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和情感常常對舉,但是兩者並非對等的東西,理智隻是一種大腦思維,換而言之,不論何種理性思維都有其情感基礎。


    理智是後天鍛煉出來的,以人類最為發達。情感則是與生俱來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草木有沒有情不太好說,人乃至鳥獸大抵都是有情的。孟子說的良知良能,指的便是先天的情感作用。王陽明提倡致良知,也是有見於此。


    先儒有性善情惡之說,智巧更為老子深惡痛絕,以為是詐偽叢生的根源。實際善惡是人類才有的觀念,春生秋殺本來是自然現象,世間鳥獸或食肉或食草,也不過是隨順其稟性罷了。


    許多宗教都戒殺生,以殺生為惡,騶虞不踐生草,不吃活物,被稱作仁獸。若以肉食為惡,素食為善,人類既食肉也食素,自然是可善可惡的了。


    至於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一種是順適的情緒,一種是不適的情緒。理智又以情感為基礎,性、情、智勿寧說是一脈相承的,存善心的人,其情多順適,理智也多在為善上努力,反之,亦然。


    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也是後世智巧日進,詐偽叢生,老子看出這種情狀是理智發達的緣故,是以要屏棄一切聖智仁義,複返於自然。


    然而自然之世,人類與鳥獸同群,茹毛飲血,朝不保夕,直到聖人出世,漸次有了種種製作,人類才製伏了凶禽猛獸,成為大地之主。可以說惟聖與智,民利百倍。仁義孝慈也是人類才有道德,道德是要求人類團結互助,發揚善性的。荒野蠻民,諸洲多有,因無聖智仁義,更談不上孝慈巧利,隻能終古與鳥獸同群罷了。


    所以說,老子的觀察雖不無可取之處,提出的解決方法則根本不對。再者,既然要民利百倍,為何又絕巧棄利,豈不是前言不搭後語?


    老子的理智和蒙昧對立,取消理智,返於蒙昧,雖然在降低個人欲求上有一些作用,像少私寡欲還不無可取,絕學無憂勿寧說是自我愚弄。


    究其原因,老子認為一切人類智能道德都是不好的,所以要一切取消之。這種思維方式直到近世還大張其焰,大約道德文化不至於全好或全壞,就像對一種病症無可措手,不論病入膏肓是否屬於誤判,倘若開出絕、棄、革、打、破的藥方,也隻是恨其不死,而要其速死而已。


    莊子也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任何道德禮製都有被綁架的可能。所以阮籍大呼‘禮豈為我輩而設’?藏在心中的才是真道德,狂呼叫囂光在嘴上喊的往往是假道德和不道德。道德禮製誠然有其流弊,然而一切取消之,也未免因噎廢食。


    文明之樹能結出碩果,不能不說是道德智能的功勞,後人不能殺蟲除草,使其永葆生機,反而要連根絕除之,實在是喪心病狂,枉為人子。


    老子說少私寡欲,較為可取。絕學無憂,則值得商榷。蓋因私和欲多被認作負麵的東西,‘私’確實是人類的大敵,人類能製伏鳥獸,便緣於群道的發皇,組織種種團體,而‘私’則是群道崩潰的根源,宛如堤壩上的蟲蟻,任何組織的崩潰都是因私害公的結果。


    道學家認為‘欲’是有害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一些宗教家也多有禁欲的主張。一個‘寡’字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張節製欲求的,或許他認為私和欲難以禁絕,但是要加以節製。


    至於學,先儒說學是仿效的意思。‘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人類有曆史,而鳥獸沒有曆史。便是因為人類既能學習,又能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人類文明便是這種智識積澱的結果。


    ‘絕學無憂’,固然有一定道理。學為理智,憂為情感,情感有順適的,有不適的。憂大抵是一種不適的情緒。理智皆有情感基礎,換而言之,老子認為學習本身是含有苦味的,學得越多,憂患越深。


    與之相反,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把學習當作愉樂的事,想來不學不但不能解決他的憂愁,反而會減少他的樂趣。


    老子不知情感在先,理智在後,有了憂愁的情緒,做什麽都會憂愁。學亦憂,不學亦憂,世間不學之人比比皆是,無憂之人能有幾人?


    孟子說,‘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老子獨以學習為憂,老子其器小哉!


    孟子道性善,人人皆可為堯舜。又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惻隱、羞惡皆為情感的範疇。又說‘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這良知便是從性、情中自然流露的,所以說是不慮而知。性、情、智,一脈相承。王陽明特別提倡‘致良知’,確實有所洞見。


    然而若不明性、情、智三位一體,良知乃是從善性、四情發出,後學末流放縱偏激的性情,便和致良知南轅北轍了。


    良知和理智並不相同,良知是從善性、四情派生出來的,純然是善的,理智雖以情感為基礎,亦受情感所左右。


    …………


    理智和情感常常對舉,但是兩者並非對等的東西,理智隻是一種大腦思維,換而言之,不論何種理性思維都有其情感基礎。


    理智是後天鍛煉出來的,以人類最為發達。情感則是與生俱來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草木有沒有情不太好說,人乃至鳥獸大抵都是有情的。孟子說的良知良能,指的便是先天的情感作用。王陽明提倡致良知,也是有見於此。


