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馳道級別的這種國家工程之外,秦帝國在建立之後,對新占地區的地方修路工程也不在少數。
但是根據張嘉師的理解,這種地方級別的修路工程相對於馳道而言,並不是一個規模太大的工程量,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沒有馳道那麽多。
隻不過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在秦帝國建立之初,很有可能為了完成車同軌這個標準,而對於一些地方道路也進行相應整改,若是這個整改的規模不小的話,從綜合而言,秦帝國的整體道路見識力度,甚至是過後世的一些王朝甚至是將大運河整合連接起來的隋朝。
張嘉師無法估算秦帝國的道路工程到底是花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他隻知道在很大一方麵而言,始皇帝的國策並不能說是錯誤,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始皇帝太過於求成,不恤民力的惡果在始皇帝後期已經出現,並且逐漸演變成推翻秦帝國的秦末農民起義的最大因素所在。
在很大一方麵而言,若非是始皇帝操之過急,若是讓秦帝國有一定的時間展民生,體恤民力,那麽始皇帝所推行的國策,也許在始皇帝一朝是無法完成的,但是秦帝國很有可能會完全避免民怨沸騰這個惡果而得以更長久的傳承。
………………………………………………分割線…………………………………………
而除了秦帝國的道路工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史書上說記載的“靈渠”,同樣也可以算作是這樣的一個範疇。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水係由北南兩渠組成。北渠俗稱湘江新道,全由人工開鑿而成,大致與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疇間,其水位高過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經鏵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壩引流後,約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與湘江故道相會,全長3.25公裏,最大引流量為12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過嚴關,流至溶江鎮老街的靈河口入漓江,全長約33.15公裏,南渠引湘江水約3分,最大引流量為6立方米每秒。靈渠自越城嶠至溶江鎮的靈河口一段約29公裏,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條。一為越城嶠以南的始安水,源出越城嶠與點燈山之間的山穀,流程2.5公裏至鐵爐陡附近匯入靈渠;一為源出台板石之石龍江(又稱清水河),北流1o公裏後再折向西流至靈山廟入靈渠;一為源出唐公背山之馬尿河,北流13公裏折西至嚴關零西村入靈渠;一為源出三青岩,經梅村垌至樂施堂,再西至青石陡入靈渠,長15公裏。
北渠自南陡口往北經興安縣城、大灣陡、折向西北穿越越城嶠至鐵路村會始安水,長4公裏,全為人工開鑿的航道,寬8~15米,水深1~1.8米,河床全為泥沙結構;始安水入口以下向西流至靈山廟,石龍江與靈渠匯口處,河長6.15公裏,係將靈渠支流始安水小溪擴寬加深,挖成彎曲航道,寬8~15米,河床多為泥沙結構,水深o.4~1.3米;自靈山廟以下續向西流經嚴關鄉至溶江鎮老水街靈河口此段22.8公裏,為靈渠幹流經過整治的水道,渠寬15~5o米,水深o.5~3米,河床為卵石和泥沙構成。
