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是諾曼·布魯克考慮這件事,那就是每一個部門對國家都同等重要,不過艾倫威爾遜還不是內閣秘書,他現在隻考慮外交部的事。
當前的涉外部門,確實非常的定位不明,有管殖民地的,有管英聯邦的,還有外交部的本職工作,其實做的事情都大同小異。
誰都知道,合並部門的一天早晚回來,殖民地部的處境最危險。
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都會得到保留,所以製定的計劃也是這麽安排的,既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合並,組成新的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殖民地部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新的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完全有能力接手殖民地部原來的工作。
“給印度的電報,新德裏方麵沒有在提出異議?”艾倫威爾遜還是更加關注這一次的武裝調停問題,讓威克繼續關注印度的動靜。
“我一直關心這個問題,一旦消息馬上告知常務次長。”威克幹脆的回答道。
“嗯,這樣就好。”艾倫威爾遜雙手掐腰,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思考著成功率如何。。
他最怕就是印度自我感覺良好,有聲有色的大國宣傳多了,別人沒相信自己當真了。
國大黨是一個大雜燴政黨,裏麵什麽成分的人都有,帕特爾死了,德賽這個喝尿的保守派領導人也同樣不是省油的燈,隨時都準備搞事情。
事實上在印度戰敗之後,尼赫魯政治上遭遇了一連串棘手問題。國大黨內的派係執政日益表麵化。保守派對尼赫魯的經濟政策不滿。
德賽派利用尼赫魯威望下降,提出責難。尼赫魯從黨內開始反擊, 契機是卡馬拉季計劃。卡馬拉季提出為使國大黨煥發活力,黨的領導人辭去政府職務, 將全部精力投入黨的工作。
尼赫魯以身作則, 德賽等幾乎全部提出辭職。德賽十年後仍耿耿於懷, 認為是為英迪拉甘地接班掃清障礙。
德賽雖然最後失敗,但如果他看到莫迪老仙的時代, 應該會感到欣慰。
不管是印度的締造者尼赫魯,還是肢解巴基斯坦的英迪拉,在莫迪老仙的時代, 都高居不受歡迎的前兩位,算是為他出了一口惡氣。
隻是老仙的水平也就這麽回事,支持率都是緊貼印度教民族主義拉起來的。真碰到尼赫魯和英迪拉麵對的問題,老仙估計還不如他們。
還在等著印度方麵正式回複的艾倫威爾遜正在思考,桌上的電話響起, 他直接抄起話筒, 裏麵傳來諾曼·布魯克的聲音, “你大臣的提議, 已經在內閣通過,原則上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可以合並,現在來一趟白廳,如何安排同事們的未來,大家都很關心,希望你能夠做出一個可靠的承諾。”
“諾曼爵士,我馬上到。”艾倫威爾遜一聽不敢怠慢, 直接準備出去。
大臣雖然沒有回來, 但這個電話已經表明, 應該是板上釘釘了。合並部門這種大事,事關很大一部分公務員的未來, 艾倫威爾遜必須拿出一個過得去的方案才行。
“海外資產的規模越發龐大, 需要同事們一起努力來經營, 在殖民地部完成曆史任務之後, 同事們的征程還沒有結束。”
到達白廳七十號的艾倫威爾遜,向諾曼·布魯克闡述了基本方針之後, 就拿出來了準備好的計劃, 關於涉外部門合並之後的人員分流問題。
整合之後的外交部將進一步收權,轉變為專業對外職責,徹底取消殖民地部在殖民地上的對微觀管理實務和具體審批事項的職權,逐步將其主要職能轉變為宏觀規劃的製定和研究。
而合並涉外部門,改革同時要配合事業單位的改革一並進行, 事業單位根據其職能,一部分轉變為企業或民間團體,一部分則轉變為行政機關,同時並入政府組成部門。
具體的事業單位,也就是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下轄的海外企業,將承擔人員分流的主要職責,微觀層麵上,因殖民地部被裁撤的同事具體待遇不變,按照之前的待遇繼續工作。
“在中東和遠東的經營應該要加強,加大管理以期重點經營的海外利益相關,進入良性循環當中,人員越多、英國獲得的好處越大,至於具體待遇……”
艾倫威爾遜洋洋灑灑,將整個計劃交到了諾曼·布魯克手上,整份計劃堪稱專業。
這也是正常的,外交部想要吞並其他涉外部門,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相關計劃早已經不知道修訂多少次,絕對的有備而來。
