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薑氏屋裏一地狼藉,一個砸碎了的梅瓶碎片攤了一地,還有兩個茶盞歪倒著,茶渣茶水一地。
薑氏青著一張臉,手裏攥著手帕,冷眼看著嚴謙。
嚴謙臉色有些扭曲,怒道:“薑奉昭,你信不信我休了你!”
薑氏聽到這句話,竟微微笑了起來,道;“老爺,請問妾身犯了何錯?”
嚴謙一張臉越發難看,七出之罪自己竟然挑不出一個,難不成因這薑氏不與自己銀子去逛花樓休了她?
嚴謙越發厭惡薑氏那張端莊的臉,道:“薑氏,你知道我為什麽如此厭惡你嗎?因為我看著你,想起我那死去的明珠。”
薑氏一張端莊大方的臉頓時變了顏色,雙眼也變得有些通紅。
嚴謙心裏痛快,看著薑氏有些痛苦的臉色,覺得心裏舒爽了許多,也不再糾結與薑氏拿銀子,欣賞了兩眼薑氏的臉色,抬腳出了薑氏的門。
薑氏在嚴謙出門後,頹然坐了下來,冬青忙不迭進屋扶起了薑氏。
薑氏擺擺手,冬青退了兩步,彎腰悄無聲息的去收拾碎片。
莫麽麽站上前來,低聲安慰道:“老夫人?您莫要放在心裏。”
薑氏呆了一呆,慘然道:“他竟還有臉提!”
莫麽麽微微歎了口氣,這明珠,是薑氏在嚴明月後育的一女,不足歲夭折了,這是薑氏心中的痛。
當時的薑氏嫁入侯府沒幾年,還一心籠絡嚴謙,育了一子兩女,正是得意的時候,李氏屋裏丫頭來送東西,趁勢爬了床,薑氏氣怒之下,狠狠罰了那丫頭。豈料那丫頭懷恨在心,趁奶娘不察,捂死了薑氏的幼女嚴明珠。
薑氏痛不欲生,嚴謙卻道薑氏心性妒忌,才惹了這番災禍。
薑氏怨嚴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幹這偷雞摸狗的勾當,那丫頭又是違逆自己的意思,罰也是正當,如若不是嚴謙持身不正,哪裏會有這番災禍。
夫妻二人生了嫌隙,漸行漸遠。薑氏心裏愧對早夭的女兒,眾人也從不敢提起,今日嚴謙竟然為了尋薑氏要銀子去花樓拿出這事來捅薑氏的心窩子。
薑氏有些心灰意冷,也不忘差了人去告扶風,道是身子不太舒坦,不想吵鬧,讓扶風不用過去請安了。
小丫頭傳話到扶風那裏,扶風有些驚訝,竟然鬧到如此境地?
司棋方才道:“這新來的花魁名聲很大,連內院都有所耳聞,聽說也是揚州府來的,生的沉魚落雁,也不知道要攪到何種境地。”
扶風有些為薑氏難過,攤上這麽一個人,也不知道薑氏往日是如何過來的。
薑氏既然不想見人,扶風也罷了,當日夜裏,嚴箴回來時一臉的冷峻,不同於往日的和煦,進屋後喝了一杯茶,便拿起季勻送來的暗報瞧。
扶風見嚴箴不甚高興,也沒有做聲,隻交代下去,屋裏都輕省些,莫要吵嚷了侯爺。
嚴箴著實是遇到了難題,皇帝至年前被下毒暗害後,越發多疑起來。
這幾日傳來諜報,福建沿海有倭人進犯,皇帝想要派人去剿匪,尋了嚴箴到宮裏,問嚴箴此事誰去監兵最好。
皇帝的意思是目前太子已經夠風頭了,福郡王卻被一連串的斥責,如今奄奄的,皇帝有些看不下去,想要把福郡王派去,好得些功勞,以便重新封親王。
嚴箴有些心煩,說得倒是好聽,還不是想搞帝王平衡之術。
眼見太子朝中支持者眾,怕太子等不及自己歸天要早飯,尋個親生兒子來平衡罷了。
扶風見嚴箴手的暗報半晌也不見翻頁,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手裏的東西,眉頭皺成一團。扶風沏了杯茶,想了想又放了顆棗片,端著遞給嚴箴,溫聲到:“侯爺遇到什麽難事了?”
