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曆史上,作為一個宗室體係,一開始相對而言人丁單薄的例子也不算是少數。?網
而在中國曆史上,宋朝開國之後的情況可以說相當符合這個描述。
……
但是有一點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趙家並非是“孤家寡人”,因為趙家本是一個地區的望族代表。
趙弘殷家族本貫為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為戰國時期趙幽繆王遷的後人。
由於宋朝皇室的影響力,涿郡趙氏的聲望過了同是望族的天水趙氏。涿郡趙氏與潁川趙氏有關聯。涿郡趙氏的趙廣漢曾任潁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孫後遷居潁川,又衍生出潁川趙氏。唐之後,人口廣眾多,也是望族。
但是趙弘殷一脈有可能是人丁單薄的範疇,因為根據宋史的部分描述,趙匡胤並沒有分封近支宗親為王的記載:
宋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涿郡人(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後遷居洛陽,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繼任者宋太宗趙光義的父親。官拜後漢護聖軍都指揮使,據聞「少時驍勇異常,擅長騎馬、弓箭」。
後來因其次子趙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趙弘殷被派護駕出征,在兒子勸說之下倒戈,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柴榮手下效力,先後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助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後漢,建立後周。從而出任檢校司徒,統率禁兵,封天水縣男。
趙弘殷之次子趙匡胤受周世宗柴榮臨終托孤,在周世宗柴榮駕崩後,輔佐幼主後周恭帝柴宗訓。受部下擁立,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稱帝,是為宋太祖。建宋。柴氏後人並未遭不測,而是獲得宋室厚待。趙匡胤南征北討,先後滅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國,再次建立了相對統一中原王朝。
但是也許是宗親較少的原因,宋朝初期出現的兩個著名曆史事件,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前提所導致的。
一個是“杯酒釋兵權”,另外一個則是“金匱之盟”。
……
在五代十國時期,臣強君弱成為了一個國家滅亡的相當重要因素。
比如是後晉,在後晉建立之前,李從珂繼位以後。雖然石敬瑭幫他除掉了李從厚這個後患,但並沒有信任他,反而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來對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離河東這塊根據地。
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之,安能束手於道路?遂決意謀反。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於是,石敬瑭上表指責後唐末帝是明宗養子,不應承祀,要求讓位於許王李從益。後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並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麵招討使,將兵三萬築長圍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助於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對遼太宗耶律德光自稱“兒”。
於是,遼太宗決定幫助石敬瑭。但後唐君臣對契丹的來援卻毫無戒備,沒有及早截斷雁門諸通道,致使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率的軍隊順利度過險要,進抵太原,大敗後唐軍隊,將後唐五萬大軍包圍於晉安寨。
被圍於晉安寨的後唐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已亂,副使楊光遠、大將安審琦勸主帥張敬達投降,遭到拒絕,索性將他殺害,舉全軍投降了石敬瑭。契丹主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大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不久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滅亡。
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帥而奪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貢奉大量的財物外,吉凶慶吊,從未遺忘,使者相望於道,奉表稱臣,稱契丹主為父皇帝,其實他比耶律德光還要大九歲,契丹太後、太子、諸王、元帥以及重要大臣韓延徽等,也都有賄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於別殿拜受詔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遜之語。
對於這一切石敬瑭都忍受下來了,但朝野上下鹹以為恥,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絕出使契丹。如兵部尚書王權就是如此,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其主獻徽號,王權恥於向契丹主跪拜,寧願丟官,也不願充使。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就是成為兒皇帝的石敬瑭,其位置都可以說相當不穩:
後晉的將帥們多有不服石敬瑭,他們想憑借自己的實力,奪取天子之位。
如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就是這樣一個跋扈的武夫,他常對人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此話雖出自安重榮之口,卻反映了當時藩帥們普遍存在的思想。此人雖是野心勃勃的武夫,但比起石敬瑭來,多少還有些民族氣節。
