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的後世曆史當中,假如說張嘉師被後世的史學家稱之為能夠與商鞅並肩的開創者,那麽在張嘉師之後的大秦帝國執掌者當中,被稱之為力挽狂瀾的改革者,則是有嬴裕,嬴魄以及嬴衝三人的改革最為成功以及能夠大幅度扭轉當其時對於大秦帝國不利局麵的改革。<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而嬴秀,嬴裕以及嬴筱三人的改革,更多是為了維持大秦帝國的延續而作為的一種政策改良。
……
公元17年,在其兄長,也就是被稱為秦殤帝的嬴晏在即位不到一年之後病死,即位為大秦帝國新君的嬴秀,在公元21年親政之後,開始對大秦帝國已經有些變質的官員階層以及軍功爵製度再次進行相應的調整。
這兩方麵的調整,分別有著三個方麵的修改:
在軍功爵製度方麵的三個調整分別是:
第一點在軍功爵製度原有的減稅優惠方麵,減少相應的稅收減免程度。但是出於一些方麵的考慮,嬴秀提升了相應的軍功爵減稅優惠的時間,比如說五級以下軍功爵的調整之後的減稅方式,則是為減免5%到10%,而時間則是統一規劃為五年。
其他的等級的軍功爵,則是也選擇這種方式來進行相應的調整。
嬴秀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讓大秦帝國的稅收能夠在短時間了回複到正常的收支水平。在這之前,因為大秦帝國雖然沒有與其他敵對的勢力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因為大秦帝國在小亞細亞地區的影響力急劇下滑,甚至是秦軍隻能夠控製耶路撒冷以及大馬士革等一些大型城邑的情況下,原本能夠得到的大量收入化為烏有。
這麽一個情況,引發了包括嬴秀以及嬴晏父親,被後世稱之為秦平帝的嬴康執政時期的財政危機。
這一次財政危機的爆發,雖然無法觸動大秦帝國的統治利益根本,但是在嬴秀這個被稱之為大秦帝國中興明君之一的人心中,其有很多計劃,都無法繞過財政大量投入這個前提。
所以也就是因為如此,嬴秀打算利用這種短時間內能夠為大秦帝國財政收入有一定幅度提升的辦法,來為大秦帝國的國庫進行充實。
當然,在實施這個想法之前,嬴秀也不是沒有思考過增加賦這種東西來增加國家公務收入,但是他更清楚這種想法是不可行的,而且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
賦是什麽?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後世人往往將賦稅何在一起理解,但是在古代而言,賦跟稅在很多時候而言,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賦稅是田賦與其他稅收的總稱。中國最初的賦稅是統治者向下屬征取土產、勞役和其他實物。稍後漸變為按丁口征收軍役及軍需品,稱為“賦”;按土地及工商經營征收財物稱為“稅”。春秋戰國以後,私有經濟不斷發展,授田製的創建,特別是“初稅畝”、“初阻禾”的推行、國家向農民份地征收實物,故賦、稅逐漸混合。唐宋時代按田畝征課的又稱為田賦(或田租)。清代“攤丁入畝”後,從而完成了賦役合並征收。辛亥革命後,漕糧、蘆課和官田征納均稱“田賦”,“稅”則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概稱或其他征課之名。
賦並不是平常時日裏向農民收的“稅”,而是在國家對外有戰事的時候,領主向農民征收的車、牛或勞力等。也就是說,“賦”是一種戰時的特別稅收。但是這並不是固定的,在很多方麵而言,賦這種收入成為了君主私人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在中國古代,財政收入也分皇帝跟國家兩個概念。<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而賦在平常的情況下,則是會撥入皇帝的私庫,用來維持皇家的收入。
在《鹿鼎記》當中,出家的福臨對玄燁提出永不加賦的概念,並不是說永遠不會提升國家稅收,而是不會讓當其時的農民以及一些主要的繳納賦稅的人員,加重在賦這一方麵的壓力。
當時在曆史上,清朝在1712年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笑話當中,雖然說康熙不加重賦的分攤,但是對於整個清朝時期的稅收而言,卻越來越繁重,這也導致了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爆發了多次以白蓮教為主導的農民起義。
嬴秀很清楚,加賦跟加稅的本質是一樣的,相互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作為一個希望做些大事業的君主,嬴秀可不希望自己後院先失火。
所以,嬴秀才會在這方麵進行調整。
而嬴秀認為自己的先祖張嘉師遺留下來的一些書籍當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恰好能夠更有效的改善大秦帝國在這方麵的困局,而這個概念就是“戰爭紅利”。
……
什麽叫戰爭紅利?
