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曆史上的古代火器使用的鼎盛時期是明朝,但是若是論質量而言,則是清朝更為有優勢。
這是一種曆史發展的慣性所主導的影響。
但是在一些方麵而言,也就是因為曆史的一些“玩笑”,最終導致了本身有可能發展出另外一種近代火器進程的基礎,最終湮滅在曆史當中。
清代中期之後,由於國家承平日久,統治者越發不重視武備,火器的發展漸趨停頓,以致鴉片戰爭時,清軍仍然使用舊製火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又開始大量製造火器,並積極從西方引進先進武器。
到洋務運動時,火器的製造和引進達到最高峰。這期間,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槍炮製造廠,如安慶內軍械所、湖北槍炮廠、天津機器製造局等等,清朝軍隊的裝備基本完成近代化。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的是,清代中後期的火器,要麽在性能上被西方拋離很遠的一段距離,要麽則是在洋務運動前後,向西方引進相應的火器進行發展。
至此,中國古代的火器,逐步成為了曆史的名詞。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哪怕是在明朝,中國古代火器的質量相對於西方而言,已經有了部分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不算是很明顯。
……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很自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藥用於戰爭的國家。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把火器帶到西方時,給歐洲騎士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震撼,改變了歐洲人對戰爭的觀念。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技術,直到明朝初年中國的火器在世界上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而到了明朝中期,中國的火器就不再是過去那樣不可一世的地位了,到了明朝末年,中國的火器已經無法與西方抗衡;盡管明朝設計出火器的種類比歐洲人多得多,軍隊中裝備的數量也相當多;但設計這麽多火器沒有幾項是好用的,連軍隊中的士兵都不喜歡用,最後隻好以仿造西方的弗朗機和紅夷大炮兩種為主的能用的火器。
而用於野戰的弗朗機炮由於明朝製造工藝水平不行而使用量少,火銃也是又重又笨,射擊精度很差,隻有笨重的紅夷大炮還堪使用;雖然明朝仿造的紅夷大炮比歐洲人的笨重,射擊精度也不高,但其裝彈量大,架在城牆上一打就是一大片,並且也不需要經常搬運,用於守城還是比較適合的。這就是明朝長於守城而短於野戰的主要原因;假如明朝的弗朗機數量多一些,火銃射擊精度高一些,就不會在野戰中輸於滿清了。
為什麽過去火器一直領先世界的中國,到了明朝竟會出現這麽大的反差呢?這完全是文化製度造成。在明朝時期,西方文藝複興,出現了近代科學,促進了各方麵的技術發展;而中國在那個時候卻將文化束縛在以八股文為主題的科舉考試上,造成有文化的人不搞科學,搞技術的人沒有文化,並且使用武器的軍人也沒有文化;而這些沒有文化的工匠不可能創造出先進火器的。
原來大家都是用古代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和發展生產、工藝和技術,中國人富有想象力和認真精神,有很多方麵領先是正常的,當西方出現近代科學後,中國的這種文化體製所能產生的發展水平就無法與其相比了;一直到明朝末期,中國鐵器的製造技術還不如唐朝時的水平,用來鑄造大炮的銅器的製造技術與3000多年前的商朝相比,基本上沒有什麽進步。就以火器而言,明朝製造火器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工匠,即使有些認得字的,也是根本沒有科學知識的人,要製造好的火器,他們首先麵臨以下不可克服的問題:
1、不懂化學。不知道火藥發射和爆炸的化學反應原理,無法準確鑒定火藥中硝和硫磺的含量,因此無法得知所用的火藥裝多少所得到的射程是多少;由於火藥中的有效成分無法保證,同樣多的火藥,這一批火藥裝了打不遠,下一批火藥盡管數量一樣多,卻有可能會炸膛。
2、沒有力學和運動學知識。根本沒有物體拋物線運動的概念,不知道炮彈飛行的運動軌跡,無法形成準確的射擊理論;偶爾出現幾個“神炮手”,也是憑感覺而已,根本沒有保證,大多數都是瞎放炮。
3、沒有冶金理論知識,不懂鐵中的含碳量和其他化學成分的作用,也不知道合理的冶煉工藝,到現在一些老鐵匠還有用一個美女扔到爐中就可以煉出好鋼、造成寶劍這種荒唐的傳說;所以這種落後的傳統習慣即使煉出一些好鐵,但大批量生產中鐵的強度無法保證,這次用這麽厚的炮管可以,有可能另外一門這麽厚的炮管就會炸膛;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很多野戰用的炮都用銅造,而由於銅礦缺乏,所能生產的銅無法滿足需求;由於害怕炸膛,明朝造的鐵炮不斷增加厚度,造成炮的重量很大,無法製造像弗朗機這樣的輕型野戰炮,使得明軍的野戰能力大減。
