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藥學的核心當中,長生藥可以說是這方麵的最終目標。


    在史書當中所記載的是,始皇帝第一個就是為了追求長生藥而大量服用煉製丹藥的皇帝。


    但是更早的時候是否有君王在這方麵有著同樣的想法需求,史書並沒有太過明確的說法。


    在《戰國策》當中有著對不死之藥的描述:


    “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釋臣。”王乃不殺。


    隻不過若是將民間傳說也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嫦娥奔月就是一個與長生藥有著直接關係的傳說。


    ……


    但是假如將後世依舊流傳的煉藥學方麵的典籍作為對比,那麽東漢時期著作的《周易參同契》則是可以說是已知的一本最早出現的煉藥學典籍。


    後世認為,《周易參同契》一部內外丹兼修的道教理論著作,對道教修煉術產生了重大影響,被稱為丹經之祖,萬古丹經王,對後世內外丹的理論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在中國道教史與古代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易參同契》所闡述的丹術理論,被後世的金丹派葛洪、陶弘景以及內丹煉養派的司馬承禎、鍾離權、呂洞賓、張伯端等所繼承和吸取。


    宋人黃自如在《金丹四百字》序中對《周易參同契》在丹道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了肯定,他說:數千年間,有伯陽以導其流,有鍾呂以揚其波。近人王明先生在《考證》一文中總結說:自漢而唐而宋,論煉丹者,代不乏人,溯流尋源,大要如爾:魏伯陽導其源,鍾呂衍其流,劉張薛陳揚其波。由外丹而內丹,流變滋多,《參同契》洵千古丹經之祖也。王明先生所說的鍾呂以下,都是內丹家。


    張、薛、陳屬金丹道派南宗。金元興起的全真道屬北宗,自稱淵源於鍾呂,可見,全真的內丹思想遠祖也是《周易參同契》。道教南北宗的興起,思想上無一不受《周易參同契》的影響。


    正因為《周易參同契》開丹道之先河,因此被道教煉丹者尊奉為經典著作,煉內丹、外丹者皆宗祖之。宋張伯端《悟真篇》就說:叔通受學魏伯陽,皆為萬古丹經王。宋末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序》也說:《參同契》乃萬古丹經之祖。


    《周易參同契》引《易》論內丹、外丹,以道解《易》,對宋代理學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周敦頤的《太極圖》就來自於華山道士陳摶的《先天圖》,邵雍的象數學與《周易參同契》有直接的關係,朱熹等理學家直接參與對《周易參同契》的注釋,更有一些人將《周易參同契》作為儒道兼修之經典。


    《周易參同契》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煉丹文獻,它介紹的種種方法雖然煉不出可以長生不死的金丹,但它總結了當時的一些化學知識和化學變化,推動了古代化學事業的發展,在中國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正是由於《周易參同契》影響大,所以這部書在曆史上注本很多。如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陰長生《周易參同契注》三卷、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宋儲華穀《周易參同契注》、宋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宋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元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明蔣一彪《古文參同契集解》、清李光池《參同契章句》、清劉吳龍《古參同契集解》等等,其它章釋、改寫、發揮之類的著作更是多如牛毛。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自東漢以後便綿綿相傳,為後世道教丹鼎派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但是《周易參同契》關於煉藥方麵的內容不多:


    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以金為堤防,水入乃優遊。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三物相含受,變化狀有神。下有太陽炁,伏蒸須臾間。先液而後凝,號曰黃□焉。歲月將欲訖,毀惟傷壽年。形體如灰土,狀若明窗塵。擣治並合之,持入赤色門。固塞其際會,務令至完堅。炎火張於下,晝夜聲正勤。始文使可修,終意武乃陳。候視加謹慎,審察調寒溫。周旋十二節,節盡更須親。炁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


    四者混沌章第二十八:


    丹砂木精,得金乃並,金水合處,木火為侶。四者混沌,列為龍虎,龍陽數奇,虎陰數偶。肝青為父,肺白為母,腎黑為子,離赤為女,脾黃為祖,子午為始。三物一家,都歸戊己。


    鼎器妙用章第三十三:


    圓三五,寸一分,口四八,兩寸唇,長尺二,厚薄均。腹齊三,坐垂溫。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三百六,善調均。陰火白,黃芽鉛。兩七聚,輔翼人。贍理腦,定玄升。子處中,得安存?來去遊,不出門。漸成大,性情純。卻歸一,還本原。善愛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護,莫迷昏。途路遠,複幽玄。若達此,會乾坤。乃圭沾,淨魄魂。得長生,居仙村。樂道者,尋其根。審五行,定銖分。諦思之,不須論。深藏守,莫傳文。禦白鶴,駕龍鱗,遊太虛,謁仙君,錄天圖,號真人。


    ……


    而有可能在《周易參同契》的一些影響下,魏晉時期最終出現了一款著名的“毒丹”——五石散。


    …………………………………………分割線………………………………………………


    五石散又稱為寒食散,其藥方托始於漢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關於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為“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隋代名醫巢元方則認為是“鍾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


    盡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藥性皆燥熱繪烈,服後使人全身發熱,並產生一種迷惑人心的短期效應,實際上是一種慢性中毒。傳說何晏耽聲好色,服了五石散後,頓覺神明開朗,體力增強。在他的帶動下,五石散廣為流傳。然而,許多長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喪命,唐代孫思邈呼籲世人“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五石散的毒性描述如下:


