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某個意義上,火器的逐步興起,除了火器本身的相應優勢之外,還有一個也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優點,那就是火器的後勤壓力比起冷兵器而言,相對要小一些。∟★八∟★八∟★讀∟★書,.2▲︾
這個後勤壓力不僅僅是指火器本身的情況,而就算是單獨算火器本身的後勤運輸,在同等對比的情況下,其與冷兵器的相應武器體積之間的差距,也不會有太大的劣勢,甚至是可以說有些許優勢。
就好比是弓箭本身相對於火器而言,一百根箭鏃外加弓本身所占據的空間而言,要比起火繩槍之類的武器,發射一百次的相應消耗所占據的空間要大一些。
如果將這個情況擴展到一個軍隊整體,那麽其後勤方麵的需求,火器的優勢會比較明顯。
而對於火炮而言,床弩甚至是投石機本身也沒有什麽優勢。
也許火器本身的運輸危險程度要遠高於冷兵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一支部隊的作戰壓力而言,後勤方麵的些許優勢,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戰爭的最後勝負。
………………………………………………分割線…………………………………………
關於古代作戰的後勤問題,後世有一種觀點:
古代後勤跟現代後勤最大的不同就是以現地補給為原則,根本原因在於技術限製,無論人、牛、馬,都得吃糧草。到18世紀,西歐的水平大約是:超過7天的馬車路,靠後方補給就變得基本不可能。換言之過去和現在網上無數描述從後方遠遠運來食物源源不斷補給前線大軍的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後方運輸能實現有兩個前提:一是靠水路。水運可以回避運輸隊本身的消耗,但受到水流和風向的限製。如果根本沒有可資利用的水路那就更不用說了;二是在管理有序的國家裏,各地建立倉庫,依靠這些倉庫來維持大軍,這是相當可觀的。
對此的限製是當地的人口數,在古代大家都生存在溫飽線附近的情況下,人口密度越大的地方供養多餘人口的能力就越大。如果一個地方有每平方公裏400人的人口。那麽100平方公裏就可以供養40000人,當然這裏僅指生產地區,如果消費地區比如城市,幾十平方公裏塞著幾十萬人但不會提供什麽餘糧。此外,即使依靠倉庫體係,如果運輸距離過長,那麽也將受到技術的限製,比如秦漢時期,“僅僅”從中原運到塞上,糧食的損耗率就能達到幾十及一,甚至一百幾十及一。在中原夠100萬人吃的糧,到塞上就變成了隻夠1萬人吃。
根據普通的情況,比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大體上一個地區能長時間供養的多餘人不會超過本地10%的人口,比如上麵說的40000人的地區能供養4000軍隊,算是上限。這個限製到19世紀才算完全突破。比如拿破侖戰爭時期,工業革命已經發生,全民戰爭理論也得到了貫徹,但是一個2000萬人口的大國在本國附近作戰所能支撐的也“隻有”50萬不到的軍隊,而到了一次戰役中所能指揮的,更是“隻有”不超過20萬。
當然如果不顧後果的搶掠,有可能超過10%人口,但這就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一,不可持續。前麵的軍隊搶光了,後麵的軍隊吃空氣。第二,更嚴重的是,嚴重的搶掠會帶來嚴重的無序,無序是比任何殘暴的秩序都更加可怕的東西。不顧後果的搶掠隻能產生極度的無序,這無序中浪費和散失的糧食遠比收益要來得可觀。不用說古代,就是到了二戰,德日軍隊的無序劫掠,也造成了自己吃不飽的結果。
任何地方當然不可能年年豐收,因此古代國家維持軍隊會有一個更小的上限。兵民比例到18世紀,生產極大發展的情況下,歐洲各國維持在3%左右。中國能夠掌握的數據中,唐宋元明清以來也沒有能超過這一數字的。