4、沒有機械加工理論及設備。盡管明朝仿造了西方的紅夷大炮,但其內孔是直接鑄造出來的,沒有對內孔的加工工藝及設備,所以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配合很差,無法保證射擊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當時西方以製造鍾表的加工工藝加工出來炮膛,沒有文化的明朝工匠再聰明也無法達到他們的精度,無法造出趕上西方水準的大炮;所以在明朝後期鄭成功2萬多人無法攻下900荷蘭人據守的城池,就是因為鄭成功的火炮無法與荷蘭人的大炮抗衡;最後隻好采用圍城的方法使其糧食斷絕,荷蘭人出來談判退出台灣。
5、沒有標準的炮彈生產工藝,造出的炮彈在尺寸、形狀、重量和表麵粗造度方麵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對炮彈的發射角度和出口速度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對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影響相當大。
6、軍隊中沒有對炮兵進行有效的理論培訓,或者說,根本沒有能夠正確指導和培訓炮兵的師傅;都是憑個人經驗或者感覺來操作,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炮火。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人還在遺憾,明朝沒有重用某個什麽火器專家;甚至自我陶醉的認為中國在古代就製造出了機關槍;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製造機關槍需要些什麽工業基礎和條件,以為憑某個人的聰明就可以造出來;沒有相當的科技基礎,如何“聖人”都不可能造出來的。在全民普遍沒有科學知識的情況下,一兩個“專家”能夠起多大作用呢?不對孩子們從小進行科學的教育,不僅火器,其他需要技術含量的方麵越來越落後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上的這種觀點理論,先不說其是否正確或者是是否有所偏頗,但是有一點很明顯的是,那就是明朝時期的火器,大部分很難稱得上是有著相應基礎而製作出來的精良產品。
至於為何說是大部分火器的質量都不怎麽樣?
那是因為因為在明朝後期,因為財政問題而導致火器的更新換代變緩甚至是停止,明軍官兵的火器越發難以使用。
……………………………………………………分割線……………………………………
明代火器從其分類來看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其形體和口徑都較小,一般筒內裝填鉛彈和鐵彈等物,其射程僅數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類是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口徑和形體都很大的火炮,多數筒內裝填石、鉛、鐵等物,俗稱“實心彈“,少數則裝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數百步至二三裏距離,主要用於守寨和攻城,也用於野戰、水戰和海戰。
明代的海船製造已經相當的發達,海船上就裝備了這些火器(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海船收複台灣,曾用這些武器痛擊荷蘭殖民者)。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經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
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兵器。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而作為常規的火器,明朝的常規火器主要有以下幾種: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後可當錘擊敵。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火帽,使用時將火帽朝石頭等發射台敲擊,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由於上述原因,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