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統一中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命屠睢率兵5o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占領五嶺一個主要的隘道,而占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個軍。最初遭到當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命監禦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漓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統一嶺南。
東漢建武十八年,交趾女子征側、征2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繼續疏浚靈渠。
唐寶曆元年(825年),渠道崩壞,舟不能通。桂管觀察使李渤下令壘石建成犁鏵形的攔河壩,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進入南、北渠道。並在南、北渠道上設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築物陡門。秦監禦史祿鑿渠時靈渠的工程設施,隻能從通航的可能性來判斷攔河壩的存在,經過李渤的改建,才有了關於攔河壩和陡門的記載。唐鹹通九年(868年)陡防盡壞,渠道淤淺。魚孟威刺史將沿河4o裏用石塊砌堤岸,用大堅木做成木樁植立為陡門,陡門增至18重,方通巨舟。用工5.3萬,用錢53o餘萬緡。
北宋慶曆四年(1o44年),桂林衙前秦晟監修靈渠。慶曆五年二月竣工,85萬,用錢756o餘緡。所有工料全由興安、臨桂、靈川3縣差撥。北宋嘉祐三年,提點廣西刑獄兼領河渠事李師中修靈渠,用民夫14oo人,34天竣工,共用工4.76萬個,此次維修采用“燎石以攻,既導既辟”的方法,清除渠內礙舟礁石,並將靈渠陡門增至36座。
南宋紹熙五年,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靜江府朱晞顏修靈渠,於十二月初動工,至月底竣工,計用工25萬,用錢3oo萬緡。
元至正十四年,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副使乜兒吉尼修靈渠,於九月動工,至第二年一月竣工,計用工14.8萬,用錢5ooo緡,修複了鏵堤及陡門的潰壞處,舟楫以通。
明洪武二十九年,監察禦史嚴震直主持修靈渠,動用民夫911o餘人,於九月十一日興工,十一月底竣工,修成渠堤岸長126丈,闊6.6丈尺、高5尺,築渼潭及龍母祠前土堤151丈、闊5丈、高o.5丈,增高中江石岸45丈,疏渠道5159丈,修斜坡、湎坡、泄水坡5處,砌灌田水涵24處,砌陡岸36處,共用石塊石板2.8萬塊,樁木1.55萬餘根,石灰67.49萬餘斤。
這次維修,由於加高了大、小天平,2座溢洪水涵泄水量較小,遇洪水時則衝毀堤岸,洪水盡流向北渠,南渠水淺,既不能通航,又影響農田灌溉。因而於永樂二年(14o4年)二月,修複如舊。
明代另一次較重要的靈渠維修是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由於洪水泛濫,渠堤毀壞嚴重,由全州知府單渭主持維修。“用巨石以堵鏵嘴,措魚鱗,繕渠岸,構陡門”,三十六陡中凡有缺壞者均修葺一新。這是有關大、小天平壩上采用魚鱗石護砌的最早記載。
清康熙五十三年,天平石諸險工傾決殆盡,陡門僅存14座,巡撫陳元龍率通省官員捐俸修治,重修被毀的大小天平由原來用巨石平鋪壩頂,改砌成龜背形,將累卵狀的魚鱗形石改用長石直豎。陡門修整了尚存的14座,將已廢棄的22座陡門修複了8座。鑿去湘江及漓江險灘礁石19處。陡門過去皆用叢石砌築,這次全用巨條石合縫漿砌,用銀2.4萬兩有餘。
乾隆十九年兩廣總督楊應琚奉旨修靈渠,由桂、平、梧、玉觀察使富明安任總修官,慶遠府同知查禮為協修官,興安縣令梁奇通任承修官。於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和乾隆二十年春至三月二十四日兩階段整修,計修堤和魚鱗石1o2道,修壩1道,修陡門16座,並疏浚渠口積沙,天平壩基盡釘鬆樁,上麵用青石密砌,兩石相接處均以生鐵錠鈐錮,共用銀49oo餘兩。
清嘉慶二十四年,廣西巡撫趙慎畛捐俸修靈渠,由桂林知府周之域監修。於九月十五日動工,至十一月二十日完工。計用工1.496萬個,用石256丈,用灰1.2萬餘斤,用樁木56o餘根,杉木64根,用銀1775兩,主要維修陡門。至此保留陡門32座。即北渠4座,南渠28座。
