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對姐弟的反應,葉寒萱輕勾起一邊的嘴角,眸光幽幽一閃,今天的天氣可真好!
“你當真不知道?”
一看到小徒弟的眼裏閃著精光,衛夫人輕輕點了點葉寒萱的額頭,表示少在她的麵前裝傻:
“早在聽到這次的事情主角之一,是你那個不安於室,鬧騰的庶妹,為師便知道,此事與你脫不了關係。”
衛夫人哼了哼,作為師父的她怎麽可能被自己的小徒弟給忽悠了:
“除了你們景博侯府比較奇葩,不曉得果郡王跟陳閣老曾孫女兒陳明珠之間的事情之外,還有誰不清楚?
果郡王對你那個庶妹……”
說到這裏,衛夫人直接把眉毛都給皺起來了。
果郡王平時與老四走得極近,是少數難得幾個能靠近老四的人。
要是果郡王當真跟那個葉寒憐有什麽的話,那麽老四必然不可能再跟以前一樣,接受果郡王的親近。
“昨日四爺已經清楚地告訴果郡王,若是他要與葉寒憐走近,那麽果郡王以後離他遠一點。”
麵對衛夫人的懷疑,葉寒萱的語氣頓了頓。
師父會不會怪她破壞了四爺的人跡關係,畢竟果郡王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
哪怕果郡王不及四爺在皇上的麵前受寵,但果郡王也不是一個可以讓人小覷的大人物。
多一個敵人自然是沒有多一個朋友好,可是現在四爺的情況是少了一個朋友再多一個怎麽敵人。
“是該如此!”
相反的是,衛夫人不但沒有怪葉寒萱讓四爺失去了果郡王這個皇叔,反而極為讚成四爺的決定:
“你那個庶妹絕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一看她的眼睛,為師便清楚得緊。
若是果郡王當真選擇要了那個女人,以後他多的是麻煩。
你跟老四何必往麻煩的身邊湊,自找麻煩。
果郡王早就知道老四對你有意思,他竟然還會跟與你不對付的葉寒憐產生感情。
這樣的人,老四的確是該離的遠遠的。”
說到最近,衛夫人的臉直接拉了下來,語氣裏滿滿都是不悅。
她本以為,先皇的那麽多兒子之中,除開皇上不數之外,就該是果郡王的脾氣稟性最好,沒其他皇子身上的那些臭毛病。
現在看來,是她把果郡王想得太好,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可再不同,那也是龍的兒子,臭脾氣是一模一樣!
老四好不容易喜歡上一個姑娘,不用做和尚還能開枝散葉了。
果郡王竟然看上了小徒弟的死對頭,單就果郡王這個舉動,不是在挑釁老四是什麽?
“萱兒,若是果郡王敢開口要讓老四放棄你,數落你的不是,你直接讓老四打他一頓。
就算老四把果郡王打壞了也沒關係,隻要不死就可以了,有什麽事情,自然有皇上擔著!”
最後,衛夫人甚至還豪氣幹雲地說了這麽一句話。
“啊?噢……”
葉寒萱張著微圓的小嘴,眼裏滿是遺憾地看著衛夫人,這話,師父怎麽不早一天說呢。
“什麽,在昨天的時候,果郡王已經說過那話了?!”
一看小徒弟這個反應,衛夫人馬上反應過來,合著她剛才說過的話,其實果郡王早就已經幹過了!
“是啊。”
葉寒萱點點頭:
“師父,你當真不怪我給四爺惹了果郡王這個麻煩,還讓四爺失去了果郡王這麽一個幫手嗎?”
葉寒萱眨眨眼睛,不是說師父把四爺當成親生兒子一般照顧著,師父當真那麽大肚,不計較她這個失誤?
“誰是誰的麻煩,誰是誰的幫手還不一定呢。
當年若不是有老四在皇上的身邊為果郡王說好話,你以為果郡王能有今日的好日子過?
他會成為老四的麻煩,老四得罪不起?他算老幾,他隻是老小!”
