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他們回到了京城。
雍正確實是個工於心計又心狠手辣的皇帝,但他更是個剛毅果斷,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勤於政事之毅力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回皇後病逝,他甚至沒有參加皇後的大殮禮,因為他有更重要的國事待辦。
“這一仗總算贏了,傅爾丹確實是蠢材,而丹津多爾濟和策淩也果然厲害!”
“噶爾丹策零還沒有死,他必然會卷土重來。”
雍正有一會兒沒動靜,而後重重歎了口氣。
“十六弟,你特別喜歡潑朕的冷水,是麽?”
“臣弟盡力而為。”
“這種事就麻煩你不用太盡力了!”雍正哭笑不得地說。“好了,別說這了,眼下先來說說魯王孫子那一家子吧,提到這,朕實在不能不誇獎你,粘杆處那些個笨蛋查了半天連邊兒也沒沾上,你卻輕而易舉的捉到了人,還不隻一個……”
“不過是湊巧碰上了。”
“無論如何總是大功一件,說吧,要朕如何賞賜你?”雍正慷慨地說,這是他厲害的地方,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如此才能激發臣下更努力為他辦事。
想也沒想,允祿淡淡說了兩個字。“弘昱。”
兩個字雖簡單,雍正卻也能明白,“可以。”然而轉個口,他也要論允祿的過了。“再說到呂四娘,李衛奏道……”
允祿冷冷一哼。“呂四娘計畫劫牢救人,李衛卻被小小的調虎離山之計騙離杭州,若非臣弟及時趕去阻止,呂四娘早已把人救走,為此,臣弟也因而暴露了身分,險些壞了臣弟的大事。但臣弟並沒有責怪他,僅把呂四娘和弘昌交給他看管,誰知他竟連這點小事也做不到,他那浙江總督究竟是怎麽當的?”
要論過反被指控,雍正頓時語塞。
允祿臉色更寒凜。“莫不成他以為臣弟是閑來無事跑到杭州去度暑遊湖,就該替他看管大牢,替他捉拿呂四娘,替他救弘昌……”
事實上,李衛的確以為允祿是帶老婆上杭州去遊湖的。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唇掛苦笑,雍正連連擺手,“這過該算在李衛與弘昌頭上,朕自會斥責李衛,至於弘昌……”他輕歎。“朕會命弘曉將他圈禁在怡親王府內,不得朕旨意便不得出府。”
允祿默然無語。
雍正捏捏鼻梁,又說:“那麽,再來談談田文鏡的問題吧,聽說十六弟妹對他有所誤會,十六弟應該知道,田文鏡秉公持正,實心辦事,為了鏟除貪官清理虧空招致不少人的怨恨,因之不利於他的流言亦由來已久……”
允祿眼簾半闔,嘴角掛上嘲諷的紋路。
“皇上之意,滿兒是道聽塗說,上了流言的當?”
“當是如此。”
“皇上可知臣弟是以何身分混入漕幫的?”
“自然是不知。”
“臣弟是以河南災民身分混入漕幫的。”
“……”
“由於自河南遷至杭州的難民不知凡幾,故而臣弟混入其中不僅毫不啟人疑竇,更且得到許多同情。”允祿語氣平板地說。“換言之,滿兒所指控田文鏡的罪狀並非流言,而是事實。”
雍正沉默了,片刻後,他才慢條斯理地問:“那果真是事實?”
“墾荒以少報多,是事實;匿災不報,是事實;謊報政績,是事實;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不得不鬻賣子女以為生,是事實;有能力疏通河道卻無力治民,那更是事實!”
條條罪狀,一連串的事實,說得雍正再度默然以對,好半晌後。
“田文鏡一向忠君為國,實心任事,理該不會如此荒唐。”
眸中寒芒飛閃,“皇上既隻信任田文鏡,又何來問臣!”允祿冷然道。
察覺到允祿的不悅,雍正眯眼注視他一會兒,忽又轉開話題。
“我說十六弟,你又是為何跑到開封去了呢?不會又是為了十六弟妹吧?”