嚴箴接了茶,輕輕喝了一口,眉頭鬆了一鬆,道:“朝裏的事,與你說不上。”
扶風撅了嘴,道:“妾身是知道爺嫌棄切身愚笨。”
嚴箴笑道:“我是覺得說了也是多你一個人操心,還不知好。”
扶風摟著嚴箴胳膊,撒著嬌兒,道:“我成日裏閑著,你當新鮮事兒說與我聽嘛。”
嚴箴想著不是什麽重要保密的事,又是扶風,再不怕什麽泄密的,便把事務說了一遍。
扶風微微蹙了眉,皇帝這是什麽意思,要剿匪,為何又要安排什麽監軍,還尋了嚴箴去問,看樣子是下定決心要讓嚴箴去剿匪了?
如今扶風和嚴箴新婚燕爾,你儂我儂的時候,哪裏舍得讓嚴箴出征了,更別提還要安排個勞什子監軍。
那太子和福郡王豈是好相與的,太子多次收攏嚴箴不成,定是心懷怨恨的,萬一背後捅刀子可如何是好?福郡王更是不消提,如今算起來都幾乎算是深仇大恨了。
扶風想想還是問個清楚,便道:“聖上可是想要侯爺出征?”
嚴箴道:“倒是也沒有明確說了叫我出征,畢竟穆將軍也是年輕鼎盛的,我戰功太甚,如若顧忌的話,有可能也不是我出征的。”
扶風籲了一口氣,道:“如若不是侯爺出征,這倒好辦了。太子如今盛名,福郡王這邊,我覺得還是不要去的好。”
嚴箴看了扶風一眼,二人相視而笑,扶風又道:“福郡王心性狹窄,又喜詭計,若如站了起來,倒是一番波折。”
嚴箴點點頭,有些驚訝於扶風的敏感,竟然隻憑自己說的寥寥幾句話,推測出前朝的波瀾。
扶風如今與嚴箴情濃,也不在過於藏拙,倒是把自己的看法說了一通,見嚴箴麵帶欣賞,越發得意,又道:“我覺得侯爺幹脆兩個都不要選,另推一人比較好,隻是萬一皇帝打定主意一定要二選一,這又如何是好?”
嚴箴嘴角一歪,低聲道;“我如若不想,誰想去都去不成。”
扶風哈哈大笑。
嚴箴也微微笑了起來,二人說了一通話,扶風見嚴箴容色緩了,方才把聽來的薑氏屋裏的事挑著語言隱晦的說了一遍。
嚴箴眉頭微皺,道:“你別管,裝著不知道便是了。”
扶風點了點頭,肯定是要裝著不知道的,算自己心疼薑氏,也無從提起。
到了四月間,嚴箴越發忙起來,有時甚至徹夜未歸,偶爾與扶風說起話,便是說福建水匪越發猖獗,有個村子被屠了,皇帝震怒,怕是最遲五月要出征了。
太子開始在朝中發動同黨力薦自己前去監軍,如若得了這次功勞,便是地位穩固再無變化了。
福郡王也有所收斂,花樓去得也少了許多。
太子和福郡王都在爭鬥這個唾手可得的功勞。
倭人雖然狠戾,但是不夠強壯,大周軍士訓練有素,這是必勝的戰役。
到了五月初,皇帝下令,封穆大將軍為主帥,湘郡王為監軍,前往福建剿匪平倭。
太子和福郡王傻了眼,二人上串下跳兩個月,臨了被湘郡王撿了個便宜。
湘郡王在朝上自是百般推辭,隻道自己的孩子要出生了,這一去哪裏還看得到。
皇帝怒罵湘郡王兒女情長,不顧大局,當下下了旨,過了端午節出發。
湘郡王無法,隻得領了旨。
湘郡王一向不參與政事,太子和福郡王一也偷偷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對方得了這個美差便好。
湘郡王的嬌妾黃氏玲瓏,黃家二房因為玲瓏的緣故,又是平民,分了家便沒有扯到大房的案子,隻是回了保定老家去了。
玲瓏不置可否,本是個幌子,自己又是個妾室,便沉默的隨事態發展,還是湘郡王出了力,才沒有被牽連上。
玲瓏如今已久五六個月身孕了,挺著個肚子,人卻是一如既往的瘦。湘王妃把補品源源不斷送到偏院,湘郡王也日日見上一麵。
這日得了消息,湘郡王要出征,湘王妃便道:“報效國家是正當之事,王爺安心的去。”便去張羅出征行李去了。
