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當中,則是主要有著以下的幾種兵器:弓、弩、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除了部分應該是從庫存中拿出來作為兵馬俑兵器的彎刀之外,大部分青銅武器很有可能是始皇帝時期逐步用鐵兵器替換下來的青銅武器。
當然,這種兵器有著一個說法,那就是這些青銅兵器的材質,並不適合作為正常武器使用,而是更加傾向作為陪葬品的青銅比擬。
這種說法,對於張嘉師而言並不是太重要,而重要的地方是,大秦帝國的常規製式兵器當中,除了弓,弩,彎刀之外,還有以下的武器:
……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
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趙、楚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麵為六邊形,形製極像短劍,長約30~35厘米,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而這種裝上了長杆的鈹,則是被稱之為長鈹。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鎂、鈹、鈦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應用很廣。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製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錐,用來在一些情況下,攻擊在身後的敵人。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在大秦帝國時期,鐵製兵器的逐漸興起,讓鈹也逐漸轉為使用鐵來作為鍛造原料。
……
矛,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直刺和紮挑的長柄格鬥兵器。矛是古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曆史久遠,其最原始的形態是用來狩獵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後來人們逐漸懂得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縛在長木柄前端,增強殺傷效能。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常發現用石頭或動物骨角製造的矛頭。奴隸社會的軍隊,已經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商朝時,銅矛已是重要的格鬥兵器。
從商朝到戰國時期,一直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隻是在形製上,由商朝的闊葉銅矛發展成為戰國時的窄葉銅矛。矛柄的製作也更為精細,出現了積竹矜,即以木為芯,外圈以兩層小竹片裹緊,塗漆,使柄堅韌而富有彈性。從戰國晚期開始,較多使用鋼鐵矛頭。在秦朝時期,鋼鐵製造的矛頭完全取代青銅矛頭。隨著鋼鐵冶鍛技術的提高,矛頭的形體加大並更加銳利。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隻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
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矛的基本形製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係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
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周禮》考工記對其規格的記述,步兵用的酋矛為4.5米,戰車士兵用的九矛為5.4米。但是,當柄長超過使者身長的三倍,用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長的為宜。《考工記》上說,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製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棱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
矛杆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厘米,木質;另一支柄長280厘米,“積竹”柄。
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鬥,“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鬥的有效兵器。
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
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係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矛的出現在槍之前,和戈一樣年代久遠,是戰車士兵的主要裝備。用法和戈類似,也比較單一,所以,在戰車沒落以後,把鋒尖部份改為鐵的,用來裝備步兵和騎兵。
後來,由於刺殺力更強的槍這種兵器的出現,矛也逐漸不時興了。但是,遲至明代還能看到一種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繼續使用。
蛇矛通體鐵製,由矛頭、矛柄、矛鐏三部分組成。矛頭長二尺餘,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麵有刃,故稱蛇矛。因刃部分呈遊動如蛇狀,故此為名。
蛇矛全長可達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鐵製成,長約25厘米。矛尖部份采用這種形狀,是為了增加刺殺的深度,加大傷口愈合難度,給予敵人致命傷害。
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蛇矛的最大特征,在於其矛頭的金屬位置形如彎曲的蛇體,有著波浪式的曲線。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強刺穿對象的威力。
……
戈,漢民族在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流行於商至漢代。受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商代已經有了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的擊法有勾掛、紮挑等。
而戈的規格普遍為寬2寸,內長7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
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戈頭:分為援、內、胡三部分。
