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托比·馬奎爾就坐在餐桌旁,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威廉不停的在屋子裏打轉。
“拜托,夥計,你真的這麽緊張?快來吃點華夫餅吧,都快涼透了。”
“我不想吃,吃了也大概會吐出來。”威廉摸著肚子,它在叫。“但我好像真的有點餓了。”
“太緊張了?可是你昨天回來的時候不是說首映效果很好,大家的掌聲很熱烈?”
“可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喜歡這部電影,也不知道他們對我的表演有什麽評價。”
“明白了。”托比·馬奎爾將手放在那摞報紙上:“要我幫你看嗎,然後告訴你每個人說了什麽?”
“你還沒看?”
“沒有,今天是屬於你的日子,我本來就是想等你起來後再一起分享的。”
公寓的電話響了起來,托比·馬奎爾拿起聽了一句,然後捂住話筒對威廉說:“亞蒙的電話。”
威廉考慮了半秒鍾:“說我不在。”
托比·馬奎爾用去健身房的借口幫威廉遮掩了過去,然後掛掉電話朝威廉聳肩:“為什麽不接你經紀人的電話,我聽他語氣很興奮,要你一回來就立刻回他電話,說不定他有好消息呢?”
威廉聳聳肩:“因為就在剛剛我突然感覺,讓別人通知我自己的命運是一種非常懦弱的舉動。”
“非常有勇氣的行為。”托比·馬奎爾稱讚道:“如果換成是我,我肯定沒有你勇敢。”
威廉深吸口氣,抓起一份報紙,閉了閉眼,去看電影版塊:
《國家訊問者報》——《喜歡做媒超越拍戲的“金牌媒人”布蘭德利》
“威廉·布蘭德利對《理智與情感》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麽?是他促成了艾瑪·湯普森和格雷·懷斯的婚姻!除此之外,他一事無成,愛德華被他演繹成了一個懦弱的傻瓜,除了眨著那雙綠眼睛賣帥之外什麽都不幹,至於好口碑?全是靠賣臉換來的——眾所周知,布蘭德利的那張臉對十八歲以下未成年少女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該死,我就知道《國家訊問者報》的記者不會說我什麽好話。”威廉將報紙拍在桌子上。
看著麵色不佳的威廉,托比·馬奎爾拿起一份報紙:“要我幫你讀一份麽?”
“謝謝。”威廉數了數報紙的數量:“我想我非常需要你的幫忙。”
“啊哈,是《舊金山紀事報》,他們認為電影很棒!”托比·馬奎爾將登著新聞的那一麵亮給威廉看:“記者米克·拉薩爾稱讚了影片的節奏,他說:‘李安和艾瑪·湯普森的合作使這版《理智與情感》比以前的眾多版本表現的都要棒,李安將他東方式敘事技巧延續到了這部西方電影裏,在諷刺和溫馨中找到了恰當的平衡,不僅對理智和情感的理解都非常清晰,而且畫麵帶著一種古典的優雅感’每個細節都體現著克製的情緒,直到最後的痛哭才感情迸發,壓抑和宣泄的節奏把握的很好。”
“當然,這部戲還是有著一些缺點的,艾瑪·湯普森雖然演技很好,但她的年紀還是有點過大了,不論是和威廉·布蘭德利對戲還是和凱特·溫絲萊特對戲,她都更像一個女家庭教師而不是鄉紳家庭的熟女。”
《舊金山紀事報》是北加利福尼亞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西海岸,隻有《洛杉磯時報》的銷量能超過它。
“我想我可以放下對票房的一半擔心了。”威廉也找到了一些好消息:“《廣播時報》說劇本很不錯,‘雖然也是大團圓結局,但是劇情卻設計的清新脫俗,沒跟許多英國古典片一樣拍出低俗效果’這上麵還說劇本很有可能會獲得奧斯卡的肯定!艾瑪看到這條新聞一定會很高興的。”
“嘿,威爾,看這裏!”托比·馬奎爾興奮的將一份報紙展開鋪在桌子上:“《綜藝》提到了你的名字!”