在古代的戰爭當中,一個朝代的開疆拓土無疑是最大的紅利。它使一個民族的生存空間空前擴大,確保了傳宗接代、子孫繁衍所需的土地和資源。
在中國曆史上,一個國家的征伐更多是體現了戰爭紅利的重點。尤其是在亂世當中,很多國家隻會越打越強,因為在一些情況下,戰爭紅利能夠有效彌補在這一方麵的損失,甚至是能夠得到比起失去的更多的東西。
雖然說大秦帝國再次鞏固長城的防禦,但是從其在河套陰山之戰的結果而言,奪取河南地就是一種謀求某個方麵的戰爭紅利,比如說優質戰馬的馬場以及為鹹陽地區取得更廣闊的緩衝地區,這就是當其時大秦帝國所得到的戰爭紅利之一。
而削弱了匈奴人的實力,同樣也可以看成是大秦帝國的一種額外的戰爭紅利。
畢竟因為河套陰山之戰當中,頭曼單於的慘敗,導致了匈奴人的實力被大幅度削弱,其無法在短時間內再次對大秦帝國邊境發起大規模的攻勢,這一點也足以說明了這個情況算得上是一種非常豐厚的戰爭紅利。
嬴秀以其另外兩個方麵的軍事改革,讓女子成為輔助兵種,提升大秦帝國軍方的急救體係的能力以及大力發展張嘉師無法大規模發展的火器裝備,成為了嬴秀在對應以羅馬為主的西方敵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公元37年,大秦帝國與羅馬聯軍在大馬士革城外的激戰,以火器部隊的優越發揮,重創了人數在秦軍兩倍以上的羅馬聯軍,取得了大馬士革血戰的勝利。
在這一戰之後,羅馬以及一些依附羅馬人的國家以及部落,在短時間內無法恢複元氣之餘,其軍事體係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成為了大秦帝國再一次攻入羅馬以及收複埃及王國,最大的一個利好因素。
……………………………………………………分割線……………………………………
而與軍事方麵的改革相對,嬴秀對於政務體係的改革,可以說是大刀闊斧。
其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大秦帝國在嬴秀的強硬態度下,從三公九卿製度,變革為三省六部製度。
這種三省六部製度,並不是嬴秀自己想出來的超前想法,而是基於張嘉師留下的相應的手稿而進行相應修改的版本。
……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當中,三省六部製: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製。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製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製,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製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製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隋文帝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和內侍)。三師、三公隻是一種榮譽虛銜。五省之中,隻有尚書、門下、內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樞權力機構(秘書省掌圖書典籍,職任較輕;內侍省掌侍奉宮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確分工。
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改為“內史省”。中書省掌握行政大權,它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禦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書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明永樂帝時設內閣,機要之任開始歸“內閣”。負責起草詔令。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讚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書省,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台”。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尚書省”的組織機構於隋朝定型。
三省分權,勢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為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自武德年間開始,中書、門下集議於政事堂,政事堂設於門下省。
