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張通儒的聲音滿滿的都是興奮,這支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在發現了燕軍蹤跡後不但沒有像神武軍那般躲躲藏藏,反而集中全力直擊而來。<strong>.</strong>然而這支唐軍的戰鬥力卻令他大吃一驚,左翼騎兵在與之接觸之後竟然難以撼動其分毫。
燕軍騎兵與唐軍騎兵同屬輕騎兵,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衝陣,兩軍在短暫的接觸之後又驟然分開。張通儒的瞳仁猛然收縮,他意識到此次赴援勤王的唐軍絕非河北都畿那些唐軍可比。
較量才剛剛開始,燕軍此前也是唐軍,與赴援的勤王軍一樣都擅長以騎弩攢射,以此殺傷敵兵,打擊士氣。
“戰鼓,敲起來!”
咚!咚咚!咚!
戰場上,鼓聲是提振和保持士氣的手段之一。眼見著雙方在武器和戰術上不相上下,張通儒立即便放棄了主動進擊的想法,轉而以逸待勞,隻要對方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就發起奮力一擊。
……
“賊兵勢大,將軍,不如退一步再圖良策!”
部將的聲音有些嘶啞,仆固懷恩馬速不減,眼睛死死盯著遠處列陣的叛軍主力,此番勤王而來豈能輕易言退?他要的就是先聲奪人,順勢給圍城叛軍以極大的震撼,如此才能開個好局,為解長安之圍鋪一條好路。
否則剛剛交手就望風而退,對朔方軍士氣的打擊將士極嚴重的。
“我有兩萬精兵,阻截賊兵尚不滿萬,怕從何來?”
幽燕邊軍還真是目中無人,難道以為朔方精兵向中原那些漢家子弟般隻會種地生孩子嗎?
仆固懷恩出身鐵勒仆固部貴族,骨子裏有著天然的驕傲,契丹人也好,高麗人也罷,從未有一刻將他們放在眼裏,現在就這些人知道朔方軍不是好惹的。
右翼剛剛遭到了叛軍的突襲,緊接著左翼也遭到了叛軍騎兵的襲擾。
仆固懷恩麾下一萬騎兵,一萬步卒。此時騎兵與後方的步卒相距不到十裏地,隻要把叛軍騎兵拖住,纏住,不斷消耗對方士氣,等到後方的步卒趕到時,就可以趁勢掩殺。
主意打定,他命令全軍放緩速度,穩步前進。
僅僅兩千騎兵隊兩翼進行襲擾,朔方軍以騎弩攢射進行驅趕,對方就難以撼動他們分毫。<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騎兵鐵流像下山的泥石流一樣聲勢浩大,速度放緩以後,亦如一座移動的小山,試圖將攔在前麵的一切東西悉數碾壓粉碎。
……
子夜後,李泌拖著疲憊的身子打算就寢,卻突然被家奴急促的敲門聲所驚擾。
“家主,家主,李內監和陳相公聯袂來訪,見是不見?”
李泌早就料到了他們一定會有所動作,果然還是連夜動手了。恍惚一陣之後,他還是苦笑了一下,別說李輔國和陳希烈,自己不也在出了太極宮之後就去尋求廣平王李豫的支持嗎?隻可惜廣平王誌不在此,令他掃興而歸。
秦晉早晚必死,李泌不認為必須把他攆出城去或者提前縊死,此前壽安公主遭到不公的對待,隻是倒黴在她有著秦晉聘妻的身份,才慘遭針對。現在討論如何處置染了虜瘡的秦晉,區別隻在於羞辱這個必死之人。
李泌雖然每每必置秦晉於死地,絕非出於個人恩怨,既然他已經不能再對皇權造成威脅,自己又何必趕盡殺絕呢?
當陳希烈和李輔國雙雙出現在廳中之後,陳希烈第一個提議:
“秦晉染了虜瘡,當依壽安公主例,驅逐出長安,以使疫症不得擴散。”
宦官李輔國白了陳希烈一眼。
“老相公心胸太過狹隘,秦大夫眼看就活不成了,又何必這般羞辱於人?畢竟天子和諸位大臣都是他救回來的,這麽做當真好嗎?”
陳希烈鼻間發出了連續的冷哼,抖著三縷花白的美髯,道:
“老夫所提議之事,俱是一心為公,與私怨何幹?老夫先前在太極宮內就說過,哪怕老夫或者老夫的子弟染上這等惡疾,也沒得商量!”
李輔國也嘿嘿冷笑。
“這裏又沒有外人,老相公何必再裝成這等樣子?如果老相公的家人子弟不幸染上這等惡疾,我等必不會如法炮製。”
見聯袂而至的兩個人爭吵不休,李泌暗暗發笑,李輔國和陳希烈本是互相敵對又看不順眼,現在因為有著一致的利益才捆綁到了一塊,但最終還是貌合神離啊,自己和他們為伍,可要再三小心,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墜入無底的深淵。
“好了,好了!兩位不要再因為這等瑣事而證都不休,現在的正經事是如何將兵權從郭子儀這等武人手中收回!”