遊牧民族的情況與之類似,如果要維持一支軍隊那麽就要考慮本地能供養多少人口。這跟什麽精神、兵製之類無關,純粹是個現實問題,一片草原能養活10萬人,那麽能臘下來供男人們去打仗的幹肉也就最多能養活1萬兵。或者說,如果有敵人打進來,如果超過了1萬人,他們也將遇到極大的後勤問題。
因此,大軍隻有依靠太平時期的倉庫才有可能存在。比如希波戰爭、伊蘇斯和高加米拉那幾十萬大軍,靠的就是波斯良好的道路和國家管理,如果戰爭長期化,或者國家陷入混亂,那麽支撐能力將極度下降。即使如亞曆山大這樣重視後勤的人,也在出征印度歸程中喪失了大量軍隊。
這種觀點在某個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在某個意義上,其有很大程度忽視了一個國家的相應政策,對於後勤運輸的影響程度。
從古代中原運輸糧草到塞上或者是長城沿線,其運輸的糧草消耗本身確實是十分驚人,但是別忘了一點,這一個情況往往是初步控製一些陌生地區才必須要花費的消耗。
像是大秦帝國,在橫掃六國之後,大秦帝國接管了燕國以及趙國的長城防務,在這個時候,一開始大秦帝國固然是需要使用大量糧草運輸來維持這些戍守官兵的消耗,後勤壓力固然是很龐大,但是其在逐漸恢複或者是製定一些新地區的屯田製度之後,這方麵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小,甚至是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而這一些事情,在相應的體係有效的運作前提下,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而已。
所以,一支軍隊的後勤運輸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國家的相應政策,而非一支軍隊本身就能夠改變什麽的簡單問題。
……
而在西方的十九世紀之前一段時間,歐洲曆史即將進入著名的拿破侖時代。
而在這之前,拿破侖對於當其時的後勤製度的問題有著自己較為深刻的認識:
拿破侖統率的軍隊規模龐大,他的新戰略提出的後勤問題也是空前巨大的。我們已在前麵說過,即使在18世紀,長途的戰略行軍也決非如一般人設想的那樣,是無法實現的。至於說當時的行軍規模總是較小,問題決不在後勤因素,而在於攻防雙方兵力的對比。一支野戰軍若同另一支大小相等的野戰軍交戰,自然有相當的獲勝希望,但要圍攻一座強大的、堅固設防的要塞,則一般認為必須具有不少於7:1的數量優勢。所以,圍城戰隻有大部隊才能進行,例如1708年馬爾波羅曾集中12萬人於裏爾周圍。
如果沒有這樣大的兵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運動中求戰,這無疑是以速度來彌補數量的不足。但即便如此,如果敵人的要塞未被觸動,仍然沒有多大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1704至1712年間,馬爾波羅和尤金親王雖然在野戰中接連取得勝利,但法國的實力仍未被摧毀,最後還是締結了有利於它的和約。
所以,馬爾波羅率4萬人進軍多瑙河,尤金率3萬人進軍土倫,這不僅反映出他們試圖“擺脫後勤的束縛”,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事實:這樣小的兵力就連隻打一座頭等要塞也是沒有獲勝希望的。的確,這樣小的軍隊,既要向前推進,就不可能分兵包圍途中要塞。為什麽這類戰略行軍在開始時通常總是沿敵人領土邊緣前進,而不是深入敵境呢,原因就在於此,而不在於有些人設想的對倉庫補給的依賴性。
在馬爾波羅從弗蘭德到多瑙河的行軍中,如果他被迫去封鎖[更不必說去奪取]哪怕是僅僅一座堅固要塞,整個這次有名的戰略機動就肯定會一事無成。
改變圍城戰與野戰的相對關係,改變敵人要塞和其野戰軍作為戰略目標的相對重要性,這就是拿破侖對戰爭藝術的最具革命性的貢獻。18世紀初,沃邦計算上兩個世紀的圍城戰[不成功的]有200次,而野戰僅60次。但拿破侖一生隻打過兩次圍城戰。他給包圍意大利曼圖亞的軍隊供應給養的經驗表明,圍城戰的後勤問題就連對這個姓波拿巴的人來說也是很不容易解決的。