以唐代製度為例: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執行詔令。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勳司掌文職官員守製、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複名複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曆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製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製。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隋始合為兵部,以尚書為主官,侍郎為次官。迄至清末,曆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宋、遼、金、元兵部不轄兵政。明代兵部尚書號為“本兵”,權最重,凡武衛官軍選授簡練,均為其掌。清光緒三十二(1906),廢兵部,改設陸軍部。
刑部,隋文帝定六部製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製”。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於周代官製中的冬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明初不設中書令,仍以中書省統六部,長官稱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廢丞相,撤銷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至此,三省六部製的三省徹底廢止。
……
而張嘉師留下的典籍當中,讓嬴秀看到了一種比三公九卿製度更為有效率的官員體係。但是嬴秀並不是太過魯莽的人,因為這個時期的三公九卿已經形成了一個體係的既得利益團體,肆意妄為的話,自然會讓大秦帝國的官員體係遭受到很大的創傷,甚至有可能會觸動大秦帝國的維係基礎。
而且在很多方麵而言,嬴秀也不認為一下子提拔自己的好友故舊來擔任這種高級官員是一種好事。在政務處理方麵,有經驗的老臣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明顯更加巨大。
所以在思考一番之後,嬴秀決定在公元27年的大朝會上,就這方麵的事情進行全麵磋商。
但是嬴秀沒有想到的是,他對三省六部的修改方案,在提出來之後,居然得到的是一種一半官員讚同而一半官員強硬反對的情況。
這可是讓他喜出望外。因為在他的預想當中,自己所遭遇到的阻力不會太小。而有這麽一個情況的出現,明顯讓嬴秀找到了迅速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那就是他著重拉攏這些讚同他想法的官員,然後對反對的官員進行打壓。
而在公元30年的正式頒布大秦帝國三省六部製度確定詔書之後,嬴秀確定了第一批三省六部的官員。
門下省主官王鳳,尚書省主官傅騰,軍務省主官趙懋,吏部主官夏侯典,戶部主官鄭獲,農部主官孔文,工部主官鄧颺,刑部主官高杭,禮部主官張悠。
其中,除了張悠是出自嬴秀的同窗,並且出身於鹹陽張家之外,其他人則是主要從支持他的官員提拔起來。
而在某個意義上,嬴秀的三省六部製度,也為之後的戰爭勝利,進行了奠基……
而嬴秀,嬴裕以及嬴筱三人的改革,更多是為了維持大秦帝國的延續而作為的一種政策改良。
……
公元17年,在其兄長,也就是被稱為秦殤帝的嬴晏在即位不到一年之後病死,即位為大秦帝國新君的嬴秀,在公元21年親政之後,開始對大秦帝國已經有些變質的官員階層以及軍功爵製度再次進行相應的調整。
這兩方麵的調整,分別有著三個方麵的修改:
在軍功爵製度方麵的三個調整分別是:
第一點在軍功爵製度原有的減稅優惠方麵,減少相應的稅收減免程度。但是出於一些方麵的考慮,嬴秀提升了相應的軍功爵減稅優惠的時間,比如說五級以下軍功爵的調整之後的減稅方式,則是為減免5%到10%,而時間則是統一規劃為五年。
其他的等級的軍功爵,則是也選擇這種方式來進行相應的調整。
嬴秀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讓大秦帝國的稅收能夠在短時間了回複到正常的收支水平。在這之前,因為大秦帝國雖然沒有與其他敵對的勢力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因為大秦帝國在小亞細亞地區的影響力急劇下滑,甚至是秦軍隻能夠控製耶路撒冷以及大馬士革等一些大型城邑的情況下,原本能夠得到的大量收入化為烏有。
這麽一個情況,引發了包括嬴秀以及嬴晏父親,被後世稱之為秦平帝的嬴康執政時期的財政危機。
這一次財政危機的爆發,雖然無法觸動大秦帝國的統治利益根本,但是在嬴秀這個被稱之為大秦帝國中興明君之一的人心中,其有很多計劃,都無法繞過財政大量投入這個前提。
所以也就是因為如此,嬴秀打算利用這種短時間內能夠為大秦帝國財政收入有一定幅度提升的辦法,來為大秦帝國的國庫進行充實。
當然,在實施這個想法之前,嬴秀也不是沒有思考過增加賦這種東西來增加國家公務收入,但是他更清楚這種想法是不可行的,而且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
