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米恰斯內的到訪還是讓福爾采娃很是詫異的,但馬上文化沙皇就熱情的讓當前蘇聯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進來,同時詢問來意。


    克格勃性質特殊,內部部門極多,不但是情報部門,內部還分管軍事、交通、國防工業、科研技術、通訊設施,甚至克林姆林宮的保衛,以及多達幾十萬的邊防軍軍人。


    對於同級別的中央委員,謝米恰斯內幾乎是一個超然的存在。


    更別提謝米恰斯內身後還有謝列平、以及包括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葉戈雷切夫、立陶宛第二書記哈拉佐夫、石油工業部部長季庫諾夫、塔斯社社長梅夏采夫、阿塞拜疆第一書記科切馬索夫、蘇聯廣播電台主席戈留諾夫、列寧格勒市委第一書記托爾斯基科夫一係列的強大實力派朋友。


    這些被謝列平提拔的實力派,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集團。


    “福爾采娃同誌,這一次登門做客,可能有些突然。”謝米恰斯內態度溫和,他並不懼怕文化沙皇一些捕風捉影的傳聞,而是尊重蘇聯中央主席團、中央書記的職位。


    “看你說的,這叫什麽話。”福爾采娃非常溫和的詢問,“都是同誌,什麽問題就直說吧,其實我也聽到了一些。”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做的事,福爾采娃不可能說不知情,“阿廖沙闖禍了?”


    “恰恰相反,他有一個巨大的功勞。。”謝米恰斯內搖頭道,“我相信,他以後會成為一個非常卓越的肅反工作者,說不定過段時間,盧比揚卡還會為他頒發獎章。”


    “那我倒是沒有想,他才剛剛工作, 年齡還這麽小。保證自己的安全就行了。事實上,我一直反對他進入安全部門工作, 可他自己對這方麵感興趣。我這個教育部長, 連自己的兒子都教育不了。”


    雖然擔任教育部長, 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福爾采娃想起來還頗為感懷。


    福爾采娃的話, 有一部分含義是對克格勃工作性質的擔憂,這一點謝米恰斯內完全理解,但另外一部分關於年齡的部分, 他就不敢苟同了,直接開口表達不同意見,“年齡問題在我們的國家並不是大問題,很多年輕幹部都在為國家做貢獻。我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在烏克蘭做州委第一書記了。”


    烏克蘭是蘇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國, 既是農業基地也是也是工業基地。在蘇聯的重要性僅次於俄羅斯, 甚至某些方麵還要超過。


    烏克蘭是蘇聯除俄羅斯之外最大的加盟共和國, 俄羅斯本身沒有黨組織。蘇聯的領導人在警惕地方做大的同時, 一般都不會忘記盯住俄羅斯。


    因為赫魯曉夫的關係, 烏克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治團體, 波德戈爾內和勃列日涅夫都算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謝米恰斯內的履曆堪稱光輝, 之後還做了阿塞拜疆共和國的第二書記, 因為阿塞拜疆地處邊疆, 針對伊朗的很多工作就是他親自進行的。


    到了三十六歲,謝米恰斯內成了克格勃的主席,成了這個蘇聯最強大的部門的負責人,一路走來, 他的步伐堪稱不可複製,比謝列平還要更勝一籌。


    對於謝米恰斯內這麽年輕、卻位高權重的人,福爾采娃說年齡問題, 明顯是不合適。


    不過文化沙皇說的是自己兒子,謝米恰斯內也不好爭論這個問題,但他還是看好這個剛進克格勃, 就破獲大案、根紅苗正的孩子,並且期待對方大放異彩。


    福爾采娃也堪稱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幹部, 但比謝米恰斯內還是多了不少行政經驗, 麵對謝米恰斯內的詢問, 福爾采娃回答的滴水不漏。


    那個男人曾經讓自己緊跟著勃列日涅夫, 福爾采娃在這項工作上可不敢偏離軌道,而且他能看出來,勃列日涅夫其實對謝列平這些人不感冒。


    勃列日涅夫認為謝列平的團體大多是眼高手低的幹部,不足為慮。


    真是巧了,謝列平的朋友們也是這麽想的,接替福爾采娃做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葉戈雷切夫就認為跟著勃列日涅夫那批人,大多數都是混吃等死的植物人,雙方對對方的評價都很一般。


    謝米恰斯內親自過來,對福爾采娃的兒子表達了看好,就會讓阿列克謝耶夫以後的路不知道平坦多少倍,這一點福爾采娃還是知道的,他也沒有怠慢這位上門的克格勃主席,並不會因為對方沒進入中央主席團就冷淡應對。


    如果是普通的中央委員,就算福爾采娃沒有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初衷,對方也不會像是謝米恰斯內這麽直接就登門。