1.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麵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
2.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麵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避免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
3.胡: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隻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胡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國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柲短,車戰用的柲長。
鐏:早期的鐏隻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鐏,並不能殺傷敵人。不過,近年來,發現有的商代戈鐏帶有尖刺或鋒刃,也可能用於刺擊。
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使用著難以使用長戈類兵器攻擊後方的敵人,而很多人在使用戈近戰的時候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戈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
“幹戈”是古代兵器的總稱,甲骨文已有了幹和戈字,“執幹戈以衛社稷”是《禮記?檀弓下》對幹戈職能的總評述。幹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杆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獲,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是一種典型的“勾兵”。幹戈,一種用於防禦,一種用於進攻,後來演變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學者將幹、戈分別作為防禦與進攻兩大類兵器的代表。
……
殳有可能出現在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國的一種兼有砸擊和刺殺兩種功能的有刃銅殳,在3米多長的八棱形積竹柄頂端,裝有一個青銅殳頭,殳頭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狀、鋒利異常,可以刺殺;頂部厚重,帶有尖刺或飾以浮雕紋飾,可以砸擊。
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還套裝有第二個帶刺的銅箍,是一種很有威力的車戰兵器。殳的金屬首多為青銅製,可分有尖鋒的實戰用“銳殳”和無尖鋒的儀仗用“晉殳”兩類。殳主要用於車戰,在兩軍車馬交錯衝撞時使其分開,故有棱而無刃。
殳長丈餘且無鋒刃的武器,其用法為打擊。但不是棍棒。在出土的西周銅兵器中,有不少球形器,球形上鑄有乳釘,球體中央有圓銎,可以安裝木柄,用以撞擊敵人。球體重500克至800克,乳釘少則3枚,多則18枚不等。
此銅球裝上木柄即為殳,為車戰時之擊兵。湖北隨縣戰國墓出土古兵器,器上銘文為“殳”。殳頭呈三棱矛形,殳杆兩端各有一個花球狀和刺球狀的銅箍,杆長3.4米。此種殳首端加尖形物為戰國時期殳的一種變式。
在之後的發展當中,殳在很大程度上與矛這樣的兵器在作用上重疊,而且在一些情況下,製作殳並不比起製作矛要簡單,所以在大秦帝國或者是漢初時期,殳很快就逐漸沒落,最終成為了奇門兵器而在曆史上逐漸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
鉞,一種古代的漢族武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力象征物是權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為成年男子的象征。鉞確切來說是大斧,本來是刑具(用於斬首或者腰斬),而不是兵器。
而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玄鉞(即鐵鉞)。裴《集解》載,“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雲:“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陸機《江陵侯陸公諫》稱:“金鉞鏡日,雲旗降天。”李白《贈張相鎬詩》雲:“擁旄秉金鉞,代鼓乘朱輪。”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夷考當年,與公(袁可立)先後秉機佐鉞者,名在刑書,曆曆可數,然後知公之完譽所得遠矣。”
2、黃鉞(飾以黃金之鉞)。
3、戚揚(斧鉞),《毛傳》道:“戚,斧也;揚,鉞也。”
4、雙鉞。由長柄鉞演變而成,鉞身一麵為扇形刃,刃闊約13厘米,鋒利無比;另一麵為長方形鉞背,上有豎孔,安裝鉞柄;柄端裝有鐵剌,狀如槍頭,把端有牙形護手柄,長約53厘米。
鉞作為中國古代漢族的一種兵器。其形製似斧,以砍劈為主。《說文解字》曰:“大者稱鉞,小者稱斧。”兩者區別在於斧刃較鉞為窄,鉞刃較寬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藝全書》載:鉞頭較斧大之三分,鉞杆比斧杆約長50厘米。此外,還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稱為鉞。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鉞,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中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麵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征。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
鉞作為禮兵器,出現於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時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做為一種兵器,經過不斷的改進,唐宋時期仍是一種主要的步兵武器,並有一個中興過程。視斧鉞與刀劍同等重要,對鉞的形製有所改進,強調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寬,持柄加長,便於操持,有利砍殺,這主要是因為唐宋期間的戰爭對象,來自北方民族鏢悍的騎兵。對付騎兵,長柄斧鉞又有意想不到的優勢,上砍騎兵,下砍馬蹄,以步戰取勝。
………………………………………………分割線…………………………………………
張嘉師在大秦帝國的兵器發展史當中,可以說是走上了一條更重實用性的道路。
在眼下的大秦帝國的軍隊武器裝備方麵,很多在後世比較冷門的長兵器,張嘉師選擇的是逐步取代其存在,而更換以作戰效率更好的兵器。
當然,這種兵器的換裝,需要的是時間以及相應的訓練,才能夠在作戰當中發揮出作用。