後世認為三眼銃的使用方法如下:(馬上)步兵的三眼槍每銃隻著鉛子一個,在八十步內平放發射;明朝騎兵的三眼槍由於馬上發射命中率低,為了提高命中率,有時用的是散彈“每銃著鉛子二、三個”,在三四十步內發射,但馬上步兵一般都會下馬結陣放三眼槍,如果來不及下馬,就各按隊伍條為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三眼槍若單獨使用時是連發的;與鳥槍配合時,有時為了彌補鳥槍火力弱的缺點,是齊發三彈的,有時為了加大近距離的殺傷效果,每銃管用二三個鉛子。
三眼槍可根據戰場情況選擇是否將三條引線並在一起,連發還是齊發。(很多人雖知道三眼槍可連發、齊發三彈,但卻沒想過三眼槍在什麽情況下連發、齊發三彈。)每隊造十五人為三眼銃手,四人為大炮手。火炮故虜人所忌,然今習聞而巧避,每見放了,卻才裝藥,虜便突來衝屣,故必十五人為三疊,便遞入藥,可以接放。又多用紙爆,先後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誤敵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敵人在臨戰時伏在地上聽聲,等明軍的銃響過之後,便躍起突陣。因此,明軍開槍前後,會在附近連放三五個爆竹,真真假假,使敵人無所適從。)
三眼銃近身作戰可參考‘夾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敵馬討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師之法,一打一戳,餘皆花法也。隻專刺馬腹、人喉、馬眼、人麵。聽中軍豎紅高招,刀棍手俱集中軍聽候,亦照前備二項木棍。聽擂鼓,騎馬飛馳,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馬眼、馬腹也。次將長棍截一下,即戳賊喉、麵也。先將鋒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為止。務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聽中軍立起藍高招,各棒手俱集聽候。每隊備短枝一根,長一尺,長枝一根,長四尺。稟安訖。兵以六人為列,聽擂鼓,飛跑向前,一齊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馬腳同。又高打長棍一下,如打馬頭同。賞罰例與刀棍同。
而明朝雖然早就有了三眼銃,但是從相應的曆史記載而言,三眼銃在明朝後期之前,也就是後金崛起之前,並不受到重視:
萬曆二十三年,“三眼槍”配發遼東。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薊遼總督孫礦、撫按李化龍、宋興祖所請,戊字庫舊貯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庫舊貯三眼槍快槍,合行量給,以濟軍興,他邊鎮不得援以為例從之。”
然而,即使如此,遼軍在萬曆二十年之後幾年,“三眼槍”的使用也不普及,包括李如鬆征朝鮮時,出征遼軍的火器使用就非常少。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四十六年五月庚寅:“錦衣衛鎮撫周仁卿陳破虜在用火器:昔從提督李如鬆征倭,見遼兵歸陣止攜弓箭、短刀,未諳火器之用。請給敕諭浙江巡撫,容職往彼處挑選各營火器手精兵三千員名,各帶鳥嘴銃、三眼槍等件,借府州縣未解錢糧為安家盔甲等費。”遼東地區開始較大規模使用“三眼槍”當在萬曆末女真人崛起之後——《明神宗實錄》萬曆四十六年六月癸亥:“兵、工二部議:以庫貯盔甲並銅鐵大小佛郎機、大將軍、虎蹲炮、三眼槍、鳥銃、火箭等項,委官挑選演試,解赴遼左。”
至天啟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才開始擴大。
《明熹宗寶訓》記載:天啟四年八月戊申:“諭督師輔臣孫承宗:佛朗機二十副,內提炮八十個、三眼鐵銃五百杆。”
《明熹宗實錄》天啟六年三月丁未:“聖諭:……簡得軍前滅虜應用神器等件錢糧:頭號發熕三位,二號九位,九邊神炮二百位,虎蹲神炮二百位,頭號佛即機一百位,二號佛郎機一百位,鐵湧珠炮一百杆,鐵連珠炮一百杆,鐵三眼銃一千杆,各隨用什物全火藥二萬斤。”《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二月乙巳大學士黃立極等題:“……二號佛郎機二十位,三眼鐵銃五百杆,隨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頂。”
至崇禎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越來越大。
《崇禎長編》記載:崇禎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時道臣宋統殷造紅彝大炮一門,外臣陸續督造精好三眼搶一千餘杆。”《崇禎長編》崇禎二年十月:“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臣請鳥銃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槍五千杆。”最後三眼槍替代了快槍、神機槍等單管銃,成為主戰火器。(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
