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朝之後到周穆王時期,周朝可以說是同樣不斷地對外擴張。
這一點可以從包括《竹書記年》在內的史書描述當中可以明確看出。
而在一些方麵而言,周穆王可以說是征伐最頻繁的周王之一,除了西戎之外,周穆王也有著部分南征百越的記載。
而周穆王之前,周朝的進攻經營重點就是東夷。
這一點可以從一些後世整理出來的地圖可以看到,直到周穆王之前,東夷的控製區域越發的減少。
這也可以說是周王朝對外開拓領土的表現。
隻不過,周王朝並沒有直接控製進攻東夷所取得的土地,而是委托以齊國,魯國以及萊國等諸侯進行治理。
這也就是這三個國家在東周之前就已經逐漸成為東方的大諸侯國,有著較為直接的關係。
……
在周穆王之後,周王朝因為一連串的變故,直到周宣王時期才繼續開展大規模的對外族的戰爭,繼續開拓領土。
周宣王在恢複周王室一定的實力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進攻實力日強的犬戎。
在周宣王之前,在周厲王時期就曾出動部隊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六月,獫狁再次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前鋒部隊抵達涇陽,直接威脅到鎬京和旁京的安全,周宣王命尹吉甫率軍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為先頭部隊,日行三十裏在彭衙擊敗獫狁,繼而追擊至太原。
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築城設防,緩解了獫狁的威脅。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軍攻打獫狁,在洛水北岸大敗獫狁,斬首500人,俘獲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師回朝舉行獻俘禮時,又命屬下不其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獫狁,取得勝利。此戰過後西周解除了獫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廟為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鉞並賜予其征討蠻夷的權力。
而在某個意義上,可以說後世秦國在建立之前的部分控製地區,就是周宣王從犬戎手中奪取的。
而除了犬戎之外,西戎部族也成為了周宣王的攻擊對象。
前825年(周宣王四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
前823年(周宣王六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其討伐西戎。秦莊公擊敗西戎,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一帶)的土地。
此外,晉國也多次奉命征討西戎。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三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前803年(周宣王二十六年),在千畝戰勝當地的戎族。前791年(周宣王三十八年),又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
而秦莊公進攻西戎的記載不詳,而在後世是比較有爭議的:
秦仲死後,周宣王決定與西戎決一勝負,他將秦仲的五個兒子召集起來,進行伐戎動員。而且此次不再隻是精神上的激勵,而是以軍力援助為前提,派給兵力七千人,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西周、春秋時期,戰爭的主要形式是車戰。當時的戰車上載甲士三人,左主射,右主伐,中主禦,而每一乘戰車,配備步卒十人。交戰時,車馳卒奔,互相應合。七千戰士,可配戰車七百乘,可謂軍力雄厚。
周懿王時的名器《禹鼎》記述一次伐戎戰爭,兵力僅有“戎車百乘,斯馭百,徒千”。春秋時期戰爭規模已逐漸增大,但轟動一時的城濮之戰,晉國也不過才出動戰車七百乘。周宣王派兵七千協助嬴秦伐戎,確係一次空前的投入。對於周宣王初年的周王室來說,這已是很高規格的軍事部署。
後世出土的傳世器《不其簋》的銘文記載,講的就是秦莊公這次伐戎之役。
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秦莊公名其,先秦行文“不”字常用作無義助詞,僅表語氣,故“不其”即其,也就是秦莊公。秦莊公之稱“公”是後來的追稱。
《不其簋》是秦莊公自作器,故直用己名。銘中顯示,這次伐戎行動的總統帥為“伯氏”,他上對周王負責,下可指揮不其。按先秦的親稱習慣說,對伯父和同輩長兄均可稱伯,李學勤認為此伯氏是秦莊公之兄。
但《秦本紀》卻有明文,說秦仲的五個兒子中,其年長者是秦莊公。
一種觀點認為秦莊公也許並不是最年長的,可能秦莊公還有個兄長,但被司馬遷所忽略。也有觀點認為銘中的“伯氏”非秦莊公兄長,而是秦莊公的伯父。秦仲之“仲”,是以排行人名,說明他還有個長兄(或庶長兄),依周王室用人的慣例,關係密切的屬國,國君之伯、叔父或兄長常有在王室供職者。此類事例多不勝舉。
此伯氏是秦仲之兄、秦莊公之伯父而為王室重臣者。他就是受周宣王之命帶領七千人馬去秦地作戰的統帥。七千軍隊是前往助秦攻戎,而不是說把這七千軍隊送給秦國。當時的軍隊都是按國人的村社結構與井田配置編製,是決不可能把歸屬權交出去。
……
周宣王時期也對南蠻進行征伐:
淮夷是淮河、漢江一帶的東夷部族,又稱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時期開始強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厲王時期,曾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合淮夷、東夷大舉進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厲王調集西六師和殷八師派虢公長父征討,未能取勝。多虧大臣武公派屬下禹調動兵車百輛、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參與作戰,最終擊退聯軍,俘獲鄂侯,滅亡鄂國。周厲王隨後又與虢公長父親自率兵征討淮夷至角、津、桐、遹,終於平定了這次叛亂。戰後淮夷震懾於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財寶、糧食及力役,並且頒布法令,規定淮夷在經商時,不得擾亂當地的治安和市場秩序。後因淮夷停止納貢以及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軍征討。