而這一點,正好是張嘉師認為需要發展大秦帝國的軍事實力,必然要經曆的一個地步。
除了部分應該是從庫存中拿出來作為兵馬俑兵器的彎刀之外,大部分青銅武器很有可能是始皇帝時期逐步用鐵兵器替換下來的青銅武器。
當然,這種兵器有著一個說法,那就是這些青銅兵器的材質,並不適合作為正常武器使用,而是更加傾向作為陪葬品的青銅比擬。
這種說法,對於張嘉師而言並不是太重要,而重要的地方是,大秦帝國的常規製式兵器當中,除了弓,弩,彎刀之外,還有以下的武器:
……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
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趙、楚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麵為六邊形,形製極像短劍,長約30~35厘米,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而這種裝上了長杆的鈹,則是被稱之為長鈹。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鎂、鈹、鈦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應用很廣。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製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錐,用來在一些情況下,攻擊在身後的敵人。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在大秦帝國時期,鐵製兵器的逐漸興起,讓鈹也逐漸轉為使用鐵來作為鍛造原料。
……
矛,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直刺和紮挑的長柄格鬥兵器。矛是古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曆史久遠,其最原始的形態是用來狩獵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後來人們逐漸懂得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縛在長木柄前端,增強殺傷效能。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常發現用石頭或動物骨角製造的矛頭。奴隸社會的軍隊,已經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商朝時,銅矛已是重要的格鬥兵器。
從商朝到戰國時期,一直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隻是在形製上,由商朝的闊葉銅矛發展成為戰國時的窄葉銅矛。矛柄的製作也更為精細,出現了積竹矜,即以木為芯,外圈以兩層小竹片裹緊,塗漆,使柄堅韌而富有彈性。從戰國晚期開始,較多使用鋼鐵矛頭。在秦朝時期,鋼鐵製造的矛頭完全取代青銅矛頭。隨著鋼鐵冶鍛技術的提高,矛頭的形體加大並更加銳利。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隻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
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矛的基本形製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係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
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周禮》考工記對其規格的記述,步兵用的酋矛為4.5米,戰車士兵用的九矛為5.4米。但是,當柄長超過使者身長的三倍,用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長的為宜。《考工記》上說,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製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棱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
矛杆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厘米,木質;另一支柄長280厘米,“積竹”柄。
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鬥,“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鬥的有效兵器。
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
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係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矛的出現在槍之前,和戈一樣年代久遠,是戰車士兵的主要裝備。用法和戈類似,也比較單一,所以,在戰車沒落以後,把鋒尖部份改為鐵的,用來裝備步兵和騎兵。
後來,由於刺殺力更強的槍這種兵器的出現,矛也逐漸不時興了。但是,遲至明代還能看到一種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繼續使用。
蛇矛通體鐵製,由矛頭、矛柄、矛鐏三部分組成。矛頭長二尺餘,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麵有刃,故稱蛇矛。因刃部分呈遊動如蛇狀,故此為名。
蛇矛全長可達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鐵製成,長約25厘米。矛尖部份采用這種形狀,是為了增加刺殺的深度,加大傷口愈合難度,給予敵人致命傷害。
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蛇矛的最大特征,在於其矛頭的金屬位置形如彎曲的蛇體,有著波浪式的曲線。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強刺穿對象的威力。
……
戈,漢民族在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流行於商至漢代。受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商代已經有了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的擊法有勾掛、紮挑等。
而戈的規格普遍為寬2寸,內長7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
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戈頭:分為援、內、胡三部分。
1.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麵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
