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如海早就在後邊憋壞了,整整一天都被堵在埡口的下麵難進寸步,現在得了勢又豈能不殺個痛快。』』Δ『此時,唐兵大部已經撤離埡口,他見隻有兩三千人還堵在正中間負隅頑抗,便帶著親衛數百騎兵迂回到埡口的南邊,然後再直掠其後翼。
都說吃一此虧多長一智,現在鍾如海自然不能步了昨日的後塵,再讓唐兵全身而退,他還有什麽麵目到尹子琦麵前複命呢?數百騎兵就像利劍一樣插上埡口,又迅的轉進包抄,隨著高亢的喊殺之聲,騎兵鐵流轟然就撞了上去。
現在也用不到什麽襲擾的騷擾戰術,三輪騎射罷,便一心一意加,隻要衝垮了他們的陣型,剩下的任務自有步卒來完成。
以騎兵衝擊陣絕非明智之舉,這也並非鍾如海魯莽,此時的唐兵早就是強之末,為了抵擋衝上埡口的燕兵,原本可以兼顧四麵八方的陣型此時已經都集中在了一麵。是以,盡管隻有區區數百騎兵,他仍舊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將這股唐兵衝散。
據陣而站的唐兵是可怕的,雖然麵對排山倒海的衝擊,仍然頑強的抵抗著,似乎他們就是一群不怕死的鐵石之人。然而,鍾如海的衝擊最終還是顯出了功效,腹背受敵的境地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陣一點點的土崩瓦解。
壓抑了整整一天的燕兵就像放出牢籠的餓狼猛虎,成雙捉對的殺入唐軍軍陣之中,一個唐兵就要麵對四五個燕兵的圍攻。燕兵們不求俘虜,隻瘋狂的砍殺著,麵對如此絕境的唐兵並沒有放棄,也沒有求饒,他們僅僅攥著手中的橫刀,拚勁全身僅存的力氣,做著最後的抵抗,橫刀被燕兵的陌刀砍斷了,便撲上去用手掐,用壓咬。
但這最後的抵抗在燕兵麵前顯得軟弱無力,燕兵陌刀就像秋收的鐵鐮,一個又一個的收割著人命。
……
悠悠醒轉,裴嗣忽然現自己爬在馬背上,從戰馬的顛簸程度也可大致推斷,此時正在疾馳之中。他用了好一會功夫才緩過神來,自己明明已經打算和叛軍拚命一戰的,怎麽轉眼又到了馬背上呢?
難道成了俘虜?
這個想法剛蹦出來,裴嗣渾身頓時巨震,奮力掙紮,卻駭然現自己竟被捆的如粽子一般,費勁力氣也是徒勞無功。
此時,裴嗣的思路清晰了不少,也記起了生在埡口的情況。是那個掌旗使,難道是那個掌旗使出了自己?綁了自己去向叛賊邀功嗎?
正心神劇震間,卻聽掌旗使的聲音就在腦後響起。
“郎將不要掙紮,再堅持一會就大功告成了!”
裴嗣憤恨至極,對那掌旗使破口大罵。
“你這狗賊,裴某若早知道你是這等虎狼之輩,早就一刀宰了你……”
掌旗使剛要說話,卻忽聞身後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不禁低呼一聲:
“不好,叛軍追來了!”
現在的天已經黑透了,隻能借著星星的點點光亮,依稀判斷出一大片黑影正由遠而近。
卻聽掌旗使急促的喊了一聲:
“不好,賊兵動作竟如此迅!快,快,在前麵的路口分兵,千萬不能讓裴郎將落在賊兵之手!”
頓時,裴嗣又糊塗了,難道掌旗使並沒有出自己?那何以又如此對待自己呢?
這時,又聽到掌旗使的聲音在腦後響起。
“郎將勿怪,末將這麽做也是不得已,現在追兵越來越近,若繼續兩人一馬,咱們誰都走不掉。現在末將便放開郎將,郎將切勿再生赴死之念!”
裴嗣愣怔了一下,還是痛快的答應了,很快就覺得自己身體一片輕快,緊接著整個人都騰空而起,恢複了自由的他舒展四肢,瞅準身側的戰馬便穩穩落在馬鞍上。
求死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是容易的,裴嗣此前求死不成,現在再讓他求死卻是難下決斷了。所以,出於本能使然,便在馬鞍上死死的催促戰馬加。
“郎將,前麵還有十裏就到了老馬坡,過了老馬坡咱們就算逃過一劫。”
此時的裴嗣也顧不上和掌旗使算賬,隻悶哼了一聲算是答應下來。戰馬急飛馳,所有模糊不可辨認的東西向身後甩去。可他很快就現,他們前進的方向並非西北,而是向東北。
這個現令他悚然一驚,如果再這麽跑下去,豈非距離洛陽欲來越近?