據《師寰簋銘文》記載,此戰師寰作為隨軍將領統帥齊、杞、萊等**隊,消滅了淮夷的冉、翼、鈴、達四位首領,獲得俘虜、牲畜及財物,取得戰功。此戰過後,淮夷徹底臣服於西周。
徐國在西周時期是東夷的強國,後在周朝的連續打擊下,徐國的一些部族南遷至淮水流域,逐漸發展成淮夷中最強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時,命卿士南仲和太師皇父在太祖廟整頓周六師,然後親率大軍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前往征討。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後,四周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財物。
當其時的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加之周天子抑製楚國發展的政策、對於楚國國君的歧視以及楚國君主僭越稱王,因而楚國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時期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據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鍾,應在此戰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轉贈與晉穆侯。經過以上一係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幅擴大。
可以說,在周宣王勵精圖治數年的時間後,周王室的實力已經可以達到多線作戰的地步。
在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就進行了對犬戎以及楚國的兩線作戰,其中方叔麾下的大軍就應該不少於三萬人,而另外的六千人很有可能就是諸侯組成的偏師部隊。
隻不過在周宣王後期,到周幽王之時,周王室的實力越發衰弱,最終在“烽火戲諸侯”的影響下,西周滅亡,平王東遷。
而在繻葛之戰之後,周王室正式步入了名存實亡的衰退期當中,最終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分割線…………………………………………
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秦國以及晉國先後承擔了中華文化對外開拓的“責任”。
秦襄公十二年,公伐戎而至岐而卒,子秦文公立。文公元年,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營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秦文公之後,又經數代國君的努力,在謀求自己的發展空間,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征彭戲戎,兵臨華山,收複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
在秦穆公時期,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義渠和大荔。
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餘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餘,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餘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
戎王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餘回國。由餘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餘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餘,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秦國在西方經過長期的發展,不斷擴大地盤。特別是進入春秋以後,西周在陝西境內的土地,大都歸秦人所有。從今天考古發現的秦國文物看,無論國都雍城的建築,國君的陵墓,規模都相當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發現青銅建築構件,是用來裝飾宮殿用的,可見其豪華氣派。
《詩經?駟驖》是歌頌秦襄公狩獵的詩,詩中有“駟驖孔阜,六轡在手“的句子。“駟驖“是指鐵青色的4匹駕車的馬。秦人用鐵的顏色來形容其它物的顏色,可見秦人對鐵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時秦國大墓中,就出土有鐵鏟。
……
而晉國則是先處於內亂,而在晉獻公時期則是進入了晉國飛速發展的開始階段:
前746年(晉文侯三十五年),晉文侯逝世,兒子昭侯伯即位。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成師,是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晉君的都城翼城還大,曲沃桓叔有了一個比國都還要大的城,這明顯違背了君臣禮儀,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桓叔威脅到了國君的地位。此後晉國進入了長達近70年的宗室內戰。
前679年(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打晉侯緡,一舉將晉滅亡。為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武公把晉國的寶貝全部用來賄賂周釐王,周釐王任命了曲沃武公為晉國君,居諸侯之列。自桓叔封曲沃至此,曲沃桓叔姬成叔一係徹底打敗姬仇一係,奪得晉國正統地位,把整個晉國土地全部吞並。(三家分晉之後的三國諸侯同樣也是以賄賂的手段得到周天子的承認,並且封為諸侯……)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五年),晉獻公攻打驪戎,得到了驪姬和她妹妹,晉獻公對她們姐妹二人十分寵愛。
公元前668年(晉獻公九年),晉國有些公子已經逃亡到虢國,虢國因此再次進攻晉國,沒有取勝。公元前667年(晉獻公十年),晉獻公想反攻虢國,士蔿勸說晉獻公等虢國發生內亂再攻打。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擴充軍隊為二軍。晉獻公統率上軍,太子申生統率下軍,趙夙駕禦兵車,畢萬擔任護右,相繼滅了霍國、魏國和耿國,凱旋後,給太子申生在曲沃築城,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並封他們為大夫。(未完待續。)
