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奴在某個意義上,算得上是第一個真正對漢民族有著根本威脅性的遊牧民族。
而比較諷刺的是,匈奴人在後世的很多資料當中,都有著作為“夏朝”遺民的稱呼。換句話說,漢民族跟匈奴人的多次大戰,其指揮官在很多方麵而言,跟民族英雄真的不搭邊了。
因為這本身就是華夏民族與匈奴人之間的一次次內部碰撞。
而在另外一個方麵而言,東胡這個有漁獵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遊牧文化的民族,正好算得上是一個對於華夏民族而言,真正的外族。
而在華夏民族的曆史發展當中,很多時候就是對外擴張的曆史進程。
而比較明確的對外擴張之旅,亦或者是有著真正的文字記錄,而非僅僅憑借傳說的對外擴張,則是從商朝開始。
而就在這個時候,華夏民族就正式需要麵對四個外敵的存在。
其中這四個外敵,分別就是東夷,南蠻,西戎以及北狄。
而這種觀念主要出自《禮記王製》:“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
東夷,是中國****時期,中原人對黃河流域下遊(青、兗、徐三州)居民的總稱。最先在夏商朝期稱為“夷”,不帶有外族觀念,隻是作為部落聯盟的稱呼,考古上有一種觀點認為,東夷是指自後李文化始至嶽石文化的承載者。
東夷又稱夷方,不同時期指不同群體,早期東夷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周朝時的特指山東膠東和膠西外族,東夷則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民族的泛稱。秦漢以後,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東夷不是特定的一個民族群體,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到了周朝,肅慎也被歸入東夷的範圍。再往後,日本和朝鮮也被歸入東夷。東夷並非民族概念,而是對生活在東方的不同民族的統稱,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種族、傳統和起源。
早期東夷中有許多部族屬於華夏族群。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大或者人字,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而先秦時期的東夷,據後世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商與東夷發生過多起戰爭,殷商多次征討東夷使得元氣大傷,最終被周趁機攻滅,周也與東夷頻繁戰爭。
夏朝有沒有與東夷交戰的記錄,在後世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有一種說法是,夏朝的領土與東夷並不接壤。
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距今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夷的族稱,今所見為當時確證的,以甲骨卜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古籍記載則夏代的東方已有眾多夷人的方國部落。
《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這九種夷都見於古本《竹書紀年》關於夏朝與東方諸夷關係的記載。實際上,“九”僅言其多,不必拘泥於九種。《竹書紀年》所載,夏代還有淮夷、藍夷;《尚書?禹貢》記載兩河之間的冀州有鳥夷;青州在泰山以東至海有嵎夷、萊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與淮海之間揚州也有鳥夷(一作島夷)。《禹貢》成書於戰國,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稱。
甲骨卜辭對於商朝東方與東南方的夷人,寫作人方和屍方。前者像人側立之形,釋為“人方”,後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與夏人危坐不同,釋為“屍方”。
後世甲骨文學界認為作為族稱,兩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學者認為“人方”指商東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帶和山東半島靠海一帶;有的學者認為人方與屍方是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都是指商東方與東南方的諸夷。郭沫若先生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征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
帝辛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這在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左傳》昭公四年雲: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又如同書昭公十二年曰: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把對東夷的戰爭,說成商紂王失國身亡的原因,足見商紂對東夷的戰爭,使商王朝的實力消耗很大。當周武王率師打到牧野時,商紂王才倉促調遣軍隊應戰。這些軍隊久困戰場,無心戰鬥,前徒倒戈,終於導致商王朝的滅亡。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在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不同時期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這些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後兩三個世紀觀念上的變化,造成了現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難。學術界對西周時期東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後世《西周金文所見東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較表》統計,西周早期僅見有“東夷”,周公、成王東征的對象金文中記載都概稱為東夷,而《史記?周本紀》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魯周公世家》說:“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