“很好,艾倫,你果然可靠。”諾曼·布魯克滿意的點頭,對這一份人員分流的成熟方案,表達了謹慎的讚成,“其實我們並非是反對精簡機構,相反我們一直都讚成。”
“當然,同事們的高風亮節,整個大不列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艾倫威爾遜點頭道。
“我們反對的是草率的,不成熟的、不專業的、由從前不知道在幹什麽的大臣,拍腦袋拿出來的方案,這一點必須要著重說明。”諾曼·布魯克拿著杯子喝了一口水,繼續道,“你要明白,幾十萬人的公務員,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們。”
“身上肩負的責任,令我從來不敢怠慢。”艾倫威爾遜腰板一挺,像是蒙受無上之權威的感召,隨時為了光榮的事業挺身而出。
艾倫威爾遜全無嫉妒之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國家利益使然,所具備的高風亮節,令人為之側目,至少諾曼·布魯克就很滿意,這種照顧到了方方麵麵的考量。
公務員是大英帝國的基石,基石是不應該被削弱的,隻有基石牢固,英國才有好的發展,諾曼·布魯克對此深信不疑,也希望其他同事能夠明白這一點。
“很好,內閣原則上同意,合並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但對外交領域的權利集中好處,不需要我多說,你作為外交部常務次長很清楚。”
諾曼·布魯克沉吟一下道,“以後製定……我說的是輔助大臣製定外交政策,就是你的工作了。我知道,你最近為英聯邦運動會的召開很操心,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尊敬的爵士,我沒問題。”艾倫威爾遜幹脆的回答道,“為構建大英帝國和英聯邦國家溝通的多元化橋梁,我本人責無旁貸。當然我從不在乎個人利益,這一點白廳上下有目共睹……”
“當然,絕對不!”諾曼·布魯克笑嗬嗬的道,“隻是身為一個部門的常務次長,總是要我同事著想,為他們辦事,你就不得不承擔起來責任。明明你是不在乎個人利益的……”
“這也是身為一個常務次長,不得不承擔的罪名。”艾倫威爾遜秒懂,麵帶悲切的回答,“嫉妒者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惡毒的猜測一件事當中的陰謀,不過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對此從來都不在乎。”
“那些大臣、政治顧問、議員總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反對意見。隻是內閣會議的流程要走,這件事是定下來了,但需要成熟的時機才能實行。”諾曼·布魯克說到這微微一頓道,“這樣吧,英聯邦運動會結束之後,正式啟動,這樣對殖民地部的同事們也有一個交代,令他們以更加寬容的態度來接受這件事。”
諾曼·布魯克的意思並不能理解,安撫殖民地部和英聯邦事務部,以及後續的交接工作,就是他這個常務次長的事了。
“我肯定會經過縝密思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艾倫威爾遜承諾道。
內閣會議結束,大臣們離開唐寧街十號,國防大臣普羅富莫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一起出來,表達了恭喜之意,“這下外交部將成為唯一的涉外部門,而不像是原來,和殖民地部、英聯邦事務部牽扯在一起,彼此互相扯後腿,相信效率上應該會大為提高。”
“普羅富莫,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製定外交政策的時候,可以更加宏觀的考慮問題,而不是像原來,一些地方,我們采取一個態度,而英聯邦事務部采取另外一個態度,我還要和英聯邦事務部的大臣有一個共識,才能拿出來政策。”
“確實有這個好處,事務是普遍聯係的。”普羅富莫認可的點頭,“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精力,相信你們外交部的官員們也滿意。”
“大家相互合作嘛,這樣我製定外交政策的時候,也會節省很多精力。”拉博·巴特勒很滿意的說道,他很滿意這一次的合並部門。
你製定外交政策?普羅富莫眉毛一挑,用意味莫名的口吻說道,“拉博,別傻了。”
“尊敬的大臣,哦,國防大臣也在啊。”艾倫威爾遜笑嗬嗬的出現,和兩位重量級大臣打招呼,“我正有關於英聯邦運動會的事情,來找你們請示,時間已經快到了,很多代表隊都已經到達吉隆坡,就在剛剛我們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印度和葡萄牙對在吉隆坡的接觸,持開放態度。”