這一點可以從包括《竹書記年》在內的史書描述當中可以明確看出。
而在一些方麵而言,周穆王可以說是征伐最頻繁的周王之一,除了西戎之外,周穆王也有著部分南征百越的記載。
而周穆王之前,周朝的進攻經營重點就是東夷。
這一點可以從一些後世整理出來的地圖可以看到,直到周穆王之前,東夷的控製區域越發的減少。
這也可以說是周王朝對外開拓領土的表現。
隻不過,周王朝並沒有直接控製進攻東夷所取得的土地,而是委托以齊國,魯國以及萊國等諸侯進行治理。
這也就是這三個國家在東周之前就已經逐漸成為東方的大諸侯國,有著較為直接的關係。
……
在周穆王之後,周王朝因為一連串的變故,直到周宣王時期才繼續開展大規模的對外族的戰爭,繼續開拓領土。
周宣王在恢複周王室一定的實力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進攻實力日強的犬戎。
在周宣王之前,在周厲王時期就曾出動部隊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六月,獫狁再次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前鋒部隊抵達涇陽,直接威脅到鎬京和旁京的安全,周宣王命尹吉甫率軍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為先頭部隊,日行三十裏在彭衙擊敗獫狁,繼而追擊至太原。
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築城設防,緩解了獫狁的威脅。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軍攻打獫狁,在洛水北岸大敗獫狁,斬首500人,俘獲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師回朝舉行獻俘禮時,又命屬下不其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獫狁,取得勝利。此戰過後西周解除了獫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廟為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鉞並賜予其征討蠻夷的權力。
而在某個意義上,可以說後世秦國在建立之前的部分控製地區,就是周宣王從犬戎手中奪取的。
而除了犬戎之外,西戎部族也成為了周宣王的攻擊對象。
前825年(周宣王四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
前823年(周宣王六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其討伐西戎。秦莊公擊敗西戎,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一帶)的土地。
此外,晉國也多次奉命征討西戎。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三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前803年(周宣王二十六年),在千畝戰勝當地的戎族。前791年(周宣王三十八年),又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
而秦莊公進攻西戎的記載不詳,而在後世是比較有爭議的:
秦仲死後,周宣王決定與西戎決一勝負,他將秦仲的五個兒子召集起來,進行伐戎動員。而且此次不再隻是精神上的激勵,而是以軍力援助為前提,派給兵力七千人,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西周、春秋時期,戰爭的主要形式是車戰。當時的戰車上載甲士三人,左主射,右主伐,中主禦,而每一乘戰車,配備步卒十人。交戰時,車馳卒奔,互相應合。七千戰士,可配戰車七百乘,可謂軍力雄厚。
周懿王時的名器《禹鼎》記述一次伐戎戰爭,兵力僅有“戎車百乘,斯馭百,徒千”。春秋時期戰爭規模已逐漸增大,但轟動一時的城濮之戰,晉國也不過才出動戰車七百乘。周宣王派兵七千協助嬴秦伐戎,確係一次空前的投入。對於周宣王初年的周王室來說,這已是很高規格的軍事部署。
後世出土的傳世器《不其簋》的銘文記載,講的就是秦莊公這次伐戎之役。
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秦莊公名其,先秦行文“不”字常用作無義助詞,僅表語氣,故“不其”即其,也就是秦莊公。秦莊公之稱“公”是後來的追稱。
《不其簋》是秦莊公自作器,故直用己名。銘中顯示,這次伐戎行動的總統帥為“伯氏”,他上對周王負責,下可指揮不其。按先秦的親稱習慣說,對伯父和同輩長兄均可稱伯,李學勤認為此伯氏是秦莊公之兄。
但《秦本紀》卻有明文,說秦仲的五個兒子中,其年長者是秦莊公。
一種觀點認為秦莊公也許並不是最年長的,可能秦莊公還有個兄長,但被司馬遷所忽略。也有觀點認為銘中的“伯氏”非秦莊公兄長,而是秦莊公的伯父。秦仲之“仲”,是以排行人名,說明他還有個長兄(或庶長兄),依周王室用人的慣例,關係密切的屬國,國君之伯、叔父或兄長常有在王室供職者。此類事例多不勝舉。
此伯氏是秦仲之兄、秦莊公之伯父而為王室重臣者。他就是受周宣王之命帶領七千人馬去秦地作戰的統帥。七千軍隊是前往助秦攻戎,而不是說把這七千軍隊送給秦國。當時的軍隊都是按國人的村社結構與井田配置編製,是決不可能把歸屬權交出去。
……
周宣王時期也對南蠻進行征伐:
淮夷是淮河、漢江一帶的東夷部族,又稱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時期開始強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厲王時期,曾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合淮夷、東夷大舉進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厲王調集西六師和殷八師派虢公長父征討,未能取勝。多虧大臣武公派屬下禹調動兵車百輛、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參與作戰,最終擊退聯軍,俘獲鄂侯,滅亡鄂國。周厲王隨後又與虢公長父親自率兵征討淮夷至角、津、桐、遹,終於平定了這次叛亂。戰後淮夷震懾於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財寶、糧食及力役,並且頒布法令,規定淮夷在經商時,不得擾亂當地的治安和市場秩序。後因淮夷停止納貢以及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軍征討。
據《師寰簋銘文》記載,此戰師寰作為隨軍將領統帥齊、杞、萊等**隊,消滅了淮夷的冉、翼、鈴、達四位首領,獲得俘虜、牲畜及財物,取得戰功。此戰過後,淮夷徹底臣服於西周。