衛夫人冷哼了一下,直接把舊賬翻給了葉寒萱聽。
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事實上,這句話並不單隻是適用在老太太的身上,用在男人,一個父親的身上,也是說得通的。
葉紀譚的那個祖父是如此,當年的先皇亦是如此。
果郡王從小就長得好,聰明機靈,一張小嘴兒更是極甜,把先帝哄得極好。
先帝有那麽多的孩子,不論是皇子還是公主,先皇從來沒有抱過一次,包括當今皇上在內。
但是輪到果郡王的身上時,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果郡王經常享受先皇這個親爹的擁有,果郡王人生中的第一個字,是先皇手把手教他寫的,而皇上人生中的第一個字卻是陳閣老教的。
甚至看到才三歲卻玉雪聰明的果郡王,先皇曾戲言說,要把江山傳給果郡王。
這對當年已經做了好多年太子的皇上來說是多大的一個打擊,皇上得看果郡王有多不順眼。
可以說,果郡王得到了所有皇子與公主期待已久的父愛,就連身為太子的皇上,同樣也羨慕果郡王這個親弟弟。
所以,還是太子的皇上身上那麽多的壓力之中,還有不少壓力是來自於果郡王的身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皇上最後打敗了其他兄弟,依舊坐上了龍椅,已到中年的皇上能喜歡果郡王這個最小的弟弟?
他不缺兒子,更不願意把曾經帶給自己那麽大威脅的果郡王當成兒子一般疼著,一邊呆著去吧!
但凡曾經跟皇上做過對,搶過那個位置的皇子,事後都落不得什麽好下場,便是有了王爺之名,也是空有名頭。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未滿十歲的果郡王自請郡王之位,覺得無能擔當王爺之位,皇上才沒有過多為難果郡王。
不過,皇上雖然沒有過多為難果郡王,卻也絕對不會善待果郡王。
更多的時候,皇上直接無視了果郡王這個親弟弟。
有什麽宮宴,每次皇上都是極為“體貼”地宣一道旨,表示果郡王年紀還小,不用參加。
久而久之,果郡王的日子過得真沒有那麽好,沒有半點郡王的身份與待遇。
直到四爺的出現,才逆轉了果郡王這種寡淡如水的生活。
“你當真不知道?”
一看到小徒弟的眼裏閃著精光,衛夫人輕輕點了點葉寒萱的額頭,表示少在她的麵前裝傻:
“早在聽到這次的事情主角之一,是你那個不安於室,鬧騰的庶妹,為師便知道,此事與你脫不了關係。”
衛夫人哼了哼,作為師父的她怎麽可能被自己的小徒弟給忽悠了:
“除了你們景博侯府比較奇葩,不曉得果郡王跟陳閣老曾孫女兒陳明珠之間的事情之外,還有誰不清楚?
果郡王對你那個庶妹……”
說到這裏,衛夫人直接把眉毛都給皺起來了。
果郡王平時與老四走得極近,是少數難得幾個能靠近老四的人。
要是果郡王當真跟那個葉寒憐有什麽的話,那麽老四必然不可能再跟以前一樣,接受果郡王的親近。
“昨日四爺已經清楚地告訴果郡王,若是他要與葉寒憐走近,那麽果郡王以後離他遠一點。”
麵對衛夫人的懷疑,葉寒萱的語氣頓了頓。
師父會不會怪她破壞了四爺的人跡關係,畢竟果郡王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
哪怕果郡王不及四爺在皇上的麵前受寵,但果郡王也不是一個可以讓人小覷的大人物。
多一個敵人自然是沒有多一個朋友好,可是現在四爺的情況是少了一個朋友再多一個怎麽敵人。
“是該如此!”
相反的是,衛夫人不但沒有怪葉寒萱讓四爺失去了果郡王這個皇叔,反而極為讚成四爺的決定:
“你那個庶妹絕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一看她的眼睛,為師便清楚得緊。
若是果郡王當真選擇要了那個女人,以後他多的是麻煩。
你跟老四何必往麻煩的身邊湊,自找麻煩。
果郡王早就知道老四對你有意思,他竟然還會跟與你不對付的葉寒憐產生感情。
這樣的人,老四的確是該離的遠遠的。”
說到最近,衛夫人的臉直接拉了下來,語氣裏滿滿都是不悅。
她本以為,先皇的那麽多兒子之中,除開皇上不數之外,就該是果郡王的脾氣稟性最好,沒其他皇子身上的那些臭毛病。
現在看來,是她把果郡王想得太好,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可再不同,那也是龍的兒子,臭脾氣是一模一樣!
