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暖陽難化黛玉心中冰冷。[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這幾日在宮中行走,兩位公主對黛玉敬重,口稱“玉姑姑”。衛芊命人賜下綬帶、宮花,予女典官之位,因此不曾在宮中受到什麽欺負。


    幾日打發時間,兩個天真公主的確讓她心情好受些。但想到自家失蹤的夫君,想到寶玉棄家而走,林黛玉心中不好受。


    旁人一個個安慰勸說,難以消除林黛玉心中憂慮。不單單是傷心,更是掛念寶玉的安危。


    賈政在家悶悶不樂,徹底對寶玉死心,將一切希望放在小兒子和孫子身上。


    而王夫人則把這一切歸罪於林黛玉這個喪門星。若非林家以及賈璉、王熙鳳幫襯,她都有心將林黛玉給休了。


    衛芊賜下女官之位,黛玉的日子明顯好過些。地位比婆婆要高,加上背後娘家撐腰,王夫人不敢再有異動。


    望花園中萬紫千紅,黛玉本欲作詩解悶。忽然自嘲一笑:“這些勞什子東西有什麽用呢?”在現實麵前,就算是黛玉也隻能彎腰琢磨油鹽醬醋。


    她自問嫁給賈寶玉後對父母孝順,對寶玉體貼,極盡所能維係這個家。但是……


    林黛玉很想找到賈寶玉,當麵問一問他到底是為什麽將自己、將整個家族拋棄。


    瑩淚落下,女子略略擦拭,不由想到自家表姐說的話。


    “前世債,今生孽。哭吧,哭吧,哭累了,淚盡了,權當還他前世。”旁人勸說林黛玉少流淚,少憂傷。唯獨衛芊仍保持一副笑容,非但沒有勸黛玉,反而讓她趕緊將情緒發泄幹淨。


    “發泄完了,回頭才能開始新的人生。”


    想到衛芊的話林黛玉心中複雜:“表姐倒是個奇人,這些年過去心性還是那般。”


    大道之路悠久,若沒有一顆堅定道心,如何久持?


    宮中紅塵黑暗之地,難以消磨衛芊的道心傲骨。


    走過一片牡丹叢,黛玉突然瞧見前方有一位少婦抱女孩賞花。


    林黛玉神色微變,轉身想要離開。


    “娘娘,是賈夫人。”少婦旁邊的宮女眼尖,這一叫出,林黛玉隻好上前拜見。


    薛寶釵見林黛玉走來,讓人將蠍主看好。


    “拜見薛妃娘娘。”黛玉行禮,麵帶複雜之色。


    昔年賈府居住的姐妹成為宮中妃子,而且……


    原本大家都不看好薛寶釵未來,沒想到薛寶釵翻雲覆雨,手段傑出,生生爬到婕妤之位。


    她連同她生養的五公主不得太後喜愛。[]隻是皇帝偏愛,在宮中小日子過得不錯。


    寶釵一身牡丹對襟襦裙,腰間金絲帶綁作花狀,頭頂帶三金釵。一曰“傲世雪”一曰“金屋寶”一曰“鳳吟釵”都是司徒昀命人打造。三副一套,用薛寶釵之名。


    傲世白雪,金屋藏嬌,鳳吟瑤釵,這種恩寵在宮中也隻有寥寥幾個宮妃可比。


    能讓司徒昀花心思勝過這套金釵的,唯有衛芊當初得到的“玉梅妃子印”。原本,玉印是皇帝的象征。即便是皇後,也隻能用鳳凰金印。


    但當時司徒昀和衛芊折騰諸臣,為答謝衛芊,司徒昀派人尋得一塊石中帶玉的胚料。讓能工巧匠以不損毀玉料為前提,在白石印兩側雕琢出梅花淡影,並且在正麵保留一隻梅花圖,並上書“玉梅妃子”四個陰體字、


