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韓冠華剛才說的話,句句都說進曹穎的心坎兒裏去了。
在曹穎的眼裏,自己的兒子永遠是這世上最出色的,最優秀,最好的。
就算韓錦程真的做錯了什麽事情,那麽錯也不是在韓錦程的身上,而是別人的身上。
這次的事情,正好扯到了四爺。
想當然的,曹穎自然是把所有的錯,都推到了四爺的頭上,覺得自己的兒子是被四爺給騙了。
韓冠華剛才的話,正好和曹穎的這想法不謀而合。
曹穎聽到大兒子如此識禮又懂得兄友弟恭,要照顧好小兒子,曹穎怎能不高興。
曹穎笑著把杯裏的茶當成****一般給喝了:
“把榮慶王府交給你,娘很放心。
娘跟你爹到底是老了,以後榮慶王府到底是要靠你們兄妹三人撐起來的。
沁兒性子嬌縱,脾氣不好,出了嫁,更是要你與程兒多加照看。
你能這麽想,娘就能完全放下心來,與你爹一起,把榮慶王府的擔子,交到你的身上。
再有一年,孟靜嫻便長成,可以嫁給你了。
你一旦成了家,那麽榮慶王府這個擔子,就當真要放在你的肩上了。
華兒,你可千萬不能讓我跟你爹失望啊。”
想著孟靜嫻雖然不是最合適的兒媳婦人選,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著最好的人選陳明珠不但嫁給了魏繼光,甚至還傳出了喜訊,曹穎早就對陳明珠死心了。
麵對眼前的定局,現在的曹穎也不敢多想,隻願大兒子守好孟靜嫻這個未婚妻,
待到孟靜嫻十五歲,然後辦喜事,把孟靜嫻娶進門兒來。
多一個人在兒子的身邊照顧、勸解著,曹穎表示,那麽,她才算是真正可以放下心來。
要是孟靜嫻再早日給她生一個大胖孫子,那麽她抱著孫子,當真是沒有旁的想法了。
榮慶王府,到底是屬於自己兒子的,這偌大的一個家,也得交到大兒媳孟靜嫻的手裏不是。
大兒子一旦完婚,接下來,就該輪到小兒子了。
想到小兒子都已經十六歲,一般人家的兒子在這個年紀便是沒有成親,也該定親了,
曹穎便頭疼得厲害。
大兒子定親的對象太小,成親的時間太晚,才會連帶著小兒子都給帶累了。
雖說現在不能做什麽,可是她也可以替小兒子相看起來,便是不能成親,至少也得定個親才是。
指不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兒子就會變得懂事起來,不會再跟那個死賤種混到一塊兒。
這麽一想,曹穎覺得,小兒媳婦不能是別的高門大戶之女,得是自己娘家的姑娘才行。
曹穎才有這個念頭,腦袋便似被榔頭打了一下似的,疼得厲害。
一想到娘家的女兒,曹穎難免就想起了曹悅心這個嫡親的侄女。
曹悅心可是曹穎嫡親的侄女,是她親大哥的女兒。
輪到好事兒,她倒是夠想著娘家的人,想著自己的親哥哥。
可是最後,她哥跟這個侄女是怎麽報答她的,竟然另攀高枝,去做了三皇子的妾室。
一想到這事兒,曹穎就火大得厲害。
自從曹悅心被抬去三皇子府之後,曹穎就沒有再去看過曹悅心這個侄女。
莫說曹悅心派人來請,曹穎推脫不肯去,就算是曹悅心上門來看曹穎這個姑姑,
曹穎照樣借“病”,躺在床上休息,表示自己起不來。
最後,曹悅心每每都是來不及跟曹穎說上幾句貼心、討好的話,就隻能離開了。
不但如此,曹穎更是送了一封信到自己娘家的哥哥手裏。
曹穎表示,既然曹悅心這個侄女如此成才,
那麽從今以後,曹家就多讓曹悅心這個厲害的女兒照顧著吧,她是無能為力了。
曹穎的意思很明顯,娘家既然不但不給力,而且還拖她後腿。
這樣的娘家,她寧可不要。
反正曹家也抱上了新的大腿,他們榮慶王府,指不定曹家人還看不眼上呢。
都兩相看厭了,那麽做什麽親戚,還是莫要往來得好。
曹穎深知從龍之功不是那麽容易的,更重要的,榮慶王一直沒有表過態,曹穎更是不敢隨便亂站邊。
可以說,曹悅心跟三皇子混到一塊兒的舉動,徹底惹惱了曹穎,叫曹穎怕極了。
曹家能成功,富貴一世,那是曹家的福氣。
她家王爺混得再差,那也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未來皇上的親叔叔。
衝著這一點,隻要自家不謀反,再怎麽樣,榮慶王府的榮寵也是少不了,
至少也不會比現在的情況差多少。
既是如此,她何必要冒那個風險,卻站什麽邊,投靠哪個皇子,不是找不自在嗎?