玲瓏自是沒有什麽異議,一雙似蹙非蹙的眉頭添了一絲新愁。
湘郡王便想著趁還未出門帶著玲瓏出去散散心,王妃知道了,本想攔上一攔,這玲瓏懷著身孕,出門豈能放心?想想卻隻笑了笑,吩咐婆子仔細照料便是。
恰巧嚴箴也閑了下來,看著成日屋裏團團轉的扶風,便動了帶扶風出去玩的念頭。
這嚴箴和湘郡王竟跟約好一般巧,在青石大街的同福樓遇到了。
湘郡王並未清場,嚴箴也隻是領著扶風帶了帷幕,在二樓樓梯口巧碰了。
扶風和玲瓏愣了半晌,不知道該打招呼還是不打。
到底是湘郡王主動邀請嚴箴二人一道,又隔了屏風,女眷至成一間後,扶風和玲瓏才一雙手拉在了一起。
扶風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喉嚨裏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樣,半晌說不出話來。
玲瓏微笑著看著扶風,她自是知曉扶風現在的身份的,忍不住為扶風高興。
扶風伸手輕輕摸了摸玲瓏的肚子,道:“真好。”
玲瓏笑著說:“真好。”
二人入京分別到現在已經一年多,彼此原本的生活天翻地覆,本以為都是隨風浮萍,不知道要落到何等境遇,如今,看著彼此臉上真切的笑容,才都笑出了淚。
二人小聲的述說分離後的種種,秋桐和彩環在門邊的腰凳上低低的說著話。
隔著一坐屏風的湘郡王和嚴箴卻各自端著一杯酒不吭聲。
半晌湘郡王開了口,道:“多謝侯爺,本王敬你一杯。”
嚴箴有些詫異,想不到湘郡王耳目如此靈通,竟然知曉這次的監軍之職是嚴箴所策。
嚴箴抿了抿嘴,抬起酒杯喝了一小口。嚴箴本是想棄太子和福郡王不用,方才薦了湘郡王,湘郡王一向人緣好,又不參政,此次監軍之職雖然叫人眼紅,卻不至於怨恨。
隻想不到這湘郡王竟然能知曉是自己所薦,這值得玩味了。聯想起往日自己搜羅到的消息,許多低官階卻又重要的位置是湘郡王的人,難道,湘郡王意在那個位置?
嚴箴心思轉了轉,許多事情都漸漸解開了。
二人默默喝著酒,隔壁的扶風和玲瓏說得越發熱乎,扶風對玲瓏肚子的孩子非常好奇,問了又問,玲瓏也都笑著說了。
說起這次的巧遇,回府後的扶風心裏開心了好久。
過了端午節,湘郡王和穆將軍率軍南下,前方不斷有勝績傳來,舉國歡慶。
短短兩個多月,便盡數滅了進犯的倭人,到了八月間,班師回朝,皇帝封賞湘郡王,恰巧湘郡王的妾室產了一子,算是有後了。
皇帝特意給其生了庶子的聖母封了側妃位,侯府接到了請帖,參加湘郡王的滿月禮。
扶風大喜,早在生子後送了厚禮去慶賀,如今滿月禮,更是添了分量,薑氏看到扶風的禮單,微微皺了眉,道:“這會不會太厚了點?隻是一個庶子罷了。”
扶風笑道:“母親說的是,隻是這庶子卻是郡王的第一子,王妃又一直未曾生育,這庶子也尤為重要了,略厚些也不出錯。”
薑氏自是不知扶風與玲瓏的關係,聽了扶風的解釋,笑笑,道:“你看著辦是。”
薑氏雖說同意了扶風的意思,到底決得不是很有必要,這湘郡王風傳不理政事,如此投資有些不甚必要。
扶風代表侯府參加了湘郡王的兒子滿月禮,扶風自然是和湘王妃打交道的,玲瓏一個剛剛冊封的側妃,雖說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到底和扶風正室侯府夫人不對等,雖也出了席,卻著一身水紅衣裳,靜靜安坐一旁,有人恭喜,便盈盈起身回禮便是。
許多權貴婦人見到玲瓏,莫不驚豔,如此容色的嬌妾,湘郡王好大的福氣,如今又生了庶長子,這湘郡王妃沒有別的想法?