不對啊,裴嗣心中好像有千萬團絲絮堵住了一般,昨夜所見的地圖上老馬坡明明應該往西北方去才對,怎麽和現在的截然相反呢?難道他們去的不是老馬坡?
隻是縱然有千般疑問,眼看著追兵就在身後,他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質問那掌旗使呢?隻能先逃出生天再說。
不過,裴嗣很快就安心了,片刻功夫,竟追上了先一步撤離了大軍主力。
有大軍在側,就算情況再壞,至少也還有一戰之力!
原本士氣低迷的將士們忽見裴嗣奇跡般的出現,竟都抑製不住的歡呼起來,隻要裴郎將在他們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裴嗣心中的安然僅僅持續了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因為他很快就現了另一個讓人絕望的事實。此時他們越向前走走便距離新安越遠,再往西去就是燕軍所控製的範疇了,而叛軍之所以放心大膽的追來,應該也看準了這一點。
心念電轉之下,裴嗣閃過了無數個念頭,要麽是楊行本的那副地圖有著極大的偏差,要麽是楊行本有意而為之。然而除此之外,更深層的原因卻已經容不得他細想。
不能再如此盲目的逃竄了,反正已經選錯了路,不如派人飛奔新安報信,然後他們就在這裏結陣而戰,等待救援。
一念及此,裴嗣的眼睛裏閃現出陰冷的光芒,死死瞪著掌旗使。
“到了現在還不說實話,究竟受何人指使?”
此時此刻,裴嗣已經想的通透,自己之所以誤入歧途,和這掌旗使絕對有著脫不開的幹係。
掌旗使眼見如此,便從容道:
“請郎將息怒,末將如此皆係奉了楊將軍將領!”
“楊行本?”
裴嗣雙目中已然噴吐出無可遏止的怒火,難道自己今日的遭遇竟是楊行本精心策劃的嗎?怪不得,怪不得遲遲得不到楊行本的救援。
掌旗使又趕緊解釋著:
“請郎將下領盡快趕往老馬坡。再晚,楊將軍的謀劃可真就功虧一簣了!”
“謀劃?甚的謀劃?”
裴嗣直覺怒火升騰而起,又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楊將軍已經在老馬坡設下重兵,若咱們將叛軍引了過去,就可以一舉全殲。”
聞言,裴嗣愣住了,繼而又仰天大笑。
“如此荒唐的胡話,你道裴某肯信?”
聽得叛軍追兵的動靜越來越近,掌旗使也急了,大聲道:
“末將以性命擔保,字字句句絕無虛言。就選郎將不相信末將的話,與其留下來等死,不如賭一把,老馬坡距離此地也就剩下了數裏之地的距離,何妨……”
“好,配模便再信你一次,留下乙子營斷後,且戰且退,其餘兩營隨裴某繼續前進!”
掌旗使聞言心有不解,便問道:
“郎將又留下一營,萬一,萬一再被……豈非又要……”
這是掌旗使不忍心說出來的,埡口裏留下的那一營兵馬不用多想都可以知道他們的悲慘下場,現在再留下來一營人馬,豈非又白白送了這些將士們的性命嗎?
卻聽裴嗣以一種誇張而又嘲諷的語氣說道:
“既然楊將軍在老馬坡布下了天羅地,裴某又豈能不配合著把這戲演全了呢?叛軍素來多疑,如若且戰且退,便會把那些賊兵在不覺之間拖入老馬坡。”
掌旗使也是反應極快,當即就明白了裴嗣的意圖。
“郎將好手段!”
這是他由衷之語,別看這個大族子弟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但能在短時間內就恢複了鎮定,絕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
鍾如海在追擊撤退的唐兵時還是極為謹慎的,生怕遭遇了唐兵的埋伏,不過他很快就現這股唐兵就慌不擇路,向西北方向逃竄而去,既然他們上趕著送死,就別怪老天無情了。
即便如此,鍾如海依舊沒有情敵冒進,而是依舊選擇步騎協同追擊,騎兵與步兵前後保持了約一裏的距離。他到不擔心這股慌不擇路的唐兵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反正這些人已經錯過了返回長石鄉的路,此時自投羅也是令人笑。
鍾如海所領的追兵就正好擋在了這股的退路上,他實在想不明白,看似指揮得當的唐軍主將是如何犯下這等錯誤的呢?