賦是什麽?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後世人往往將賦稅何在一起理解,但是在古代而言,賦跟稅在很多時候而言,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賦稅是田賦與其他稅收的總稱。中國最初的賦稅是統治者向下屬征取土產、勞役和其他實物。稍後漸變為按丁口征收軍役及軍需品,稱為“賦”;按土地及工商經營征收財物稱為“稅”。春秋戰國以後,私有經濟不斷發展,授田製的創建,特別是“初稅畝”、“初阻禾”的推行、國家向農民份地征收實物,故賦、稅逐漸混合。唐宋時代按田畝征課的又稱為田賦(或田租)。清代“攤丁入畝”後,從而完成了賦役合並征收。辛亥革命後,漕糧、蘆課和官田征納均稱“田賦”,“稅”則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概稱或其他征課之名。
賦並不是平常時日裏向農民收的“稅”,而是在國家對外有戰事的時候,領主向農民征收的車、牛或勞力等。也就是說,“賦”是一種戰時的特別稅收。但是這並不是固定的,在很多方麵而言,賦這種收入成為了君主私人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在中國古代,財政收入也分皇帝跟國家兩個概念。<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而賦在平常的情況下,則是會撥入皇帝的私庫,用來維持皇家的收入。
在《鹿鼎記》當中,出家的福臨對玄燁提出永不加賦的概念,並不是說永遠不會提升國家稅收,而是不會讓當其時的農民以及一些主要的繳納賦稅的人員,加重在賦這一方麵的壓力。
當時在曆史上,清朝在1712年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笑話當中,雖然說康熙不加重賦的分攤,但是對於整個清朝時期的稅收而言,卻越來越繁重,這也導致了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爆發了多次以白蓮教為主導的農民起義。
嬴秀很清楚,加賦跟加稅的本質是一樣的,相互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作為一個希望做些大事業的君主,嬴秀可不希望自己後院先失火。
所以,嬴秀才會在這方麵進行調整。
而嬴秀認為自己的先祖張嘉師遺留下來的一些書籍當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恰好能夠更有效的改善大秦帝國在這方麵的困局,而這個概念就是“戰爭紅利”。
……
什麽叫戰爭紅利?
在古代的戰爭當中,一個朝代的開疆拓土無疑是最大的紅利。它使一個民族的生存空間空前擴大,確保了傳宗接代、子孫繁衍所需的土地和資源。
在中國曆史上,一個國家的征伐更多是體現了戰爭紅利的重點。尤其是在亂世當中,很多國家隻會越打越強,因為在一些情況下,戰爭紅利能夠有效彌補在這一方麵的損失,甚至是能夠得到比起失去的更多的東西。
雖然說大秦帝國再次鞏固長城的防禦,但是從其在河套陰山之戰的結果而言,奪取河南地就是一種謀求某個方麵的戰爭紅利,比如說優質戰馬的馬場以及為鹹陽地區取得更廣闊的緩衝地區,這就是當其時大秦帝國所得到的戰爭紅利之一。
而削弱了匈奴人的實力,同樣也可以看成是大秦帝國的一種額外的戰爭紅利。
畢竟因為河套陰山之戰當中,頭曼單於的慘敗,導致了匈奴人的實力被大幅度削弱,其無法在短時間內再次對大秦帝國邊境發起大規模的攻勢,這一點也足以說明了這個情況算得上是一種非常豐厚的戰爭紅利。
嬴秀以其另外兩個方麵的軍事改革,讓女子成為輔助兵種,提升大秦帝國軍方的急救體係的能力以及大力發展張嘉師無法大規模發展的火器裝備,成為了嬴秀在對應以羅馬為主的西方敵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公元37年,大秦帝國與羅馬聯軍在大馬士革城外的激戰,以火器部隊的優越發揮,重創了人數在秦軍兩倍以上的羅馬聯軍,取得了大馬士革血戰的勝利。
在這一戰之後,羅馬以及一些依附羅馬人的國家以及部落,在短時間內無法恢複元氣之餘,其軍事體係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成為了大秦帝國再一次攻入羅馬以及收複埃及王國,最大的一個利好因素。
……………………………………………………分割線……………………………………
而與軍事方麵的改革相對,嬴秀對於政務體係的改革,可以說是大刀闊斧。
其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大秦帝國在嬴秀的強硬態度下,從三公九卿製度,變革為三省六部製度。
這種三省六部製度,並不是嬴秀自己想出來的超前想法,而是基於張嘉師留下的相應的手稿而進行相應修改的版本。
……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當中,三省六部製: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製。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製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製,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製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製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隋文帝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和內侍)。三師、三公隻是一種榮譽虛銜。五省之中,隻有尚書、門下、內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樞權力機構(秘書省掌圖書典籍,職任較輕;內侍省掌侍奉宮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確分工。
