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軍的中軍大營被簡單布置一番就成了繼哈裏發位的“宮殿”,卡紮爾穿著大食人傳統的貴族長袍出現在萬眾矚目的中心,煥然一新的大食難民紛紛高聲歡呼,許多人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家破人亡,背井離鄉,就算大食人同樣也受不了這種煎熬此刻見到他們的酋長在唐朝人的支持下成了帝國的哈裏發,有了和曼蘇爾分庭抗禮的資本,心中自然騰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
每個人都在高呼著哈裏發的名字,每個人都在祈禱著哈裏發可以帶領著他們重返家園,趕走叛亂者,奪回財產和土地。
作為扶立哈裏發的大唐丞相,就站在高階上,居高臨下的向卡紮爾訓話勉勵,然後親手將象征著權力的璽印鄭重遞給了他。
卡紮爾雙手捧著那枚拳頭大小的玉石璽印,臉上莊重肅穆,這塊普通的石頭經過工匠的精雕細刻之後,竟然成了權力的象征,對他而言還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大食人並不像唐人那樣,習慣於用這種印信一類的東西來象征權力。
但既然唐朝人願意幫助自己,那麽他也不介意按照唐人的習俗來做這個哈裏發。
清虛子就跟在秦晉的身後,看著著草草舉行的典禮,一個詞在他的腦子裏滾動出來,“沐猴而冠”!
他忍不住想笑,但也知道這種場合是萬萬不能發出譏笑聲的,否則將會給丞相帶來不小的麻煩。
作為這片土地將來的節度使,清虛子已經開始勾勒未來的圖樣了,傳教布道,應該與武力並行,隻有如此才能長久的穩固下來,否則他們這一批經略波斯的先行者很可能在若幹年後被趕回東方。
清虛子一旦下定了決心,就絕不會輕易改變,如果就這麽回到了中原,還有什麽臉麵和神武軍中的故人見麵呢?
相比較經略波斯,天竺更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選擇。
天竺並非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在那片土地上大大小小遍布著數百個小國,神武軍派過去的將軍和校尉們,隨便來出來一個,身上都帶著滅國的戰功。
換言之,攻略天竺使得滅國之功在神武軍中有點爛大街的趨勢。
這一點一直讓清虛子憤憤不平,為什麽他們這些啃硬骨頭的反而軍功要排位靠後了。
此時看著畢恭畢敬的卡紮爾,清虛子心裏又生出一個主意,將來這廝必然要仰仗於他這個最靠近伊拉姆的節度使。
可以利用此人多割一些底格裏斯河以西的土地。
雖然秦晉沒有膠帶這些,但他十分清楚,扶植卡紮爾做哈裏發是為了與曼蘇爾分庭抗禮,掣肘曼蘇爾,可不是對曼蘇爾取而代之,如果將一個強大的大食帝國交給卡紮爾,又何異於剛消滅了豺狼又冒出了獅子老虎?
思量間,卡紮爾正在用大食語嘰裏咕嚕的說著一些絕大多數唐人聽不懂的話,=。
清虛子猜測,這不是他在座即興的言說,而應該是禱告一類的經文。
大約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卡紮爾終於停止了禱告,然後向秦晉投去了詢問的眼神,詢問是否可以進行下一步。
典禮在午時之前結束,然後就是酒肉大席,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可以敞開了吃,管飽管夠。
秦晉則回到了自己的帳篷裏閉目養神,連日來的趕路讓他很疲憊,而且返程即將開始,也使得他有種莫名的焦慮,抑或是說壓力。
即便閉著眼睛,秦晉的大腦也在飛速的運轉著,思考著對波斯等地的布局還有什麽疏漏。
此時的他可算是深刻體會到了什麽是人力所不能及,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實情安排的天衣無縫,也無法做到麵麵俱到。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失誤,他就隻能趁著休息閉目養神的功夫思考這些問題。
此時還可以聽到外麵若隱若現的歡呼聲,那是卡紮爾在盡情的表演,作為有資格和曼蘇爾競爭的哈裏發,必須讓他在部眾麵前重新樹立威信。
包括被重新武裝起來的親王衛隊,每個人都是一身閃亮的鐵甲,統一製式的唐朝橫刀跨在腰間,高頭大馬希律律打著響鼻,一切都顯得那麽的強大。
清虛子一撩門簾走了進來,他是神武軍中屈指可數的可以不經通報就可以見到秦晉的人。
一進門,他就按捺不住的對所謂哈裏發繼位典禮進行揶揄和嘲諷。
“甚的哈裏發,還不如道觀一觀主來的風光……”
他說的沒錯,終南山中的道觀多數都得到過朝廷的賞賜和優待,有些名氣大的道觀,還會有天子親筆所書的敕令。
再看看今日的所謂典禮,真真是寒酸到骨子裏了。
秦晉無奈的搖搖頭,清虛子這個人哪都好,就是嘴巴太過刻薄,這樣是很容易得罪的人,須知許多時候都是禍從口出。
“馬上就要做節度使的人了,還學不會三緘其口嗎?”
