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第五十八章
張嘉師在後世就讀學習的時候,知道一句話,那就是“弱國無外交”。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在一開始,他不明白這一句話的意義到底是什麽,但是在穿越到秦帝國十多年的時間,而在其執掌帝國軍政也有將近五年的時間內,他明白到這句話的意義所在。
當然,張嘉師若是詳細明白到曆史的發展,那麽他就不會認為這句話完全合理。
因為這句話雖然是一句正常情況下都能夠概括情況的話語,但是這並不代表並沒有個別的例子發生。
比如說在後世當中的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外交政策而言,就算是個中的另類。
……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它進一步維護並擴大其安全利益的政策失敗了。一戰後,具有強烈掠奪性的凡爾賽條約,給德國以致命的打擊。這必然使德國加強對自身安全利益的維護。
凡爾賽條約使德國喪失了7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730萬人口,薩爾蘭、萊茵河左岸被占領。德國失去了75%的鐵礦,44%的生鐵生產能力,38%的鋼生產能力,26%的煤炭產量。德國被迫放棄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失去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德國領土的喪失,縮小了國內市場。
為了恢複和維護德國的安全利益,魏瑪共和國的外交政策的指導思想是一切都取決於能否恢複德意誌民族國家的權力地位。它的首要目的是澄清德法關係中所存在的經濟和軍事問題,致力於消除德法“世仇”,讓法國從魯爾和萊茵蘭撤軍。
由於戰爭失敗,經濟臨近崩潰,這時,德國維護安全利益已降至最基本的層次——維護構成自身的主要因素的安全:領土、居民、政權組織和主權。
通過道威斯計劃的扶持,在希特勒上台前,1928年德國工業資本已超過戰前一倍多,重工業生產趕上並超過戰前水平。1928—1929年,德國生產的工業品占全歐除了蘇聯之外的1/3。德國經濟實力再次超過英法,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
(道威斯計劃的主要內容:由協約國監督改組德意誌銀行,實行貨幣改革,並由協約國貸款8億金馬克以穩定其幣製,在賠款總數尚未最後確定的情況下,規定德國賠款年度限額,即由第一年10億金馬克開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增至年付25億金馬克;德國支付賠款的財源來自關稅、煙酒糖專賣稅、鐵路收入及工商企業稅;發行110億金馬克鐵路公債、50億金馬克工業公債;德國的金融外匯、鐵路運營以及稅捐征收事務受國際監管。德國以法、比兩國從魯爾撤軍作為接受賠款計劃的條件。)
道威斯計劃實施後,以美國為主的大批外國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1924~1929年,德國共得到外國貸款及投資326億馬克,其中美國資本占70%。貸款90%以上落到德國各大公司及企業中,貸款利息較高,毛率達6.5%~10%。賠款方麵,道威斯計劃減少賠款總額,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個年度的賠款額由開始年度的10億馬克遞增到最後年度的25億馬克,具體可隨年度繁榮指數予以調整。實際情況是,在1928年9月以前,道威斯計劃生效的4年裏,德國支付的現金和實物僅相當於他們從國外所借款項的一半,隨後賠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後來連債務都拒付,美、英等國又做了一筆虧本生意。
計劃實施後,德國資金奇缺的問題得到解決,加上從美國得到大量物質裝備和技術幫助,其經濟趨於穩定和恢複發展;法、英等收到一些賠款;同期,美國經濟逐步高漲繁榮,為歐洲提供資本的同時也擴大了進口,使歐洲經濟整體趨於穩定。
歐洲雖經曆一戰,但原有資本集中情況和生產目的並未改變,原有人之道依然按原方向損不足而奉有餘,因此沒有出現高利潤率的基礎。相反,一戰和戰後危機還促進了資本的壟斷和集中,而道威斯計劃也起了類似作用,如在德國,90%的貸款落到各大公司及企業中,它的實質則更象是把德國變為美、英獲取利潤的殖民地。
當然,這種殖民地的性質與當時的其它殖民地不同,而是類似於二戰後對待發展中國家的新殖民主義形式,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就是要從這些地方獲取利潤彌補國內利潤不足,其結果也是一樣的,是不可持續的,其貸款在不改變生產目的的前提下是難以收回的。實際上貸給德國的債務最終就沒有收回。
由於上述原因,德國經濟隻是在大量外資和技術等輸入下才等以振興。到1927年,隨著人民貧困化的加深和工業中固定資本更新的基本完成,國內市場已難以繼續擴大,國外市場也難奪取,消費品工業生產每況愈下,整個工業發展速度大為降低。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來臨前,德國又要求延緩支付賠款,即使在相對穩定期,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也僅利用60%~65%,年平均失業人數達150萬~200萬人,比英國嚴重,這是由其生產目的未改變造成的。