皇上對自家王爺的態度,已經有些不一般。
要是榮慶王府在這個時候選擇站邊,皇上心裏會怎麽想?
肯定是更加看榮慶王府不順眼。
指不定就這麽一來,榮慶王府投靠的那個皇子還被榮慶王府給帶累了,反而不招皇上的待見。
愛屋及烏的相反情況,曹穎覺得,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在皇上身上的。
與其冒那麽大的危險,她寧可老老實實得過自己的小日子。
從龍之功又如何,三皇子現在見了她家王爺,還不是要恭恭敬敬地叫一聲皇叔嗎?
曹穎表示,三皇子之所以肯抬了曹悅心回去,未必就沒有想搭上榮慶王府的意思。
不管如何,曹悅心不聽她的安排,不但叫自滿的曹穎接受不了,更是叫曹穎厭惡至極。
不管是曹悅心那邊,還是曹家那邊,曹穎幹脆派人都去說明白了。
曹穎才在曹悅心的身上栽了一個大跟鬥,丟了臉,如今,談到小兒子的婚事時,她又想到了娘家的姑娘。
一時之間,曹穎的臉色非常難看。
“娘,你這是怎麽了?”
看到曹穎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跟調色盤似的,心想事成的韓冠華非常體貼地問了一句。
“還能想什麽,不就是程兒的婚事。”
曹穎也沒瞞著韓冠華,直接把自己的所思所慮告訴了大兒子。
已經說定要將榮慶王府交給大兒子。
在曹穎的眼裏,自己的兒子永遠是這世上最出色的,最優秀,最好的。
就算韓錦程真的做錯了什麽事情,那麽錯也不是在韓錦程的身上,而是別人的身上。
這次的事情,正好扯到了四爺。
想當然的,曹穎自然是把所有的錯,都推到了四爺的頭上,覺得自己的兒子是被四爺給騙了。
韓冠華剛才的話,正好和曹穎的這想法不謀而合。
曹穎聽到大兒子如此識禮又懂得兄友弟恭,要照顧好小兒子,曹穎怎能不高興。
曹穎笑著把杯裏的茶當成****一般給喝了:
“把榮慶王府交給你,娘很放心。
娘跟你爹到底是老了,以後榮慶王府到底是要靠你們兄妹三人撐起來的。
沁兒性子嬌縱,脾氣不好,出了嫁,更是要你與程兒多加照看。
你能這麽想,娘就能完全放下心來,與你爹一起,把榮慶王府的擔子,交到你的身上。
再有一年,孟靜嫻便長成,可以嫁給你了。
你一旦成了家,那麽榮慶王府這個擔子,就當真要放在你的肩上了。
華兒,你可千萬不能讓我跟你爹失望啊。”
想著孟靜嫻雖然不是最合適的兒媳婦人選,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著最好的人選陳明珠不但嫁給了魏繼光,甚至還傳出了喜訊,曹穎早就對陳明珠死心了。
麵對眼前的定局,現在的曹穎也不敢多想,隻願大兒子守好孟靜嫻這個未婚妻,
待到孟靜嫻十五歲,然後辦喜事,把孟靜嫻娶進門兒來。
多一個人在兒子的身邊照顧、勸解著,曹穎表示,那麽,她才算是真正可以放下心來。
要是孟靜嫻再早日給她生一個大胖孫子,那麽她抱著孫子,當真是沒有旁的想法了。
榮慶王府,到底是屬於自己兒子的,這偌大的一個家,也得交到大兒媳孟靜嫻的手裏不是。
大兒子一旦完婚,接下來,就該輪到小兒子了。
想到小兒子都已經十六歲,一般人家的兒子在這個年紀便是沒有成親,也該定親了,
曹穎便頭疼得厲害。
大兒子定親的對象太小,成親的時間太晚,才會連帶著小兒子都給帶累了。
雖說現在不能做什麽,可是她也可以替小兒子相看起來,便是不能成親,至少也得定個親才是。