他絲毫不給清虛子留麵子,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訓斥。
但清虛子這個人脾氣卻好,對訓斥並不以為意,反而還振振有詞。
“天性無人能改,但貧道也隻在丞相麵前不加掩飾本性而已!”
這話到讓秦晉無從駁斥了。
繼而,秦晉又提及了心中一直所思忖的事情。
“卡紮爾現在勢力太弱,聲望極低,那些肯依附他的部落基本上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你留下來以後,要幫助他爭取大食內部幾大部落的支持,至少也要讓他們先兩不相幫,這樣才會對曼蘇爾有所影響,否則曼蘇爾一旦不管不顧的大舉進攻伊拉姆。以神武軍現在的情況,還不適宜與大食進行決戰。”
“貧道以為這一戰遲早會有,知不知道丞相覺得,決戰的時間控製在何時比較合適呢?”
親徐子問到了問題的關鍵處。
“時間盡可能的往後拖越好,要讓曼蘇爾一直處於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隻有這樣才能讓他身心俱疲,讓大食國力在這種繃緊的平衡重加劇損耗!”
家破人亡,背井離鄉,就算大食人同樣也受不了這種煎熬此刻見到他們的酋長在唐朝人的支持下成了帝國的哈裏發,有了和曼蘇爾分庭抗禮的資本,心中自然騰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
每個人都在高呼著哈裏發的名字,每個人都在祈禱著哈裏發可以帶領著他們重返家園,趕走叛亂者,奪回財產和土地。
作為扶立哈裏發的大唐丞相,就站在高階上,居高臨下的向卡紮爾訓話勉勵,然後親手將象征著權力的璽印鄭重遞給了他。
卡紮爾雙手捧著那枚拳頭大小的玉石璽印,臉上莊重肅穆,這塊普通的石頭經過工匠的精雕細刻之後,竟然成了權力的象征,對他而言還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大食人並不像唐人那樣,習慣於用這種印信一類的東西來象征權力。
但既然唐朝人願意幫助自己,那麽他也不介意按照唐人的習俗來做這個哈裏發。
清虛子就跟在秦晉的身後,看著著草草舉行的典禮,一個詞在他的腦子裏滾動出來,“沐猴而冠”!
他忍不住想笑,但也知道這種場合是萬萬不能發出譏笑聲的,否則將會給丞相帶來不小的麻煩。
作為這片土地將來的節度使,清虛子已經開始勾勒未來的圖樣了,傳教布道,應該與武力並行,隻有如此才能長久的穩固下來,否則他們這一批經略波斯的先行者很可能在若幹年後被趕回東方。
清虛子一旦下定了決心,就絕不會輕易改變,如果就這麽回到了中原,還有什麽臉麵和神武軍中的故人見麵呢?