扶風仔細觀察了一下湘王妃,臉上是得體的笑容,看不出真正的喜怒。不由得心生佩服,這才是賢良淑德的古代貴婦,自己成日裏掐酸撚醋,也是嚴箴能容。
扶風越想越覺得心甜,赴了酒席回來,纏著嚴箴撒了好一會兒嬌。
到了晚間,薑氏又免了扶風的請安,扶風樂得不用出門,和嚴箴在屋裏忙裏偷閑的下棋。
侯府的生活目前算起來比較平靜,盧風一反常態的沒有出什麽幺蛾子,未風更是銷聲匿跡了。
到了八月初六,福郡王府嫁女,侯府和福郡王府有嫌隙,這隆德伯府娶親,卻是不好推卻的。
薑氏不知曉那隆德伯府算計扶風一事,嚴箴卻是知道的,嚴箴便與扶風道:“我讓母親去吧,說你身子不舒坦。”
扶風笑了,這文佳郡主成親呢,自己豈能不去見識一番,這可是自己“差點兒”推進湖裏皇家貴女呢。
“去,怎麽不去,區區一個隆德伯府,想要母親出麵,好大的臉。”
嚴箴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明日一道出門便是。”
六月初六這天,扶風著了正式衣裳,梳了墮馬髻,與嚴箴一道坐了馬車前去隆德伯府。
薑氏青著一張臉,手裏攥著手帕,冷眼看著嚴謙。
嚴謙臉色有些扭曲,怒道:“薑奉昭,你信不信我休了你!”
薑氏聽到這句話,竟微微笑了起來,道;“老爺,請問妾身犯了何錯?”
嚴謙一張臉越發難看,七出之罪自己竟然挑不出一個,難不成因這薑氏不與自己銀子去逛花樓休了她?
嚴謙越發厭惡薑氏那張端莊的臉,道:“薑氏,你知道我為什麽如此厭惡你嗎?因為我看著你,想起我那死去的明珠。”
薑氏一張端莊大方的臉頓時變了顏色,雙眼也變得有些通紅。
嚴謙心裏痛快,看著薑氏有些痛苦的臉色,覺得心裏舒爽了許多,也不再糾結與薑氏拿銀子,欣賞了兩眼薑氏的臉色,抬腳出了薑氏的門。
薑氏在嚴謙出門後,頹然坐了下來,冬青忙不迭進屋扶起了薑氏。
薑氏擺擺手,冬青退了兩步,彎腰悄無聲息的去收拾碎片。
莫麽麽站上前來,低聲安慰道:“老夫人?您莫要放在心裏。”
薑氏呆了一呆,慘然道:“他竟還有臉提!”
莫麽麽微微歎了口氣,這明珠,是薑氏在嚴明月後育的一女,不足歲夭折了,這是薑氏心中的痛。
當時的薑氏嫁入侯府沒幾年,還一心籠絡嚴謙,育了一子兩女,正是得意的時候,李氏屋裏丫頭來送東西,趁勢爬了床,薑氏氣怒之下,狠狠罰了那丫頭。豈料那丫頭懷恨在心,趁奶娘不察,捂死了薑氏的幼女嚴明珠。
薑氏痛不欲生,嚴謙卻道薑氏心性妒忌,才惹了這番災禍。
薑氏怨嚴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幹這偷雞摸狗的勾當,那丫頭又是違逆自己的意思,罰也是正當,如若不是嚴謙持身不正,哪裏會有這番災禍。
夫妻二人生了嫌隙,漸行漸遠。薑氏心裏愧對早夭的女兒,眾人也從不敢提起,今日嚴謙竟然為了尋薑氏要銀子去花樓拿出這事來捅薑氏的心窩子。
薑氏有些心灰意冷,也不忘差了人去告扶風,道是身子不太舒坦,不想吵鬧,讓扶風不用過去請安了。
小丫頭傳話到扶風那裏,扶風有些驚訝,竟然鬧到如此境地?