說實話,到了現在這等地步,有了安祿山以節度使造反的前車之鑒,李泌再也不相信任何武人,乃至文人進士出身的秦晉一旦掌握了兵權,依舊懷著深切的忌憚。
而現在,就算秦晉死了,郭子儀或可名正言順的接任,而天子李亨似乎也對秦晉推薦的人選頗為讚賞。
平心而論,郭子儀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但錯就錯在他先依附於楊國忠,後依附於秦晉。如此為人已經讓李泌深為不齒和懷疑,就算不得已而任用武人,他寧願勸說天子選擇仆固懷恩這等出身頗為不錯,又身世清白的胡人。
李輔國自不必說,郭子儀險些受其陷害致死,兩人的仇怨恐怕不死不休。陳希烈則是壯心不死,盡管身在政事堂中也不甘心寂寞,勢要做到當年李林甫的大權獨攬。
三人各懷心思,目標卻頗為相似,那就是矛頭直指郭子儀。
陳希烈不滿的瞪了李輔國一眼。
“若非他糾纏,老夫豈能如此?”
李輔國也不甘示弱,指著陳希烈道:
“我在糾纏?你這老東西心腸黑透了,還不讓人說嗎?”
眼看著他們兩個又要吵起來,李泌隻好再次充當和事佬。
“兩位如此爭執,就算爭出了勝負,對局勢又有什麽幫助呢?”
李輔國道:
“門下侍郎說的極是,咱們那日議定的謀劃可再度實施。”
在這方麵,陳希烈竟與李輔國出奇的一致。
“對,老夫也認為,不能再耽擱下去,以免夜長夢多!”
李泌沉思了一陣,心裏大致有了個譜。
“今日白孝德入城,倒給了李泌一個豈是,烏護懷恩入京勤王,咱們何不以其為援?對郭子儀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李輔國和陳希烈異口同聲,驚訝莫名。李輔國又率先表示反對。
“千萬不可!白孝德是龜茲王子,雖然其國早就被滅,但身份特異,又豈能對我大唐始終如一?”
李輔國反對的理由也算有道理,可李泌也能找出大把的例子對其予以反駁。當年太宗滅突厥,曾以突厥王族阿史那思摩宿衛宮禁,甚至還給予大軍兵權,滅掉了薛延陀部。
但是,眼下唐朝之亂,不就是使用胡人過甚嗎?放眼玄宗一朝,尤其是天寶年間,名臣驍將多非漢人。
比如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為高麗人,安祿山是西域雜胡,包括長安城外統領大軍圍城的孫孝哲,也是個契丹人。
如果再把胡人引入朝廷,這究竟是除害,還是引狼入室呢?李輔國的一番話竟讓李泌罕見的猶豫了。
“天下才智之士,部分胡漢,當盡為我唐朝所用。隻要做到賞罰分明,又有誰敢不服?”
陳希烈旗幟鮮明的反對李輔國的說辭,認為當此危亡之際就該不拘一格的實用人才,隻要做到賞罰分明,就不怕有人圖謀不軌。
李泌暗自腹誹:如果要賞罰分明,第一個就應該先把安祿山懲處了,否則又何談賞罰分明呢?一個被叛軍打的滿地找牙的朝廷,哪裏還有資格懾服四夷?
隻是眼下這等實際情形,許多人一廂情願的視作不見,多年以來天朝上國的固有思維於此時作祟不已。看著吧,隻要朝廷在一兩年內無法平叛,大漠的回鶻人,幽州的契丹人,還有西邊的吐蕃人,早晚會群起而搶掠大唐。到那時,令四夷賓服的天朝上國就會成為四夷的砧上魚肉!
“好了!李內監不必再爭,雖然李泌也認同你的這種說法,但總要先解燃眉之急再說!”
李輔國也不再堅持,隻哼了一聲。
“好,全憑門下侍郎吩咐就是,李某必不反對!”
如此,三人意見達成統一,便各自散去,籌謀準備,至於聯絡仆固懷恩的重任,自然能者多勞,就落在了李泌的身上。
……
秦府,清虛子急的滿嘴都生滿了燎泡,如果秦晉因虜瘡而死,興旺道教的打算畢將功虧一簣,而且他本人也將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死危險。此時,素有醫仙之名的葛金就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雖然素來聽聞虜瘡這種病無藥可醫。但萬一葛金有治療的法子呢?
