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齊進沉默不語,秦晉的問題他也很想找人問一問原委,可事實是恐怕舉朝上下都沒有人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了。(.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潼關失守也就意味著高相公遭到了徹底的失敗,此時再放眼天下,誰還能在潼關失守的情況下力挽狂瀾,扭轉乾坤呢?恐怕孫武、白起、衛霍齊齊再世重生,也難有作為了。
他砸了咋幹裂的嘴唇,小聲說道:
“當務之急,末將以為是如何應對,至於責任誰屬,那是朝廷相公的們的分內之事!”
這句話已經說的很直接,正告秦晉此時絕不是追問潼關失守因由的時刻,因為還有更大的危機等著他們呢。高齊進並沒有在攻城大軍被赴援的擊退後而有一絲一毫的振奮之色,與之恰恰相反,他隻認為這不過是一次僥幸之舉,真正的燕軍精銳正沿著關中寬敞的大道,直驅長安。
秦晉在短暫的激動之後,立即恢複了理智,他見潼關守將似乎是個頗為冷靜的人,心中暗暗讚歎。
“此人絕非等閑之輩,卻被朝廷放在了鳥不拉屎的風陵關,朝堂的明公們真是睜眼瞎啊!”
說話之人乃是跟隨秦晉而來的陳千裏,他內心中的憤懣隻比秦晉多而不比秦晉少,隻見他那原本肥碩的肚子已經小了好幾圈,袍子也因為身材的變化顯得有些別扭。
秦晉也讚同陳千裏的話,但是,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其私下裏戚戚然,不如腳踏實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秦晉盡管不滿於朝廷爭權奪利的齷齪,卻隻埋頭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風陵關守將高齊進確實是個處事冷靜之人,讓這種性格的武將獨當一麵也的確是合適的人選。然則,風陵關雖地處河東,但卻歸潼關指揮調度。換句話說說,高齊進乃是高仙芝的部下,他不相信高仙芝也是個隻知道屍位素餐的人。
果然,高齊進對陳千裏的話大為不滿,反駁道:
“高相公來到潼關以後,雖然不如哥舒老相公殺伐決斷,卻是知人善任,高某不認為自己在風陵關守將的任上有什麽不妥之處!”
“你……”
陳千裏不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但見高齊進維護高仙芝,一時之間又不知道拿什麽反駁合適,是以竟張口結舌了。
秦晉見狀,大為搖頭,眼下都已經快火上房了,他們兩個竟然能因為上官是否屍位素餐的而爭執起來,真是不分輕重緩急。(.)
“好了,不論高相公如何,都先入城再說。燕兵眼下雖然退了,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殺個回馬槍!”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連戰場也顧不得打掃,所有能走能動的人一律進入風陵關關城。
風陵關的關城興建之初就完全出於軍事用途,因而城內的主要居民都是駐軍家屬。所以,整個關城並不大,能夠容納的人數頂多也就在萬人之間,秦晉帶來的五千騎兵全部擠了進來,便顯得擁堵不堪。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天亮之前,任何意外發生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這風陵關好歹也算關中門戶之一,地處要隘之地,如何修的如此吝嗇?”
陳千裏是個直性子,此時忘了剛才的爭執,又開始抱怨吐槽風陵關修建的不夠寬大。
高齊進則解釋道:
“閣下有所不知,風陵關比較特殊,乃是先有風陵渡,後有關城。在此城興建之初,風陵渡便已經是繁華一方的地域了,隻不過繁華雖有,地勢卻是低了,凡有大水十次到有八次會淹沒市鎮,所以本朝初年修建關城之時,便在選址之時向北移了三裏地。”
這種情況秦晉早在去歲路過此地時就聽說過一二,而陳千裏由於是先秦晉一步去的長安,所以並沒有到過風陵關,因而對當地的掌故不甚了解也不奇怪。
得知因由之後,陳千裏咋舌連聲。
“軍民分開,好事,也是壞事。恐怕風陵渡已經被燕兵賊寇劫掠一空了吧!”
豈料高齊進又道:“也未見其然,燕兵來的倉促,渡河之後就直撲關城,怕是打算在破關之後再大肆行搶劫之事,不料卻被秦使君的騎兵精銳打了個七零八落。也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剛剛高某已經遣人往風陵渡查探損失情況,想必很快就會有回音。如果百姓果真幸免於難,還要盡快安排他們……”
話到此處,高齊進竟語塞了,他本想說盡快安排百姓轉移到關中去,可一閃念卻駭然想到,此時潼關已失,連長安都直麵燕軍兵鋒,這些人能躲到何處去呢?想不到天下之大竟連區區容身之所都成了奢望。
長長一聲歎息,高齊進神情頹然。
“難道唐朝當真氣數已盡了嗎?”