光緒十一年,洪水衝毀分水壩及南北陡堤,廣西護理撫院李秉衡請旨奉準修渠。因鏵堤舊址填淤,改建於原址下遊3o丈,大小天平疊石如魚鱗,接逢處膠以灰泥,外複巨石。並修北渠3陡,南渠19陡,修四賢祠、飛來石、蛤蟆塘、泄水天平、黃龍堤等石堤5道。新建滑石、鸞塘、牛角3陡。
工程自光緒十一年一月興工,十二年五月完工,用銀94oo餘兩。又於光緒十二年十月動工修了社公壩和新陡海底,鑿去石門坎、倒脫靴、黑石壩3處暗礁,用銀8oo兩,現今所見靈渠,大致就是這次維修後麵貌。
民國21年,興安大水,大小天平部分損壞,興安縣長田良驥補修43~75丈一段,長1o7米。
從以上的靈渠維修工程的記載可以想象的是靈渠在修築時候所動用的人力物力,絕對不會少於洪武時期修繕靈渠的相應工程量。
但是從這些修繕的記載而言,靈渠雖然是勞民傷財,但是絕對不能說是於國於民並無裨益。
……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係,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曆代修整,依然揮著重要作用。
靈渠作為一條運河,要作用是軍事運輸。唐代魚孟威在《桂州重修靈渠記》中說,“秦命史祿吞越嶠而鑿之,漢命馬援征徵側而繼疏之。”
自秦始皇兵嶺南開始,曆史上許多與嶺南有關的戰事均離不開靈渠。大批兵馬和軍需物資經湘江-靈渠-漓江這一航線運入嶺南,靈渠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漢武帝元鼎五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反判漢朝,漢武帝令“歸義粵侯二人為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離水,或抵蒼梧”。漢軍分路南下,向廣州進攻。其中“下離水”的一支漢軍,就是取道靈渠入漓江抵蒼梧。翌年,南越國滅亡,漢武帝統一了嶺南。
東漢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側、征2姐妹叛漢,漢光武帝拜馬援為伏波將軍率大軍取道靈渠,南平交趾。馬援南下的行軍路線,主要是從湘江水路經靈渠轉入漓江下桂江,再沿西江至合浦港,開辟了廣西、廣東經南流江至合浦通往交趾(越南)的交通路線。到達合浦港後,再“緣海而進,隨山刊道千餘裏”,進入越南腹地。公元43年初,征側、征2被擒,嶺南叛亂宣告平定。
唐代,到唐朝寶曆年間桂管觀察使李渤修渠時,靈渠的主要功能之一還是軍事運輸。從魚孟威在《桂州重修靈渠記》的記載可以證明:“靈渠……乃用導三江,貫五嶺,濟師徒,引饋運”、“況近歲以來,蠻寇猶梗,王師未罷。……或屯戍交還,星火為期”。
唐乾符六年,黃巢率領農民軍,從廣東進入廣西,溯漓江經靈渠轉湘江,“自桂州編大筏數十,乘暴水沿湘江而下”,北上湖南,繼而進軍中原。
至宋代,靈渠的軍事運輸功能仍然重要。嘉祐四年,廣西提點刑獄兼領河渠事李師中主持修渠,為宋軍安定南疆提供後勤保障。
元代為了軍事運輸,曾對靈渠進行了三次修整。據《國朝名臣事略?丞相楚國武完公傳》記載:“移師靖(靜)江,破嚴關,敗馬都統臨(靈)川,陳、張兩總管小榕(溶)江,……乃閘全之湘水三十六所,以通遞舟”。這裏所指的“三十六所”,就是靈渠的三十六陡,“以通遞舟”,顯然是為了軍運。
明代洪武二十八年秋,廣西南丹一帶少數民族反叛朝廷,朝廷派監察禦史嚴震直重修靈渠,目的就是為了轉運兵馬糧草。
明代孔鏞的《重修靈渠記》記載:“奉議、南丹、向武諸州土人謀叛。朝廷命將征之。時致政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唐公鐸來議軍事,道經興安,觀渠廢馳,聞。上勅監察禦史嚴震直來董厥事”。
直至清朝,鹹豐二年二月,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久攻桂林不克,於5月19日撤離桂林,進入興安,取道靈渠北上全州,直指湖南。清人《獨秀峰題壁詩》有句:“天南要隘盡全州,賊眾聯帆據上遊。”這“聯帆據上遊”的太平軍,就是經靈渠而下湘江的。
中法戰爭期間,英勇抗法的劉永福黑旗軍,也是從經靈渠南下的船隻中補充軍需物資。可見,靈渠在中法戰爭中揮了應有作用。