中國曆史上的古代火器使用的鼎盛時期是明朝,但是若是論質量而言,則是清朝更為有優勢。
這是一種曆史發展的慣性所主導的影響。
但是在一些方麵而言,也就是因為曆史的一些“玩笑”,最終導致了本身有可能發展出另外一種近代火器進程的基礎,最終湮滅在曆史當中。
清代中期之後,由於國家承平日久,統治者越發不重視武備,火器的發展漸趨停頓,以致鴉片戰爭時,清軍仍然使用舊製火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又開始大量製造火器,並積極從西方引進先進武器。
到洋務運動時,火器的製造和引進達到最高峰。這期間,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槍炮製造廠,如安慶內軍械所、湖北槍炮廠、天津機器製造局等等,清朝軍隊的裝備基本完成近代化。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的是,清代中後期的火器,要麽在性能上被西方拋離很遠的一段距離,要麽則是在洋務運動前後,向西方引進相應的火器進行發展。
至此,中國古代的火器,逐步成為了曆史的名詞。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哪怕是在明朝,中國古代火器的質量相對於西方而言,已經有了部分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不算是很明顯。
……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很自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藥用於戰爭的國家。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把火器帶到西方時,給歐洲騎士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震撼,改變了歐洲人對戰爭的觀念。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技術,直到明朝初年中國的火器在世界上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而到了明朝中期,中國的火器就不再是過去那樣不可一世的地位了,到了明朝末年,中國的火器已經無法與西方抗衡;盡管明朝設計出火器的種類比歐洲人多得多,軍隊中裝備的數量也相當多;但設計這麽多火器沒有幾項是好用的,連軍隊中的士兵都不喜歡用,最後隻好以仿造西方的弗朗機和紅夷大炮兩種為主的能用的火器。
而用於野戰的弗朗機炮由於明朝製造工藝水平不行而使用量少,火銃也是又重又笨,射擊精度很差,隻有笨重的紅夷大炮還堪使用;雖然明朝仿造的紅夷大炮比歐洲人的笨重,射擊精度也不高,但其裝彈量大,架在城牆上一打就是一大片,並且也不需要經常搬運,用於守城還是比較適合的。這就是明朝長於守城而短於野戰的主要原因;假如明朝的弗朗機數量多一些,火銃射擊精度高一些,就不會在野戰中輸於滿清了。
為什麽過去火器一直領先世界的中國,到了明朝竟會出現這麽大的反差呢?這完全是文化製度造成。在明朝時期,西方文藝複興,出現了近代科學,促進了各方麵的技術發展;而中國在那個時候卻將文化束縛在以八股文為主題的科舉考試上,造成有文化的人不搞科學,搞技術的人沒有文化,並且使用武器的軍人也沒有文化;而這些沒有文化的工匠不可能創造出先進火器的。
原來大家都是用古代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和發展生產、工藝和技術,中國人富有想象力和認真精神,有很多方麵領先是正常的,當西方出現近代科學後,中國的這種文化體製所能產生的發展水平就無法與其相比了;一直到明朝末期,中國鐵器的製造技術還不如唐朝時的水平,用來鑄造大炮的銅器的製造技術與3000多年前的商朝相比,基本上沒有什麽進步。就以火器而言,明朝製造火器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工匠,即使有些認得字的,也是根本沒有科學知識的人,要製造好的火器,他們首先麵臨以下不可克服的問題:
1、不懂化學。不知道火藥發射和爆炸的化學反應原理,無法準確鑒定火藥中硝和硫磺的含量,因此無法得知所用的火藥裝多少所得到的射程是多少;由於火藥中的有效成分無法保證,同樣多的火藥,這一批火藥裝了打不遠,下一批火藥盡管數量一樣多,卻有可能會炸膛。
2、沒有力學和運動學知識。根本沒有物體拋物線運動的概念,不知道炮彈飛行的運動軌跡,無法形成準確的射擊理論;偶爾出現幾個“神炮手”,也是憑感覺而已,根本沒有保證,大多數都是瞎放炮。
3、沒有冶金理論知識,不懂鐵中的含碳量和其他化學成分的作用,也不知道合理的冶煉工藝,到現在一些老鐵匠還有用一個美女扔到爐中就可以煉出好鋼、造成寶劍這種荒唐的傳說;所以這種落後的傳統習慣即使煉出一些好鐵,但大批量生產中鐵的強度無法保證,這次用這麽厚的炮管可以,有可能另外一門這麽厚的炮管就會炸膛;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很多野戰用的炮都用銅造,而由於銅礦缺乏,所能生產的銅無法滿足需求;由於害怕炸膛,明朝造的鐵炮不斷增加厚度,造成炮的重量很大,無法製造像弗朗機這樣的輕型野戰炮,使得明軍的野戰能力大減。