是啊,高相公大軍一敗塗地,潼關緊接著失守,高歌猛進,一片大好的局麵轉瞬間竟成了亡國之危,巨大的落差就連高齊進這等冷靜之人都不禁為之彷徨震驚。
“報……”
正說話間,果然有軍卒回報,風陵渡並沒有遭到燕兵的燒殺搶掠,但情況也不容樂觀。自從白日間燕兵過境圍了關城之後,幾乎所有的百姓都紛紛逃命,現在的風陵渡已經成為了一片死地。
得知如此境況,就連秦晉都忍不住哀歎,自從由河東城向南以後,滿眼都是亡國之相。
“河東眼下還是安全的,燕兵一時半刻還過不去,可讓百姓向北逃難,到時自有有司官員負責安排一應事宜!”
河東道於神武軍掌握的八個郡有一點好處是唐朝其他郡縣所不及的,那就是有一整套收容難民的辦法,這些逃到當地的難民不但不會給當地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反而充實了人口以隨時補充到需要人力的地方去。
充入難民營中的逃難百姓在經過簡單的訓練以後,大抵有兩個去處,一是選入地方團結兵,二是用作屯田,以及疏浚河道……
這些細節秦晉自是不會向高齊進解釋,不過高齊進在得了秦晉的提醒之後,還是樂得一拍大腿。
“真是被急昏了頭,怎麽就忘了秦使君剛剛在絳州全殲了蔡希德的叛軍,怕是孫孝哲部也該聞風喪膽吧,自不會深入河東自討晦氣!末將這就發布公告,令風陵關附近百姓向北避難!”
秦晉點了點頭,對高齊進的主意和說法表示讚同。
“燕軍擊破潼關之後,首要目標是長安,在長安陷落以前,是不會將矛頭直指河東的,所以風陵關外那些人才如此容易的就被嚇退了。說到底應該都是些沿途收攏的烏合之眾,咱們切不可被這種僥幸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為真正的燕軍精銳都是這般不堪一擊!”
這種話也隻有秦晉親口說出來才不會遭到異議。高齊進肅容答道:“使君提醒的極是,接下來該如何應對,末將願聽憑使君差遣!”
高齊健表示願聽秦晉的指揮,這原本就是應有之議,高仙芝現在生死不知,失去了主帥的高齊進自然願意聽憑秦晉的調遣,更何況秦晉是唯一一個曾全殲燕軍精銳的主帥。
秦晉對此並不意外,沉吟了一陣問道:
“風陵關還有多少守軍?”
“日間守城之戰死了不足千人,現在大致還有四千左右的可戰之兵!”
四千人馬不是少數,但如果燕軍以潮水之勢強攻,隻怕未必能守得住。但是,風陵關的位置太重要了。對潼關而言,是它扼守黃河北岸渡口的要隘。反之於河東城而言,又是來自黃河南岸兵鋒威脅的重要屏障。
“風陵關絕不可失守,我希望你能牢牢守住此地!”秦晉思頓了一下又道:“我會從河東給你再調撥五千人,軍資器械一樣會斷續運來,唯一的要求就是守住此地!”
這個要求或許有些強人所難,但高齊進卻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答道:
“請使君放心,末將誓與風陵關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一旁久久不發一言的陳千裏見高齊進慷慨激昂,不禁想起了當初在新安絕地時的場麵,亦如眼前一般悲壯,竟忍不住出言道:
“陳某願留下來與高將軍一同死守風陵關!”
此言一出,高齊進不禁對這個剛剛與他爭執的胖子另眼相看了。
要知道,風陵關的位置重要極了,就算燕兵在長安被攻克以前無意深入河東,也一定會想盡辦法奪下此地。換言之,留在此地的軍卒也好將軍也罷,都是九死一生。陳千裏主動請纓,願意留下來守城,在高齊進看來絕非是奪權之舉,試問有誰會在必死之地做出這種可笑的行為呢?
想及此處,高齊進正對陳千裏長身一揖。
“閣下高義,高某感佩之至!”
陳千裏一把扶住了高齊進,居然嘿嘿笑了一聲,說道:
“食君之祿,正當在此危亡之時死而後已。陳某曾在新安協助秦使君守城,於此道還有些經驗,留下來也可助高將軍一臂之力!”