司棋方才道:“這新來的花魁名聲很大,連內院都有所耳聞,聽說也是揚州府來的,生的沉魚落雁,也不知道要攪到何種境地。”
扶風有些為薑氏難過,攤上這麽一個人,也不知道薑氏往日是如何過來的。
薑氏既然不想見人,扶風也罷了,當日夜裏,嚴箴回來時一臉的冷峻,不同於往日的和煦,進屋後喝了一杯茶,便拿起季勻送來的暗報瞧。
扶風見嚴箴不甚高興,也沒有做聲,隻交代下去,屋裏都輕省些,莫要吵嚷了侯爺。
嚴箴著實是遇到了難題,皇帝至年前被下毒暗害後,越發多疑起來。
這幾日傳來諜報,福建沿海有倭人進犯,皇帝想要派人去剿匪,尋了嚴箴到宮裏,問嚴箴此事誰去監兵最好。
皇帝的意思是目前太子已經夠風頭了,福郡王卻被一連串的斥責,如今奄奄的,皇帝有些看不下去,想要把福郡王派去,好得些功勞,以便重新封親王。
嚴箴有些心煩,說得倒是好聽,還不是想搞帝王平衡之術。
眼見太子朝中支持者眾,怕太子等不及自己歸天要早飯,尋個親生兒子來平衡罷了。
扶風見嚴箴手的暗報半晌也不見翻頁,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手裏的東西,眉頭皺成一團。扶風沏了杯茶,想了想又放了顆棗片,端著遞給嚴箴,溫聲到:“侯爺遇到什麽難事了?”
嚴箴接了茶,輕輕喝了一口,眉頭鬆了一鬆,道:“朝裏的事,與你說不上。”
扶風撅了嘴,道:“妾身是知道爺嫌棄切身愚笨。”
嚴箴笑道:“我是覺得說了也是多你一個人操心,還不知好。”
扶風摟著嚴箴胳膊,撒著嬌兒,道:“我成日裏閑著,你當新鮮事兒說與我聽嘛。”
嚴箴想著不是什麽重要保密的事,又是扶風,再不怕什麽泄密的,便把事務說了一遍。
扶風微微蹙了眉,皇帝這是什麽意思,要剿匪,為何又要安排什麽監軍,還尋了嚴箴去問,看樣子是下定決心要讓嚴箴去剿匪了?
如今扶風和嚴箴新婚燕爾,你儂我儂的時候,哪裏舍得讓嚴箴出征了,更別提還要安排個勞什子監軍。
那太子和福郡王豈是好相與的,太子多次收攏嚴箴不成,定是心懷怨恨的,萬一背後捅刀子可如何是好?福郡王更是不消提,如今算起來都幾乎算是深仇大恨了。
扶風想想還是問個清楚,便道:“聖上可是想要侯爺出征?”
嚴箴道:“倒是也沒有明確說了叫我出征,畢竟穆將軍也是年輕鼎盛的,我戰功太甚,如若顧忌的話,有可能也不是我出征的。”
扶風籲了一口氣,道:“如若不是侯爺出征,這倒好辦了。太子如今盛名,福郡王這邊,我覺得還是不要去的好。”
嚴箴看了扶風一眼,二人相視而笑,扶風又道:“福郡王心性狹窄,又喜詭計,若如站了起來,倒是一番波折。”
嚴箴點點頭,有些驚訝於扶風的敏感,竟然隻憑自己說的寥寥幾句話,推測出前朝的波瀾。
扶風如今與嚴箴情濃,也不在過於藏拙,倒是把自己的看法說了一通,見嚴箴麵帶欣賞,越發得意,又道:“我覺得侯爺幹脆兩個都不要選,另推一人比較好,隻是萬一皇帝打定主意一定要二選一,這又如何是好?”
