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和薇薇安來到桃溪村沒幾天就到了農曆新年,正是桃溪村本土居民們最多的時候。


    這一年村民們過了一個格外喜慶的年。


    創辦旅遊公司已經來到了第三個年度,股東們終於拿到了他們的分紅。除此之外,村委發給每個村民伍佰元紅利。按照人頭算,多的人家甚至拿到了兩三千塊錢。


    和一年的收入相比,兩三千也許不算什麽,卻是額外的福利。讓他們對未來抱著期待,相信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


    年初一趕來燒頭柱香的人越來越多,就連亨利和薇薇安都來湊了湊熱鬧。


    他們上午從三岔口下來,坐上電力車到白龍穀纜車站。乘坐了二十多分鍾,抵達了閑雲觀。


    此時閑雲觀外邊的廣場上很熱鬧,擺著各種各樣的攤位。也有民間藝人們耍著拿手的把戲,或者是手指靈巧的製作傳統手工藝品。


    亨利和薇薇安目不暇接的看著這一切,一個一個小攤逛著。等到踏進閑雲觀的大門,薇薇安手中拎著不少小吃和小玩意。


    閑雲觀的大殿氣氛威嚴雄厚,亨利不由也被感染到這種莊嚴的情緒。雖然他並不信仰這裏的神,心中卻還是抱著敬仰參觀了大殿。


    從大殿出來之後,他好奇心發作,從旁邊的一座門向後邊走去。


    有一位穿著道袍的三十多歲道士攔住了他們,禮貌的製止他們繼續往裏走。


    “抱歉,我們並不知道這裏不讓人進,這就離開。”薇薇安趕忙上前,衝著道士微笑著說。


    那道士聽不懂英語,卻能看懂對方的笑容。他臉上也帶出一絲微笑,比劃了一個原路返回的手勢。


    往回走的時候,亨利回頭張望。後方是三座大殿,比起前邊的更加精美。隻不過看起來還沒有完工,能夠看到□□出的建築部分。怪不得不讓人進去。


    “這裏的宗教氛圍濃厚。”離開時,亨利對女兒說道。


    “嗯。”薇薇安輕聲應了一聲。信教的人一般都心中存著道德和底線,容易與人為善,民風普遍淳樸。


    從側麵了解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對人友善的地方,總比生活在一個排外的地方要讓人感到高興的多。


    “不知道這附近哪裏有教堂?”亨利隨口說了一句。


    薇薇安說:“回去的時候我問問曉雯,她應該知道。”


    亨利是一位天主教徒,薇薇安雖然在嬰兒的時候受洗過,卻並不信奉天主教。亨利不常去教堂,卻偶爾會去參加禮拜。


    拎著一手的戰利品,倆人又從纜車站乘坐纜車下到白龍口,坐上電力車回到三岔口。


    這距離很遠,花費的時間卻不多。纜車是按照裏程收費,往返三十,一站才五元錢。這個價格要比起任何景區的纜車收費都要便宜,簡直就是日常交通工具的價錢。


    薇薇安和亨利是初次乘坐纜車。她在車站聽說常住人口需要多次乘坐纜車的人可以辦卡,有月卡和次卡之分。


    月卡像公交卡一樣,充值一次八十元,可以在本月乘坐纜車一百二十次。月卡需要登記姓名和粘貼照片,隻限本人使用,一個站台每次隻能刷一下。


    次卡則按照六折消費,原本一站地五元變成了一站地三元。次卡同樣需要登記姓名,卻不限製誰使用,一站可進行多次刷卡。


    很多村民此時還不知道,遊發委正在醞釀一次升級,要把次卡的功能擴得更大,在落雲山景區實行一卡通計劃。


    除了在電力車上也裝上刷卡器之外,到時候會在多家商店、餐館也安裝上刷卡器,進行統一的數據管理。到時候村民或者遊客手裏就可以拿著一張卡無障礙的進行乘車、購物和消費了。


    回了家放下了東西,薇薇安休息了一會兒就去拜訪了胡曉雯。這一年胡家又選擇在桃溪村過年,隻不過這回胡新民和周青他們一起住在福祿街上的房子裏。


    “這附近哪裏有天主教堂?”胡曉雯詫異地看著薇薇安。


    看著她意外而吃驚的表情,薇薇安說:“難道沒有嗎?”