很快,鍾如海便追上了撤退的唐兵,現他們竟然又列陣相迎了,看來這些人自知前路迷茫,於是乎又決定返回身來和他殺個痛快。
鍾如海冷笑了一聲,唐兵如此選擇正中其下懷,否則他還真不敢追的太緊了,畢竟這股唐兵狡猾也是不爭的好事實。
都說吃一此虧多長一智,現在鍾如海自然不能步了昨日的後塵,再讓唐兵全身而退,他還有什麽麵目到尹子琦麵前複命呢?數百騎兵就像利劍一樣插上埡口,又迅的轉進包抄,隨著高亢的喊殺之聲,騎兵鐵流轟然就撞了上去。
現在也用不到什麽襲擾的騷擾戰術,三輪騎射罷,便一心一意加,隻要衝垮了他們的陣型,剩下的任務自有步卒來完成。
以騎兵衝擊陣絕非明智之舉,這也並非鍾如海魯莽,此時的唐兵早就是強之末,為了抵擋衝上埡口的燕兵,原本可以兼顧四麵八方的陣型此時已經都集中在了一麵。是以,盡管隻有區區數百騎兵,他仍舊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將這股唐兵衝散。
據陣而站的唐兵是可怕的,雖然麵對排山倒海的衝擊,仍然頑強的抵抗著,似乎他們就是一群不怕死的鐵石之人。然而,鍾如海的衝擊最終還是顯出了功效,腹背受敵的境地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陣一點點的土崩瓦解。
壓抑了整整一天的燕兵就像放出牢籠的餓狼猛虎,成雙捉對的殺入唐軍軍陣之中,一個唐兵就要麵對四五個燕兵的圍攻。燕兵們不求俘虜,隻瘋狂的砍殺著,麵對如此絕境的唐兵並沒有放棄,也沒有求饒,他們僅僅攥著手中的橫刀,拚勁全身僅存的力氣,做著最後的抵抗,橫刀被燕兵的陌刀砍斷了,便撲上去用手掐,用壓咬。
但這最後的抵抗在燕兵麵前顯得軟弱無力,燕兵陌刀就像秋收的鐵鐮,一個又一個的收割著人命。
……
悠悠醒轉,裴嗣忽然現自己爬在馬背上,從戰馬的顛簸程度也可大致推斷,此時正在疾馳之中。他用了好一會功夫才緩過神來,自己明明已經打算和叛軍拚命一戰的,怎麽轉眼又到了馬背上呢?
難道成了俘虜?
這個想法剛蹦出來,裴嗣渾身頓時巨震,奮力掙紮,卻駭然現自己竟被捆的如粽子一般,費勁力氣也是徒勞無功。
此時,裴嗣的思路清晰了不少,也記起了生在埡口的情況。是那個掌旗使,難道是那個掌旗使出了自己?綁了自己去向叛賊邀功嗎?
正心神劇震間,卻聽掌旗使的聲音就在腦後響起。
“郎將不要掙紮,再堅持一會就大功告成了!”
裴嗣憤恨至極,對那掌旗使破口大罵。
“你這狗賊,裴某若早知道你是這等虎狼之輩,早就一刀宰了你……”
掌旗使剛要說話,卻忽聞身後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不禁低呼一聲:
“不好,叛軍追來了!”
現在的天已經黑透了,隻能借著星星的點點光亮,依稀判斷出一大片黑影正由遠而近。
卻聽掌旗使急促的喊了一聲:
“不好,賊兵動作竟如此迅!快,快,在前麵的路口分兵,千萬不能讓裴郎將落在賊兵之手!”
頓時,裴嗣又糊塗了,難道掌旗使並沒有出自己?那何以又如此對待自己呢?
這時,又聽到掌旗使的聲音在腦後響起。
“郎將勿怪,末將這麽做也是不得已,現在追兵越來越近,若繼續兩人一馬,咱們誰都走不掉。現在末將便放開郎將,郎將切勿再生赴死之念!”
裴嗣愣怔了一下,還是痛快的答應了,很快就覺得自己身體一片輕快,緊接著整個人都騰空而起,恢複了自由的他舒展四肢,瞅準身側的戰馬便穩穩落在馬鞍上。
求死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是容易的,裴嗣此前求死不成,現在再讓他求死卻是難下決斷了。所以,出於本能使然,便在馬鞍上死死的催促戰馬加。
“郎將,前麵還有十裏就到了老馬坡,過了老馬坡咱們就算逃過一劫。”
此時的裴嗣也顧不上和掌旗使算賬,隻悶哼了一聲算是答應下來。戰馬急飛馳,所有模糊不可辨認的東西向身後甩去。可他很快就現,他們前進的方向並非西北,而是向東北。
這個現令他悚然一驚,如果再這麽跑下去,豈非距離洛陽欲來越近?