“哪裏?快指給我看!”威廉的聲音猛地拔高。
如果說《華爾街日報》是美國金融界的權威,《紐約時報》是美國政治界的權威,《vogue》是美國時尚界的權威,那麽《綜藝》(《y》)就是美國好萊塢的權威。
《綜藝》是好萊塢內部最早流通的專業雜誌,誕生於1905年,因為製作總部就位於好萊塢,所以刊登幾乎全是來自於製片廠、經紀人、導演、演員甚至是各大頒獎禮評選人的一手消息,因為有著這樣的特殊專業背景,所以好萊塢業內人士幾乎人手一本《綜藝》,而業外人士,也喜歡將它看做是“好萊塢聖經”或“全球電影風向標”。
托比·馬奎爾一字一字的讀著:“華人導演李安深厚的執導功力,和演員純熟的演技,將《理智與情感》裏的三段愛情刻畫的各具特色又深入人心,瑪麗安和威洛比的愛情是最炙熱的,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的愛戀是最深沉的,而愛德華和愛琳娜之間的愛情是最震撼人心的,艾瑪·湯普森的兩場哭戲非常精彩,而對三位男主角的刻畫也非常豐滿,同樣又不缺少簡·奧斯汀筆下那種濃鬱的社會諷刺意味。”
“同時,年輕演員威廉·布蘭德利是本片的一大驚喜發現,他的演技遠遠超出所有人預期,讓人很難想象他之前一直混跡於小銀幕之上,並且此次隻是第一次參與電影拍攝,哥倫比亞公司有特殊的識人技巧。佳片,值得8分以上——托德·麥卡錫撰文。麥卡錫,我知道這個人,他的很多影評都寫的很毒辣,既然他都稱讚你了,威爾,我想你已經不用擔心了。”
“也不是所有影評人都喜歡我,看看這個人說的:‘布拉德利太裝可愛了,他在鏡頭前的表現急需管教,別再不停的衝鏡頭眨眼了,李安雖然大體表現上佳,但偶爾也有不靈光的時候,布拉德利又不是女主演,為什麽要給他那麽多的特寫?’”
“誰寫的這堆狗屎?”
“呃,一個叫約翰·西蒙的記者。”
“哪份報紙?”
“《國家訊問者報》”
“又是《國家詢問者報》?他們難道給《理智與情感》寫了兩篇影評?”
“看起來是這樣的,這家報紙的記者真是‘愛’慘你了,威爾。”
威廉聳肩表示無所謂。
“《波士頓環球報》說:‘一部極其迷人、巧妙、含蓄又蘊含深刻諷刺精神的電影,艾米·帕斯卡爾擔任製作的chickflick電影對女性角色的刻畫自不必說,難得的是《理智與情感》將愛德華、布蘭登和威洛比三位男性角色刻畫的也非常豐滿,加上配角的精彩點綴、原汁原味的英倫古典風格、悠揚舒緩的鋼琴配樂、風趣辛辣的台詞,這部影片比英國bbc電視台製作的引起萬人空巷觀看狂潮的六集短劇《傲慢與偏見》更加優秀。’”
chickflick指以女性角色為中心,男性角色不僅退居配角而且發揮餘地較小的電影,多為女性製作人製作,像是艾米·帕斯卡爾,她就是好萊塢chickflick電影的主要發起者和製作者。
“《好萊塢報道》說艾瑪·湯普森的兩段哭戲非常震撼,值得一個奧斯卡提名,還有這句‘對於一名初次嚐試大銀幕主角的新人演員來說,威廉·布蘭德利的愛德華無可挑剔,除了過於英俊了點。’”
“《洛杉磯時報》給的評價也不錯,他們認為影片情感細膩,風格內斂迷人,可以和詹姆斯·艾弗利導演的《長日將近》相提並論。”
威廉挑了挑眉:“提名可以向《長日將盡》學習,獲獎上可千萬不要,不然所有人都會哭的。”
《長日將盡》是1993年上映的古典電影,講述了二戰前後英國一間貴族宅邸中男管家與女管家間的愛情故事,第66屆奧斯卡提名出爐的時候,它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提名,可惜到最後一個小金人也未獲得。
“《周日郵報》說雖然愛琳娜比人們期待的要老一些——哈,這話可真刻薄——但艾瑪·湯普森的演技非常感人,另一位女主演凱特·溫絲萊特的表現也非常符合角色,她飾演的瑪麗安天真浪漫又充滿理想化,而男演員們,艾倫·裏克曼的發揮一如既往的可敬,威廉·布蘭德利——重點來了夥計——成功發掘了愛德華可敬和脆弱的一麵,以這名演員年輕到咋舌的年紀來說,這份演技令人驚豔。”
托比·馬奎爾翻到報紙另一版:“後麵還有一句話:‘值得一提的是,布蘭德利是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長期定居過的城市隻有紐約和洛杉磯,在扮演英國角色的時候,盡管倫敦腔還不夠標準,但他的美國口音全部消失了。’”
托比·馬奎爾合上報紙:“我有點搞不明白最後這一句話,他是在誇你敬業嗎?還是在暗示你有英國血統,比如說爺爺或奶奶是個英國人什麽的?”