同樣的,允祿也察覺到了雍正奸狡的意圖,神情更顯森然,兩眼眨也不眨地與雍正四目相對。
“確然是為了滿兒。”他冷聲坦承。“適才臣弟便說過,為了代李衛阻止呂四娘,臣弟因而暴露了身分,若非滿兒及時配合臣弟演了一場戲,臣弟數月來的心血必然毀於那一刻,別說捉到魯王的孫子,即便是將內應安全送入漕幫並得到白慕天信任的安排也被破壞了……”
雍正愣住了。“原來是她幫了你?”
“當時那種狀況,也隻有她才幫得了臣弟,其他任何人都不行,若非有她,臣弟的任務便注定要失敗,”允祿雙眸半垂。“也因為如此,臣弟受了一點傷,滿兒才會開出條件來,要求臣弟完成這件差使之後好好休息一陣子。”
雍正雙目一凝。“你受傷了?李衛沒說呀!”
允祿冷哼。“他如何敢說,若非代他阻止呂四娘,臣弟又怎會受傷。”
“原來如此。”雍正點點頭。“既是這般,朕也不好太過‘苛責’十六弟妹的私心,但相對的,也請十六弟不要再追究田文鏡的‘些微’錯失,畢竟他的功大於過,又是勤勞任事的幹才,隻要稍加訓斥,相信他必能知所警惕。”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雍正都要保住田文鏡。
允祿雙眉徐徐挑高,兩眼也眯了起來,然而不過一會兒,嘴角突然詭異地勾了一下,隨即恢複原狀。
“皇上之意是願意恩準滿兒的要求,隻要臣不再追究田文鏡的問題?”
“正是如此。”
嘴角再度詭異地勾了一下,允祿落下眼睫毛掩住眸中的狡黠。
“既是皇上的旨意,臣弟焉能不從。”
雍正確實是個工於心計又心狠手辣的皇帝,但他更是個剛毅果斷,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勤於政事之毅力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回皇後病逝,他甚至沒有參加皇後的大殮禮,因為他有更重要的國事待辦。
“這一仗總算贏了,傅爾丹確實是蠢材,而丹津多爾濟和策淩也果然厲害!”
“噶爾丹策零還沒有死,他必然會卷土重來。”
雍正有一會兒沒動靜,而後重重歎了口氣。
“十六弟,你特別喜歡潑朕的冷水,是麽?”
“臣弟盡力而為。”
“這種事就麻煩你不用太盡力了!”雍正哭笑不得地說。“好了,別說這了,眼下先來說說魯王孫子那一家子吧,提到這,朕實在不能不誇獎你,粘杆處那些個笨蛋查了半天連邊兒也沒沾上,你卻輕而易舉的捉到了人,還不隻一個……”
“不過是湊巧碰上了。”
“無論如何總是大功一件,說吧,要朕如何賞賜你?”雍正慷慨地說,這是他厲害的地方,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如此才能激發臣下更努力為他辦事。
想也沒想,允祿淡淡說了兩個字。“弘昱。”
兩個字雖簡單,雍正卻也能明白,“可以。”然而轉個口,他也要論允祿的過了。“再說到呂四娘,李衛奏道……”
允祿冷冷一哼。“呂四娘計畫劫牢救人,李衛卻被小小的調虎離山之計騙離杭州,若非臣弟及時趕去阻止,呂四娘早已把人救走,為此,臣弟也因而暴露了身分,險些壞了臣弟的大事。但臣弟並沒有責怪他,僅把呂四娘和弘昌交給他看管,誰知他竟連這點小事也做不到,他那浙江總督究竟是怎麽當的?”