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改為“內史省”。中書省掌握行政大權,它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禦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書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明永樂帝時設內閣,機要之任開始歸“內閣”。負責起草詔令。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讚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書省,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台”。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尚書省”的組織機構於隋朝定型。
三省分權,勢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為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自武德年間開始,中書、門下集議於政事堂,政事堂設於門下省。
以唐代製度為例: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執行詔令。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勳司掌文職官員守製、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複名複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曆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製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製。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隋始合為兵部,以尚書為主官,侍郎為次官。迄至清末,曆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宋、遼、金、元兵部不轄兵政。明代兵部尚書號為“本兵”,權最重,凡武衛官軍選授簡練,均為其掌。清光緒三十二(1906),廢兵部,改設陸軍部。
刑部,隋文帝定六部製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製”。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於周代官製中的冬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明初不設中書令,仍以中書省統六部,長官稱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廢丞相,撤銷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至此,三省六部製的三省徹底廢止。
……
而張嘉師留下的典籍當中,讓嬴秀看到了一種比三公九卿製度更為有效率的官員體係。但是嬴秀並不是太過魯莽的人,因為這個時期的三公九卿已經形成了一個體係的既得利益團體,肆意妄為的話,自然會讓大秦帝國的官員體係遭受到很大的創傷,甚至有可能會觸動大秦帝國的維係基礎。
而且在很多方麵而言,嬴秀也不認為一下子提拔自己的好友故舊來擔任這種高級官員是一種好事。在政務處理方麵,有經驗的老臣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明顯更加巨大。
所以在思考一番之後,嬴秀決定在公元27年的大朝會上,就這方麵的事情進行全麵磋商。
但是嬴秀沒有想到的是,他對三省六部的修改方案,在提出來之後,居然得到的是一種一半官員讚同而一半官員強硬反對的情況。
這可是讓他喜出望外。因為在他的預想當中,自己所遭遇到的阻力不會太小。而有這麽一個情況的出現,明顯讓嬴秀找到了迅速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那就是他著重拉攏這些讚同他想法的官員,然後對反對的官員進行打壓。
而在公元30年的正式頒布大秦帝國三省六部製度確定詔書之後,嬴秀確定了第一批三省六部的官員。
門下省主官王鳳,尚書省主官傅騰,軍務省主官趙懋,吏部主官夏侯典,戶部主官鄭獲,農部主官孔文,工部主官鄧颺,刑部主官高杭,禮部主官張悠。
其中,除了張悠是出自嬴秀的同窗,並且出身於鹹陽張家之外,其他人則是主要從支持他的官員提拔起來。
而在某個意義上,嬴秀的三省六部製度,也為之後的戰爭勝利,進行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