相比較經略波斯,天竺更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選擇。
天竺並非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在那片土地上大大小小遍布著數百個小國,神武軍派過去的將軍和校尉們,隨便來出來一個,身上都帶著滅國的戰功。
換言之,攻略天竺使得滅國之功在神武軍中有點爛大街的趨勢。
這一點一直讓清虛子憤憤不平,為什麽他們這些啃硬骨頭的反而軍功要排位靠後了。
此時看著畢恭畢敬的卡紮爾,清虛子心裏又生出一個主意,將來這廝必然要仰仗於他這個最靠近伊拉姆的節度使。
可以利用此人多割一些底格裏斯河以西的土地。
雖然秦晉沒有膠帶這些,但他十分清楚,扶植卡紮爾做哈裏發是為了與曼蘇爾分庭抗禮,掣肘曼蘇爾,可不是對曼蘇爾取而代之,如果將一個強大的大食帝國交給卡紮爾,又何異於剛消滅了豺狼又冒出了獅子老虎?
思量間,卡紮爾正在用大食語嘰裏咕嚕的說著一些絕大多數唐人聽不懂的話,=。
清虛子猜測,這不是他在座即興的言說,而應該是禱告一類的經文。
大約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卡紮爾終於停止了禱告,然後向秦晉投去了詢問的眼神,詢問是否可以進行下一步。
典禮在午時之前結束,然後就是酒肉大席,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可以敞開了吃,管飽管夠。
秦晉則回到了自己的帳篷裏閉目養神,連日來的趕路讓他很疲憊,而且返程即將開始,也使得他有種莫名的焦慮,抑或是說壓力。
即便閉著眼睛,秦晉的大腦也在飛速的運轉著,思考著對波斯等地的布局還有什麽疏漏。
此時的他可算是深刻體會到了什麽是人力所不能及,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實情安排的天衣無縫,也無法做到麵麵俱到。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失誤,他就隻能趁著休息閉目養神的功夫思考這些問題。
此時還可以聽到外麵若隱若現的歡呼聲,那是卡紮爾在盡情的表演,作為有資格和曼蘇爾競爭的哈裏發,必須讓他在部眾麵前重新樹立威信。
包括被重新武裝起來的親王衛隊,每個人都是一身閃亮的鐵甲,統一製式的唐朝橫刀跨在腰間,高頭大馬希律律打著響鼻,一切都顯得那麽的強大。
清虛子一撩門簾走了進來,他是神武軍中屈指可數的可以不經通報就可以見到秦晉的人。
一進門,他就按捺不住的對所謂哈裏發繼位典禮進行揶揄和嘲諷。
“甚的哈裏發,還不如道觀一觀主來的風光……”
他說的沒錯,終南山中的道觀多數都得到過朝廷的賞賜和優待,有些名氣大的道觀,還會有天子親筆所書的敕令。
再看看今日的所謂典禮,真真是寒酸到骨子裏了。
秦晉無奈的搖搖頭,清虛子這個人哪都好,就是嘴巴太過刻薄,這樣是很容易得罪的人,須知許多時候都是禍從口出。
“馬上就要做節度使的人了,還學不會三緘其口嗎?”
他絲毫不給清虛子留麵子,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訓斥。
但清虛子這個人脾氣卻好,對訓斥並不以為意,反而還振振有詞。
“天性無人能改,但貧道也隻在丞相麵前不加掩飾本性而已!”
這話到讓秦晉無從駁斥了。
繼而,秦晉又提及了心中一直所思忖的事情。
“卡紮爾現在勢力太弱,聲望極低,那些肯依附他的部落基本上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你留下來以後,要幫助他爭取大食內部幾大部落的支持,至少也要讓他們先兩不相幫,這樣才會對曼蘇爾有所影響,否則曼蘇爾一旦不管不顧的大舉進攻伊拉姆。以神武軍現在的情況,還不適宜與大食進行決戰。”
“貧道以為這一戰遲早會有,知不知道丞相覺得,決戰的時間控製在何時比較合適呢?”
親徐子問到了問題的關鍵處。
“時間盡可能的往後拖越好,要讓曼蘇爾一直處於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隻有這樣才能讓他身心俱疲,讓大食國力在這種繃緊的平衡重加劇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