但是根據張嘉師的理解,這種地方級別的修路工程相對於馳道而言,並不是一個規模太大的工程量,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沒有馳道那麽多。
隻不過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在秦帝國建立之初,很有可能為了完成車同軌這個標準,而對於一些地方道路也進行相應整改,若是這個整改的規模不小的話,從綜合而言,秦帝國的整體道路見識力度,甚至是過後世的一些王朝甚至是將大運河整合連接起來的隋朝。
張嘉師無法估算秦帝國的道路工程到底是花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他隻知道在很大一方麵而言,始皇帝的國策並不能說是錯誤,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始皇帝太過於求成,不恤民力的惡果在始皇帝後期已經出現,並且逐漸演變成推翻秦帝國的秦末農民起義的最大因素所在。
在很大一方麵而言,若非是始皇帝操之過急,若是讓秦帝國有一定的時間展民生,體恤民力,那麽始皇帝所推行的國策,也許在始皇帝一朝是無法完成的,但是秦帝國很有可能會完全避免民怨沸騰這個惡果而得以更長久的傳承。
………………………………………………分割線…………………………………………
而除了秦帝國的道路工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史書上說記載的“靈渠”,同樣也可以算作是這樣的一個範疇。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水係由北南兩渠組成。北渠俗稱湘江新道,全由人工開鑿而成,大致與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疇間,其水位高過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經鏵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壩引流後,約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與湘江故道相會,全長3.25公裏,最大引流量為12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過嚴關,流至溶江鎮老街的靈河口入漓江,全長約33.15公裏,南渠引湘江水約3分,最大引流量為6立方米每秒。靈渠自越城嶠至溶江鎮的靈河口一段約29公裏,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條。一為越城嶠以南的始安水,源出越城嶠與點燈山之間的山穀,流程2.5公裏至鐵爐陡附近匯入靈渠;一為源出台板石之石龍江(又稱清水河),北流1o公裏後再折向西流至靈山廟入靈渠;一為源出唐公背山之馬尿河,北流13公裏折西至嚴關零西村入靈渠;一為源出三青岩,經梅村垌至樂施堂,再西至青石陡入靈渠,長15公裏。
北渠自南陡口往北經興安縣城、大灣陡、折向西北穿越越城嶠至鐵路村會始安水,長4公裏,全為人工開鑿的航道,寬8~15米,水深1~1.8米,河床全為泥沙結構;始安水入口以下向西流至靈山廟,石龍江與靈渠匯口處,河長6.15公裏,係將靈渠支流始安水小溪擴寬加深,挖成彎曲航道,寬8~15米,河床多為泥沙結構,水深o.4~1.3米;自靈山廟以下續向西流經嚴關鄉至溶江鎮老水街靈河口此段22.8公裏,為靈渠幹流經過整治的水道,渠寬15~5o米,水深o.5~3米,河床為卵石和泥沙構成。
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統一中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命屠睢率兵5o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占領五嶺一個主要的隘道,而占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個軍。最初遭到當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命監禦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漓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統一嶺南。