老四好不容易喜歡上一個姑娘,不用做和尚還能開枝散葉了。
果郡王竟然看上了小徒弟的死對頭,單就果郡王這個舉動,不是在挑釁老四是什麽?
“萱兒,若是果郡王敢開口要讓老四放棄你,數落你的不是,你直接讓老四打他一頓。
就算老四把果郡王打壞了也沒關係,隻要不死就可以了,有什麽事情,自然有皇上擔著!”
最後,衛夫人甚至還豪氣幹雲地說了這麽一句話。
“啊?噢……”
葉寒萱張著微圓的小嘴,眼裏滿是遺憾地看著衛夫人,這話,師父怎麽不早一天說呢。
“什麽,在昨天的時候,果郡王已經說過那話了?!”
一看小徒弟這個反應,衛夫人馬上反應過來,合著她剛才說過的話,其實果郡王早就已經幹過了!
“是啊。”
葉寒萱點點頭:
“師父,你當真不怪我給四爺惹了果郡王這個麻煩,還讓四爺失去了果郡王這麽一個幫手嗎?”
葉寒萱眨眨眼睛,不是說師父把四爺當成親生兒子一般照顧著,師父當真那麽大肚,不計較她這個失誤?
“誰是誰的麻煩,誰是誰的幫手還不一定呢。
當年若不是有老四在皇上的身邊為果郡王說好話,你以為果郡王能有今日的好日子過?
他會成為老四的麻煩,老四得罪不起?他算老幾,他隻是老小!”
衛夫人冷哼了一下,直接把舊賬翻給了葉寒萱聽。
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事實上,這句話並不單隻是適用在老太太的身上,用在男人,一個父親的身上,也是說得通的。
葉紀譚的那個祖父是如此,當年的先皇亦是如此。
果郡王從小就長得好,聰明機靈,一張小嘴兒更是極甜,把先帝哄得極好。
先帝有那麽多的孩子,不論是皇子還是公主,先皇從來沒有抱過一次,包括當今皇上在內。
但是輪到果郡王的身上時,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果郡王經常享受先皇這個親爹的擁有,果郡王人生中的第一個字,是先皇手把手教他寫的,而皇上人生中的第一個字卻是陳閣老教的。
甚至看到才三歲卻玉雪聰明的果郡王,先皇曾戲言說,要把江山傳給果郡王。
這對當年已經做了好多年太子的皇上來說是多大的一個打擊,皇上得看果郡王有多不順眼。
可以說,果郡王得到了所有皇子與公主期待已久的父愛,就連身為太子的皇上,同樣也羨慕果郡王這個親弟弟。
所以,還是太子的皇上身上那麽多的壓力之中,還有不少壓力是來自於果郡王的身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皇上最後打敗了其他兄弟,依舊坐上了龍椅,已到中年的皇上能喜歡果郡王這個最小的弟弟?
他不缺兒子,更不願意把曾經帶給自己那麽大威脅的果郡王當成兒子一般疼著,一邊呆著去吧!
但凡曾經跟皇上做過對,搶過那個位置的皇子,事後都落不得什麽好下場,便是有了王爺之名,也是空有名頭。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未滿十歲的果郡王自請郡王之位,覺得無能擔當王爺之位,皇上才沒有過多為難果郡王。
不過,皇上雖然沒有過多為難果郡王,卻也絕對不會善待果郡王。
更多的時候,皇上直接無視了果郡王這個親弟弟。
有什麽宮宴,每次皇上都是極為“體貼”地宣一道旨,表示果郡王年紀還小,不用參加。
久而久之,果郡王的日子過得真沒有那麽好,沒有半點郡王的身份與待遇。
直到四爺的出現,才逆轉了果郡王這種寡淡如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