    很快謝米恰斯內就離開了,不管怎麽說福爾采娃的兒子抓到了這麽大的間諜,這個功勞不可估量,他親自山門一趟也是應該的,現在則要繼續關注平可夫斯基案的進展。


    因為思想幻滅原因而當投敵的人――或者說是由於意識形態迷失而造成的創傷――可能要慢慢發展,有時需要耗時多年。這種為本國服務的情報人員不再信任自己的政府。


    認為自己受到了所在體製的傷害,憎恨那些毀了事業的上司。平可夫斯基就是如此,蘇聯出現的大多數叛徒,往往不是被金錢和威脅所引誘,而是國家沒有達到他們心中的期望值,轉而開始不求回報的為美國服務。


    這種間諜往往特別稀少,但是每出現一個造成的破壞就特別巨大。


    謝米恰斯內就無法理解平可夫斯基是多麽想不開,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做英美間諜,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作為一個格魯烏的上校,對於蘇聯在西方的諜報活動即便了如指掌,也應該了解的不多,但是他幾乎情況都知道,提供的蘇聯最精密核心材料,都是原件,而不是複印件、可見平可夫斯基下了多大的功夫。


    但有一點已經可以確定,平可夫斯基叛國案已經是板上釘釘,嘉獎和處理都要同步進行,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的親自關注之下,平可夫斯基人生中的貴人,對此案負有直接責任的瓦倫索夫副總參謀長被剝奪元帥軍銜,謝羅夫被剝奪蘇軍總參謀部偵查總局局長職務,普索夫尼大將被命令直接退役。


    平可夫斯基叛國案,在軍方和情報部門當中造成了巨大的地震。


    處罰完畢,嘉獎令也要頒發,作為抓住叛徒的部門,克格勃理所應當應該收到嘉獎,尤其是國內防諜總局局長謝爾久科中將,得到了授勳。


    而為這一次叛國案授勳的人,是當前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列昂尼德·伊裏奇·勃列日涅夫,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他毫不猶豫的認為,勃列日涅夫恨不得自己給自己授勳。


    謝爾久科很激動的領到了一個天大的功勞,自然是神清氣爽,回到國內防諜總局總部之後,立刻拿起來電話,叫阿列克謝耶夫過來。


    總局局長接受了嘉獎,自然也不會獨占全部功勞,而且這還是文化沙皇的兒子,他不會也沒有能力把功勞占為己有,也樂於表彰這個名副其實的功勞。


    “剛畢業就有這種工作能力,不論是我還是盧比揚卡,都對你的未來十分期待。”謝爾久科中將在誇獎的同時,拿出來了一瓶伏特加詢問,“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了,應該可以喝酒了吧?”


    “當然沒問題,局長!”阿列克謝耶夫眉毛一動,臉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謝爾久科中將拿出來了一隻杯子,倒滿了伏特加,然後將頒發的紅旗勳章放在了杯子裏,遞給了對方,“是先喝掉,還是先看嘉獎書?”


    阿列克謝耶夫將酒杯中的紅旗勳章在裏麵搖晃後,再拿出來佩戴,然後將伏特加一飲而盡,隨後打了一個酒隔。


    這是接受紅旗勳章不成文的規定,源於紅旗勳章的第一個獲得者加倫元帥,在授勳的時候,因無意將紅旗勳章掉入酒杯,他拿出勳章後將杯中的伏特加一飲而盡,卻不想這一次偶然事件成了一條規矩,凡是獲得紅旗勳章的人都會將勳章浸泡在裝滿伏特加的酒杯中,然後將裏麵的酒一飲而盡。


    阿列克謝耶夫此時十分激動,臉色也因為伏特加的緣故泛紅,顯然對於他這個年齡而言,國家榮譽的意義非同尋常。


    這就不如艾倫威爾遜了,他雖然是一個英國人,帝國主義的代言人,但他甚至有勝利勳章,從羅馬尼亞末代國王米哈伊一世手裏購買的,全世界有數,從這一點來說,他和朱可夫平起平坐。


    謝爾久科中將直接將證書交給阿列克謝耶夫,開口道,“我為捷爾任斯基高等軍事學院,有你這樣一位優秀學員感到驕傲。”


    一同被頒發的還有授銜證書,授予一個剛剛畢業的成員上尉軍銜。如果不是阿列克謝耶夫的年齡,本可以更高。


    這幾天的福爾采娃走路都帶風,看誰都笑容滿麵的,腳底輕快的高跟鞋聲,讓克裏姆林宮的每個人都知道,文化沙皇近來的心情很不錯。


    科茲洛夫等人也知道,福爾采娃的好心情,來自於兒子的立功表現,對待她這個中央主席團唯一的女性委員,大家也很是寬容,一些誇獎的話,更是讓福爾采娃風光煥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英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鐵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鐵杉並收藏大英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