1809年他給他的養子寫信說:“大量軍隊集中一地,行軍時的那種給養供應方法就行不通了”,所以,除就近直接征集糧秣外,還必須有補給車隊從遠外實施前送。拿破侖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指就地取給與後方前送相結合],對此,薩克森的莫裏斯一定會欣然同意的。
拿破侖認識到,正是因為18世紀偏好打圍城戰,才引起無窮無盡的後勤困難。而他自己正是由於能夠擺脫圍城戰[這要歸功於他所率領的軍隊的龐大數量],才基本上沒有必要搞18世紀那樣的後勤機構。
這就是下麵這個乍看起來似乎難以理解的事實的原因所在:雖然拿破侖所掌握的技術手段並不優於他的前人[他在這方麵確實有些保守,他拒絕采用新的發明創造,而寧肯繼續使用某些舊的東西],但他卻能推動龐大的軍隊橫越歐洲,建立起一個從漢堡到西西裏的大帝國,不可挽回地動搖了整個[舊]世界。
拿破侖基於後勤方式改變的想法,與其經曆過的戰爭以及政治經曆有著很大的關係:
1789年後開始建立的法蘭西共和**隊,對其組織機構和後勤工作的具體細節不是十分重視的。拿破侖初接管時,發現軍隊——用他自己的話說——“缺衣少食……困難重重”。從那時起,法軍雖然又經過了很長一段曆程,但它的後勤組織到1805年仍然遠不是很完善的。
所有後勤問題都歸陸軍組織部管轄,當時該部大臣是德冉,他主要負責軍隊的給養補給、服裝補給以及運輸工具的配備,但他的職權僅限於法國邊界以內。在戰場上,後勤事務——包括補給和運輸——由軍隊的軍需總監負責,但他的權力又隻是限於作戰地帶以內。盡管後勤組織與物資補給在補給線的兩端都有妥善的安排,但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管理後勤地帶和利用這一地帶的資源,這對當時的戰爭來說是有普遍性的。
在這裏,皇帝常作出專門的安排,通常是讓那些戰績不佳,以及他不滿意的指揮官在此負責,而這些指揮官被調來執行這種任務,如果不算實質上的懲處,至少也是一種貶謫。
1805年,陸軍軍需總監是彼提埃。他手下有四個兵站監督以及各補給部門的首腦[糧食提調、肉類提調、飼料提調和運輸輜重總管]。但拿破侖總是越過這些中央機構直接向他的軍長們下達關於運輸和補給的命令。
軍司令部設有副官,其職責是根據帝國總司令部軍需總監的原則指示領導軍的補給工作。每個師司令部均有兵站官,他既接受軍副官的命令,也接受其直接上司——師長的命令,二者可能發生衝突,有時的確發生衝突。
這些官員所掌握的物資器材是很不充足的。這既不是因為保留共和國那支饑餓的、依靠到處搶劫為生的部落式軍隊的傳統[自從1802年亞眠和約以來,如果拿破侖想幹的話,他本來有足夠的時間糾正軍隊的這種狀況],也不是因為不懂得設立正規輜重隊的重要性。確切地說,這是由於這支軍隊近一年半來一直在準備入侵英國。鑒於英國有優勢的海上力量,侵英行動是指望不了能有一條來自歐洲大陸的正規補給線的。
法軍一旦渡過海峽,就隻能依靠就地取給生活[當地的富源也足以維持軍需],而法軍返回法國的希望則完全寄托於戰場上的速勝,然後同英國訂立城下之盟。因此,在布洛涅港的軍隊幾乎完全沒有補給和運輸手段。但是,即便我們把拿破侖的侵英計劃設想為不過是一次佯動,他也不可能在不驚動敵人的情況下在大陸上建立起他的戰爭機器。奧斯特裏茨戰局則不同,象通常一樣,拿破侖進行這次戰局的後勤準備時,一個主要的考慮就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持作戰的突然性。
當1805年戰局來臨時,陸軍部和陸軍軍需部麵臨著巨大的任務,即在數周內為17萬法軍匆忙湊集全部運輸機構和補給機構。由於這些機構為之服務的部隊在整個這段時間內大都不處於駐止狀態,而是處在從布洛涅營地前往萊茵河展開地域的行軍途中,因而問題更加複雜。
加之直到軍隊全麵展開之際還要進行8萬新兵的編組工作,就更增加了困難。的確,動員和展開通常是分成單獨的階段進行的,現在卻被壓縮成一次完整的綜合行動。
