味。不過雖有一些妖怪和魔道過從甚密,也未必會服從魔道調度。


    天魔為十魔之首,蕭青玄作為天魔宗的宗主,一直想繼承子魔子遺誌,完成一統魔道的大業。蕭青玄積極投效強大的龍族,組建飛龍衛,為龍皇效力,立下汗馬功勞。


    蕭青玄修為極高,平生罕逢敵手。謝無畏雖是江湖遊俠,身經百戰,單打獨鬥卻不是蕭青玄的對手。


    子魔子素有救世之誌,他出世行道的時候,正是禮崩樂壞,諸侯兵爭最激烈的時代。魔道中人雖然名聲大都不怎麽好,卻不見得都是邪惡之輩。正邪魔道本來就是相對而言,但其中也不乏橫行無忌,作惡多端之輩。


    子魔子堪稱是遊俠之祖,他雖無俠客之名,做的卻是行俠仗義之舉。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太史公謂遊俠這行雖不軌於正義,但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孟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所以言必信,行必果,不能算最高的道德標準,俠客的所作所為,甚至不一定合乎正義。


    通常官府的律法代表正義,令行禁止,是任何人都不可觸犯的。正義即公理,而俠客仗著武藝高強,不通過官府自為裁決,不管正義與否,都已觸犯了律法。這也是俠客不為官府所容的原因。


    至於俠客和官府誰更能代表是非公理,倒成了次要問題。官府執掌生殺之權,利益驅使,不免有徇私枉法的地方,這就給了俠客主持正義的空間,其實官府肆無忌憚並非百姓之福,隻是俠客這種力量雖為世俗百姓喜聞樂見,卻沒有寬裕的生存空間,難以很好的發揮作用。


    後世的俠義公案,倒為俠客的行事作風提供了一種範例。人物雖多屬虛構,是社會人心的反映,俠客為官府或某種勢力效力卻是司空見慣的。


    看家護院、保鏢雖屬一種職業,也未始沒有俠者的意味。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不取酬勞。固然精神可嘉,恐怕尋常人所樂於奉行。


    人類的肉身雖為寄宿、皮囊,一日三餐,不食則饑,人類為了肉身的安適,百般營求,欲望過奢固然是一種負累,安貧樂道畢竟是一種很高的精神修養,並非常人容易做到。


    在與人為善、行俠仗義的同時若能獲得一點酬勞,用來安身立命,似乎也無可厚非。自古道,‘窮文富武’,習武之人大概也是深諳此中三昧的。


    子魔子一生為人排憂解難,蕭青玄的才力不在子魔子之下,修為也是青出於藍,但行事作風卻和子魔子大不相同。他的劍法詭秘莫測,修煉的雖是魔家真訣,使出來卻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謝無畏本想知會祝家姐妹退走,哪知蕭青玄親自出手,有意要將他留下。蕭青玄在一旁觀戰許久,自然也看出謝無畏和施綃珠聯璧合,極難應付。趁著兩人各自為戰,正好可以逐個擊破。


    蕭青玄劍勢飄忽,不可捉摸,謝無畏隻覺得眼前一花,對方的長劍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刺來,謝無畏慌忙揮格擋,蕭青玄變招極快,不等劍式用老,劍刃一個奇異的彎折,疾刺謝無畏麵門。


    謝無畏叱喝一聲,飛身而起,他的劍法以拙勁見長,防守嚴密,再加上施綃的配合幾乎沒有破綻可尋。


    蕭青玄劍法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謝無畏也是生平僅見,他想不出應對之法,不敢接應,雙足落地,驚出一冷汗。


    蕭青玄輕哼一聲,不慌不忙,招招進逼,謝無畏也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但在蕭青玄的攻擊下卻毫無還手之力,生怕一個遲疑,落入蕭青玄彀中,在劫難逃。


    祝家姐妹殺退幾個天魔宗弟子,眼見謝無畏左支右絀,岌岌可危。


    祝英秀忙道:“姐,咱們快去幫他。”


    “英秀——”


    祝英姿喚了一聲,祝英秀早已掠飛而去,不由微微苦笑,祝英秀是個急性子,說好聽點是巾幗不讓須眉,卻多少有些魯莽衝動。


    謝無畏連連退避,明顯不是蕭青玄的對手,而蕭青玄劍法譎怪,氣定神閑,隻封住謝無畏的退路,並不急於傷人。


    祝英姿稍一揣想,便明白蕭青玄這是故意為之。想吸引更多的刺客前去救人,飛龍衛和城防兵便可從容布置,將刺客一網打盡。


    眾多刺客死得死,傷得傷,剩下寥寥數人,都相互支拄,且戰且走。


    施綃百忙中回頭一望,隻見謝無畏和蕭青玄交上了手,難以脫身,不禁心頭大急,將石蠻交給同伴,“你們先走,我去幫謝大哥。”


    施綃和謝無畏感情深厚,不忍心棄他於不顧。這次刺殺皆是屠龍會挑選出來的死士,並無生還的打算。


    石蠻見城防兵趕到,敵人越聚越多,高呼道:“弟兄們,跟他們拚了。”


    “好,石兄說得對,要死死在一起。”


    “能和眾位兄弟一同赴難,黃泉路上卻不寂寞。”


    “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呀——”


    眾人紛紛應諾,豪氣幹雲。複又回頭,和飛龍衛殺到一起。


    祝英秀手舞火鏈,勢如破竹,衝到蕭青玄身後,也不答話,揚長打出一道火光,狂風呼嘯,氣勢猛惡。


    蕭青玄是何許人物,自不會被祝英秀傷到,他身軀微晃,霎時失了蹤影,祝英秀怔了一怔,暗叫不好,忽覺得寒光刺眼,蕭青玄從天而降,揮劍朝她頸項削去。


    蕭青玄的劍法詭譎凶殘,沒有使劍高手的雍容嫻雅,卻更為酷烈,讓人不寒而栗。


    祝英秀心頭咯噔一跳,她的火鏈對付尋常衛卒還可以,蕭青玄是天魔宗宗主,修為早已邁入神人境界,祝英秀連蕭青褵都鬥不過,還折了一臂,如何能是蕭青玄的對手。


    “英秀——”


    祝英姿眼見祝英秀命在頃刻,不由心頭發冷,不忍心看她身首分離的慘狀。


    這時,一條金色的人影倏然而至,卷起祝英秀的身體奪路而走,蕭青玄殺人如數,並沒有劍下留情的習慣,留著謝無畏是為了吸引他的同伴來救,但敵手一多,壓力便增,是以蕭青玄想一舉擊殺祝英秀,以壯聲威。哪知這條金影突然殺出,速度之快猶如流星飛墜,蕭青玄也措手不及。


    緊接著施綃又趕了過來,謝無畏精神一振,兩人雙劍合璧,劍上光焰大盛,威力陡增數倍。


    兩的鴛鴦劍法威力極強,配合起來不壓於神人境高手,蕭青玄是劍道大家,眼力高明,一見鴛鴦劍法相輔相承,滴水不露,當即將祝英秀的死活放到一邊,收斂心神,先應付鴛鴦俠侶再說。


    祝英秀對蕭青玄的劍術缺乏了解,雖然看到謝無畏一味閃躲,不敢硬接,和蕭青玄交手之後才領會到他的可怕之處。


    蕭青玄的劍法看似毫無章法,沒有脈絡可尋,又和耳熟能詳的無招境界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老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斯在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斯在下並收藏月老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