史書記載說:他每見契丹使者,必指著鼻子大聲謾罵。他不服石敬瑭,遂收聚亡命,收市戰馬,屯積糧草,準備將來起事。又聯合契丹境內的吐穀渾等族以為援,招納吐穀渾領白承福等率本族三萬餘帳內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實力。他還公然上書,指斥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稱臣,貢獻中國珍異財寶,並將此書散給朝中大臣及諸鎮藩帥,使得石敬瑭十分惱火。契丹對大批吐穀渾人的內遷也十分不滿,接連遣使責備石敬瑭。
石敬瑭內外交困,焦慮萬分,親自跑到鄴都,連下詔書勸諭安重榮,卻毫無效果。天福六年冬,安重榮大集境內軍民,眾至數萬,向後晉的都城汴梁進軍,由於石敬瑭收買了其部將,導致戰敗。安重榮兵敗被殺後,石敬瑭為討好契丹,竟將安重榮的頭顱送給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順服之心。
早在安重榮起兵之前,後晉的天雄節度使範延光就已經舉兵反叛,時在天福二年。當時義成節度使符彥饒、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等,皆舉兵響應。隻是由於他們各自為戰,相互協調不夠,才被石敬瑭各個擊破。在安重榮舉兵的同時,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利用後晉王朝全力對付安重榮之機,起兵於襄州,並進攻鄧州,久攻不克,後來兵敗身亡。
後晉諸鎮藩帥的這種不穩定狀態,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鎮壓,顯然實力不足,於是隻好采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統治地位。因此在後晉統治時期,各地藩帥中驕恣殘暴者有之,殘酷克剝者有之,專橫跋扈者有之,致使當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種例子有可能成為趙匡胤進行杯酒釋兵權的前提之一,因為相對於本身有一定家族勢力的石敬瑭家族,毫無疑問的是,趙弘殷一脈的力量相對而言太過薄弱。
……
而相對於杯酒釋兵權的情況,“金匱之盟”也有可能是趙匡胤一朝宗室力量相對薄弱,才有可能讓趙光義有機可乘。
根據宋太宗的說法,他表示他母親昭憲太後杜氏認為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所以留下兄終弟及的遺言,要求趙匡胤立下金櫃之盟,死後將帝位傳給光義,宋太祖被迫接受。
後世曆史學家鄧廣銘、張蔭麟等論證「金櫃之盟為虛構」,影響至今,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說法:
建隆二年杜太後病重時,宋太祖隻有三十五歲,趙光義二十三歲,而太祖長子趙德昭也已經十多歲了;當時太祖身體健康,沒有短壽駕崩之象,即使太祖隻能再活二十年,那時,趙德昭已三十多歲,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說。杜太後猜測趙匡胤早死,幼子繼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轍,是沒有依據的。
如果確如杜太後所預料,他的兒子趙匡胤會中年崩逝,杜太後所憑的經驗或靈感,也未免太有前的洞察力了。
但是,趙匡胤活了五十多歲,也並沒有早逝,更沒有麵臨幼子主政的局麵。如果真有遺詔,趙匡胤臨終前就應該命人打開金匱;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後也應該知道此事,掌管金匱的宮人同樣也知道此事;但為什麽要等到趙匡胤死後六年,才由趙普出來披露?既然公布遺詔,趙光義就應該把遺詔的全文都公布出來,而不是隻公布一個大概的內容,而且內容還不完全一致。
更何況,趙匡胤並未按照杜太後的“金匱之盟”辦事,親自將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光義。按大孝子趙匡胤一貫的行事作風,不應該是這樣的。
所謂“金匱之盟”,其實是利益當事人共同編造出來的彌天大謊。
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趙普和趙光義互相利用而偽造的。
他們分析了趙匡胤,趙光義和趙普三者之間的關係認為:
第一,趙匡胤與趙普的關係,趙匡胤創業之初與趙普君臣關係極好,趙普由建國初期樞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後來趙匡胤對趙普逐漸厭惡,嫌隙也開始逐漸形成。譬如,趙普曾保薦某人,雖然趙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趙普卻糊好之後,第二天仍舊呈上,迫使趙匡胤接受。雖然一般認為這體現了趙普的宰相風度和趙匡胤的善於納諫,但趙匡胤的不滿也再所難免。
另外,趙普常提趙匡胤微賤時的小事,不免也會讓已做了皇帝的趙匡胤覺得有損尊嚴。此外,趙普收受吳越進貢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員等事件,也會令趙匡胤警覺到趙普的權柄太重。所以,趙匡胤晚期,趙普被罷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駕崩時也沒有再召見他。第二,趙光義和趙普的關係。趙光義和趙普原本都是陳橋兵變的重要策劃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兩人都得寵。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後去世後,趙光義處境就相當不妙了。
七月,趙匡胤解除趙光義禁軍職務,隻命他擔任開封尹,權力大大減小。這時趙普卻一再升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遠遠高過趙光義。隨著時間推移,趙普漸漸專權朝政,趙光義則力圖把以開封為中心的東京府經營成獨立的小區域。
兩人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漸漸展開了明爭暗鬥,衝突時有生。後來,由於趙普的專權遭到趙匡胤猜忌,而開始失勢,趙光義乘機利用“權謀之士“盧多遜攻倒趙普。
趙普以他從政多年的經驗,以及他對趙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他的命運出現轉機,主要要為新皇帝趙光義獻上一份厚禮,而且這份厚禮物要足以使他動心。於是,趙普獻上了經過他精心打扮的“金匱之盟“的厚禮。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為什麽這麽關鍵的東西誰也沒見過?為什麽趙普要在趙光義即位六年後才上奏?那個“謹密宮人”是什麽人?為什麽所有史書都避而不談?