同時因為德國的領土在一戰後始終不完整,國家最基本的安全利益沒有得到維護。德國經濟受到美英法等國的一定控製,當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時,德國立刻被卷入經濟危機中。
所以德國的經濟要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本國力量,加大自立的生產資本的投入,進行擴大再生產,才能真正發展德國的經濟。可是,如前所述,德國在一戰後喪失了領土、人口、殖民地等資源。所以德國要發展經濟,必須重新奪回這些資源。
國家周邊安全環境的惡化導致國家“安全設定”的強化,使之更傾向於采取對抗性行為。在這樣一個國家安全的基本利益亟待恢複、經濟發展要求擴大國家安全利益的形勢下,鼓吹戰爭和擴展“生存空間”的希特勒法西斯納粹分子上台了。
1933年10月,德國退出世界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1935年3月,德國以法國修改憲法為由,公開撕毀凡爾賽軍事條款。
1936年3月7日,德軍3萬餘人進駐萊茵區。1936年8月,德國擬定“八月計劃”進行擴軍準備。至此,凡爾賽條約已經被破壞殆盡,德國為維護其安全利益邁出了第一步。在外交政策領域,大家公認的是希特勒並不代表著與過去的徹底的決裂,恰恰相反,他的思想和行動與他之前的德國領導人是相同的。
戴維?卡萊奧精辟地指出:“在外交政策上,帝國和納粹德國的相同之處是很明顯的。……”即使沒有希特勒和他的凶殘意識形態,德國也肯定會在20世紀30年代末成為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國家。
然而,納粹法西斯是一種以戰爭為目的的極端民族主義。國家強力機構和利益擴張集團對國家機器的主導和控製是國家采取衝突戰略並且實施衝突行為的決策原因。
它所主導的統治階級對安全利益的主觀判定過於偏激,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和範圍的界定已經嚴重偏離了它所應該覆蓋的範圍。由此,導致了德國法西斯對其扭曲的安全利益的瘋狂追求,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
國家維護安全利益,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維護對安全有好處的現狀或改變對國家安全不利的現狀。國家對安全利益的界定範圍,應該以其自身的實力為基礎。隻有國家對安全利益進行正確的判斷,對安全利益的維護才有可能成功。
外交政策的演變無不體現著國家對安全利益的維護。德國的外交政策演變始終體現著對其安全利益的維護。當安全利益界定是符合德國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國家較正當的利益要求時,德國維護安全利益的行動就會成功。反之,則必然失敗。
而慕尼黑會議則是可以看成是德國當時的“弱國外交”的一種勝利體現: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裏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誌族聚居區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
慕尼黑會議召開前,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居住著300多萬德意誌族,大部分居住在該國的蘇台德地區。德國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之間問題挑起事端,為侵略製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國扶植蘇台德日區德意誌族,充當侵略工具。
1938年3月,德國強行兼並奧地利。
4月,希特勒唆使德意誌族人要求蘇台德區“自治“,德軍同時在德、捷邊境集結,進行武力威脅,由於捷克斯洛伐克決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暫時退卻。
9月12日,希特勒在紐倫堡發表演說,公開宣布要援助蘇台德德意誌族。當晚蘇台德地區發生暴亂,出現九月危機。
9月15日,張伯倫赴德國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舉行會談,不惜一再退讓,表示英國“承認蘇台德脫離的原則”。
9月19日,英、法兩國對捷施加壓力,迫其割讓蘇台德地區。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議。
9月22日,張伯倫再次飛抵德國同希特勒會談。希特勒又要求兼並更多的領土,並於9月26日以戰爭相威脅,局勢空前緊張。
《慕尼黑協定》全稱為《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地區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包括8條正文、1個附件和3項聲明。