4、沒有機械加工理論及設備。盡管明朝仿造了西方的紅夷大炮,但其內孔是直接鑄造出來的,沒有對內孔的加工工藝及設備,所以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配合很差,無法保證射擊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當時西方以製造鍾表的加工工藝加工出來炮膛,沒有文化的明朝工匠再聰明也無法達到他們的精度,無法造出趕上西方水準的大炮;所以在明朝後期鄭成功2萬多人無法攻下900荷蘭人據守的城池,就是因為鄭成功的火炮無法與荷蘭人的大炮抗衡;最後隻好采用圍城的方法使其糧食斷絕,荷蘭人出來談判退出台灣。
5、沒有標準的炮彈生產工藝,造出的炮彈在尺寸、形狀、重量和表麵粗造度方麵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對炮彈的發射角度和出口速度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對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影響相當大。
6、軍隊中沒有對炮兵進行有效的理論培訓,或者說,根本沒有能夠正確指導和培訓炮兵的師傅;都是憑個人經驗或者感覺來操作,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炮火。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人還在遺憾,明朝沒有重用某個什麽火器專家;甚至自我陶醉的認為中國在古代就製造出了機關槍;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製造機關槍需要些什麽工業基礎和條件,以為憑某個人的聰明就可以造出來;沒有相當的科技基礎,如何“聖人”都不可能造出來的。在全民普遍沒有科學知識的情況下,一兩個“專家”能夠起多大作用呢?不對孩子們從小進行科學的教育,不僅火器,其他需要技術含量的方麵越來越落後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上的這種觀點理論,先不說其是否正確或者是是否有所偏頗,但是有一點很明顯的是,那就是明朝時期的火器,大部分很難稱得上是有著相應基礎而製作出來的精良產品。
至於為何說是大部分火器的質量都不怎麽樣?
那是因為因為在明朝後期,因為財政問題而導致火器的更新換代變緩甚至是停止,明軍官兵的火器越發難以使用。
……………………………………………………分割線……………………………………
明代火器從其分類來看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其形體和口徑都較小,一般筒內裝填鉛彈和鐵彈等物,其射程僅數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類是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口徑和形體都很大的火炮,多數筒內裝填石、鉛、鐵等物,俗稱“實心彈“,少數則裝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數百步至二三裏距離,主要用於守寨和攻城,也用於野戰、水戰和海戰。
明代的海船製造已經相當的發達,海船上就裝備了這些火器(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海船收複台灣,曾用這些武器痛擊荷蘭殖民者)。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經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
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兵器。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而作為常規的火器,明朝的常規火器主要有以下幾種: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後可當錘擊敵。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火帽,使用時將火帽朝石頭等發射台敲擊,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由於上述原因,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