當前的涉外部門,確實非常的定位不明,有管殖民地的,有管英聯邦的,還有外交部的本職工作,其實做的事情都大同小異。
誰都知道,合並部門的一天早晚回來,殖民地部的處境最危險。
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都會得到保留,所以製定的計劃也是這麽安排的,既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合並,組成新的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殖民地部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新的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完全有能力接手殖民地部原來的工作。
“給印度的電報,新德裏方麵沒有在提出異議?”艾倫威爾遜還是更加關注這一次的武裝調停問題,讓威克繼續關注印度的動靜。
“我一直關心這個問題,一旦消息馬上告知常務次長。”威克幹脆的回答道。
“嗯,這樣就好。”艾倫威爾遜雙手掐腰,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思考著成功率如何。。
他最怕就是印度自我感覺良好,有聲有色的大國宣傳多了,別人沒相信自己當真了。
國大黨是一個大雜燴政黨,裏麵什麽成分的人都有,帕特爾死了,德賽這個喝尿的保守派領導人也同樣不是省油的燈,隨時都準備搞事情。
事實上在印度戰敗之後,尼赫魯政治上遭遇了一連串棘手問題。國大黨內的派係執政日益表麵化。保守派對尼赫魯的經濟政策不滿。
德賽派利用尼赫魯威望下降,提出責難。尼赫魯從黨內開始反擊, 契機是卡馬拉季計劃。卡馬拉季提出為使國大黨煥發活力,黨的領導人辭去政府職務, 將全部精力投入黨的工作。
尼赫魯以身作則, 德賽等幾乎全部提出辭職。德賽十年後仍耿耿於懷, 認為是為英迪拉甘地接班掃清障礙。
德賽雖然最後失敗,但如果他看到莫迪老仙的時代, 應該會感到欣慰。
不管是印度的締造者尼赫魯,還是肢解巴基斯坦的英迪拉,在莫迪老仙的時代, 都高居不受歡迎的前兩位,算是為他出了一口惡氣。
隻是老仙的水平也就這麽回事,支持率都是緊貼印度教民族主義拉起來的。真碰到尼赫魯和英迪拉麵對的問題,老仙估計還不如他們。
還在等著印度方麵正式回複的艾倫威爾遜正在思考,桌上的電話響起, 他直接抄起話筒, 裏麵傳來諾曼·布魯克的聲音, “你大臣的提議, 已經在內閣通過,原則上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可以合並,現在來一趟白廳,如何安排同事們的未來,大家都很關心,希望你能夠做出一個可靠的承諾。”
“諾曼爵士,我馬上到。”艾倫威爾遜一聽不敢怠慢, 直接準備出去。
大臣雖然沒有回來, 但這個電話已經表明, 應該是板上釘釘了。合並部門這種大事,事關很大一部分公務員的未來, 艾倫威爾遜必須拿出一個過得去的方案才行。
“海外資產的規模越發龐大, 需要同事們一起努力來經營, 在殖民地部完成曆史任務之後, 同事們的征程還沒有結束。”
到達白廳七十號的艾倫威爾遜,向諾曼·布魯克闡述了基本方針之後, 就拿出來了準備好的計劃, 關於涉外部門合並之後的人員分流問題。
整合之後的外交部將進一步收權,轉變為專業對外職責,徹底取消殖民地部在殖民地上的對微觀管理實務和具體審批事項的職權,逐步將其主要職能轉變為宏觀規劃的製定和研究。
而合並涉外部門,改革同時要配合事業單位的改革一並進行, 事業單位根據其職能,一部分轉變為企業或民間團體,一部分則轉變為行政機關,同時並入政府組成部門。
具體的事業單位,也就是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下轄的海外企業,將承擔人員分流的主要職責,微觀層麵上,因殖民地部被裁撤的同事具體待遇不變,按照之前的待遇繼續工作。
“在中東和遠東的經營應該要加強,加大管理以期重點經營的海外利益相關,進入良性循環當中,人員越多、英國獲得的好處越大,至於具體待遇……”
艾倫威爾遜洋洋灑灑,將整個計劃交到了諾曼·布魯克手上,整份計劃堪稱專業。
這也是正常的,外交部想要吞並其他涉外部門,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相關計劃早已經不知道修訂多少次,絕對的有備而來。
“很好,艾倫,你果然可靠。”諾曼·布魯克滿意的點頭,對這一份人員分流的成熟方案,表達了謹慎的讚成,“其實我們並非是反對精簡機構,相反我們一直都讚成。”
