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數,成於五,盛於七,而極於九。[]


    九九重陽日,此乃陽氣衝和之日。凡間有“金菊醉酒,重陽登高”的說法,而修道之人也會在這一天登高納氣,潛心修行。


    不過這一年,所有道人皆沒有這份心思了。


    因為司徒昀張開皇榜:“月前,蓬萊太液之湖有仙人垂降,此道蓮一品。滿池蓮香經久不消。朕有感仙人賜福,廣邀天下有道之人共賞仙品。”


    那朵蓬萊湖中的蓮花是司徒昀找東方聞去海外搞來的仙藥。種植在太液池裏,香氣習習,散於宮中。


    重陽節敬老,司徒昀漏出口風,如果有人在論道中得太上皇垂憐,可將此物賞賜給他。此外還有不少修道之人用的東西。


    皇榜一放,立馬有不少修道之人靜極思動。不過這些人大多是散修旁門,修為還不入人仙境界。不過引經論典,討論道法已經足夠。


    隻可惜佛教阻撓,心有不甘,司徒昀隨即拋出另一張皇榜,讓佛道辯論。


    這消息一出,玄門不少高人也惱了。


    太上皇向道,這些年道教因此得了不少香火。這些道人雖然不在乎,但他們有徒子徒孫,這些人可是在乎的。對太上皇向道之舉,諸修皆是讚賞之態。


    結果佛教來這一出算什麽?


    “本來我玄門和陛下討論成道玄術,你們佛門攪什麽局?”


    加上司徒昀暗中以佛門之口散布流言。


    “什麽仙人賜蓮。所謂仙人無非是我佛教外道仙人,七趣之一。雖有道行,不成正果。唯有佛法才是最終超脫彼岸。此蓮本該供奉於我道。”


    《楞嚴經》雲:“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strong></strong>”


    將神仙視為天人道一環,仍在六道之中。這也是最惱火玄門的一點。


    好吧,我們辛辛苦苦修仙得道,結果你來一句我們的天仙大道不如你佛門道果?


    就算那些高人消了爭執心,但為道統傳承也不肯讓沙門成為國教,以免再來一次玄門大破滅。


    古往今來,滅道滅佛的例子還少麽!


    於是,玄門十大洞天皆有人仙級弟子下凡。而佛門也有幾位大德高師一起於驪山行宮論道。


    這是衛芊的建議,想要趁機擺平驪山派的事情。而驪山,也是佛道兩家都認可的中立地帶。


    不然的話,在宮裏論道?大明宮中隻有道觀沒有佛寺。佛門顯然不樂意。而在城郊?城郊寺廟中而道觀少。而且,不管選擇哪裏,另一方都絕對不願意。


    與其這樣,不如選擇鬥姥娘娘的主場。畢竟這位娘娘被佛道一起推崇。所以,在九月初一的時候便開始三教法會,司徒昀攜諸妃前來聽講。


    太上皇和太後沒來,隻有群臣相隨,在這邊進行辦公。


    反正驪山行宮距離長安近,加上司徒昀準備齊全,也不用擔心什麽。


    群臣駐紮後,司徒昀帶領眾人聽道。


    王皇後抱著太子,吳貴妃、衛芊連同文妃、賢妃以及下麵幾個嬪妃都在。


    “秋風颯爽,倒是一個外出的好日子。”衛芊觀看著風景,伸了個懶腰:“若非方外之人在場,妾身有心和陛下外出狩獵一番。”


    司徒昀笑道:“那改日有空,我們去獵場玩玩。”二人為折騰這次法會,忙的焦頭爛額。更別提還有衛芊那個謠言。司徒昀花了好大功夫暫時壓下去,又把當年知情的某些人清理了一遍,矛頭直接對準王皇後。


    所以,這一次司徒昀幹脆將所有後妃都帶上。省得王皇後自己一個人吃幹醋。


    這佛道論辯實在沒什麽看頭。若論修為,不少道教高人可以吊打那些僧侶,但是在辯經上就差一籌。


    衛芊不忍心看道教被吊打,便道:“妾身車途勞頓頗有些乏力,先行退下。”


    “可。“司徒昀臉色有些不好看,盯著那些道士。你們倒是上啊!讓人家一個型尚逼退,你們丟不丟人?