根據情理推測,此事的真相應該是:杜太後從後周倒台吸取了教訓,為大宋江山考慮,可能說過類似的話,但並沒形成所謂“金匱之盟”之類的文字。
正因為如此,趙光義才會在侄子趙德昭還沒有成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將哥哥趙匡胤害死,自己奪取皇位。而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須盡快把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趙光美也害死。
……
而按照《宋史》的記載,宋太祖當其時的宋朝宗室王爵人數有可能兩隻手都能數過來:
宋太祖分封其父親五子為王,王長子封國公,拜節度使,後襲郡王名號。
然而這個記錄缺乏的是一個事實描述,那就是作為老大的趙匡濟,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曹王;老五趙光讚,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岐王。
而同理,作為被封王爵的趙匡胤諸子當中,滕王趙德秀,早亡;舒王趙德林,早亡。
這也就是說,若是將趙廷美,趙光義算進王爵當中,事實上冊封的在世王爵隻有四人……
而為了改變這個局麵,後世宋朝君王進行了相應的詔令布:
熙寧二年,詔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以奉其祀,不以服屬盡故殺其恩禮。
熙寧三年,太常禮院言:「本朝近製,諸王之後,皆用本宮最長一人封公繼襲。詔祖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即與舊製有異。按禮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同母弟,立庶孫。曾孫以下準此。合依禮令,傳嫡承襲。」詔可。
而在中國曆史上,宋朝開國之後的情況可以說相當符合這個描述。
……
但是有一點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趙家並非是“孤家寡人”,因為趙家本是一個地區的望族代表。
趙弘殷家族本貫為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為戰國時期趙幽繆王遷的後人。
由於宋朝皇室的影響力,涿郡趙氏的聲望過了同是望族的天水趙氏。涿郡趙氏與潁川趙氏有關聯。涿郡趙氏的趙廣漢曾任潁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孫後遷居潁川,又衍生出潁川趙氏。唐之後,人口廣眾多,也是望族。
但是趙弘殷一脈有可能是人丁單薄的範疇,因為根據宋史的部分描述,趙匡胤並沒有分封近支宗親為王的記載:
宋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涿郡人(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後遷居洛陽,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繼任者宋太宗趙光義的父親。官拜後漢護聖軍都指揮使,據聞「少時驍勇異常,擅長騎馬、弓箭」。
後來因其次子趙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趙弘殷被派護駕出征,在兒子勸說之下倒戈,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柴榮手下效力,先後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助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後漢,建立後周。從而出任檢校司徒,統率禁兵,封天水縣男。
趙弘殷之次子趙匡胤受周世宗柴榮臨終托孤,在周世宗柴榮駕崩後,輔佐幼主後周恭帝柴宗訓。受部下擁立,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稱帝,是為宋太祖。建宋。柴氏後人並未遭不測,而是獲得宋室厚待。趙匡胤南征北討,先後滅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國,再次建立了相對統一中原王朝。
但是也許是宗親較少的原因,宋朝初期出現的兩個著名曆史事件,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前提所導致的。
一個是“杯酒釋兵權”,另外一個則是“金匱之盟”。
……
在五代十國時期,臣強君弱成為了一個國家滅亡的相當重要因素。
比如是後晉,在後晉建立之前,李從珂繼位以後。雖然石敬瑭幫他除掉了李從厚這個後患,但並沒有信任他,反而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來對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離河東這塊根據地。
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之,安能束手於道路?遂決意謀反。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於是,石敬瑭上表指責後唐末帝是明宗養子,不應承祀,要求讓位於許王李從益。後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並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麵招討使,將兵三萬築長圍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助於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對遼太宗耶律德光自稱“兒”。