指不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兒子就會變得懂事起來,不會再跟那個死賤種混到一塊兒。
這麽一想,曹穎覺得,小兒媳婦不能是別的高門大戶之女,得是自己娘家的姑娘才行。
曹穎才有這個念頭,腦袋便似被榔頭打了一下似的,疼得厲害。
一想到娘家的女兒,曹穎難免就想起了曹悅心這個嫡親的侄女。
曹悅心可是曹穎嫡親的侄女,是她親大哥的女兒。
輪到好事兒,她倒是夠想著娘家的人,想著自己的親哥哥。
可是最後,她哥跟這個侄女是怎麽報答她的,竟然另攀高枝,去做了三皇子的妾室。
一想到這事兒,曹穎就火大得厲害。
自從曹悅心被抬去三皇子府之後,曹穎就沒有再去看過曹悅心這個侄女。
莫說曹悅心派人來請,曹穎推脫不肯去,就算是曹悅心上門來看曹穎這個姑姑,
曹穎照樣借“病”,躺在床上休息,表示自己起不來。
最後,曹悅心每每都是來不及跟曹穎說上幾句貼心、討好的話,就隻能離開了。
不但如此,曹穎更是送了一封信到自己娘家的哥哥手裏。
曹穎表示,既然曹悅心這個侄女如此成才,
那麽從今以後,曹家就多讓曹悅心這個厲害的女兒照顧著吧,她是無能為力了。
曹穎的意思很明顯,娘家既然不但不給力,而且還拖她後腿。
這樣的娘家,她寧可不要。
反正曹家也抱上了新的大腿,他們榮慶王府,指不定曹家人還看不眼上呢。
都兩相看厭了,那麽做什麽親戚,還是莫要往來得好。
曹穎深知從龍之功不是那麽容易的,更重要的,榮慶王一直沒有表過態,曹穎更是不敢隨便亂站邊。
可以說,曹悅心跟三皇子混到一塊兒的舉動,徹底惹惱了曹穎,叫曹穎怕極了。
曹家能成功,富貴一世,那是曹家的福氣。
她家王爺混得再差,那也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未來皇上的親叔叔。
衝著這一點,隻要自家不謀反,再怎麽樣,榮慶王府的榮寵也是少不了,
至少也不會比現在的情況差多少。
既是如此,她何必要冒那個風險,卻站什麽邊,投靠哪個皇子,不是找不自在嗎?
皇上對自家王爺的態度,已經有些不一般。
要是榮慶王府在這個時候選擇站邊,皇上心裏會怎麽想?
肯定是更加看榮慶王府不順眼。
指不定就這麽一來,榮慶王府投靠的那個皇子還被榮慶王府給帶累了,反而不招皇上的待見。
愛屋及烏的相反情況,曹穎覺得,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在皇上身上的。
與其冒那麽大的危險,她寧可老老實實得過自己的小日子。
從龍之功又如何,三皇子現在見了她家王爺,還不是要恭恭敬敬地叫一聲皇叔嗎?
曹穎表示,三皇子之所以肯抬了曹悅心回去,未必就沒有想搭上榮慶王府的意思。
不管如何,曹悅心不聽她的安排,不但叫自滿的曹穎接受不了,更是叫曹穎厭惡至極。
不管是曹悅心那邊,還是曹家那邊,曹穎幹脆派人都去說明白了。
曹穎才在曹悅心的身上栽了一個大跟鬥,丟了臉,如今,談到小兒子的婚事時,她又想到了娘家的姑娘。
一時之間,曹穎的臉色非常難看。
“娘,你這是怎麽了?”
看到曹穎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跟調色盤似的,心想事成的韓冠華非常體貼地問了一句。
“還能想什麽,不就是程兒的婚事。”
曹穎也沒瞞著韓冠華,直接把自己的所思所慮告訴了大兒子。
已經說定要將榮慶王府交給大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