嚴箴嘴角一歪,低聲道;“我如若不想,誰想去都去不成。”
扶風哈哈大笑。
嚴箴也微微笑了起來,二人說了一通話,扶風見嚴箴容色緩了,方才把聽來的薑氏屋裏的事挑著語言隱晦的說了一遍。
嚴箴眉頭微皺,道:“你別管,裝著不知道便是了。”
扶風點了點頭,肯定是要裝著不知道的,算自己心疼薑氏,也無從提起。
到了四月間,嚴箴越發忙起來,有時甚至徹夜未歸,偶爾與扶風說起話,便是說福建水匪越發猖獗,有個村子被屠了,皇帝震怒,怕是最遲五月要出征了。
太子開始在朝中發動同黨力薦自己前去監軍,如若得了這次功勞,便是地位穩固再無變化了。
福郡王也有所收斂,花樓去得也少了許多。
太子和福郡王都在爭鬥這個唾手可得的功勞。
倭人雖然狠戾,但是不夠強壯,大周軍士訓練有素,這是必勝的戰役。
到了五月初,皇帝下令,封穆大將軍為主帥,湘郡王為監軍,前往福建剿匪平倭。
太子和福郡王傻了眼,二人上串下跳兩個月,臨了被湘郡王撿了個便宜。
湘郡王在朝上自是百般推辭,隻道自己的孩子要出生了,這一去哪裏還看得到。
皇帝怒罵湘郡王兒女情長,不顧大局,當下下了旨,過了端午節出發。
湘郡王無法,隻得領了旨。
湘郡王一向不參與政事,太子和福郡王一也偷偷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對方得了這個美差便好。
湘郡王的嬌妾黃氏玲瓏,黃家二房因為玲瓏的緣故,又是平民,分了家便沒有扯到大房的案子,隻是回了保定老家去了。
玲瓏不置可否,本是個幌子,自己又是個妾室,便沉默的隨事態發展,還是湘郡王出了力,才沒有被牽連上。
玲瓏如今已久五六個月身孕了,挺著個肚子,人卻是一如既往的瘦。湘王妃把補品源源不斷送到偏院,湘郡王也日日見上一麵。
這日得了消息,湘郡王要出征,湘王妃便道:“報效國家是正當之事,王爺安心的去。”便去張羅出征行李去了。
玲瓏自是沒有什麽異議,一雙似蹙非蹙的眉頭添了一絲新愁。
湘郡王便想著趁還未出門帶著玲瓏出去散散心,王妃知道了,本想攔上一攔,這玲瓏懷著身孕,出門豈能放心?想想卻隻笑了笑,吩咐婆子仔細照料便是。
恰巧嚴箴也閑了下來,看著成日屋裏團團轉的扶風,便動了帶扶風出去玩的念頭。
這嚴箴和湘郡王竟跟約好一般巧,在青石大街的同福樓遇到了。
湘郡王並未清場,嚴箴也隻是領著扶風帶了帷幕,在二樓樓梯口巧碰了。
扶風和玲瓏愣了半晌,不知道該打招呼還是不打。
到底是湘郡王主動邀請嚴箴二人一道,又隔了屏風,女眷至成一間後,扶風和玲瓏才一雙手拉在了一起。
扶風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喉嚨裏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樣,半晌說不出話來。
玲瓏微笑著看著扶風,她自是知曉扶風現在的身份的,忍不住為扶風高興。
扶風伸手輕輕摸了摸玲瓏的肚子,道:“真好。”
玲瓏笑著說:“真好。”
二人入京分別到現在已經一年多,彼此原本的生活天翻地覆,本以為都是隨風浮萍,不知道要落到何等境遇,如今,看著彼此臉上真切的笑容,才都笑出了淚。
二人小聲的述說分離後的種種,秋桐和彩環在門邊的腰凳上低低的說著話。
隔著一坐屏風的湘郡王和嚴箴卻各自端著一杯酒不吭聲。
半晌湘郡王開了口,道:“多謝侯爺,本王敬你一杯。”
嚴箴有些詫異,想不到湘郡王耳目如此靈通,竟然知曉這次的監軍之職是嚴箴所策。
嚴箴抿了抿嘴,抬起酒杯喝了一小口。嚴箴本是想棄太子和福郡王不用,方才薦了湘郡王,湘郡王一向人緣好,又不參政,此次監軍之職雖然叫人眼紅,卻不至於怨恨。
隻想不到這湘郡王竟然能知曉是自己所薦,這值得玩味了。聯想起往日自己搜羅到的消息,許多低官階卻又重要的位置是湘郡王的人,難道,湘郡王意在那個位置?
