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玄武門之變在很大程度上挑戰了傳統的繼承製度,燭影斧聲這個主要流傳在野史當中的說法,應該是僅次於玄武門之變,對於傳統繼承製度的挑戰事跡。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


    燭影斧聲在曆史上有諸多說法的基礎,主要就在於兩點,一點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突然重病,第二點是趙光義為何能夠繞開宋太祖已經成年的兒子,直接繼承帝位。


    趙光義即位皇帝之後,史稱宋太宗,而其在即位之前,據《宋史》的描述,是基於“金匱之盟”所能夠得到的莫大好處。


    金匱之盟,又稱之為“金匱遺詔”。


    “金匱”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開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興國六年九月。此次為趙普所獻,並為太宗發現和公開的“金匱之約”正為“獨傳約”。


    其內容則是即傳位於弟趙光義,北宋官方文獻中《實錄》、《國史》等所記錄和承認的“金匱之約”也隻是“獨傳約”。此即金匱之盟的由來。


    另一方麵,北宋時期的私史稗乘對金匱之盟多有“三傳約”的記錄,即“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複傳之德昭”,


    盡管亦同樣為世人所知,但沒有一條材料記載是由趙普獻與太宗的,也沒有任何官方材料記錄和承認過它。


    《宋史?杜太後傳》裏麵記敘:“建隆二年,太後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太後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後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後之積慶也。”


    太後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後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宋史?魏王廷美傳》雲:“初,昭憲太後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複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在司馬光《涑水記聞》、王禹偁《建隆遺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史著中對於兩種說法都有大致類似的記載。


    而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司馬光固然是在《涑水記聞》當中描述了這些說法,但是其在影響力更大的《資治通鑒》當中,卻沒有相應的說法。


    而正式流傳“金匱之盟”的說法的典籍正是《宋史》。


    ……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其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開始,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全書《本紀》四十七卷,《誌》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


    《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誌》共有十五誌(天文、五行、律曆、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占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職官誌》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誌》、《兵誌》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


    《食貨誌》十四卷,相當於《舊唐書?食貨誌》的七倍。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隻不過從《宋史》的創作時間來看,當其時元朝已經逐漸處於風雨飄搖當中,


    元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貴族已完全成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元泰定帝孛兒隻斤?也孫鐵木兒在其即位以前,曾獻給朝廷七千頃土地,元順帝時,公主奴倫陪嫁的土地由朝廷轉撥給大臣伯顏的也有五千頃。


    獻納和撥給的土地尚如此之多,占田的實際數量當然更多。元朝皇帝為了籠絡蒙古王公,一登帝位,就把金銀和田土分賜給他們。


    元世祖時,政府賜給大臣田一次不過百頃,以後增至千頃、萬頃。以前賜田多在北方,後來更轉向江南大部分如蘇州等膏腴之區了。蒙古貴族把從農民那裏收奪來的土地,再以苛刻的條件租給農民,用租佃的方法進行剝削。


    元武宗時,“近幸”為人請田一千二百三十頃,每年收租五十萬石,平均每畝要收四石,這樣苛重的剝削,必然要陷農民於死地。淮南王的家人也在揚州廣占田土,時常派人縱騎至各鄉“索債征租,驅迫農民,剽掠麥禾”。


    元文宗時,大臣燕帖木兒請求皇帝把蘇州一帶的官田包租給他的兄弟和女婿,再由他們轉租給農民。漢族地主兼並之風與日俱增。福建崇安縣有田稅人戶共四百五十家,納糧六千石,其中五十大家即納糧五千石,占全縣納稅戶九分之一的地主大戶,竟占有六分之五的土地。


    在江南地區,田主除向佃戶征租外,還隨意向佃戶征收絲料,勒派附加糧,甚至迫使佃戶代服差徭。有的地主還用飛灑、詭寄等辦法躲避差役,賦役不均的現象非常嚴重,其結果是“大家收穀歲至數百萬斛,而小民皆無葢藏”。在北方地區,由於賦役不均,也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在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趙醜廝、郭菩薩的起義,提出了“彌勒佛當有天下”的口號,揭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又有廣東朱光卿、聶秀卿的起義,稱“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義,棒胡燒香聚眾,起義者“舉彌勒小旗”。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義,起義農民五千餘人,“背心皆書佛字”。到了至正初,小規模起義、暴動已遍及全國,僅京南一帶的起義即達三百餘起。