周公,成王東征雖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東省境,此為東夷起源的地區,也是夏、商時東方諸夷的核心地區。金文為當時實錄,西周早葉以東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東征以後,今山東省境內的東夷勢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太公於齊,封周公子魯以鎮東方。到西周中葉淮夷在淮河地區興起,成為東夷中勢力最強的一支。據上引張懋鎔的《比較表》第二欄,西周中期金文隻見有淮夷,反而不見東夷的記錄。說明成康以後,周王朝與東方諸夷的關係,主要對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了。文獻記載多為後世追敘,關於周公、成王東征的記載,蓋成於成康以後,所以依周中期的觀念,反以淮夷概稱東夷了。
到了西周晚葉,夷王時期《禹鼎》複見淮夷與東夷並舉,而淮夷居前;厲王時器《鍾》又有南夷與東夷並見,而南夷居前。周晚葉的南淮夷、東夷各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可在東夷與西周的關係中去辨析。總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文獻中關於東夷的軍事活動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區,然而其分布範圍,都沒有超出海岱與淮河流域。
而關於東夷的相應記載,則是引起了一個人的平反,這個人就是千古著名的紂王。
後世的某個偉人認為:“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而除了這個偉人之外,還有不少人質疑紂王的相關記載,即使是古代,也出現這樣的人:
這些對帝辛肆無忌憚的抹黑,早就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置疑與反駁。在現存的典籍記載中,首先旗幟鮮明地指出這一點的,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子貢。
針對一擁而上抹黑帝辛的現象,子貢一針見血地指出: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作為孔門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常相魯衛”,以其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感覺,一語道破了“千年積毀”現象的本質:“天下之惡皆歸焉”,所有的曾經見過的罪惡和所有的人們能想象到的罪惡,都“歸”於帝辛的頭上。所以“君子惡居下流”,千萬別當失敗者,其結果是極其可悲的。在中國曆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都極可憐,但象帝辛這樣被肆意抹黑的卻絕無僅有。
宋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認為:“帝辛大造宮殿,建酒林肉池,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實等罪惡,與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受不分,這些都是出於模仿。”
翻開《尚書》、《史記》等,桀有的罪惡帝辛都有,而桀沒有的,帝辛亦有。因而,帝辛是夏桀加想象的罪惡的集大成者,亡國是其罪有應得。
……
南蠻的稱謂來源在後世有一種觀點:
早在秦朝以前,中原人把長江以南各部統稱為“越”。“南蠻”即是指江浙滬、廣東、廣西一帶。江浙滬一帶是“吳越”,福建一帶是“閩越”,廣東一帶是“南越”,廣西一帶是“駱越”。駱越是現在壯、侗、京等現今廣西及越南各族的祖先。
當兩個文明交流的時候,總有一些新鮮的事物是另一個文明沒有的。於是必須新造一個字、詞來代指這個事物,在古代的中原文化也是如此。在新造字、詞中,最簡單的、最常用的就是音譯。比如:古代有“秏”字,這個字的意思是:“一種稻類植物”。其實,這個讀音在壯語中的意思就是:“大米”,這和漢語的解釋完全一致。
同理,壯語中的“村莊”讀音正是和“蠻”相近。所以,“南蠻”的正解應該是:“南方的部落(村莊)”。另外,在秦以後,“駱越”一詞就極少用,取代的是“南蠻”。然而其他各越卻無取代之詞。由此可見,“蠻”正是壯語言的音譯。
而除了以上的觀點之外,有一種說法認為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
南蠻的曆史關係。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係。百越族係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係分布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係分布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後世一些地方,往往將南蠻作為罵人用語,但是曆史上的南蠻更多是區域指代,而非用來嘴炮的:
南蠻在古時候隻是指南方的民族和他們居住的地方。中原漢人在秦代之前叫華族(或華夏族),華族之外的民族按分布方位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南蠻就是對長江以南各民族的統稱,不僅是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曾有蠻族居住。現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由古蠻族演變而來的。可見“南蠻”在古時候根本就不是罵人的話,就好像我們現在說誰誰誰是苗人、誰誰誰是瑤人一樣,不存在貶義。
古時候的四方異族(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到現在隻有南蠻被用來做罵人話,這是為什麽呢?