隻可惜葛金不住在秦晉府中,於是清虛子就隱瞞了其中致命的關鍵處,使人以宴請為名,將師兄葛金誑進了隻許進不許出的重圍之中。
張通儒的聲音滿滿的都是興奮,這支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在發現了燕軍蹤跡後不但沒有像神武軍那般躲躲藏藏,反而集中全力直擊而來。<strong>.</strong>然而這支唐軍的戰鬥力卻令他大吃一驚,左翼騎兵在與之接觸之後竟然難以撼動其分毫。
燕軍騎兵與唐軍騎兵同屬輕騎兵,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衝陣,兩軍在短暫的接觸之後又驟然分開。張通儒的瞳仁猛然收縮,他意識到此次赴援勤王的唐軍絕非河北都畿那些唐軍可比。
較量才剛剛開始,燕軍此前也是唐軍,與赴援的勤王軍一樣都擅長以騎弩攢射,以此殺傷敵兵,打擊士氣。
“戰鼓,敲起來!”
咚!咚咚!咚!
戰場上,鼓聲是提振和保持士氣的手段之一。眼見著雙方在武器和戰術上不相上下,張通儒立即便放棄了主動進擊的想法,轉而以逸待勞,隻要對方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就發起奮力一擊。
……
“賊兵勢大,將軍,不如退一步再圖良策!”
部將的聲音有些嘶啞,仆固懷恩馬速不減,眼睛死死盯著遠處列陣的叛軍主力,此番勤王而來豈能輕易言退?他要的就是先聲奪人,順勢給圍城叛軍以極大的震撼,如此才能開個好局,為解長安之圍鋪一條好路。
否則剛剛交手就望風而退,對朔方軍士氣的打擊將士極嚴重的。
“我有兩萬精兵,阻截賊兵尚不滿萬,怕從何來?”
幽燕邊軍還真是目中無人,難道以為朔方精兵向中原那些漢家子弟般隻會種地生孩子嗎?
仆固懷恩出身鐵勒仆固部貴族,骨子裏有著天然的驕傲,契丹人也好,高麗人也罷,從未有一刻將他們放在眼裏,現在就這些人知道朔方軍不是好惹的。
右翼剛剛遭到了叛軍的突襲,緊接著左翼也遭到了叛軍騎兵的襲擾。
仆固懷恩麾下一萬騎兵,一萬步卒。此時騎兵與後方的步卒相距不到十裏地,隻要把叛軍騎兵拖住,纏住,不斷消耗對方士氣,等到後方的步卒趕到時,就可以趁勢掩殺。
主意打定,他命令全軍放緩速度,穩步前進。
僅僅兩千騎兵隊兩翼進行襲擾,朔方軍以騎弩攢射進行驅趕,對方就難以撼動他們分毫。<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騎兵鐵流像下山的泥石流一樣聲勢浩大,速度放緩以後,亦如一座移動的小山,試圖將攔在前麵的一切東西悉數碾壓粉碎。
……
子夜後,李泌拖著疲憊的身子打算就寢,卻突然被家奴急促的敲門聲所驚擾。
“家主,家主,李內監和陳相公聯袂來訪,見是不見?”
李泌早就料到了他們一定會有所動作,果然還是連夜動手了。恍惚一陣之後,他還是苦笑了一下,別說李輔國和陳希烈,自己不也在出了太極宮之後就去尋求廣平王李豫的支持嗎?隻可惜廣平王誌不在此,令他掃興而歸。
秦晉早晚必死,李泌不認為必須把他攆出城去或者提前縊死,此前壽安公主遭到不公的對待,隻是倒黴在她有著秦晉聘妻的身份,才慘遭針對。現在討論如何處置染了虜瘡的秦晉,區別隻在於羞辱這個必死之人。
李泌雖然每每必置秦晉於死地,絕非出於個人恩怨,既然他已經不能再對皇權造成威脅,自己又何必趕盡殺絕呢?
當陳希烈和李輔國雙雙出現在廳中之後,陳希烈第一個提議:
“秦晉染了虜瘡,當依壽安公主例,驅逐出長安,以使疫症不得擴散。”
宦官李輔國白了陳希烈一眼。
“老相公心胸太過狹隘,秦大夫眼看就活不成了,又何必這般羞辱於人?畢竟天子和諸位大臣都是他救回來的,這麽做當真好嗎?”
陳希烈鼻間發出了連續的冷哼,抖著三縷花白的美髯,道:
“老夫所提議之事,俱是一心為公,與私怨何幹?老夫先前在太極宮內就說過,哪怕老夫或者老夫的子弟染上這等惡疾,也沒得商量!”
李輔國也嘿嘿冷笑。
“這裏又沒有外人,老相公何必再裝成這等樣子?如果老相公的家人子弟不幸染上這等惡疾,我等必不會如法炮製。”
見聯袂而至的兩個人爭吵不休,李泌暗暗發笑,李輔國和陳希烈本是互相敵對又看不順眼,現在因為有著一致的利益才捆綁到了一塊,但最終還是貌合神離啊,自己和他們為伍,可要再三小心,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墜入無底的深淵。
“好了,好了!兩位不要再因為這等瑣事而證都不休,現在的正經事是如何將兵權從郭子儀這等武人手中收回!”