不對啊,裴嗣心中好像有千萬團絲絮堵住了一般,昨夜所見的地圖上老馬坡明明應該往西北方去才對,怎麽和現在的截然相反呢?難道他們去的不是老馬坡?
隻是縱然有千般疑問,眼看著追兵就在身後,他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質問那掌旗使呢?隻能先逃出生天再說。
不過,裴嗣很快就安心了,片刻功夫,竟追上了先一步撤離了大軍主力。
有大軍在側,就算情況再壞,至少也還有一戰之力!
原本士氣低迷的將士們忽見裴嗣奇跡般的出現,竟都抑製不住的歡呼起來,隻要裴郎將在他們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裴嗣心中的安然僅僅持續了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因為他很快就現了另一個讓人絕望的事實。此時他們越向前走走便距離新安越遠,再往西去就是燕軍所控製的範疇了,而叛軍之所以放心大膽的追來,應該也看準了這一點。
心念電轉之下,裴嗣閃過了無數個念頭,要麽是楊行本的那副地圖有著極大的偏差,要麽是楊行本有意而為之。然而除此之外,更深層的原因卻已經容不得他細想。
不能再如此盲目的逃竄了,反正已經選錯了路,不如派人飛奔新安報信,然後他們就在這裏結陣而戰,等待救援。
一念及此,裴嗣的眼睛裏閃現出陰冷的光芒,死死瞪著掌旗使。
“到了現在還不說實話,究竟受何人指使?”
此時此刻,裴嗣已經想的通透,自己之所以誤入歧途,和這掌旗使絕對有著脫不開的幹係。
掌旗使眼見如此,便從容道:
“請郎將息怒,末將如此皆係奉了楊將軍將領!”
“楊行本?”
裴嗣雙目中已然噴吐出無可遏止的怒火,難道自己今日的遭遇竟是楊行本精心策劃的嗎?怪不得,怪不得遲遲得不到楊行本的救援。
掌旗使又趕緊解釋著:
“請郎將下領盡快趕往老馬坡。再晚,楊將軍的謀劃可真就功虧一簣了!”
“謀劃?甚的謀劃?”
裴嗣直覺怒火升騰而起,又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楊將軍已經在老馬坡設下重兵,若咱們將叛軍引了過去,就可以一舉全殲。”
聞言,裴嗣愣住了,繼而又仰天大笑。
“如此荒唐的胡話,你道裴某肯信?”
聽得叛軍追兵的動靜越來越近,掌旗使也急了,大聲道:
“末將以性命擔保,字字句句絕無虛言。就選郎將不相信末將的話,與其留下來等死,不如賭一把,老馬坡距離此地也就剩下了數裏之地的距離,何妨……”
“好,配模便再信你一次,留下乙子營斷後,且戰且退,其餘兩營隨裴某繼續前進!”
掌旗使聞言心有不解,便問道:
“郎將又留下一營,萬一,萬一再被……豈非又要……”
這是掌旗使不忍心說出來的,埡口裏留下的那一營兵馬不用多想都可以知道他們的悲慘下場,現在再留下來一營人馬,豈非又白白送了這些將士們的性命嗎?
卻聽裴嗣以一種誇張而又嘲諷的語氣說道:
“既然楊將軍在老馬坡布下了天羅地,裴某又豈能不配合著把這戲演全了呢?叛軍素來多疑,如若且戰且退,便會把那些賊兵在不覺之間拖入老馬坡。”
掌旗使也是反應極快,當即就明白了裴嗣的意圖。
“郎將好手段!”
這是他由衷之語,別看這個大族子弟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但能在短時間內就恢複了鎮定,絕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
鍾如海在追擊撤退的唐兵時還是極為謹慎的,生怕遭遇了唐兵的埋伏,不過他很快就現這股唐兵就慌不擇路,向西北方向逃竄而去,既然他們上趕著送死,就別怪老天無情了。
即便如此,鍾如海依舊沒有情敵冒進,而是依舊選擇步騎協同追擊,騎兵與步兵前後保持了約一裏的距離。他到不擔心這股慌不擇路的唐兵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反正這些人已經錯過了返回長石鄉的路,此時自投羅也是令人笑。
鍾如海所領的追兵就正好擋在了這股的退路上,他實在想不明白,看似指揮得當的唐軍主將是如何犯下這等錯誤的呢?
很快,鍾如海便追上了撤退的唐兵,現他們竟然又列陣相迎了,看來這些人自知前路迷茫,於是乎又決定返回身來和他殺個痛快。
鍾如海冷笑了一聲,唐兵如此選擇正中其下懷,否則他還真不敢追的太緊了,畢竟這股唐兵狡猾也是不爭的好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