聞言,高齊進驚訝的抬起頭來,盯著陳千裏看了好一陣,才艱難的問道:
“閣下難道曾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麾下長史……”
他砸了咋幹裂的嘴唇,小聲說道:
“當務之急,末將以為是如何應對,至於責任誰屬,那是朝廷相公的們的分內之事!”
這句話已經說的很直接,正告秦晉此時絕不是追問潼關失守因由的時刻,因為還有更大的危機等著他們呢。高齊進並沒有在攻城大軍被赴援的擊退後而有一絲一毫的振奮之色,與之恰恰相反,他隻認為這不過是一次僥幸之舉,真正的燕軍精銳正沿著關中寬敞的大道,直驅長安。
秦晉在短暫的激動之後,立即恢複了理智,他見潼關守將似乎是個頗為冷靜的人,心中暗暗讚歎。
“此人絕非等閑之輩,卻被朝廷放在了鳥不拉屎的風陵關,朝堂的明公們真是睜眼瞎啊!”
說話之人乃是跟隨秦晉而來的陳千裏,他內心中的憤懣隻比秦晉多而不比秦晉少,隻見他那原本肥碩的肚子已經小了好幾圈,袍子也因為身材的變化顯得有些別扭。
秦晉也讚同陳千裏的話,但是,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其私下裏戚戚然,不如腳踏實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秦晉盡管不滿於朝廷爭權奪利的齷齪,卻隻埋頭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風陵關守將高齊進確實是個處事冷靜之人,讓這種性格的武將獨當一麵也的確是合適的人選。然則,風陵關雖地處河東,但卻歸潼關指揮調度。換句話說說,高齊進乃是高仙芝的部下,他不相信高仙芝也是個隻知道屍位素餐的人。
果然,高齊進對陳千裏的話大為不滿,反駁道:
“高相公來到潼關以後,雖然不如哥舒老相公殺伐決斷,卻是知人善任,高某不認為自己在風陵關守將的任上有什麽不妥之處!”
“你……”
陳千裏不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但見高齊進維護高仙芝,一時之間又不知道拿什麽反駁合適,是以竟張口結舌了。
秦晉見狀,大為搖頭,眼下都已經快火上房了,他們兩個竟然能因為上官是否屍位素餐的而爭執起來,真是不分輕重緩急。(.)
“好了,不論高相公如何,都先入城再說。燕兵眼下雖然退了,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殺個回馬槍!”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連戰場也顧不得打掃,所有能走能動的人一律進入風陵關關城。
風陵關的關城興建之初就完全出於軍事用途,因而城內的主要居民都是駐軍家屬。所以,整個關城並不大,能夠容納的人數頂多也就在萬人之間,秦晉帶來的五千騎兵全部擠了進來,便顯得擁堵不堪。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天亮之前,任何意外發生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這風陵關好歹也算關中門戶之一,地處要隘之地,如何修的如此吝嗇?”
陳千裏是個直性子,此時忘了剛才的爭執,又開始抱怨吐槽風陵關修建的不夠寬大。
高齊進則解釋道:
“閣下有所不知,風陵關比較特殊,乃是先有風陵渡,後有關城。在此城興建之初,風陵渡便已經是繁華一方的地域了,隻不過繁華雖有,地勢卻是低了,凡有大水十次到有八次會淹沒市鎮,所以本朝初年修建關城之時,便在選址之時向北移了三裏地。”
這種情況秦晉早在去歲路過此地時就聽說過一二,而陳千裏由於是先秦晉一步去的長安,所以並沒有到過風陵關,因而對當地的掌故不甚了解也不奇怪。
得知因由之後,陳千裏咋舌連聲。
“軍民分開,好事,也是壞事。恐怕風陵渡已經被燕兵賊寇劫掠一空了吧!”
豈料高齊進又道:“也未見其然,燕兵來的倉促,渡河之後就直撲關城,怕是打算在破關之後再大肆行搶劫之事,不料卻被秦使君的騎兵精銳打了個七零八落。也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剛剛高某已經遣人往風陵渡查探損失情況,想必很快就會有回音。如果百姓果真幸免於難,還要盡快安排他們……”
話到此處,高齊進竟語塞了,他本想說盡快安排百姓轉移到關中去,可一閃念卻駭然想到,此時潼關已失,連長安都直麵燕軍兵鋒,這些人能躲到何處去呢?想不到天下之大竟連區區容身之所都成了奢望。
長長一聲歎息,高齊進神情頹然。
“難道唐朝當真氣數已盡了嗎?”