    舉行起義的農民多是漢人、南人,因此蒙古統治者對漢人、南人更加仇視。元丞相伯顏等人曾提出了要殺絕漢人張、王、劉、李、趙五姓的主張,同時又重申漢人不得執兵器,不得執寸鐵,並且下今北人毆打南人不許還報等。這些禁令的實施,更激發了反抗的火焰。反抗蒙古統治者的各種各樣的民謠到處傳播。


    劉福通以“貧極江南,富跨塞北”為號召。當時有人說:“塔兒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兒紅,南人來做主人翁”。又說:“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從這些情況來看,《宋史》采用“金匱之盟”的說法,事實上很有可能是有政治含義在內。


    比如說元朝滅亡宋朝,是天命所歸,而元朝正好是長生天所庇護的存在雲雲。


    而更重要的一點,以元朝的情況來看,其在兩百多年之後才正式修訂《宋史》,其部分內容可信程度,實在有問題。


    ……


    而“金匱之盟”最大的疑點就在於為何在趙匡義在即位六年之後才公諸於眾?


    很有可能這是趙匡義其對自己臣民對於其登基已久,是否還有其他想法的一種試探。


    在明麵上,趙匡義得到的似乎是他想要的結果。


    但是在暗地裏,燭影斧聲的說法卻毫不間斷。


    ……


    而趙光義原本的繼承位置,應該是遠遜於在杜太後死前就已經十歲的趙德昭。


    建隆二年(961年),杜氏患病,宋太祖服侍杜氏用藥進食不離左右。五月初一日,宋太祖因杜氏有病,特下詔赦免雜犯死罪以下囚犯。杜氏病情加重時,召丞相趙普來聽取遺命。杜氏問宋太祖說:“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嗎?”


    宋太祖悲泣不能回答。杜氏再次問他,宋太祖說:“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積德所致!”杜氏說:“不對,隻是由於後周世宗柴榮讓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長德高的皇帝,天下難道會成為你的嗎?你去世後應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天下太大,頭緒太多,如能立長者為君,真是國家的福氣!”


    宋太祖叩頭悲泣說:”我不敢不聽你的教導。”杜氏對趙普說:“你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命趙普在床榻前寫下誓書,趙普在紙尾寫上“臣普書”。把它藏在金匣裏,命令謹慎小心的宮人掌管。


    而有一點很是有意思的是,趙普在杜太後死前,並不是宰相: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勾結北漢劉鈞起兵反宋。趙普看到形勢可慮,力主太祖親征並隨同前往,宋太祖從其議,禦駕親征,命趙普和留守京師,趙普請求隨軍出征。宋太祖笑著說:“你能夠勝任戰事嗎?”六月,石守信、高懷德攻陷保澤州(今山西晉城),李筠自焚死。


    二李叛亂的平定,從獻策親征之意義上來說,趙普之功顯著。遂遷以兵部侍郎、樞密副使之職。


    建隆三年(962年),晉趙普為樞密使、檢校太保。


    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部署中樞與地方政權既定,時機成熟,就盡罷留用後周的範質,王溥、魏仁浦三相,任命趙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中書省沒有宰相簽署敕令,趙普以此為由上奏宋太祖,宋太祖說:“卿隻管呈進敕令,朕為卿簽署可以嗎?”


    趙普說:“這是有關部門官吏的職責而已,不是帝王做的事。”宋太祖命令翰林學士講求舊製,竇儀說:“現在皇弟任開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的職任。”宋太祖下令簽署權賜給趙普。趙普任宰相後,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無論大小,都向他谘詢以後決斷。


    當時,趙普兼任監修國史。太祖命令薛居正、呂餘慶為參知政事以輔助趙普,不能宣布皇帝的詔諭,位次列在宰相之後,不掌印,不參預上奏議事,朝會時不領班,隻是奉令製作敕令而已。原先,宰相副署敕令,都用內製,趙普任宰相後隻有敕,不是原來的典章製度。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到的是,杜太後死於公元961年,而趙普在公元964年才被提升為宰相,這種職位上的差距不是一個嚴格的史官有可能出現的疏漏。


    但是從“金匱之盟”流傳的內容而言,趙普在這一方麵並沒有什麽錯誤,因為無論是樞密副使還是宰相,都隻不過隻能夠稱臣。


    曆史上有一個記載同樣很有意思,那就是趙德昭在死之前,很有可能根本不知道“金匱之盟”的內容。


    而到底趙德昭是否是因為趙匡義的逼迫而自殺,最終成為了宋真宗登基的最重要前提……


    趙德昭有可能顧慮到自己五個兒子,最終選擇的是一條自盡的道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