要論過反被指控,雍正頓時語塞。
允祿臉色更寒凜。“莫不成他以為臣弟是閑來無事跑到杭州去度暑遊湖,就該替他看管大牢,替他捉拿呂四娘,替他救弘昌……”
事實上,李衛的確以為允祿是帶老婆上杭州去遊湖的。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唇掛苦笑,雍正連連擺手,“這過該算在李衛與弘昌頭上,朕自會斥責李衛,至於弘昌……”他輕歎。“朕會命弘曉將他圈禁在怡親王府內,不得朕旨意便不得出府。”
允祿默然無語。
雍正捏捏鼻梁,又說:“那麽,再來談談田文鏡的問題吧,聽說十六弟妹對他有所誤會,十六弟應該知道,田文鏡秉公持正,實心辦事,為了鏟除貪官清理虧空招致不少人的怨恨,因之不利於他的流言亦由來已久……”
允祿眼簾半闔,嘴角掛上嘲諷的紋路。
“皇上之意,滿兒是道聽塗說,上了流言的當?”
“當是如此。”
“皇上可知臣弟是以何身分混入漕幫的?”
“自然是不知。”
“臣弟是以河南災民身分混入漕幫的。”
“……”
“由於自河南遷至杭州的難民不知凡幾,故而臣弟混入其中不僅毫不啟人疑竇,更且得到許多同情。”允祿語氣平板地說。“換言之,滿兒所指控田文鏡的罪狀並非流言,而是事實。”
雍正沉默了,片刻後,他才慢條斯理地問:“那果真是事實?”
“墾荒以少報多,是事實;匿災不報,是事實;謊報政績,是事實;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不得不鬻賣子女以為生,是事實;有能力疏通河道卻無力治民,那更是事實!”
條條罪狀,一連串的事實,說得雍正再度默然以對,好半晌後。
“田文鏡一向忠君為國,實心任事,理該不會如此荒唐。”
眸中寒芒飛閃,“皇上既隻信任田文鏡,又何來問臣!”允祿冷然道。
察覺到允祿的不悅,雍正眯眼注視他一會兒,忽又轉開話題。
“我說十六弟,你又是為何跑到開封去了呢?不會又是為了十六弟妹吧?”
同樣的,允祿也察覺到了雍正奸狡的意圖,神情更顯森然,兩眼眨也不眨地與雍正四目相對。
“確然是為了滿兒。”他冷聲坦承。“適才臣弟便說過,為了代李衛阻止呂四娘,臣弟因而暴露了身分,若非滿兒及時配合臣弟演了一場戲,臣弟數月來的心血必然毀於那一刻,別說捉到魯王的孫子,即便是將內應安全送入漕幫並得到白慕天信任的安排也被破壞了……”
雍正愣住了。“原來是她幫了你?”
“當時那種狀況,也隻有她才幫得了臣弟,其他任何人都不行,若非有她,臣弟的任務便注定要失敗,”允祿雙眸半垂。“也因為如此,臣弟受了一點傷,滿兒才會開出條件來,要求臣弟完成這件差使之後好好休息一陣子。”
雍正雙目一凝。“你受傷了?李衛沒說呀!”
允祿冷哼。“他如何敢說,若非代他阻止呂四娘,臣弟又怎會受傷。”
“原來如此。”雍正點點頭。“既是這般,朕也不好太過‘苛責’十六弟妹的私心,但相對的,也請十六弟不要再追究田文鏡的‘些微’錯失,畢竟他的功大於過,又是勤勞任事的幹才,隻要稍加訓斥,相信他必能知所警惕。”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雍正都要保住田文鏡。
允祿雙眉徐徐挑高,兩眼也眯了起來,然而不過一會兒,嘴角突然詭異地勾了一下,隨即恢複原狀。
“皇上之意是願意恩準滿兒的要求,隻要臣不再追究田文鏡的問題?”
“正是如此。”
嘴角再度詭異地勾了一下,允祿落下眼睫毛掩住眸中的狡黠。
“既是皇上的旨意,臣弟焉能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