其主要內容包括:捷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德軍於1938年10月完成對上述地區和其他德意誌族占多數地區的占領,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設備必須完好地交給德國;對上述不能確定德意誌族是否占居民多數的捷其他地區,應暫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占領,於11月底前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並劃定最後邊界;捷政府應在4周內釋放正在服刑的蘇台德政治犯;有關政府須在3個月內解決捷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否則,德、英、法、意首腦將再次開會討論;英法保證捷新邊界不受侵略;當捷境內少數民族問題已解決時,德國也將對捷提供保證。
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集中表現(英法是綏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是希特勒加緊備戰的重要步驟。協定迫使捷喪失了1.1萬平方英裏的領土、360萬居民和1/2以上的經濟資源,喪失了作為邊境地區安全屏障的防禦要塞,破壞了法國在中東歐的同盟體係,從而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助長了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氣焰。
1939年3月,希特勒踐踏在協定中承諾的國際保證,出兵占領捷全境。英法卻背信棄義,拒不履行保證捷新邊界的國際義務。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分割線…………………………………………
在秦帝國建立之前,秦國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遠交近攻”體係作為主導。
而即使是在秦國征伐六國的統一戰爭當中,遠交近攻的外交方式依舊存在。
其中,秦國對齊國的外交政策就是這方麵的一個體現。
而可以說的是若非是秦國穩住了事實上已經恢複一定實力,並且算得上是當其時關東六國國力最強的齊國,若是讓齊國到處增援被秦國攻伐的其他五國,那麽這一點對於齊國而言,無疑也是一個相當大的麻煩。
因為即使是齊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齊國的滅亡也沒有經曆過真正的大戰就已經出現結果。
但是這不代表齊軍在當時的作戰能力真的不堪。
再者齊國的國力雖然已經不及秦國,甚至是可以說遠遠不如,但是在關東五國依舊存在的時候,齊國的支援是一個很強有力的阻擋秦國滅亡六國步伐的幫助。
本書來自品&書#網
第五十八章
張嘉師在後世就讀學習的時候,知道一句話,那就是“弱國無外交”。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在一開始,他不明白這一句話的意義到底是什麽,但是在穿越到秦帝國十多年的時間,而在其執掌帝國軍政也有將近五年的時間內,他明白到這句話的意義所在。
當然,張嘉師若是詳細明白到曆史的發展,那麽他就不會認為這句話完全合理。
因為這句話雖然是一句正常情況下都能夠概括情況的話語,但是這並不代表並沒有個別的例子發生。
比如說在後世當中的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外交政策而言,就算是個中的另類。
……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它進一步維護並擴大其安全利益的政策失敗了。一戰後,具有強烈掠奪性的凡爾賽條約,給德國以致命的打擊。這必然使德國加強對自身安全利益的維護。
凡爾賽條約使德國喪失了7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730萬人口,薩爾蘭、萊茵河左岸被占領。德國失去了75%的鐵礦,44%的生鐵生產能力,38%的鋼生產能力,26%的煤炭產量。德國被迫放棄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失去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德國領土的喪失,縮小了國內市場。
為了恢複和維護德國的安全利益,魏瑪共和國的外交政策的指導思想是一切都取決於能否恢複德意誌民族國家的權力地位。它的首要目的是澄清德法關係中所存在的經濟和軍事問題,致力於消除德法“世仇”,讓法國從魯爾和萊茵蘭撤軍。
由於戰爭失敗,經濟臨近崩潰,這時,德國維護安全利益已降至最基本的層次——維護構成自身的主要因素的安全:領土、居民、政權組織和主權。
通過道威斯計劃的扶持,在希特勒上台前,1928年德國工業資本已超過戰前一倍多,重工業生產趕上並超過戰前水平。1928—1929年,德國生產的工業品占全歐除了蘇聯之外的1/3。德國經濟實力再次超過英法,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
(道威斯計劃的主要內容:由協約國監督改組德意誌銀行,實行貨幣改革,並由協約國貸款8億金馬克以穩定其幣製,在賠款總數尚未最後確定的情況下,規定德國賠款年度限額,即由第一年10億金馬克開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增至年付25億金馬克;德國支付賠款的財源來自關稅、煙酒糖專賣稅、鐵路收入及工商企業稅;發行110億金馬克鐵路公債、50億金馬克工業公債;德國的金融外匯、鐵路運營以及稅捐征收事務受國際監管。德國以法、比兩國從魯爾撤軍作為接受賠款計劃的條件。)
