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和貴妃的喪禮後,緊跟著四月便趕上太上皇駕崩。[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這是喜喪,太上皇壽終正寢。於一天早晨,在寢宮發現他長眠不起。


    當然,作為內部人員,衛芊明白。太上皇假死脫身,真身已經前往瓊山修道。


    據衛芊所知,太上皇離開大明宮的第一夜,立時獲取人仙道果,並且一下子躍至第三重境界。功德、氣運一一融合,太上皇飄然離去,逍遙問道,隻留下衛芊和司徒昀準備他的葬禮。


    帝陵那邊早就建好,隻需下葬即可。而宮中因為前麵兩女的喪禮,目前還沒撤去白幡,索性清洗修繕一下繼續用。


    司徒昀大赦天下,舉國掛孝守喪。


    而太上皇的諡號,最終選擇“文”。


    經天緯地曰文,太上皇乃太平皇帝,以文安天下,治國安邦,民生安泰。


    這件事安頓完,衛芊緊趕著進行先蠶祭的最後一個環節――繅絲。


    將蠶繭抽線,並且由皇後親自製作三匹錦緞。這錦緞用來太廟祭祖,彰顯身份。如今皇後駕崩,自然是衛芊來了。


    憑借自己的身手,衛芊小心翼翼在不斷線的情況下從沸水中完好抽取蠶絲。


    旁邊蠶婦們一見,大喜過望:“綿綿延延永無斷,子嗣昌隆社稷安。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三股線不斷,這種兆頭寓意今年紡織業平平安安,豐產富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眾人不斷說著吉祥話,請衛芊移駕偏殿進行紡織。


    薛寶釵和紅椿在一旁侍奉,但衛芊為表心誠,親自動手趕工製作綢緞。


    在蠶室住了幾日,衛芊將將幹完活。這些錦緞用來祭祀太廟,回頭就會被收入內庫。


    至此,先蠶祭總算是告一段落。


    在眾王妃命婦麵前刷臉,更親自主持三次喪禮,衛芊真真正正得到眾命婦認可。


    後宮大權在手,衛芊漸漸又升起曾經的念頭。


    “如今後宮再無阻礙,如果這時候司徒昀病逝,請太後娘娘垂簾,我是不是可以幫著治理江山?”


    南秦那邊實在太難發展了。憑空建造一個國家,哪裏是那麽容易的?


    衛芊猶豫徘徊,難以抉擇。


    在高祖皇帝盤算衛芊的南秦時,衛芊也在盤算他們司徒家的江山。


    轉眼夏去秋來,又是一年重陽佳節。


    去年太上皇邀天下有道之人論道的場景曆曆在目。


    但這一年,太後娘娘不願大過,讓女官去衛芊處傳旨:“告訴寧妃,自己人辦個小宴即可。”