嚴箴心思轉了轉,許多事情都漸漸解開了。
二人默默喝著酒,隔壁的扶風和玲瓏說得越發熱乎,扶風對玲瓏肚子的孩子非常好奇,問了又問,玲瓏也都笑著說了。
說起這次的巧遇,回府後的扶風心裏開心了好久。
過了端午節,湘郡王和穆將軍率軍南下,前方不斷有勝績傳來,舉國歡慶。
短短兩個多月,便盡數滅了進犯的倭人,到了八月間,班師回朝,皇帝封賞湘郡王,恰巧湘郡王的妾室產了一子,算是有後了。
皇帝特意給其生了庶子的聖母封了側妃位,侯府接到了請帖,參加湘郡王的滿月禮。
扶風大喜,早在生子後送了厚禮去慶賀,如今滿月禮,更是添了分量,薑氏看到扶風的禮單,微微皺了眉,道:“這會不會太厚了點?隻是一個庶子罷了。”
扶風笑道:“母親說的是,隻是這庶子卻是郡王的第一子,王妃又一直未曾生育,這庶子也尤為重要了,略厚些也不出錯。”
薑氏自是不知扶風與玲瓏的關係,聽了扶風的解釋,笑笑,道:“你看著辦是。”
薑氏雖說同意了扶風的意思,到底決得不是很有必要,這湘郡王風傳不理政事,如此投資有些不甚必要。
扶風代表侯府參加了湘郡王的兒子滿月禮,扶風自然是和湘王妃打交道的,玲瓏一個剛剛冊封的側妃,雖說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到底和扶風正室侯府夫人不對等,雖也出了席,卻著一身水紅衣裳,靜靜安坐一旁,有人恭喜,便盈盈起身回禮便是。
許多權貴婦人見到玲瓏,莫不驚豔,如此容色的嬌妾,湘郡王好大的福氣,如今又生了庶長子,這湘郡王妃沒有別的想法?
扶風仔細觀察了一下湘王妃,臉上是得體的笑容,看不出真正的喜怒。不由得心生佩服,這才是賢良淑德的古代貴婦,自己成日裏掐酸撚醋,也是嚴箴能容。
扶風越想越覺得心甜,赴了酒席回來,纏著嚴箴撒了好一會兒嬌。
到了晚間,薑氏又免了扶風的請安,扶風樂得不用出門,和嚴箴在屋裏忙裏偷閑的下棋。
侯府的生活目前算起來比較平靜,盧風一反常態的沒有出什麽幺蛾子,未風更是銷聲匿跡了。
到了八月初六,福郡王府嫁女,侯府和福郡王府有嫌隙,這隆德伯府娶親,卻是不好推卻的。
薑氏不知曉那隆德伯府算計扶風一事,嚴箴卻是知道的,嚴箴便與扶風道:“我讓母親去吧,說你身子不舒坦。”
扶風笑了,這文佳郡主成親呢,自己豈能不去見識一番,這可是自己“差點兒”推進湖裏皇家貴女呢。
“去,怎麽不去,區區一個隆德伯府,想要母親出麵,好大的臉。”
嚴箴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明日一道出門便是。”
六月初六這天,扶風著了正式衣裳,梳了墮馬髻,與嚴箴一道坐了馬車前去隆德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