道威斯計劃實施後,以美國為主的大批外國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1924~1929年,德國共得到外國貸款及投資326億馬克,其中美國資本占70%。貸款90%以上落到德國各大公司及企業中,貸款利息較高,毛率達6.5%~10%。賠款方麵,道威斯計劃減少賠款總額,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個年度的賠款額由開始年度的10億馬克遞增到最後年度的25億馬克,具體可隨年度繁榮指數予以調整。實際情況是,在1928年9月以前,道威斯計劃生效的4年裏,德國支付的現金和實物僅相當於他們從國外所借款項的一半,隨後賠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後來連債務都拒付,美、英等國又做了一筆虧本生意。
計劃實施後,德國資金奇缺的問題得到解決,加上從美國得到大量物質裝備和技術幫助,其經濟趨於穩定和恢複發展;法、英等收到一些賠款;同期,美國經濟逐步高漲繁榮,為歐洲提供資本的同時也擴大了進口,使歐洲經濟整體趨於穩定。
歐洲雖經曆一戰,但原有資本集中情況和生產目的並未改變,原有人之道依然按原方向損不足而奉有餘,因此沒有出現高利潤率的基礎。相反,一戰和戰後危機還促進了資本的壟斷和集中,而道威斯計劃也起了類似作用,如在德國,90%的貸款落到各大公司及企業中,它的實質則更象是把德國變為美、英獲取利潤的殖民地。
當然,這種殖民地的性質與當時的其它殖民地不同,而是類似於二戰後對待發展中國家的新殖民主義形式,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就是要從這些地方獲取利潤彌補國內利潤不足,其結果也是一樣的,是不可持續的,其貸款在不改變生產目的的前提下是難以收回的。實際上貸給德國的債務最終就沒有收回。
由於上述原因,德國經濟隻是在大量外資和技術等輸入下才等以振興。到1927年,隨著人民貧困化的加深和工業中固定資本更新的基本完成,國內市場已難以繼續擴大,國外市場也難奪取,消費品工業生產每況愈下,整個工業發展速度大為降低。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來臨前,德國又要求延緩支付賠款,即使在相對穩定期,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也僅利用60%~65%,年平均失業人數達150萬~200萬人,比英國嚴重,這是由其生產目的未改變造成的。
同時因為德國的領土在一戰後始終不完整,國家最基本的安全利益沒有得到維護。德國經濟受到美英法等國的一定控製,當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時,德國立刻被卷入經濟危機中。
所以德國的經濟要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本國力量,加大自立的生產資本的投入,進行擴大再生產,才能真正發展德國的經濟。可是,如前所述,德國在一戰後喪失了領土、人口、殖民地等資源。所以德國要發展經濟,必須重新奪回這些資源。
國家周邊安全環境的惡化導致國家“安全設定”的強化,使之更傾向於采取對抗性行為。在這樣一個國家安全的基本利益亟待恢複、經濟發展要求擴大國家安全利益的形勢下,鼓吹戰爭和擴展“生存空間”的希特勒法西斯納粹分子上台了。
1933年10月,德國退出世界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1935年3月,德國以法國修改憲法為由,公開撕毀凡爾賽軍事條款。
1936年3月7日,德軍3萬餘人進駐萊茵區。1936年8月,德國擬定“八月計劃”進行擴軍準備。至此,凡爾賽條約已經被破壞殆盡,德國為維護其安全利益邁出了第一步。在外交政策領域,大家公認的是希特勒並不代表著與過去的徹底的決裂,恰恰相反,他的思想和行動與他之前的德國領導人是相同的。
戴維?卡萊奧精辟地指出:“在外交政策上,帝國和納粹德國的相同之處是很明顯的。……”即使沒有希特勒和他的凶殘意識形態,德國也肯定會在20世紀30年代末成為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國家。
然而,納粹法西斯是一種以戰爭為目的的極端民族主義。國家強力機構和利益擴張集團對國家機器的主導和控製是國家采取衝突戰略並且實施衝突行為的決策原因。
它所主導的統治階級對安全利益的主觀判定過於偏激,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和範圍的界定已經嚴重偏離了它所應該覆蓋的範圍。由此,導致了德國法西斯對其扭曲的安全利益的瘋狂追求,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
國家維護安全利益,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維護對安全有好處的現狀或改變對國家安全不利的現狀。國家對安全利益的界定範圍,應該以其自身的實力為基礎。隻有國家對安全利益進行正確的判斷,對安全利益的維護才有可能成功。