於是,遼太宗決定幫助石敬瑭。但後唐君臣對契丹的來援卻毫無戒備,沒有及早截斷雁門諸通道,致使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率的軍隊順利度過險要,進抵太原,大敗後唐軍隊,將後唐五萬大軍包圍於晉安寨。
被圍於晉安寨的後唐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已亂,副使楊光遠、大將安審琦勸主帥張敬達投降,遭到拒絕,索性將他殺害,舉全軍投降了石敬瑭。契丹主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大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不久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滅亡。
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帥而奪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貢奉大量的財物外,吉凶慶吊,從未遺忘,使者相望於道,奉表稱臣,稱契丹主為父皇帝,其實他比耶律德光還要大九歲,契丹太後、太子、諸王、元帥以及重要大臣韓延徽等,也都有賄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於別殿拜受詔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遜之語。
對於這一切石敬瑭都忍受下來了,但朝野上下鹹以為恥,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絕出使契丹。如兵部尚書王權就是如此,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其主獻徽號,王權恥於向契丹主跪拜,寧願丟官,也不願充使。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就是成為兒皇帝的石敬瑭,其位置都可以說相當不穩:
後晉的將帥們多有不服石敬瑭,他們想憑借自己的實力,奪取天子之位。
如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就是這樣一個跋扈的武夫,他常對人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此話雖出自安重榮之口,卻反映了當時藩帥們普遍存在的思想。此人雖是野心勃勃的武夫,但比起石敬瑭來,多少還有些民族氣節。
史書記載說:他每見契丹使者,必指著鼻子大聲謾罵。他不服石敬瑭,遂收聚亡命,收市戰馬,屯積糧草,準備將來起事。又聯合契丹境內的吐穀渾等族以為援,招納吐穀渾領白承福等率本族三萬餘帳內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實力。他還公然上書,指斥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稱臣,貢獻中國珍異財寶,並將此書散給朝中大臣及諸鎮藩帥,使得石敬瑭十分惱火。契丹對大批吐穀渾人的內遷也十分不滿,接連遣使責備石敬瑭。
石敬瑭內外交困,焦慮萬分,親自跑到鄴都,連下詔書勸諭安重榮,卻毫無效果。天福六年冬,安重榮大集境內軍民,眾至數萬,向後晉的都城汴梁進軍,由於石敬瑭收買了其部將,導致戰敗。安重榮兵敗被殺後,石敬瑭為討好契丹,竟將安重榮的頭顱送給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順服之心。
早在安重榮起兵之前,後晉的天雄節度使範延光就已經舉兵反叛,時在天福二年。當時義成節度使符彥饒、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等,皆舉兵響應。隻是由於他們各自為戰,相互協調不夠,才被石敬瑭各個擊破。在安重榮舉兵的同時,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利用後晉王朝全力對付安重榮之機,起兵於襄州,並進攻鄧州,久攻不克,後來兵敗身亡。
後晉諸鎮藩帥的這種不穩定狀態,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鎮壓,顯然實力不足,於是隻好采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統治地位。因此在後晉統治時期,各地藩帥中驕恣殘暴者有之,殘酷克剝者有之,專橫跋扈者有之,致使當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種例子有可能成為趙匡胤進行杯酒釋兵權的前提之一,因為相對於本身有一定家族勢力的石敬瑭家族,毫無疑問的是,趙弘殷一脈的力量相對而言太過薄弱。
……
而相對於杯酒釋兵權的情況,“金匱之盟”也有可能是趙匡胤一朝宗室力量相對薄弱,才有可能讓趙光義有機可乘。
根據宋太宗的說法,他表示他母親昭憲太後杜氏認為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所以留下兄終弟及的遺言,要求趙匡胤立下金櫃之盟,死後將帝位傳給光義,宋太祖被迫接受。
後世曆史學家鄧廣銘、張蔭麟等論證「金櫃之盟為虛構」,影響至今,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說法:
建隆二年杜太後病重時,宋太祖隻有三十五歲,趙光義二十三歲,而太祖長子趙德昭也已經十多歲了;當時太祖身體健康,沒有短壽駕崩之象,即使太祖隻能再活二十年,那時,趙德昭已三十多歲,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說。杜太後猜測趙匡胤早死,幼子繼位,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轍,是沒有依據的。
如果確如杜太後所預料,他的兒子趙匡胤會中年崩逝,杜太後所憑的經驗或靈感,也未免太有前的洞察力了。
但是,趙匡胤活了五十多歲,也並沒有早逝,更沒有麵臨幼子主政的局麵。如果真有遺詔,趙匡胤臨終前就應該命人打開金匱;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後也應該知道此事,掌管金匱的宮人同樣也知道此事;但為什麽要等到趙匡胤死後六年,才由趙普出來披露?既然公布遺詔,趙光義就應該把遺詔的全文都公布出來,而不是隻公布一個大概的內容,而且內容還不完全一致。
更何況,趙匡胤並未按照杜太後的“金匱之盟”辦事,親自將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光義。按大孝子趙匡胤一貫的行事作風,不應該是這樣的。
所謂“金匱之盟”,其實是利益當事人共同編造出來的彌天大謊。
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趙普和趙光義互相利用而偽造的。
他們分析了趙匡胤,趙光義和趙普三者之間的關係認為:
第一,趙匡胤與趙普的關係,趙匡胤創業之初與趙普君臣關係極好,趙普由建國初期樞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但後來趙匡胤對趙普逐漸厭惡,嫌隙也開始逐漸形成。譬如,趙普曾保薦某人,雖然趙匡胤撕碎了他的奏章,但趙普卻糊好之後,第二天仍舊呈上,迫使趙匡胤接受。雖然一般認為這體現了趙普的宰相風度和趙匡胤的善於納諫,但趙匡胤的不滿也再所難免。
另外,趙普常提趙匡胤微賤時的小事,不免也會讓已做了皇帝的趙匡胤覺得有損尊嚴。此外,趙普收受吳越進貢的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員等事件,也會令趙匡胤警覺到趙普的權柄太重。所以,趙匡胤晚期,趙普被罷相,已不再被重用,直至宋太祖駕崩時也沒有再召見他。第二,趙光義和趙普的關係。趙光義和趙普原本都是陳橋兵變的重要策劃者,在宋王朝建立之初,兩人都得寵。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杜太後去世後,趙光義處境就相當不妙了。
七月,趙匡胤解除趙光義禁軍職務,隻命他擔任開封尹,權力大大減小。這時趙普卻一再升官,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遠遠高過趙光義。隨著時間推移,趙普漸漸專權朝政,趙光義則力圖把以開封為中心的東京府經營成獨立的小區域。
兩人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漸漸展開了明爭暗鬥,衝突時有生。後來,由於趙普的專權遭到趙匡胤猜忌,而開始失勢,趙光義乘機利用“權謀之士“盧多遜攻倒趙普。
趙普以他從政多年的經驗,以及他對趙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他的命運出現轉機,主要要為新皇帝趙光義獻上一份厚禮,而且這份厚禮物要足以使他動心。於是,趙普獻上了經過他精心打扮的“金匱之盟“的厚禮。
如果真有“金匱之盟”,為什麽這麽關鍵的東西誰也沒見過?為什麽趙普要在趙光義即位六年後才上奏?那個“謹密宮人”是什麽人?為什麽所有史書都避而不談?
根據情理推測,此事的真相應該是:杜太後從後周倒台吸取了教訓,為大宋江山考慮,可能說過類似的話,但並沒形成所謂“金匱之盟”之類的文字。
正因為如此,趙光義才會在侄子趙德昭還沒有成為太子之前,迫不及待地將哥哥趙匡胤害死,自己奪取皇位。而為了保住到手的皇位,他又必須盡快把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害死,甚至把弟弟趙光美也害死。
……
而按照《宋史》的記載,宋太祖當其時的宋朝宗室王爵人數有可能兩隻手都能數過來:
宋太祖分封其父親五子為王,王長子封國公,拜節度使,後襲郡王名號。
然而這個記錄缺乏的是一個事實描述,那就是作為老大的趙匡濟,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曹王;老五趙光讚,早薨,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岐王。
而同理,作為被封王爵的趙匡胤諸子當中,滕王趙德秀,早亡;舒王趙德林,早亡。
這也就是說,若是將趙廷美,趙光義算進王爵當中,事實上冊封的在世王爵隻有四人……
而為了改變這個局麵,後世宋朝君王進行了相應的詔令布:
熙寧二年,詔宣祖、太祖、太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以奉其祀,不以服屬盡故殺其恩禮。
熙寧三年,太常禮院言:「本朝近製,諸王之後,皆用本宮最長一人封公繼襲。詔祖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封公,即與舊製有異。按禮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同母弟,立庶孫。曾孫以下準此。合依禮令,傳嫡承襲。」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