而這種算是拿破侖第一次嚐試性質的後勤方式改變而引起的“戰術革命”,最終還是給予拿破侖帶來了對奧匈帝國的戰爭勝利。
隻不過……這種後勤方式很不成熟,而且漏洞非常多。[未完待續。]
這個後勤壓力不僅僅是指火器本身的情況,而就算是單獨算火器本身的後勤運輸,在同等對比的情況下,其與冷兵器的相應武器體積之間的差距,也不會有太大的劣勢,甚至是可以說有些許優勢。
就好比是弓箭本身相對於火器而言,一百根箭鏃外加弓本身所占據的空間而言,要比起火繩槍之類的武器,發射一百次的相應消耗所占據的空間要大一些。
如果將這個情況擴展到一個軍隊整體,那麽其後勤方麵的需求,火器的優勢會比較明顯。
而對於火炮而言,床弩甚至是投石機本身也沒有什麽優勢。
也許火器本身的運輸危險程度要遠高於冷兵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一支部隊的作戰壓力而言,後勤方麵的些許優勢,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戰爭的最後勝負。
………………………………………………分割線…………………………………………
關於古代作戰的後勤問題,後世有一種觀點:
古代後勤跟現代後勤最大的不同就是以現地補給為原則,根本原因在於技術限製,無論人、牛、馬,都得吃糧草。到18世紀,西歐的水平大約是:超過7天的馬車路,靠後方補給就變得基本不可能。換言之過去和現在網上無數描述從後方遠遠運來食物源源不斷補給前線大軍的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後方運輸能實現有兩個前提:一是靠水路。水運可以回避運輸隊本身的消耗,但受到水流和風向的限製。如果根本沒有可資利用的水路那就更不用說了;二是在管理有序的國家裏,各地建立倉庫,依靠這些倉庫來維持大軍,這是相當可觀的。
對此的限製是當地的人口數,在古代大家都生存在溫飽線附近的情況下,人口密度越大的地方供養多餘人口的能力就越大。如果一個地方有每平方公裏400人的人口。那麽100平方公裏就可以供養40000人,當然這裏僅指生產地區,如果消費地區比如城市,幾十平方公裏塞著幾十萬人但不會提供什麽餘糧。此外,即使依靠倉庫體係,如果運輸距離過長,那麽也將受到技術的限製,比如秦漢時期,“僅僅”從中原運到塞上,糧食的損耗率就能達到幾十及一,甚至一百幾十及一。在中原夠100萬人吃的糧,到塞上就變成了隻夠1萬人吃。
根據普通的情況,比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大體上一個地區能長時間供養的多餘人不會超過本地10%的人口,比如上麵說的40000人的地區能供養4000軍隊,算是上限。這個限製到19世紀才算完全突破。比如拿破侖戰爭時期,工業革命已經發生,全民戰爭理論也得到了貫徹,但是一個2000萬人口的大國在本國附近作戰所能支撐的也“隻有”50萬不到的軍隊,而到了一次戰役中所能指揮的,更是“隻有”不超過20萬。
當然如果不顧後果的搶掠,有可能超過10%人口,但這就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一,不可持續。前麵的軍隊搶光了,後麵的軍隊吃空氣。第二,更嚴重的是,嚴重的搶掠會帶來嚴重的無序,無序是比任何殘暴的秩序都更加可怕的東西。不顧後果的搶掠隻能產生極度的無序,這無序中浪費和散失的糧食遠比收益要來得可觀。不用說古代,就是到了二戰,德日軍隊的無序劫掠,也造成了自己吃不飽的結果。
任何地方當然不可能年年豐收,因此古代國家維持軍隊會有一個更小的上限。兵民比例到18世紀,生產極大發展的情況下,歐洲各國維持在3%左右。中國能夠掌握的數據中,唐宋元明清以來也沒有能超過這一數字的。
遊牧民族的情況與之類似,如果要維持一支軍隊那麽就要考慮本地能供養多少人口。這跟什麽精神、兵製之類無關,純粹是個現實問題,一片草原能養活10萬人,那麽能臘下來供男人們去打仗的幹肉也就最多能養活1萬兵。或者說,如果有敵人打進來,如果超過了1萬人,他們也將遇到極大的後勤問題。