說實話,到了現在這等地步,有了安祿山以節度使造反的前車之鑒,李泌再也不相信任何武人,乃至文人進士出身的秦晉一旦掌握了兵權,依舊懷著深切的忌憚。
而現在,就算秦晉死了,郭子儀或可名正言順的接任,而天子李亨似乎也對秦晉推薦的人選頗為讚賞。
平心而論,郭子儀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但錯就錯在他先依附於楊國忠,後依附於秦晉。如此為人已經讓李泌深為不齒和懷疑,就算不得已而任用武人,他寧願勸說天子選擇仆固懷恩這等出身頗為不錯,又身世清白的胡人。
李輔國自不必說,郭子儀險些受其陷害致死,兩人的仇怨恐怕不死不休。陳希烈則是壯心不死,盡管身在政事堂中也不甘心寂寞,勢要做到當年李林甫的大權獨攬。
三人各懷心思,目標卻頗為相似,那就是矛頭直指郭子儀。
陳希烈不滿的瞪了李輔國一眼。
“若非他糾纏,老夫豈能如此?”
李輔國也不甘示弱,指著陳希烈道:
“我在糾纏?你這老東西心腸黑透了,還不讓人說嗎?”
眼看著他們兩個又要吵起來,李泌隻好再次充當和事佬。
“兩位如此爭執,就算爭出了勝負,對局勢又有什麽幫助呢?”
李輔國道:
“門下侍郎說的極是,咱們那日議定的謀劃可再度實施。”
在這方麵,陳希烈竟與李輔國出奇的一致。
“對,老夫也認為,不能再耽擱下去,以免夜長夢多!”
李泌沉思了一陣,心裏大致有了個譜。
“今日白孝德入城,倒給了李泌一個豈是,烏護懷恩入京勤王,咱們何不以其為援?對郭子儀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李輔國和陳希烈異口同聲,驚訝莫名。李輔國又率先表示反對。
“千萬不可!白孝德是龜茲王子,雖然其國早就被滅,但身份特異,又豈能對我大唐始終如一?”
李輔國反對的理由也算有道理,可李泌也能找出大把的例子對其予以反駁。當年太宗滅突厥,曾以突厥王族阿史那思摩宿衛宮禁,甚至還給予大軍兵權,滅掉了薛延陀部。
但是,眼下唐朝之亂,不就是使用胡人過甚嗎?放眼玄宗一朝,尤其是天寶年間,名臣驍將多非漢人。
比如哥舒翰是突厥人,高仙芝為高麗人,安祿山是西域雜胡,包括長安城外統領大軍圍城的孫孝哲,也是個契丹人。
如果再把胡人引入朝廷,這究竟是除害,還是引狼入室呢?李輔國的一番話竟讓李泌罕見的猶豫了。
“天下才智之士,部分胡漢,當盡為我唐朝所用。隻要做到賞罰分明,又有誰敢不服?”
陳希烈旗幟鮮明的反對李輔國的說辭,認為當此危亡之際就該不拘一格的實用人才,隻要做到賞罰分明,就不怕有人圖謀不軌。
李泌暗自腹誹:如果要賞罰分明,第一個就應該先把安祿山懲處了,否則又何談賞罰分明呢?一個被叛軍打的滿地找牙的朝廷,哪裏還有資格懾服四夷?
隻是眼下這等實際情形,許多人一廂情願的視作不見,多年以來天朝上國的固有思維於此時作祟不已。看著吧,隻要朝廷在一兩年內無法平叛,大漠的回鶻人,幽州的契丹人,還有西邊的吐蕃人,早晚會群起而搶掠大唐。到那時,令四夷賓服的天朝上國就會成為四夷的砧上魚肉!
“好了!李內監不必再爭,雖然李泌也認同你的這種說法,但總要先解燃眉之急再說!”
李輔國也不再堅持,隻哼了一聲。
“好,全憑門下侍郎吩咐就是,李某必不反對!”
如此,三人意見達成統一,便各自散去,籌謀準備,至於聯絡仆固懷恩的重任,自然能者多勞,就落在了李泌的身上。
……
秦府,清虛子急的滿嘴都生滿了燎泡,如果秦晉因虜瘡而死,興旺道教的打算畢將功虧一簣,而且他本人也將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死危險。此時,素有醫仙之名的葛金就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雖然素來聽聞虜瘡這種病無藥可醫。但萬一葛金有治療的法子呢?
隻可惜葛金不住在秦晉府中,於是清虛子就隱瞞了其中致命的關鍵處,使人以宴請為名,將師兄葛金誑進了隻許進不許出的重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