外交政策的演變無不體現著國家對安全利益的維護。德國的外交政策演變始終體現著對其安全利益的維護。當安全利益界定是符合德國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國家較正當的利益要求時,德國維護安全利益的行動就會成功。反之,則必然失敗。
而慕尼黑會議則是可以看成是德國當時的“弱國外交”的一種勝利體現: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裏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誌族聚居區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
慕尼黑會議召開前,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居住著300多萬德意誌族,大部分居住在該國的蘇台德地區。德國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之間問題挑起事端,為侵略製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國扶植蘇台德日區德意誌族,充當侵略工具。
1938年3月,德國強行兼並奧地利。
4月,希特勒唆使德意誌族人要求蘇台德區“自治“,德軍同時在德、捷邊境集結,進行武力威脅,由於捷克斯洛伐克決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暫時退卻。
9月12日,希特勒在紐倫堡發表演說,公開宣布要援助蘇台德德意誌族。當晚蘇台德地區發生暴亂,出現九月危機。
9月15日,張伯倫赴德國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舉行會談,不惜一再退讓,表示英國“承認蘇台德脫離的原則”。
9月19日,英、法兩國對捷施加壓力,迫其割讓蘇台德地區。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議。
9月22日,張伯倫再次飛抵德國同希特勒會談。希特勒又要求兼並更多的領土,並於9月26日以戰爭相威脅,局勢空前緊張。
《慕尼黑協定》全稱為《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地區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包括8條正文、1個附件和3項聲明。
其主要內容包括:捷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德軍於1938年10月完成對上述地區和其他德意誌族占多數地區的占領,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設備必須完好地交給德國;對上述不能確定德意誌族是否占居民多數的捷其他地區,應暫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占領,於11月底前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並劃定最後邊界;捷政府應在4周內釋放正在服刑的蘇台德政治犯;有關政府須在3個月內解決捷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否則,德、英、法、意首腦將再次開會討論;英法保證捷新邊界不受侵略;當捷境內少數民族問題已解決時,德國也將對捷提供保證。
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集中表現(英法是綏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是希特勒加緊備戰的重要步驟。協定迫使捷喪失了1.1萬平方英裏的領土、360萬居民和1/2以上的經濟資源,喪失了作為邊境地區安全屏障的防禦要塞,破壞了法國在中東歐的同盟體係,從而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助長了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氣焰。
1939年3月,希特勒踐踏在協定中承諾的國際保證,出兵占領捷全境。英法卻背信棄義,拒不履行保證捷新邊界的國際義務。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分割線…………………………………………
在秦帝國建立之前,秦國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遠交近攻”體係作為主導。
而即使是在秦國征伐六國的統一戰爭當中,遠交近攻的外交方式依舊存在。
其中,秦國對齊國的外交政策就是這方麵的一個體現。
而可以說的是若非是秦國穩住了事實上已經恢複一定實力,並且算得上是當其時關東六國國力最強的齊國,若是讓齊國到處增援被秦國攻伐的其他五國,那麽這一點對於齊國而言,無疑也是一個相當大的麻煩。
因為即使是齊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齊國的滅亡也沒有經曆過真正的大戰就已經出現結果。
但是這不代表齊軍在當時的作戰能力真的不堪。
再者齊國的國力雖然已經不及秦國,甚至是可以說遠遠不如,但是在關東五國依舊存在的時候,齊國的支援是一個很強有力的阻擋秦國滅亡六國步伐的幫助。
本書來自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