    用此憂章,除卻四個大字外還有一株梅花圖案。


    這印一出,就連前朝都隱約聽到風聲。


    玉印是皇帝的特權,如今司徒昀打了個擦邊球,諸臣心中憤憤。但因為那段時間朝中低氣壓,而不敢跟司徒昀爭執。


    薛寶釵打扮富貴,符合她現在的地位。


    反觀當年大家以為未來前途最好的林黛玉。如今夫君走了,自己孤苦無依。薛寶釵雖然不曾幸災樂禍,但人之本性在於對比。


    看黛玉僅僅穿著一身簡單羅裙,長發高盤,麵容憔悴,她自然而然升起一股優越感。


    而且――


    當初差一點,嫁給寶玉的就是自己。


    薛寶釵對寶玉有份感情,但感情並沒深到失去理智,為他而拋棄一切的地步。她有這個時代女性的傳統氣質,雖然心中高傲,但難以和整個時代對抗,最終隻能隨大流而低頭。


    在權利之下,薛寶釵人生顛簸。被衛芊召入宮中做女官,在宮外被人抓走差點當妓,最後被司徒昀收入龍床。


    在這個時代王權的壓力下,她雖然心中不甘,但也隻能隨大流一般行動。隻是她保持一份高傲,和文妃以及衛芊一樣,不肯在宮中放下身段和宮妃們勾心鬥角。


    這也歸功於衛芊。沒有衛芊時,後宮是什麽樣子?文妃那幾年她被諸妃打壓,一年見不到司徒昀幾麵。


    直到衛芊崛起,一掃宮中妖氛,像她這種不欲摻和爭鬥的文靜女人才總算過上好日子。隻要不爭,不用陰私手段,衛芊不會追究。


    薛寶釵有皇帝寵愛,有衛芊看守避免宮鬥,有女兒環繞在身邊,享受著宮中錦衣玉食,還能恩惠一下薛家。簡直是人生贏家的待遇。


    當初在賈府居住的那些女兒們。除卻衛芊生活最好外,就數得上她和迎春。迎春靠著老爹和哥哥,雖然關係不親,但賈府不曾沒落,終歸沒有嫁給薄幸人,而是嫁給一個當朝進士,書香門第。


    惜春在賈母死後回寧國府,探春跟著王夫人等人和林黛玉一起住,至今在家不曾出嫁。當年賈母有心讓她入宮幫一幫元春,結果賈母這一走,一切成空。她跟著守孝,後半生沒有著落。


    家族好,夫家好,兒女好,對這個時代而言,一個女人所求也無非是這些。


    看著林黛玉,薛寶釵麵帶笑容:“原來是林女官。”薛寶釵不用賈夫人的名號,以免觸及林黛玉心中傷痛。但薛寶釵態度神色,以及旁邊的女兒環膝,無疑一副勝利者的模樣。


    見薛寶釵母女和諧,林黛玉不欲久待。


    可薛寶釵不讓她離開,拉著她詢問宮外發生的事情,探問母親的情況。


    雖沒提及寶玉這件事,但林黛玉說著其他事情時,腦子裏不住想著這件事。


    “當年……假如當年我不告訴表姐,自己執意要嫁寶玉。如今我的結果,她的結果又是怎樣?”當初,林如海本就不同意婚事,是衛芊出麵擺平。


    “薛妃娘娘。”突然,金袍少年從旁走來。少年眉清目秀,盡顯英武,和司徒昀有七分仿佛。


    薛寶釵一驚,看到少年連忙行禮:“太子殿下。”


    婕妤終究是婕妤,不過三品,難以和太子地位媲美。


    如今後宮中,太子願意稱呼一聲母妃的人,除卻衛芊和當初照顧他的兩個娘娘外,隻有文妃這幾個老人。類似薛寶釵之流,稱呼一聲“娘娘”,已經給足麵子。


    太子桀驁,諸妃心中明白,也不敢計較。司徒昀都不在意太子對這些妃嬪的態度,她們能說什麽?