因此,大軍隻有依靠太平時期的倉庫才有可能存在。比如希波戰爭、伊蘇斯和高加米拉那幾十萬大軍,靠的就是波斯良好的道路和國家管理,如果戰爭長期化,或者國家陷入混亂,那麽支撐能力將極度下降。即使如亞曆山大這樣重視後勤的人,也在出征印度歸程中喪失了大量軍隊。
這種觀點在某個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在某個意義上,其有很大程度忽視了一個國家的相應政策,對於後勤運輸的影響程度。
從古代中原運輸糧草到塞上或者是長城沿線,其運輸的糧草消耗本身確實是十分驚人,但是別忘了一點,這一個情況往往是初步控製一些陌生地區才必須要花費的消耗。
像是大秦帝國,在橫掃六國之後,大秦帝國接管了燕國以及趙國的長城防務,在這個時候,一開始大秦帝國固然是需要使用大量糧草運輸來維持這些戍守官兵的消耗,後勤壓力固然是很龐大,但是其在逐漸恢複或者是製定一些新地區的屯田製度之後,這方麵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小,甚至是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而這一些事情,在相應的體係有效的運作前提下,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而已。
所以,一支軍隊的後勤運輸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國家的相應政策,而非一支軍隊本身就能夠改變什麽的簡單問題。
……
而在西方的十九世紀之前一段時間,歐洲曆史即將進入著名的拿破侖時代。
而在這之前,拿破侖對於當其時的後勤製度的問題有著自己較為深刻的認識:
拿破侖統率的軍隊規模龐大,他的新戰略提出的後勤問題也是空前巨大的。我們已在前麵說過,即使在18世紀,長途的戰略行軍也決非如一般人設想的那樣,是無法實現的。至於說當時的行軍規模總是較小,問題決不在後勤因素,而在於攻防雙方兵力的對比。一支野戰軍若同另一支大小相等的野戰軍交戰,自然有相當的獲勝希望,但要圍攻一座強大的、堅固設防的要塞,則一般認為必須具有不少於7:1的數量優勢。所以,圍城戰隻有大部隊才能進行,例如1708年馬爾波羅曾集中12萬人於裏爾周圍。
如果沒有這樣大的兵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運動中求戰,這無疑是以速度來彌補數量的不足。但即便如此,如果敵人的要塞未被觸動,仍然沒有多大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1704至1712年間,馬爾波羅和尤金親王雖然在野戰中接連取得勝利,但法國的實力仍未被摧毀,最後還是締結了有利於它的和約。
所以,馬爾波羅率4萬人進軍多瑙河,尤金率3萬人進軍土倫,這不僅反映出他們試圖“擺脫後勤的束縛”,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事實:這樣小的兵力就連隻打一座頭等要塞也是沒有獲勝希望的。的確,這樣小的軍隊,既要向前推進,就不可能分兵包圍途中要塞。為什麽這類戰略行軍在開始時通常總是沿敵人領土邊緣前進,而不是深入敵境呢,原因就在於此,而不在於有些人設想的對倉庫補給的依賴性。
在馬爾波羅從弗蘭德到多瑙河的行軍中,如果他被迫去封鎖[更不必說去奪取]哪怕是僅僅一座堅固要塞,整個這次有名的戰略機動就肯定會一事無成。
改變圍城戰與野戰的相對關係,改變敵人要塞和其野戰軍作為戰略目標的相對重要性,這就是拿破侖對戰爭藝術的最具革命性的貢獻。18世紀初,沃邦計算上兩個世紀的圍城戰[不成功的]有200次,而野戰僅60次。但拿破侖一生隻打過兩次圍城戰。他給包圍意大利曼圖亞的軍隊供應給養的經驗表明,圍城戰的後勤問題就連對這個姓波拿巴的人來說也是很不容易解決的。
1809年他給他的養子寫信說:“大量軍隊集中一地,行軍時的那種給養供應方法就行不通了”,所以,除就近直接征集糧秣外,還必須有補給車隊從遠外實施前送。拿破侖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指就地取給與後方前送相結合],對此,薩克森的莫裏斯一定會欣然同意的。