    文妃想了想,借口照看大公主緊跟著衛芊退下,試探問:“妹妹不喜歡佛教?”


    “嗯?怎麽說?”


    “對於道教高人入宮論道,妹妹尚熱心操持。但對於佛門這次三教法會,妹妹一點興致都沒有。全權讓外朝的人操辦。更別說剛剛甩臉子,明顯是不喜歡佛教得利。”


    “朝廷本就嫌棄本宮多事,如今給他們一個效力的機會多好?至於佛教……”衛芊搖了搖頭。剛剛辯論那些道士的和尚就是悟海,老熟人了。她當然知道悟海的根底,對這一場論辯不抱希望。


    “不是妹妹不信佛,隻是沒辦法信。”衛芊在信仰這一點上和司徒昀類似。用的上就裝一下,用不上那就算了。


    “佛家有言。離於外道書論及世俗文頌。綺飾言辭。非佛所說。不應讚誦。”衛芊道:“任何一個教派都有差不多的言論。非自家所學,不容許信徒念誦。這也是曆年來佛道爭鬥的一個焦點。不過在天竺佛教中土化後,逐漸改了部分規矩。就拿六趣來說。六趣,又名六道,即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三善道,修羅,人道,天道。但是在中土化後生生從天道中演變神仙,將六趣改作七趣。認為道教果位不能超脫,仍在紅塵輪回之中。”


    文妃對這種信仰不了解,一般都是有什麽信什麽。有事求神拜佛,沒事就把他們扔到一邊。


    所以,聽衛芊講解,不覺好奇心一起,拉著衛芊在屋內坐下。大公主趴在母親身上,眼睛一眨一眨看向衛芊。


    “妹妹接著說。佛教有這種規矩,難道道教就沒什麽反擊?”


    “當然反擊了,傳說中老子化胡論,就是把佛教納入道教之中比作旁門。當年儒家孔聖不是問道老子?所以,道教就說佛教也是從道教演變。”“而佛門這邊,在中土化之後因為道教排斥,而且經典教義截然不同。便又衍生一條。佛經有五種人說。佛、佛弟子、諸天、仙人、化人,除佛之外四類人等宣講經法,得佛認可便為真經。”


    文妃聽著隱約有些不對勁:“那照這個說法,道教的經典需要得到佛教的承認?”


    “天底下像姐姐這樣多信的人很多,真正篤信佛教排斥外道的人乃至抵觸外道的人很少。旁的不說,姐姐每年可要過除夕、清明、重陽這些節日?這是我們先人留下的節日,你看佛教一開始在天竺的時候過這些節日?無非是漢化之後的演變罷了。”


    “至於道教經典,按照佛門的說法,隻要和佛教四法印一致便是真經。”


    “四法印?”


    “大乘實相,小乘無常、無我、涅盤,合乎這四種經意的其他教派法典也算真經。但不符合,那便是外道。”


    文妃似懂非懂,二人待了一陣子,這時外麵有人前來稟報:“陛下請兩位娘娘前去聽高士論道。”


    衛芊皺眉,正要借口退卻,隻聽那人道:“陛下說,這一場無論如何都要看看。剛剛有道人言口舌之辯皆是外道,他們準備占卜天時,呼風喚雨。”


    “什麽!”衛芊興致頓時來了:“這才是論道鬥法,走,姐姐,我們瞧瞧去!”在龍氣密布的地方,就連衛芊都沒那種能量呼風喚雨。這些道人們果然是有備而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驪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痕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痕之月並收藏驪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