是啊,高相公大軍一敗塗地,潼關緊接著失守,高歌猛進,一片大好的局麵轉瞬間竟成了亡國之危,巨大的落差就連高齊進這等冷靜之人都不禁為之彷徨震驚。
“報……”
正說話間,果然有軍卒回報,風陵渡並沒有遭到燕兵的燒殺搶掠,但情況也不容樂觀。自從白日間燕兵過境圍了關城之後,幾乎所有的百姓都紛紛逃命,現在的風陵渡已經成為了一片死地。
得知如此境況,就連秦晉都忍不住哀歎,自從由河東城向南以後,滿眼都是亡國之相。
“河東眼下還是安全的,燕兵一時半刻還過不去,可讓百姓向北逃難,到時自有有司官員負責安排一應事宜!”
河東道於神武軍掌握的八個郡有一點好處是唐朝其他郡縣所不及的,那就是有一整套收容難民的辦法,這些逃到當地的難民不但不會給當地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反而充實了人口以隨時補充到需要人力的地方去。
充入難民營中的逃難百姓在經過簡單的訓練以後,大抵有兩個去處,一是選入地方團結兵,二是用作屯田,以及疏浚河道……
這些細節秦晉自是不會向高齊進解釋,不過高齊進在得了秦晉的提醒之後,還是樂得一拍大腿。
“真是被急昏了頭,怎麽就忘了秦使君剛剛在絳州全殲了蔡希德的叛軍,怕是孫孝哲部也該聞風喪膽吧,自不會深入河東自討晦氣!末將這就發布公告,令風陵關附近百姓向北避難!”
秦晉點了點頭,對高齊進的主意和說法表示讚同。
“燕軍擊破潼關之後,首要目標是長安,在長安陷落以前,是不會將矛頭直指河東的,所以風陵關外那些人才如此容易的就被嚇退了。說到底應該都是些沿途收攏的烏合之眾,咱們切不可被這種僥幸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為真正的燕軍精銳都是這般不堪一擊!”
這種話也隻有秦晉親口說出來才不會遭到異議。高齊進肅容答道:“使君提醒的極是,接下來該如何應對,末將願聽憑使君差遣!”
高齊健表示願聽秦晉的指揮,這原本就是應有之議,高仙芝現在生死不知,失去了主帥的高齊進自然願意聽憑秦晉的調遣,更何況秦晉是唯一一個曾全殲燕軍精銳的主帥。
秦晉對此並不意外,沉吟了一陣問道:
“風陵關還有多少守軍?”
“日間守城之戰死了不足千人,現在大致還有四千左右的可戰之兵!”
四千人馬不是少數,但如果燕軍以潮水之勢強攻,隻怕未必能守得住。但是,風陵關的位置太重要了。對潼關而言,是它扼守黃河北岸渡口的要隘。反之於河東城而言,又是來自黃河南岸兵鋒威脅的重要屏障。
“風陵關絕不可失守,我希望你能牢牢守住此地!”秦晉思頓了一下又道:“我會從河東給你再調撥五千人,軍資器械一樣會斷續運來,唯一的要求就是守住此地!”
這個要求或許有些強人所難,但高齊進卻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答道:
“請使君放心,末將誓與風陵關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一旁久久不發一言的陳千裏見高齊進慷慨激昂,不禁想起了當初在新安絕地時的場麵,亦如眼前一般悲壯,竟忍不住出言道:
“陳某願留下來與高將軍一同死守風陵關!”
此言一出,高齊進不禁對這個剛剛與他爭執的胖子另眼相看了。
要知道,風陵關的位置重要極了,就算燕兵在長安被攻克以前無意深入河東,也一定會想盡辦法奪下此地。換言之,留在此地的軍卒也好將軍也罷,都是九死一生。陳千裏主動請纓,願意留下來守城,在高齊進看來絕非是奪權之舉,試問有誰會在必死之地做出這種可笑的行為呢?
想及此處,高齊進正對陳千裏長身一揖。
“閣下高義,高某感佩之至!”
陳千裏一把扶住了高齊進,居然嘿嘿笑了一聲,說道:
“食君之祿,正當在此危亡之時死而後已。陳某曾在新安協助秦使君守城,於此道還有些經驗,留下來也可助高將軍一臂之力!”
聞言,高齊進驚訝的抬起頭來,盯著陳千裏看了好一陣,才艱難的問道:
“閣下難道曾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麾下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