拿破侖認識到,正是因為18世紀偏好打圍城戰,才引起無窮無盡的後勤困難。而他自己正是由於能夠擺脫圍城戰[這要歸功於他所率領的軍隊的龐大數量],才基本上沒有必要搞18世紀那樣的後勤機構。
這就是下麵這個乍看起來似乎難以理解的事實的原因所在:雖然拿破侖所掌握的技術手段並不優於他的前人[他在這方麵確實有些保守,他拒絕采用新的發明創造,而寧肯繼續使用某些舊的東西],但他卻能推動龐大的軍隊橫越歐洲,建立起一個從漢堡到西西裏的大帝國,不可挽回地動搖了整個[舊]世界。
拿破侖基於後勤方式改變的想法,與其經曆過的戰爭以及政治經曆有著很大的關係:
1789年後開始建立的法蘭西共和**隊,對其組織機構和後勤工作的具體細節不是十分重視的。拿破侖初接管時,發現軍隊——用他自己的話說——“缺衣少食……困難重重”。從那時起,法軍雖然又經過了很長一段曆程,但它的後勤組織到1805年仍然遠不是很完善的。
所有後勤問題都歸陸軍組織部管轄,當時該部大臣是德冉,他主要負責軍隊的給養補給、服裝補給以及運輸工具的配備,但他的職權僅限於法國邊界以內。在戰場上,後勤事務——包括補給和運輸——由軍隊的軍需總監負責,但他的權力又隻是限於作戰地帶以內。盡管後勤組織與物資補給在補給線的兩端都有妥善的安排,但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管理後勤地帶和利用這一地帶的資源,這對當時的戰爭來說是有普遍性的。
在這裏,皇帝常作出專門的安排,通常是讓那些戰績不佳,以及他不滿意的指揮官在此負責,而這些指揮官被調來執行這種任務,如果不算實質上的懲處,至少也是一種貶謫。
1805年,陸軍軍需總監是彼提埃。他手下有四個兵站監督以及各補給部門的首腦[糧食提調、肉類提調、飼料提調和運輸輜重總管]。但拿破侖總是越過這些中央機構直接向他的軍長們下達關於運輸和補給的命令。
軍司令部設有副官,其職責是根據帝國總司令部軍需總監的原則指示領導軍的補給工作。每個師司令部均有兵站官,他既接受軍副官的命令,也接受其直接上司——師長的命令,二者可能發生衝突,有時的確發生衝突。
這些官員所掌握的物資器材是很不充足的。這既不是因為保留共和國那支饑餓的、依靠到處搶劫為生的部落式軍隊的傳統[自從1802年亞眠和約以來,如果拿破侖想幹的話,他本來有足夠的時間糾正軍隊的這種狀況],也不是因為不懂得設立正規輜重隊的重要性。確切地說,這是由於這支軍隊近一年半來一直在準備入侵英國。鑒於英國有優勢的海上力量,侵英行動是指望不了能有一條來自歐洲大陸的正規補給線的。
法軍一旦渡過海峽,就隻能依靠就地取給生活[當地的富源也足以維持軍需],而法軍返回法國的希望則完全寄托於戰場上的速勝,然後同英國訂立城下之盟。因此,在布洛涅港的軍隊幾乎完全沒有補給和運輸手段。但是,即便我們把拿破侖的侵英計劃設想為不過是一次佯動,他也不可能在不驚動敵人的情況下在大陸上建立起他的戰爭機器。奧斯特裏茨戰局則不同,象通常一樣,拿破侖進行這次戰局的後勤準備時,一個主要的考慮就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持作戰的突然性。
當1805年戰局來臨時,陸軍部和陸軍軍需部麵臨著巨大的任務,即在數周內為17萬法軍匆忙湊集全部運輸機構和補給機構。由於這些機構為之服務的部隊在整個這段時間內大都不處於駐止狀態,而是處在從布洛涅營地前往萊茵河展開地域的行軍途中,因而問題更加複雜。
加之直到軍隊全麵展開之際還要進行8萬新兵的編組工作,就更增加了困難。的確,動員和展開通常是分成單獨的階段進行的,現在卻被壓縮成一次完整的綜合行動。
而這種算是拿破侖第一次嚐試性質的後勤方式改變而引起的“戰術革命”,最終還是給予拿破侖帶來了對奧匈帝國的戰爭勝利。
隻不過……這種後勤方式很不成熟,而且漏洞非常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