    隻要太子敬著幾個對自己有恩的娘娘,這已經是一種仁孝,司徒昀哪會怪罪?


    畢竟,司徒昀當年都不會對每一個宮妃恭恭敬敬。就算麵上敬奉,暗中指不定什麽打算。從宮中長大,誰不知道宮鬥之慘烈?


    五公主和嘉跟著行禮,太子點頭,臉上多出幾分笑容。


    一個沒辦法對自己造成危害的妹妹,他不介意照顧一下。他對五位“嘉”字輩的公主,除卻元春的柔嘉公主外,其他四人關係都還可以。


    靜嘉大公主因為長在文妃身邊,在衛芊處和太子見得最多。


    太子讓人給五公主送上一點小禮物。然後對林黛玉道:“寧母妃正在找你,玉姑姑在這作甚?”


    薛寶釵聞言,忙道:“本宮和林女官昔日有舊,如今想要敘舊。”


    “玉姑姑畢竟是天天外出的女官。娘娘是宮中人,不便和外人勾連,以免被人非議。”太子將林黛玉帶走,薛寶釵神色變幻,默默不語。


    “哼!說什麽跟外人勾連。清汜殿那位天天召喚外麵的女官們入宮朝見,哪裏有一點清淨模樣?”太子走後,身邊宮女忍不住替自家娘娘抱屈。


    “閉嘴!”薛寶釵瞪了她一眼,帶女兒回宮。


    太子這些年對衛芊敬重並非作假。到底是救命恩人,又是半個老師,真正將衛芊視作養母。


    私底下,司徒昀父子聊天時也成天“一家四口”的談論。太後,皇上,太子以及衛芊。


    除卻皇後的規製和名分外,其他不差什麽。


    薛寶釵心中明白,自己在後宮過得好,就不能爭什麽。


    另一邊,太子帶林黛玉離開花園。


    林黛玉對太子致謝,太子不置可否:“以後入宮小心點,後宮妃嬪們爭鬥太多,你身份特殊,不便摻和。”


    來清汜殿,向衛芊請安。


    衛芊放在禮單,笑道:“太子今天怎麽有空來本宮這?”


    司徒昀準備第二次南征,如今太子應該在宮中忙碌攝政之事。


    “太傅說我這幾日看書太累,讓我出來散散心。”


    於是,衛芊和太子閑聊。黛玉在一旁傾聽,麵帶訝色。二人說的可不是什麽家長裏短,而是議論朝政,說起北方局勢。


    “如果父皇南下,這次北方會不會再鬧起來?”


    “本宮和你父皇巴不得北邊鬧一下,趁機將北方那位可汗殺了,也好再換一個聽話的人。”這次,衛芊和司徒昀有準備,就算麵對南北夾擊之局,也不會有上次那麽凶險。


    接著,衛芊提及洪災,跟司徒燾說著災後治理善後的情況。“目前雖無災害,但未來之事誰說的準?”衛芊一臉高深莫測:“早早了解這些,太子日後用的上。”


    “母妃說的是。”太子以為衛芊說的是自己登基之後,沒想太多。


    和衛芊聊天後,太子告辭,將時間留給黛玉和衛芊。


    “表姐,我想修道。”太子離開後,林黛玉輕輕說出自己的心意。


    聞言,衛芊笑了,從軟塌起身。這一笑,光輝乍現,群星明曜:“姐姐一向信奉‘路是自己選的,就算再艱再難也必須走下去。’如今你選擇這條清冷之路,真想好了?”


    “想好了。既入此門,不死不悔!”林黛玉一字一句,萌發道心。


    一入世,一出世,兩者不同選擇都已經超脫原本命數。不知姐姐你又如何而為?衛芊在感歎林薛二人的舉動是,忍不住想到警幻仙姑。


    那金陵十二釵已成笑談,不知她下一步會怎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驪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痕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痕之月並收藏驪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