後世認為三眼銃的使用方法如下:(馬上)步兵的三眼槍每銃隻著鉛子一個,在八十步內平放發射;明朝騎兵的三眼槍由於馬上發射命中率低,為了提高命中率,有時用的是散彈“每銃著鉛子二、三個”,在三四十步內發射,但馬上步兵一般都會下馬結陣放三眼槍,如果來不及下馬,就各按隊伍條為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三眼槍若單獨使用時是連發的;與鳥槍配合時,有時為了彌補鳥槍火力弱的缺點,是齊發三彈的,有時為了加大近距離的殺傷效果,每銃管用二三個鉛子。
三眼槍可根據戰場情況選擇是否將三條引線並在一起,連發還是齊發。(很多人雖知道三眼槍可連發、齊發三彈,但卻沒想過三眼槍在什麽情況下連發、齊發三彈。)每隊造十五人為三眼銃手,四人為大炮手。火炮故虜人所忌,然今習聞而巧避,每見放了,卻才裝藥,虜便突來衝屣,故必十五人為三疊,便遞入藥,可以接放。又多用紙爆,先後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誤敵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敵人在臨戰時伏在地上聽聲,等明軍的銃響過之後,便躍起突陣。因此,明軍開槍前後,會在附近連放三五個爆竹,真真假假,使敵人無所適從。)
三眼銃近身作戰可參考‘夾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敵馬討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師之法,一打一戳,餘皆花法也。隻專刺馬腹、人喉、馬眼、人麵。聽中軍豎紅高招,刀棍手俱集中軍聽候,亦照前備二項木棍。聽擂鼓,騎馬飛馳,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馬眼、馬腹也。次將長棍截一下,即戳賊喉、麵也。先將鋒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為止。務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聽中軍立起藍高招,各棒手俱集聽候。每隊備短枝一根,長一尺,長枝一根,長四尺。稟安訖。兵以六人為列,聽擂鼓,飛跑向前,一齊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馬腳同。又高打長棍一下,如打馬頭同。賞罰例與刀棍同。
而明朝雖然早就有了三眼銃,但是從相應的曆史記載而言,三眼銃在明朝後期之前,也就是後金崛起之前,並不受到重視:
萬曆二十三年,“三眼槍”配發遼東。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薊遼總督孫礦、撫按李化龍、宋興祖所請,戊字庫舊貯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庫舊貯三眼槍快槍,合行量給,以濟軍興,他邊鎮不得援以為例從之。”
然而,即使如此,遼軍在萬曆二十年之後幾年,“三眼槍”的使用也不普及,包括李如鬆征朝鮮時,出征遼軍的火器使用就非常少。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四十六年五月庚寅:“錦衣衛鎮撫周仁卿陳破虜在用火器:昔從提督李如鬆征倭,見遼兵歸陣止攜弓箭、短刀,未諳火器之用。請給敕諭浙江巡撫,容職往彼處挑選各營火器手精兵三千員名,各帶鳥嘴銃、三眼槍等件,借府州縣未解錢糧為安家盔甲等費。”遼東地區開始較大規模使用“三眼槍”當在萬曆末女真人崛起之後——《明神宗實錄》萬曆四十六年六月癸亥:“兵、工二部議:以庫貯盔甲並銅鐵大小佛郎機、大將軍、虎蹲炮、三眼槍、鳥銃、火箭等項,委官挑選演試,解赴遼左。”
至天啟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才開始擴大。
《明熹宗寶訓》記載:天啟四年八月戊申:“諭督師輔臣孫承宗:佛朗機二十副,內提炮八十個、三眼鐵銃五百杆。”
《明熹宗實錄》天啟六年三月丁未:“聖諭:……簡得軍前滅虜應用神器等件錢糧:頭號發熕三位,二號九位,九邊神炮二百位,虎蹲神炮二百位,頭號佛即機一百位,二號佛郎機一百位,鐵湧珠炮一百杆,鐵連珠炮一百杆,鐵三眼銃一千杆,各隨用什物全火藥二萬斤。”《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二月乙巳大學士黃立極等題:“……二號佛郎機二十位,三眼鐵銃五百杆,隨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頂。”
至崇禎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越來越大。
《崇禎長編》記載:崇禎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時道臣宋統殷造紅彝大炮一門,外臣陸續督造精好三眼搶一千餘杆。”《崇禎長編》崇禎二年十月:“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臣請鳥銃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槍五千杆。”最後三眼槍替代了快槍、神機槍等單管銃,成為主戰火器。(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