    “人進食多是一候;氣下顏色和悅,是二候;頭麵身癢搔,是三候;策策惡風,是四候;厭厭欲寐,是五候也“。長期服用,則會出現“舌縮入喉,癰瘡陷背,脊肉爛潰,頭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心痛如刺,百節酸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滿欲吐,溫溫欲吐”等一係列嚴重中毒現象,甚至死亡。


    現代的醫學史著作一般都認為五石散是由石鍾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組成但這5種藥都沒有明顯的毒性,服之亦不會產生古籍中所記載那樣大的毒害作用。


    後世考證:“五石散其毒性在於《侯氏黑散方》中的“礬石”是“礜石”之誤。二者形近易混,古書多混用之例;礜石含砷,所謂服散乃慢性砷中毒;孫氏痛其殺人,把礜石換成石硫黃,始以無毒之方傳世。”


    即使是人人都知道五石散有毒,但是,曾使無數名士沉淪的五石散,並沒有隨之消亡,服食“五石散”的風氣,由魏晉至唐中期,名士們趨之若鶩,整整五六百年,未有間斷,且頗有發展,僅在《隋書經籍誌》中,就錄有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最早注明“宜冷食將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首見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方論》中的《傷寒雜病論》一篇。


    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諸病源候論》裏,引用晉代名醫皇甫謐之語:“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


    張仲景發明此藥方的主要目的,本是用它來治療傷寒的(感冒傷風一類的病,也就是古人說的風邪入侵,而不是指現代的傷寒症)。因為此方藥性燥熱,對傷寒病人有一些補益。


    五石散在服用後,會產生的巨大內熱,需要一整套極其細微而繁瑣的程序,將藥中的毒性和熱力發散出去,即所謂“散發”。


    首先,一定不能靜臥,必須走路,偷懶躺下,就性命不保。


    所以,魏晉名士最喜歡散步,稱之為“行散”。必須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


    如果散發得當,體內疾病會隨毒熱一起發出;


    如果散發不當,則五毒攻心,後果不堪設想。即使不死,也將終身殘廢。


    除了走路,飲食著裝上,也要格外注意。


    服藥之後,全身發燒,之後變冷,症狀頗象輕度的瘧疾。發冷時若吃熱的東西,或穿厚的衣物,那就是找死。


    曆代醫書記載中,服五石散後,因人的皮膚不但燥熱,而且異常敏感,所以要穿薄而寬大、未漿洗的軟舊衣,不能穿厚實,或者未脫漿的新衣,以免不能散熱和衣服摩擦皮膚,導致不適。


    另外,服藥後還要用冷水浴來將藥的毒性和熱力散發掉。


    “寒衣、寒飲、寒食、寒臥,極寒益善”。凍出肺炎來,那是散發得好。。。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


    但是有一樣例外,一定要喝熱酒,而且酒還要好、醇。


    五石散對酒非常挑剔,不要說甲醇兌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會有激烈反映。


    而且,服藥之後,不能不吃東西,一定要大量進食,“食不厭多”。


    總之,吃五石散之後,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食、喝熱酒、穿薄衣、洗涼水澡。


    當時的名士,服用此藥是有極大的風險和代價的,一不小心,它就會要人命。


    西晉的裴秀,便因服五石散後飲用冷酒而致命。


    魏晉風度中,王猛“捫虱而談”之從容風範,不知是否也因服藥。。。


    由於五石散本身的昂貴,以及調理的繁瑣,所以隻流行於上流名士和貴族之中。但它風行的程度,不亞於清末的鴉片和現代的搖頭丸。


    但是,“五石散”本身,原本絕不是一種毒藥。當時的人食用五石散,也多是為了延年益壽。五石散是一種化學藥品,少服有治療效果,多服則會中毒,這在當時已是常識。


    就連吃“五石散”得病的魏晉名醫、文學家皇甫謐,也在之後用五石散治好了許多人的病,並對五石散的性質做了總結。


    五石散之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因為服下後,能產生奇妙的反應。


    服藥後,人體忽而發冷,忽而發熱,肉體暫時陷入一種莫名的苦痛中,然而精神卻可以進入一種恍惚忘我的境界。


    世俗的煩擾、內心的迷惘,都可以被忘懷,剩下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在這樣的時刻,什麽都不放在眼裏,什麽都不配拘束自己,隻有膨脹的自我意識,任意所之。簡而言之,有點類似於醉酒,也許在生理上的反應和醉酒有所不同,但同樣是精神恍惚。


    這種狀態,在朝不保夕、人生無常的魏晉時代,在追求及時行樂、放縱不羈的風流名士中,會成為一種流行時尚,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有一種說法認為,五石散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


    《史記》載:


    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臣意往過之,遂渭意日:“不肖有病,幸診遂也。”


    臣意即診之,告日:“公病中熱。論日‘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為藥精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將發臃。”


    遂日:“扁鵲曰‘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夫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故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中寒,即為陽石剮齊治之。”


    臣意曰:“公所論遠矣。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論曰:“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藥及鯇石’。”


    但是從這個記載來看,五石散在先秦時期是一種受到醫家學者重視的藥方,而非被濫用的普通玩意……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