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中國曆史上的廟號在某個意義上,直到清王朝滅亡,都算得上是對帝王一生有著相應正確的褒貶評價。[]


    那麽,中國曆史上的諡號評定,在很多方麵而言,就算是一個麵子工程了。尤其是在唐王朝之後的情況而言。


    諡號,分為官諡,和私諡。基本上就是作為東亞大部分國家的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後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個東亞古代國家都用諡號。


    而根據夏商周斷代史的相應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


    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嶽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其中,文正,武穆,靖節就是以上的人員的諡號,這種稱呼方式,更多是後人對其的一種敬稱。


    諡號製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製諡。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


    但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是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製度,這一點已經是一個事實,而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複了諡號。


    而張嘉師認為有意思的地方是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這一點應該是基於王國維的諡號考證作為基礎的,若是周公旦製作諡法的話,那麽周文王,周武王甚至是商紂王很明顯就是當其時追加的諡號。


    諡法初起時,隻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諡”之“惡諡”: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並死在那裏,“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湣”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周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無彈窗廣告)


    ……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


    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一世一元),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裏麵隻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正統,天順),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奪門之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祺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薑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


    《周禮》說:“小喪賜諡。”小喪,指死後一段時間。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諡法製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而在諡號同樣有等級區分,帝王的諡號,在隋朝以前均為一字或二字,如西漢的皇帝劉盈諡惠帝、劉恒諡文帝、劉啟諡景帝,東漢的皇帝劉秀諡光武帝等。


    但是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將美言懿語如此堆積,亦為奇葩。


    所以在唐朝時期之後的皇帝,其諡號已經缺乏製定諡號本身的意義所在。張嘉師對於這種專挑好聽的諡號,表示極度鄙視以及無語。


    當然,哪怕是努爾哈赤的諡號,都是有著相應嚴格規定的。畢竟命諡的用字,有特定的規範,不可隨意用字,也不可對立諡之字任意解釋。


    ……


    皇帝的諡號是在嗣位皇帝的參與下得到的;而末代皇帝的諡號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贈,或者由遺民政權上諡,比如明崇禎帝的諡號。南明上的是“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中原後,追贈崇禎的諡號為“莊烈帝”。


    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厘王(魏安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厲、幽、煬都是貶字,衝、殤、湣、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楚太子弑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太子即改諡為成(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這個傳說總感覺楚成王有些死都要臉的感覺……)


    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子是爵位)。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製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


    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隻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從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諡號。明朝皇帝諡號十六字。清朝皇帝諡號為廿二字。字數這麽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隻是在特定場合用。


    張嘉師很想吐糟這一種最起碼是十六字的諡號,那就是就算是真正的史學家都不一定記得清楚一個唐朝之後的朝代的皇帝的正確諡號,更加不用說讓他們輕而易舉的說出這些諡號對應著誰了。


    在中國曆史上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麵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後臨朝稱製時追諡丈夫唐高宗李治為“天皇大帝”,達四字。


    武則天稱帝後,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諡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張嘉師不得不對這樣的情況表示:在這方麵死要臉,還不如用這個時間來做一些更實際的事情吧。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太祖的諡號為:


    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諡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清太祖的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鹹豐帝的諡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恭親王奕?的諡號為:忠


    曾國藩的諡號為:文正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隻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諡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隻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隻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隻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隻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


    總言而之,張嘉師可不希望自己的後代在諡號方麵會因為曆史的慣性而出現這麽一種奇葩的情況。要知道,若是一個朝代有皇帝開了這麽一個先河,說不定在這個皇帝之前都得會因為這個後代皇帝,而無緣無故被加上一大堆他們自己都哭笑不得的“上諡”堆疊的諡號。


    所以張嘉師在剛才沒有決定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時機未到,第二個則是張嘉師認為他得要想一個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張嘉師自己也要麵子,但是麽一些不切實際的評定的堆疊美上諡號的奇葩麵子,他還真的不希望會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至於張嘉師為何會認為自己會得到諡號?


    很簡單,若是他這個攝政王都無法得到諡號的評定,那麽自己在這方麵的安排,估計也不會有人遵從了。當然,若是真的出現這種事情,張嘉師自己都不認為是一件壞事。


    而眼下正想著一些事情的張嘉師,不知道的是,嬴珣在他死後,確實是追贈了他的諡號,而張嘉師並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諡號並不亞於漢朝的光武帝劉秀的諡號,並且在大秦帝國的曆史當中,成為了二字諡號最為靠前的一個——定武。


    在諡號的解釋當中,定武的諡號含義分別如下: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武: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誌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而這個諡號,在嬴珣提出來之後,並沒有受到反對,由此可見,出於很多方麵而言,張嘉師得到了這個諡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ps:漢光武帝的諡號當中,光的是一種中上的諡號,但是與定相對,還是差一些: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