根子要追到被稱為儒家正統的孟子身上。因為他曾經譏諷楚國人許行是“南蠻鴃舌之人”《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時代南蠻不是罵人話,因為楚國就是南蠻,倒是“鴃舌”有譏諷的意思,說他講話像鳥叫,鴃就是伯勞鳥。
但時間久了以後它累及到“南蠻”也被當成是譏諷南方人的詞兒了。
而在某個意義上,南蠻若是說作為一個名詞的存在,理應與百越是區分開來。
而先秦時期的南蠻描述,事實上是將百越聚居之地到巴蜀這一片區域的民族,都籠統概括到一起。(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
匈奴在某個意義上,算得上是第一個真正對漢民族有著根本威脅性的遊牧民族。
而比較諷刺的是,匈奴人在後世的很多資料當中,都有著作為“夏朝”遺民的稱呼。換句話說,漢民族跟匈奴人的多次大戰,其指揮官在很多方麵而言,跟民族英雄真的不搭邊了。
因為這本身就是華夏民族與匈奴人之間的一次次內部碰撞。
而在另外一個方麵而言,東胡這個有漁獵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遊牧文化的民族,正好算得上是一個對於華夏民族而言,真正的外族。
而在華夏民族的曆史發展當中,很多時候就是對外擴張的曆史進程。
而比較明確的對外擴張之旅,亦或者是有著真正的文字記錄,而非僅僅憑借傳說的對外擴張,則是從商朝開始。
而就在這個時候,華夏民族就正式需要麵對四個外敵的存在。
其中這四個外敵,分別就是東夷,南蠻,西戎以及北狄。
而這種觀念主要出自《禮記王製》:“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
東夷,是中國****時期,中原人對黃河流域下遊(青、兗、徐三州)居民的總稱。最先在夏商朝期稱為“夷”,不帶有外族觀念,隻是作為部落聯盟的稱呼,考古上有一種觀點認為,東夷是指自後李文化始至嶽石文化的承載者。
東夷又稱夷方,不同時期指不同群體,早期東夷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周朝時的特指山東膠東和膠西外族,東夷則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民族的泛稱。秦漢以後,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東夷不是特定的一個民族群體,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到了周朝,肅慎也被歸入東夷的範圍。再往後,日本和朝鮮也被歸入東夷。東夷並非民族概念,而是對生活在東方的不同民族的統稱,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種族、傳統和起源。
早期東夷中有許多部族屬於華夏族群。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大或者人字,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而先秦時期的東夷,據後世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商與東夷發生過多起戰爭,殷商多次征討東夷使得元氣大傷,最終被周趁機攻滅,周也與東夷頻繁戰爭。
夏朝有沒有與東夷交戰的記錄,在後世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有一種說法是,夏朝的領土與東夷並不接壤。
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距今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夷的族稱,今所見為當時確證的,以甲骨卜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古籍記載則夏代的東方已有眾多夷人的方國部落。
《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這九種夷都見於古本《竹書紀年》關於夏朝與東方諸夷關係的記載。實際上,“九”僅言其多,不必拘泥於九種。《竹書紀年》所載,夏代還有淮夷、藍夷;《尚書?禹貢》記載兩河之間的冀州有鳥夷;青州在泰山以東至海有嵎夷、萊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與淮海之間揚州也有鳥夷(一作島夷)。《禹貢》成書於戰國,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稱。
甲骨卜辭對於商朝東方與東南方的夷人,寫作人方和屍方。前者像人側立之形,釋為“人方”,後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與夏人危坐不同,釋為“屍方”。
後世甲骨文學界認為作為族稱,兩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學者認為“人方”指商東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帶和山東半島靠海一帶;有的學者認為人方與屍方是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都是指商東方與東南方的諸夷。郭沫若先生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征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
帝辛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這在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左傳》昭公四年雲: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又如同書昭公十二年曰: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把對東夷的戰爭,說成商紂王失國身亡的原因,足見商紂對東夷的戰爭,使商王朝的實力消耗很大。當周武王率師打到牧野時,商紂王才倉促調遣軍隊應戰。這些軍隊久困戰場,無心戰鬥,前徒倒戈,終於導致商王朝的滅亡。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在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不同時期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這些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後兩三個世紀觀念上的變化,造成了現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難。學術界對西周時期東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後世《西周金文所見東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較表》統計,西周早期僅見有“東夷”,周公、成王東征的對象金文中記載都概稱為東夷,而《史記?周本紀》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魯周公世家》說:“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