    隨太上皇、皇後和貴妃身死,掖庭之中同樣有一場大變。


    掖庭女官打亂重組。女宰相在太後娘娘處,下麵兩位尚書在衛芊和賈元春處。八位尚宮統帥四局,如今再添尚醫居,以女醫幫助宮妃診治,又有兩位新的尚宮。


    十位尚宮之下,女侍中也增添四人,共計二十人。


    衛芊將紅椿提拔為尚書,協理自己管理後宮諸事。薛寶釵從賈元春處討來,連帶香菱一起作為女侍中。至於更下麵的兩個長史,則是依雲和琪雲二人。


    寧德妃執掌六宮之事,身邊人跟著水漲船高。加上賈元春懷有身孕,又有公主傍身,風頭正盛。


    故外人稱此為“賈衛六宮”,這對姐妹倆執掌後宮大權,賈府和衛府揚眉吐氣。賈政終於做到正四品的位置,而賈璉因為前往工部,如今是正三品的官位,專門負責農業水利。


    女官走到清汜殿,正看到司徒昀和衛英也正走向清汜殿。


    這一年,也是衛英真正入朝的時候。他參加文武舉,取兩科進士之名。但可惜的是武舉為探花,而文舉僅僅是二甲進士。


    說來也巧,春闈四月,殿試第二天就是太上皇駕崩的日子。雖然麵上沒說什麽,但眾人心中慶幸。如果太上皇再早死幾天,科舉都要跟著□□涉。


    沒有取得狀元,衛英雖有些失望,但文武雙全在本朝也算罕見之事。所以司徒昀給他禦前行走之職,讓他隨自己觀看朝政,便於學習。


    “拜見陛下,拜見衛伯。”女官見二人走來,欠身行禮。


    司徒昀頷首,隨意走入殿內,見衛芊不在,詢問留守的薛寶釵:“你家娘娘呢?”


    “娘娘在禦花園賞花,並且在召見前兩天的那些西洋人。”


    幾日前,一些西洋人來到中土。


    對這些景教人士,司徒昀並不在意,草草讓理藩院接待,隻在麟德殿見了一麵。


    不過衛芊對這些西洋人很感興趣,命人將景教的傳教士請來。


    司徒昀過去時,正聽到衛芊和那些景教人士說話。旁邊有人給衛芊畫西洋畫。


    衛芊抱著一個玻璃瓶,對旁邊金色卷發的老傳教士笑說:“你們上供的這些東西本宮挺喜歡的,你們那邊可有種子?本宮想種種看。”


    一個金發景教人士說著別口的中土話:“娘娘,這些水果蔬菜被製作成罐頭,並沒辦法種植。我們攜帶的這些東西,除卻苞米之外都不能生長。”


    “有苞米也可。”衛芊眼睛發光,馬上命人去準備。


    “本宮找苞米已經很久了。”


    “你找什麽很久,怎麽不跟朕說一聲?”司徒昀二人過來,衛英對衛芊行禮。“姐姐。”


    衛芊看著自家弟弟,如今已經是風華正茂的少年郎,俊朗英武,有父親之風。


    香菱給二人搬來椅子,衛芊道:“昔年妾身不是從外洋搞來地薯――不,金瓜的種子?”


    “就說地薯吧。你不是後來有推廣了一種金瓜?怎麽,難道你又想種什麽?”


    衛芊在民間被視作女神農,她這些年不斷推廣新的作物。南洋、西洋的蔬菜水果在民間廣為流傳。


    但衛芊最想找到的一種作物是玉米。玉米產量極大,而且容易播種。


    如今剛剛找到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跟司徒昀一說,司徒昀大手一揮:“你回頭去找賈璉,你們兄妹商議吧。”


    司徒昀樂見其成,當年父皇推廣地薯,自己如果能夠推廣玉米,讓農業進一步發展,百姓衣食豐足,這便是自己的功績啊!


    “還有一件事。”衛芊讓西洋人暫時退下,將手中的玻璃瓶遞給司徒昀:“這是西洋的罐頭便於儲存保鮮。聽說西方行兵打仗時用罐頭裝載食物,可確保士兵們能夠吃到時令蔬菜和水果。”


    “你是說……”司徒昀眼睛一亮。這種罐頭可以進行借鑒學習,自家軍隊也可以這樣辦。


    “那麽,我們跟西洋人買?”


    “買什麽?玻璃這種東西古法就有,隻是不如西洋先進罷了。我們可以自行置辦玻璃廠,回頭讓西洋學來手藝即可。這種罐頭封存的法子不單單是軍隊,如果能夠大型推廣,還能傳入民間。”


    沒有太上皇在,衛芊行事少了一層障礙。跟司徒昀說話做事更加肆無忌憚。有太後娘娘撐腰,隻要不是蹬鼻子上臉,一些有利於國策的楔議司徒昀樂意采納。


    “建立自己的玻璃廠?”司徒昀思考這件事的利弊:“這種事應該也算是工部的活,你找你表哥,回頭讓他去試試。”


    “妾身謝過陛下。”


    之後,太後身邊女官前來傳達太後的旨意,衛芊應下準備重陽節家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驪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痕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痕之月並收藏驪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