東漢建武十八年,交趾女子征側、征2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繼續疏浚靈渠。
唐寶曆元年(825年),渠道崩壞,舟不能通。桂管觀察使李渤下令壘石建成犁鏵形的攔河壩,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進入南、北渠道。並在南、北渠道上設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築物陡門。秦監禦史祿鑿渠時靈渠的工程設施,隻能從通航的可能性來判斷攔河壩的存在,經過李渤的改建,才有了關於攔河壩和陡門的記載。唐鹹通九年(868年)陡防盡壞,渠道淤淺。魚孟威刺史將沿河4o裏用石塊砌堤岸,用大堅木做成木樁植立為陡門,陡門增至18重,方通巨舟。用工5.3萬,用錢53o餘萬緡。
北宋慶曆四年(1o44年),桂林衙前秦晟監修靈渠。慶曆五年二月竣工,85萬,用錢756o餘緡。所有工料全由興安、臨桂、靈川3縣差撥。北宋嘉祐三年,提點廣西刑獄兼領河渠事李師中修靈渠,用民夫14oo人,34天竣工,共用工4.76萬個,此次維修采用“燎石以攻,既導既辟”的方法,清除渠內礙舟礁石,並將靈渠陡門增至36座。
南宋紹熙五年,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靜江府朱晞顏修靈渠,於十二月初動工,至月底竣工,計用工25萬,用錢3oo萬緡。
元至正十四年,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副使乜兒吉尼修靈渠,於九月動工,至第二年一月竣工,計用工14.8萬,用錢5ooo緡,修複了鏵堤及陡門的潰壞處,舟楫以通。
明洪武二十九年,監察禦史嚴震直主持修靈渠,動用民夫911o餘人,於九月十一日興工,十一月底竣工,修成渠堤岸長126丈,闊6.6丈尺、高5尺,築渼潭及龍母祠前土堤151丈、闊5丈、高o.5丈,增高中江石岸45丈,疏渠道5159丈,修斜坡、湎坡、泄水坡5處,砌灌田水涵24處,砌陡岸36處,共用石塊石板2.8萬塊,樁木1.55萬餘根,石灰67.49萬餘斤。
這次維修,由於加高了大、小天平,2座溢洪水涵泄水量較小,遇洪水時則衝毀堤岸,洪水盡流向北渠,南渠水淺,既不能通航,又影響農田灌溉。因而於永樂二年(14o4年)二月,修複如舊。
明代另一次較重要的靈渠維修是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由於洪水泛濫,渠堤毀壞嚴重,由全州知府單渭主持維修。“用巨石以堵鏵嘴,措魚鱗,繕渠岸,構陡門”,三十六陡中凡有缺壞者均修葺一新。這是有關大、小天平壩上采用魚鱗石護砌的最早記載。
清康熙五十三年,天平石諸險工傾決殆盡,陡門僅存14座,巡撫陳元龍率通省官員捐俸修治,重修被毀的大小天平由原來用巨石平鋪壩頂,改砌成龜背形,將累卵狀的魚鱗形石改用長石直豎。陡門修整了尚存的14座,將已廢棄的22座陡門修複了8座。鑿去湘江及漓江險灘礁石19處。陡門過去皆用叢石砌築,這次全用巨條石合縫漿砌,用銀2.4萬兩有餘。
乾隆十九年兩廣總督楊應琚奉旨修靈渠,由桂、平、梧、玉觀察使富明安任總修官,慶遠府同知查禮為協修官,興安縣令梁奇通任承修官。於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和乾隆二十年春至三月二十四日兩階段整修,計修堤和魚鱗石1o2道,修壩1道,修陡門16座,並疏浚渠口積沙,天平壩基盡釘鬆樁,上麵用青石密砌,兩石相接處均以生鐵錠鈐錮,共用銀49oo餘兩。
清嘉慶二十四年,廣西巡撫趙慎畛捐俸修靈渠,由桂林知府周之域監修。於九月十五日動工,至十一月二十日完工。計用工1.496萬個,用石256丈,用灰1.2萬餘斤,用樁木56o餘根,杉木64根,用銀1775兩,主要維修陡門。至此保留陡門32座。即北渠4座,南渠28座。