2.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麵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避免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
3.胡: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隻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胡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國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柲短,車戰用的柲長。
鐏:早期的鐏隻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鐏,並不能殺傷敵人。不過,近年來,發現有的商代戈鐏帶有尖刺或鋒刃,也可能用於刺擊。
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使用著難以使用長戈類兵器攻擊後方的敵人,而很多人在使用戈近戰的時候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戈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
“幹戈”是古代兵器的總稱,甲骨文已有了幹和戈字,“執幹戈以衛社稷”是《禮記?檀弓下》對幹戈職能的總評述。幹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杆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獲,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是一種典型的“勾兵”。幹戈,一種用於防禦,一種用於進攻,後來演變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學者將幹、戈分別作為防禦與進攻兩大類兵器的代表。
……
殳有可能出現在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國的一種兼有砸擊和刺殺兩種功能的有刃銅殳,在3米多長的八棱形積竹柄頂端,裝有一個青銅殳頭,殳頭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狀、鋒利異常,可以刺殺;頂部厚重,帶有尖刺或飾以浮雕紋飾,可以砸擊。
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還套裝有第二個帶刺的銅箍,是一種很有威力的車戰兵器。殳的金屬首多為青銅製,可分有尖鋒的實戰用“銳殳”和無尖鋒的儀仗用“晉殳”兩類。殳主要用於車戰,在兩軍車馬交錯衝撞時使其分開,故有棱而無刃。
殳長丈餘且無鋒刃的武器,其用法為打擊。但不是棍棒。在出土的西周銅兵器中,有不少球形器,球形上鑄有乳釘,球體中央有圓銎,可以安裝木柄,用以撞擊敵人。球體重500克至800克,乳釘少則3枚,多則18枚不等。
此銅球裝上木柄即為殳,為車戰時之擊兵。湖北隨縣戰國墓出土古兵器,器上銘文為“殳”。殳頭呈三棱矛形,殳杆兩端各有一個花球狀和刺球狀的銅箍,杆長3.4米。此種殳首端加尖形物為戰國時期殳的一種變式。
在之後的發展當中,殳在很大程度上與矛這樣的兵器在作用上重疊,而且在一些情況下,製作殳並不比起製作矛要簡單,所以在大秦帝國或者是漢初時期,殳很快就逐漸沒落,最終成為了奇門兵器而在曆史上逐漸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
鉞,一種古代的漢族武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力象征物是權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為成年男子的象征。鉞確切來說是大斧,本來是刑具(用於斬首或者腰斬),而不是兵器。
而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玄鉞(即鐵鉞)。裴《集解》載,“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雲:“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陸機《江陵侯陸公諫》稱:“金鉞鏡日,雲旗降天。”李白《贈張相鎬詩》雲:“擁旄秉金鉞,代鼓乘朱輪。”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夷考當年,與公(袁可立)先後秉機佐鉞者,名在刑書,曆曆可數,然後知公之完譽所得遠矣。”
2、黃鉞(飾以黃金之鉞)。
3、戚揚(斧鉞),《毛傳》道:“戚,斧也;揚,鉞也。”
4、雙鉞。由長柄鉞演變而成,鉞身一麵為扇形刃,刃闊約13厘米,鋒利無比;另一麵為長方形鉞背,上有豎孔,安裝鉞柄;柄端裝有鐵剌,狀如槍頭,把端有牙形護手柄,長約53厘米。
鉞作為中國古代漢族的一種兵器。其形製似斧,以砍劈為主。《說文解字》曰:“大者稱鉞,小者稱斧。”兩者區別在於斧刃較鉞為窄,鉞刃較寬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藝全書》載:鉞頭較斧大之三分,鉞杆比斧杆約長50厘米。此外,還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稱為鉞。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鉞,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中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麵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征。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
鉞作為禮兵器,出現於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時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做為一種兵器,經過不斷的改進,唐宋時期仍是一種主要的步兵武器,並有一個中興過程。視斧鉞與刀劍同等重要,對鉞的形製有所改進,強調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寬,持柄加長,便於操持,有利砍殺,這主要是因為唐宋期間的戰爭對象,來自北方民族鏢悍的騎兵。對付騎兵,長柄斧鉞又有意想不到的優勢,上砍騎兵,下砍馬蹄,以步戰取勝。
………………………………………………分割線…………………………………………
張嘉師在大秦帝國的兵器發展史當中,可以說是走上了一條更重實用性的道路。
在眼下的大秦帝國的軍隊武器裝備方麵,很多在後世比較冷門的長兵器,張嘉師選擇的是逐步取代其存在,而更換以作戰效率更好的兵器。
當然,這種兵器的換裝,需要的是時間以及相應的訓練,才能夠在作戰當中發揮出作用。
而這一點,正好是張嘉師認為需要發展大秦帝國的軍事實力,必然要經曆的一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