    先儒有性善情惡之說,智巧更為老子深惡痛絕,以為是詐偽叢生的根源。實際善惡是人類才有的觀念,春生秋殺本來是自然現象,世間鳥獸或食肉或食草,也不過是隨順其稟性罷了。


    許多宗教都戒殺生,以殺生為惡,騶虞不踐生草,不吃活物,被稱作仁獸。若以肉食為惡,素食為善,人類既食肉也食素,自然是可善可惡的了。


    至於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一種是順適的情緒,一種是不適的情緒。理智又以情感為基礎,性、情、智勿寧說是一脈相承的,存善心的人,其情多順適,理智也多在為善上努力,反之,亦然。


    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也是後世智巧日進,詐偽叢生,老子看出這種情狀是理智發達的緣故,是以要屏棄一切聖智仁義,複返於自然。


    然而自然之世,人類與鳥獸同群,茹毛飲血,朝不保夕,直到聖人出世,漸次有了種種製作,人類才製伏了凶禽猛獸,成為大地之主。可以說惟聖與智,民利百倍。仁義孝慈也是人類才有道德,道德是要求人類團結互助,發揚善性的。荒野蠻民,諸洲多有,因無聖智仁義,更談不上孝慈巧利,隻能終古與鳥獸同群罷了。


    所以說,老子的觀察雖不無可取之處,提出的解決方法則根本不對。再者,既然要民利百倍,為何又絕巧棄利,豈不是前言不搭後語?


    老子的理智和蒙昧對立,取消理智,返於蒙昧,雖然在降低個人欲求上有一些作用,像少私寡欲還不無可取,絕學無憂勿寧說是自我愚弄。


    究其原因,老子認為一切人類智能道德都是不好的,所以要一切取消之。這種思維方式直到近世還大張其焰,大約道德文化不至於全好或全壞,就像對一種病症無可措手,不論病入膏肓是否屬於誤判,倘若開出絕、棄、革、打、破的藥方,也隻是恨其不死,而要其速死而已。


    莊子也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任何道德禮製都有被綁架的可能。所以阮籍大呼‘禮豈為我輩而設’?藏在心中的才是真道德,狂呼叫囂光在嘴上喊的往往是假道德和不道德。道德禮製誠然有其流弊,然而一切取消之,也未免因噎廢食。


    文明之樹能結出碩果,不能不說是道德智能的功勞,後人不能殺蟲除草,使其永葆生機,反而要連根絕除之,實在是喪心病狂,枉為人子。


    老子說少私寡欲,較為可取。絕學無憂,則值得商榷。蓋因私和欲多被認作負麵的東西,‘私’確實是人類的大敵,人類能製伏鳥獸,便緣於群道的發皇,組織種種團體,而‘私’則是群道崩潰的根源,宛如堤壩上的蟲蟻,任何組織的崩潰都是因私害公的結果。


    道學家認為‘欲’是有害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一些宗教家也多有禁欲的主張。一個‘寡’字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張節製欲求的,或許他認為私和欲難以禁絕,但是要加以節製。


    至於學,先儒說學是仿效的意思。‘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人類有曆史,而鳥獸沒有曆史。便是因為人類既能學習,又能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人類文明便是這種智識積澱的結果。


    ‘絕學無憂’,固然有一定道理。學為理智,憂為情感,情感有順適的,有不適的。憂大抵是一種不適的情緒。理智皆有情感基礎,換而言之,老子認為學習本身是含有苦味的,學得越多,憂患越深。


    與之相反,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把學習當作愉樂的事,想來不學不但不能解決他的憂愁,反而會減少他的樂趣。


    老子不知情感在先,理智在後,有了憂愁的情緒,做什麽都會憂愁。學亦憂,不學亦憂,世間不學之人比比皆是,無憂之人能有幾人?


    孟子說,‘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老子獨以學習為憂,老子其器小哉!


    孟子道性善,人人皆可為堯舜。又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惻隱、羞惡皆為情感的範疇。又說‘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這良知便是從性、情中自然流露的,所以說是不慮而知。性、情、智,一脈相承。王陽明特別提倡‘致良知’,確實有所洞見。


    然而若不明性、情、智三位一體,良知乃是從善性、四情發出,後學末流放縱偏激的性情,便和致良知南轅北轍了。


    良知和理智並不相同,良知是從善性、四情派生出來的,純然是善的,理智雖以情感為基礎,亦受情感所左右。


    與之相反,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把學習當作愉樂的事,想來不學不但不能解決他的憂愁,反而會減少他的樂趣。


    老子不知情感在先,理智在後,有了憂愁的情緒,做什麽都會憂愁。學亦憂,不學亦憂,世間不學之人比比皆是,無憂之人能有幾人?


    孟子說,‘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老子其器小哉!


    孟子道性善,人人皆可為堯舜。又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惻隱、羞惡皆為情感的範疇。又說‘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良知便是從性、情中自然流露的,所以說是不慮而知。性、情、智,一脈相承。王陽明特別提倡‘致良知’,確實有所洞見。


    然而若不明性、情、智三位一體,良知乃是從善性、四情發出,後學末流放縱偏激的性情,便和致良知南轅北轍了。


    這良知便是從性、情中自然流露的,所以說是不慮而知。性、情、智,一脈相承。王陽明特別提倡‘致良知’,確實有所洞見。


    然而若不明性、情、智三位一體,良知乃是從善性、四情發出,後學末流放縱偏激的性情,便和致良知南轅北轍了。


    良知和理智並不相同,良知是從善性、四情派生出來的,純然是善的,理智雖以情感為基礎,亦受情感所左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老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斯在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斯在下並收藏月老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