徐國在西周時期是東夷的強國,後在周朝的連續打擊下,徐國的一些部族南遷至淮水流域,逐漸發展成淮夷中最強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時,命卿士南仲和太師皇父在太祖廟整頓周六師,然後親率大軍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前往征討。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後,四周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財物。
當其時的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加之周天子抑製楚國發展的政策、對於楚國國君的歧視以及楚國君主僭越稱王,因而楚國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時期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據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鍾,應在此戰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轉贈與晉穆侯。經過以上一係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幅擴大。
可以說,在周宣王勵精圖治數年的時間後,周王室的實力已經可以達到多線作戰的地步。
在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就進行了對犬戎以及楚國的兩線作戰,其中方叔麾下的大軍就應該不少於三萬人,而另外的六千人很有可能就是諸侯組成的偏師部隊。
隻不過在周宣王後期,到周幽王之時,周王室的實力越發衰弱,最終在“烽火戲諸侯”的影響下,西周滅亡,平王東遷。
而在繻葛之戰之後,周王室正式步入了名存實亡的衰退期當中,最終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分割線…………………………………………
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秦國以及晉國先後承擔了中華文化對外開拓的“責任”。
秦襄公十二年,公伐戎而至岐而卒,子秦文公立。文公元年,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營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秦文公之後,又經數代國君的努力,在謀求自己的發展空間,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征彭戲戎,兵臨華山,收複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
在秦穆公時期,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義渠和大荔。
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餘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餘,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餘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
戎王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餘回國。由餘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餘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餘,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秦國在西方經過長期的發展,不斷擴大地盤。特別是進入春秋以後,西周在陝西境內的土地,大都歸秦人所有。從今天考古發現的秦國文物看,無論國都雍城的建築,國君的陵墓,規模都相當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發現青銅建築構件,是用來裝飾宮殿用的,可見其豪華氣派。
《詩經?駟驖》是歌頌秦襄公狩獵的詩,詩中有“駟驖孔阜,六轡在手“的句子。“駟驖“是指鐵青色的4匹駕車的馬。秦人用鐵的顏色來形容其它物的顏色,可見秦人對鐵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時秦國大墓中,就出土有鐵鏟。
……
而晉國則是先處於內亂,而在晉獻公時期則是進入了晉國飛速發展的開始階段:
前746年(晉文侯三十五年),晉文侯逝世,兒子昭侯伯即位。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成師,是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晉君的都城翼城還大,曲沃桓叔有了一個比國都還要大的城,這明顯違背了君臣禮儀,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桓叔威脅到了國君的地位。此後晉國進入了長達近70年的宗室內戰。
前679年(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打晉侯緡,一舉將晉滅亡。為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武公把晉國的寶貝全部用來賄賂周釐王,周釐王任命了曲沃武公為晉國君,居諸侯之列。自桓叔封曲沃至此,曲沃桓叔姬成叔一係徹底打敗姬仇一係,奪得晉國正統地位,把整個晉國土地全部吞並。(三家分晉之後的三國諸侯同樣也是以賄賂的手段得到周天子的承認,並且封為諸侯……)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五年),晉獻公攻打驪戎,得到了驪姬和她妹妹,晉獻公對她們姐妹二人十分寵愛。
公元前668年(晉獻公九年),晉國有些公子已經逃亡到虢國,虢國因此再次進攻晉國,沒有取勝。公元前667年(晉獻公十年),晉獻公想反攻虢國,士蔿勸說晉獻公等虢國發生內亂再攻打。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擴充軍隊為二軍。晉獻公統率上軍,太子申生統率下軍,趙夙駕禦兵車,畢萬擔任護右,相繼滅了霍國、魏國和耿國,凱旋後,給太子申生在曲沃築城,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並封他們為大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