“當然,同事們的高風亮節,整個大不列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艾倫威爾遜點頭道。
“我們反對的是草率的,不成熟的、不專業的、由從前不知道在幹什麽的大臣,拍腦袋拿出來的方案,這一點必須要著重說明。”諾曼·布魯克拿著杯子喝了一口水,繼續道,“你要明白,幾十萬人的公務員,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們。”
“身上肩負的責任,令我從來不敢怠慢。”艾倫威爾遜腰板一挺,像是蒙受無上之權威的感召,隨時為了光榮的事業挺身而出。
艾倫威爾遜全無嫉妒之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國家利益使然,所具備的高風亮節,令人為之側目,至少諾曼·布魯克就很滿意,這種照顧到了方方麵麵的考量。
公務員是大英帝國的基石,基石是不應該被削弱的,隻有基石牢固,英國才有好的發展,諾曼·布魯克對此深信不疑,也希望其他同事能夠明白這一點。
“很好,內閣原則上同意,合並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但對外交領域的權利集中好處,不需要我多說,你作為外交部常務次長很清楚。”
諾曼·布魯克沉吟一下道,“以後製定……我說的是輔助大臣製定外交政策,就是你的工作了。我知道,你最近為英聯邦運動會的召開很操心,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尊敬的爵士,我沒問題。”艾倫威爾遜幹脆的回答道,“為構建大英帝國和英聯邦國家溝通的多元化橋梁,我本人責無旁貸。當然我從不在乎個人利益,這一點白廳上下有目共睹……”
“當然,絕對不!”諾曼·布魯克笑嗬嗬的道,“隻是身為一個部門的常務次長,總是要我同事著想,為他們辦事,你就不得不承擔起來責任。明明你是不在乎個人利益的……”
“這也是身為一個常務次長,不得不承擔的罪名。”艾倫威爾遜秒懂,麵帶悲切的回答,“嫉妒者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惡毒的猜測一件事當中的陰謀,不過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對此從來都不在乎。”
“那些大臣、政治顧問、議員總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反對意見。隻是內閣會議的流程要走,這件事是定下來了,但需要成熟的時機才能實行。”諾曼·布魯克說到這微微一頓道,“這樣吧,英聯邦運動會結束之後,正式啟動,這樣對殖民地部的同事們也有一個交代,令他們以更加寬容的態度來接受這件事。”
諾曼·布魯克的意思並不能理解,安撫殖民地部和英聯邦事務部,以及後續的交接工作,就是他這個常務次長的事了。
“我肯定會經過縝密思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艾倫威爾遜承諾道。
內閣會議結束,大臣們離開唐寧街十號,國防大臣普羅富莫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一起出來,表達了恭喜之意,“這下外交部將成為唯一的涉外部門,而不像是原來,和殖民地部、英聯邦事務部牽扯在一起,彼此互相扯後腿,相信效率上應該會大為提高。”
“普羅富莫,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製定外交政策的時候,可以更加宏觀的考慮問題,而不是像原來,一些地方,我們采取一個態度,而英聯邦事務部采取另外一個態度,我還要和英聯邦事務部的大臣有一個共識,才能拿出來政策。”
“確實有這個好處,事務是普遍聯係的。”普羅富莫認可的點頭,“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精力,相信你們外交部的官員們也滿意。”
“大家相互合作嘛,這樣我製定外交政策的時候,也會節省很多精力。”拉博·巴特勒很滿意的說道,他很滿意這一次的合並部門。
你製定外交政策?普羅富莫眉毛一挑,用意味莫名的口吻說道,“拉博,別傻了。”
“尊敬的大臣,哦,國防大臣也在啊。”艾倫威爾遜笑嗬嗬的出現,和兩位重量級大臣打招呼,“我正有關於英聯邦運動會的事情,來找你們請示,時間已經快到了,很多代表隊都已經到達吉隆坡,就在剛剛我們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印度和葡萄牙對在吉隆坡的接觸,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