    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中國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人比較多,其他教派相比較之下就少了。要是大城市裏說不定還多一些,教堂肯定能夠找到。


    “縣城有教堂嗎?”薇薇安問。現在隻能祈禱這個距離最近的小城能夠有座教堂了。


    “臨水縣城肯定是有的。”胡曉雯想了一下說,“這樣吧,我幫你找人問問。”


    送走薇薇安之後,胡曉雯給黃哲打了一個電話。這家夥現在不在桃溪村,而是在雲市的家裏邊。互相拜年之後,胡曉雯就問起了他這附近哪裏有教堂。


    “咱們這附近還真是沒有教堂。”這個問題把黃哲也給難住了。他為了自己的計劃,可是把整個落雲山地區大大小小的鄉鎮都記在腦子裏。不說是了若指掌吧,大概的情況還是了解的。“臨水縣往下,也就往二河鄉那邊十幾裏地一個鎮上有個小教堂。不過那個地方太遠,還不如臨水縣距離近呢。”


    “好吧,那我隻能告訴薇薇安,如果他們想要去教堂,就直接去臨水縣的教堂好了。”


    掛斷電話,胡曉雯把這個消息告訴薇薇安就把這件事給拋諸腦後了。結果卻沒想到,這件事被黃哲給記掛在心上了。


    現在村子裏邊常駐的外國人有三十多將近四十個,未來說不定還會增加。再加上來度長假的外籍人士一直不少,這些人短則居住一個禮拜,長的時候有二十多天。


    不管怎麽說,在他轄內就算是他的居民。居民有訴求,還是合理合法的。作為地方官,他就應該想方設法的滿足才是。


    不過這個建築畢竟是滿足少數人需求的,還是按照這些人慣常的方式去辦最好。


    既然有了想法,黃哲就打算付諸行動。過了新年上了班,年味兒還沒散盡。村委的大門剛剛大開沒多久,就在告示牌底下擺出了一個捐款箱。


    原來,這是為了村子裏邊要蓋一座教堂而設立的。


    在國外時,教堂一般是由教會籌集,教會捐款匯聚資金建立的。


    這畢竟不是為桃溪村原著村民們服務的,黃哲也無權去拿屬於集體的資金來蓋這個建築。於是就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募捐,等到湊夠足夠的資金,再來蓋這個教堂。


    當然作為村支書,他已然為這個教堂劃定出了的地址。


    村南村北都不適合,這兩個區域的建築風格都是最為統一的中國風。也隻有最新的長青區才合適,那裏各種功能建築比較多,還都是現代化的簡潔風格。


    由於信眾並不多,這座教堂也沒有必要修建的很大。有那麽一間一百多平米的尖頂大屋,在擺上兩排座椅,前邊一座講經台。一個簡單的教堂就布置完成了。


    黃哲進行過估算,這麽一座教堂有十幾萬就能蓋好,並完成簡單的裝修。


    於是他把這個數字寫在紙上,和為什麽而進行募捐的原因一起貼在了黑板告示欄上。


    村委要進行募捐蓋教堂,得知這件事的村民都覺得很稀罕。如同黃哲預料的那樣,對此感興趣而關注的村民並不多。這消息隻在外籍人士當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就算不是教徒,這些人也或多或少曾經給教會或者社區組織的募捐進行過捐款。有的時候是某類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有的時候是為了某處的饑餓和災荒。關於修繕的募捐當然也遇到過。


    作為一名虔誠的信徒,瑪瑞安首先對此進行了響應。她不光是往捐款箱裏邊塞了一張寫著一千英鎊的支票——她隻能塞支票,國內的大額錢幣都在銀行、卡裏——她還跟黃哲提出了一個請求,得到了同意之後,在街角小店的門前同樣設立了一個捐款箱和說明情況的牌子。


    她更是細心的在打印的牌子上用手畫了一個簡筆畫的教堂。


    放在街角小店可比放在村委門前效果要好得多,立刻就讓居住在此地的外國人都注意到了。


    想一想就知道這座教堂是為誰建立的,本地可沒有天主教或者是其他西方教派的信眾。於是這些人紛紛慷慨解囊,五百、三百的往捐款箱裏塞錢。


    跟他們的薪酬相比,五百、三百是不多,可是他們的捐款是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說捐了一次之後就不再捐了,沒準下個月或者下下個月又捐一次。


    除了他們之外,來街角小店吃飯的人看到別人捐錢,往往會被帶動,塞個十塊、二十塊的。積少成多,慢慢地這筆錢遲早能夠湊夠了。


    得知村裏邊要修建教堂之後,克拉倫斯也捐了一些。捐的不多——對他來說,一萬元而已。


    他當然能夠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錢來,可是沒有必要。眾誌成城,匯聚眾多力量修建而成,才更有意義。


    剛問過附近有沒有教堂,村委就進行公開募捐修建。怎麽想,這件事也跟自己脫不了關係。於是薇薇安也拿出來了一部分資金,亨利得知之後同樣也出了一筆。


    瑪瑞安、克拉倫斯、亨利和薇薇安四個人的出資,再加上村裏其他人捐助的一些,就讓資金一下子跨過了一小半。


    黃哲把這個金額寫在了村委外邊的黑板上,算是進行公示。並且他還打出了捐款明細,告知所有人都可以去村委查看。


    當然,為了避免攀比,引起不好的影響,這份明細單不會進行公開展示。


    時間過得快,小孩子幾乎一天一個樣子,十個月的丁丁已經會坐、會爬、會站、會蹲。他充分展示了男孩子的活力跟淘氣,滿屋子到處爬動,扒著樓梯台階就能自己從一樓往二樓爬,需要時時刻刻的看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間]田園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瓜老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瓜老妖並收藏[空間]田園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