周公,成王東征雖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東省境,此為東夷起源的地區,也是夏、商時東方諸夷的核心地區。金文為當時實錄,西周早葉以東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東征以後,今山東省境內的東夷勢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太公於齊,封周公子魯以鎮東方。到西周中葉淮夷在淮河地區興起,成為東夷中勢力最強的一支。據上引張懋鎔的《比較表》第二欄,西周中期金文隻見有淮夷,反而不見東夷的記錄。說明成康以後,周王朝與東方諸夷的關係,主要對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了。文獻記載多為後世追敘,關於周公、成王東征的記載,蓋成於成康以後,所以依周中期的觀念,反以淮夷概稱東夷了。
到了西周晚葉,夷王時期《禹鼎》複見淮夷與東夷並舉,而淮夷居前;厲王時器《鍾》又有南夷與東夷並見,而南夷居前。周晚葉的南淮夷、東夷各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可在東夷與西周的關係中去辨析。總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文獻中關於東夷的軍事活動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區,然而其分布範圍,都沒有超出海岱與淮河流域。
而關於東夷的相應記載,則是引起了一個人的平反,這個人就是千古著名的紂王。
後世的某個偉人認為:“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而除了這個偉人之外,還有不少人質疑紂王的相關記載,即使是古代,也出現這樣的人:
這些對帝辛肆無忌憚的抹黑,早就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置疑與反駁。在現存的典籍記載中,首先旗幟鮮明地指出這一點的,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子貢。
針對一擁而上抹黑帝辛的現象,子貢一針見血地指出: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作為孔門弟子中政治成就最高的人,“常相魯衛”,以其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感覺,一語道破了“千年積毀”現象的本質:“天下之惡皆歸焉”,所有的曾經見過的罪惡和所有的人們能想象到的罪惡,都“歸”於帝辛的頭上。所以“君子惡居下流”,千萬別當失敗者,其結果是極其可悲的。在中國曆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都極可憐,但象帝辛這樣被肆意抹黑的卻絕無僅有。
宋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認為:“帝辛大造宮殿,建酒林肉池,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實等罪惡,與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受不分,這些都是出於模仿。”
翻開《尚書》、《史記》等,桀有的罪惡帝辛都有,而桀沒有的,帝辛亦有。因而,帝辛是夏桀加想象的罪惡的集大成者,亡國是其罪有應得。
……
南蠻的稱謂來源在後世有一種觀點:
早在秦朝以前,中原人把長江以南各部統稱為“越”。“南蠻”即是指江浙滬、廣東、廣西一帶。江浙滬一帶是“吳越”,福建一帶是“閩越”,廣東一帶是“南越”,廣西一帶是“駱越”。駱越是現在壯、侗、京等現今廣西及越南各族的祖先。
當兩個文明交流的時候,總有一些新鮮的事物是另一個文明沒有的。於是必須新造一個字、詞來代指這個事物,在古代的中原文化也是如此。在新造字、詞中,最簡單的、最常用的就是音譯。比如:古代有“秏”字,這個字的意思是:“一種稻類植物”。其實,這個讀音在壯語中的意思就是:“大米”,這和漢語的解釋完全一致。
同理,壯語中的“村莊”讀音正是和“蠻”相近。所以,“南蠻”的正解應該是:“南方的部落(村莊)”。另外,在秦以後,“駱越”一詞就極少用,取代的是“南蠻”。然而其他各越卻無取代之詞。由此可見,“蠻”正是壯語言的音譯。
而除了以上的觀點之外,有一種說法認為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
南蠻的曆史關係。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係。百越族係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係分布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係分布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後世一些地方,往往將南蠻作為罵人用語,但是曆史上的南蠻更多是區域指代,而非用來嘴炮的:
南蠻在古時候隻是指南方的民族和他們居住的地方。中原漢人在秦代之前叫華族(或華夏族),華族之外的民族按分布方位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南蠻就是對長江以南各民族的統稱,不僅是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曾有蠻族居住。現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由古蠻族演變而來的。可見“南蠻”在古時候根本就不是罵人的話,就好像我們現在說誰誰誰是苗人、誰誰誰是瑤人一樣,不存在貶義。
古時候的四方異族(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到現在隻有南蠻被用來做罵人話,這是為什麽呢?
根子要追到被稱為儒家正統的孟子身上。因為他曾經譏諷楚國人許行是“南蠻鴃舌之人”《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時代南蠻不是罵人話,因為楚國就是南蠻,倒是“鴃舌”有譏諷的意思,說他講話像鳥叫,鴃就是伯勞鳥。
但時間久了以後它累及到“南蠻”也被當成是譏諷南方人的詞兒了。
而在某個意義上,南蠻若是說作為一個名詞的存在,理應與百越是區分開來。
而先秦時期的南蠻描述,事實上是將百越聚居之地到巴蜀這一片區域的民族,都籠統概括到一起。(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