光緒十一年,洪水衝毀分水壩及南北陡堤,廣西護理撫院李秉衡請旨奉準修渠。因鏵堤舊址填淤,改建於原址下遊3o丈,大小天平疊石如魚鱗,接逢處膠以灰泥,外複巨石。並修北渠3陡,南渠19陡,修四賢祠、飛來石、蛤蟆塘、泄水天平、黃龍堤等石堤5道。新建滑石、鸞塘、牛角3陡。
工程自光緒十一年一月興工,十二年五月完工,用銀94oo餘兩。又於光緒十二年十月動工修了社公壩和新陡海底,鑿去石門坎、倒脫靴、黑石壩3處暗礁,用銀8oo兩,現今所見靈渠,大致就是這次維修後麵貌。
民國21年,興安大水,大小天平部分損壞,興安縣長田良驥補修43~75丈一段,長1o7米。
從以上的靈渠維修工程的記載可以想象的是靈渠在修築時候所動用的人力物力,絕對不會少於洪武時期修繕靈渠的相應工程量。
但是從這些修繕的記載而言,靈渠雖然是勞民傷財,但是絕對不能說是於國於民並無裨益。
……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係,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曆代修整,依然揮著重要作用。
靈渠作為一條運河,要作用是軍事運輸。唐代魚孟威在《桂州重修靈渠記》中說,“秦命史祿吞越嶠而鑿之,漢命馬援征徵側而繼疏之。”
自秦始皇兵嶺南開始,曆史上許多與嶺南有關的戰事均離不開靈渠。大批兵馬和軍需物資經湘江-靈渠-漓江這一航線運入嶺南,靈渠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漢武帝元鼎五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反判漢朝,漢武帝令“歸義粵侯二人為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離水,或抵蒼梧”。漢軍分路南下,向廣州進攻。其中“下離水”的一支漢軍,就是取道靈渠入漓江抵蒼梧。翌年,南越國滅亡,漢武帝統一了嶺南。
東漢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側、征2姐妹叛漢,漢光武帝拜馬援為伏波將軍率大軍取道靈渠,南平交趾。馬援南下的行軍路線,主要是從湘江水路經靈渠轉入漓江下桂江,再沿西江至合浦港,開辟了廣西、廣東經南流江至合浦通往交趾(越南)的交通路線。到達合浦港後,再“緣海而進,隨山刊道千餘裏”,進入越南腹地。公元43年初,征側、征2被擒,嶺南叛亂宣告平定。
唐代,到唐朝寶曆年間桂管觀察使李渤修渠時,靈渠的主要功能之一還是軍事運輸。從魚孟威在《桂州重修靈渠記》的記載可以證明:“靈渠……乃用導三江,貫五嶺,濟師徒,引饋運”、“況近歲以來,蠻寇猶梗,王師未罷。……或屯戍交還,星火為期”。
唐乾符六年,黃巢率領農民軍,從廣東進入廣西,溯漓江經靈渠轉湘江,“自桂州編大筏數十,乘暴水沿湘江而下”,北上湖南,繼而進軍中原。
至宋代,靈渠的軍事運輸功能仍然重要。嘉祐四年,廣西提點刑獄兼領河渠事李師中主持修渠,為宋軍安定南疆提供後勤保障。
元代為了軍事運輸,曾對靈渠進行了三次修整。據《國朝名臣事略?丞相楚國武完公傳》記載:“移師靖(靜)江,破嚴關,敗馬都統臨(靈)川,陳、張兩總管小榕(溶)江,……乃閘全之湘水三十六所,以通遞舟”。這裏所指的“三十六所”,就是靈渠的三十六陡,“以通遞舟”,顯然是為了軍運。
明代洪武二十八年秋,廣西南丹一帶少數民族反叛朝廷,朝廷派監察禦史嚴震直重修靈渠,目的就是為了轉運兵馬糧草。
明代孔鏞的《重修靈渠記》記載:“奉議、南丹、向武諸州土人謀叛。朝廷命將征之。時致政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唐公鐸來議軍事,道經興安,觀渠廢馳,聞。上勅監察禦史嚴震直來董厥事”。
直至清朝,鹹豐二年二月,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久攻桂林不克,於5月19日撤離桂林,進入興安,取道靈渠北上全州,直指湖南。清人《獨秀峰題壁詩》有句:“天南要隘盡全州,賊眾聯帆據上遊。”這“聯帆據上遊”的太平軍,就是經靈渠而下湘江的。
中法戰爭期間,英勇抗法的劉永福黑旗軍,也是從經靈渠南下的船隻中補充軍需物資。可見,靈渠在中法戰爭中揮了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