“我的爺爺奶奶不是英國人,他們都是在美利堅出生長大的,布蘭德利家祖先在更早的時候就移民了,大約是在南北戰爭結束後不久,美利堅曆史上第二次移民潮的時候?”威廉想了想:“倒是我的一個好朋友,蘭斯,他的母親是英國人,外婆還是男爵的女兒呢。”
托比·馬奎爾聳聳肩:“這個叫蘭斯的肯定是你非常好非常好的朋友,我都聽你說過他的名字不下十次啦。”
“是的,他是,我們的關係就像你和裏奧一樣。”威廉微笑道:“他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兄弟、朋友、夥伴。”
“嘿嘿,威爾,描述你男性朋友的時候可不可以不要露出這麽溫柔的表情?太基啦。”托比·馬奎爾受不了的揉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
“……好吧。”威廉無奈的住口:“我知道是我跑題了,來吧,我們繼續把這些報紙看完。”
十五份日報裏,有六份綜合性報紙和兩份娛樂性報紙,還有三個獨立影評人提到了《理智與情感》昨夜的首映——等影片全國公映的時候,這個數字肯定會翻倍的——大部分稱讚,小部分批評。
托比·馬奎爾用一種高興又暗含失落的語氣說:“看見沒?大部分的評價都很好,夥計,等影片公映後,你就在電影圈站穩腳跟了。”
發小萊昂納多早已當上多部影片的男主角,室友威廉也成為電影圈的後起之秀,而自己從93年和羅伯特·德尼羅合作過《男孩的生活》後就再也遇不到大作品,唯一擔當主演的電視劇還在播了不到三個月後被砍掉了,要說托比·馬奎爾心情一點都不複雜,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要發愁,夥計。”威廉拍著托比·馬奎爾的肩膀說:“我不會一走紅就棄你而去,讓你一個人承擔房租的。”
“因為你舍不得樓下漢斯太太的漢堡?”
“別這麽悲觀,我也舍不得你,t。”
“……你不覺得有點肉麻麽?”
“是有點。”威廉也甩了甩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我感覺自己餓了,非常非常餓,能給我來一份,不,三份華夫餅麽?”
“當然沒問題。”托比·馬奎爾轉身端來裝有華夫餅的盤子:“馬奎爾大廚為你服務。”
……
七十二家藝術院線小範圍公映,《理智與情感》的首映票房為102萬2431美元,單館票房過一萬四千美元。
說真的,這個數字很不錯,製片廠、發行方和演員們,大部分人都感到滿意。
歐洲是藝術電影生存的天堂,美國觀眾則很少對古典文藝片感冒,劍走偏鋒的cult電影除外,像是《洛基恐怖秀》,還有去年上映並票房大爆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也例外,美國對愛情喜劇片的接受程度一直很高,而那種風格不怎麽輕快,相反有些內斂抑鬱的影片,或許會在北美捧走獎杯,但很少能同時叫好叫座。
兩年前橫掃奧斯卡的《霍華德莊園》,第一次公映票房就隻有幾百萬,而且得到了相當多的批評,例如節奏慢到催眠、沒□□沒衝突平淡的猶如白開水、像一部風景紀錄片多過像故事片等等,等它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爆冷門後,發行方重新安排上映,才將北美票房衝到了兩千萬美元。
法國名導呂克·貝鬆的巔峰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風格並不很歐洲,相反在拍攝時還融入了很多好萊塢的手法,是藝術和商業性結合的近乎完美的佳作,但這部影片在美國公映的時候,不僅直到放映結束票房都沒超過兩千萬,口碑還毀譽參半——法國人的浪漫美國觀眾並不能完全理解,雖然呂克·貝鬆並沒有明確的將殺手裏昂和12歲女孩瑪蒂達之間的感情定義為愛情,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保守派影評人和觀眾猛烈抨擊影片中隱藏的戀童傾向。
哥倫比亞之前對《理智與情感》的北美票房預估為兩千五百萬美元,這樣加上dvd等周邊收入,北美本土能夠將製作費回本,就是理想的狀態了。至於盈利,就交給海外票房吧,比如觀影口味更契合的歐洲市場。
——這裏要先解釋一下好萊塢的電影分成,並不是說影片製作費花了一千六百萬,票房兩千五百萬,所以盈利就是九百萬這麽簡單的加減算法,票房收入要減去院線分成、製作費、發行費、宣傳費等花銷後,再有所餘才是盈利。
能想象一部電影投資了一億美元,票房兩億美元,最後賬單上顯示賠錢幾千萬美元這種事情嗎?
在好萊塢,這很普遍:首先兩億票房裏,根據放映前的分成協議,院線直接拿走八千萬(40%),製片商拿到一億兩千萬(60%),減掉製作費一億,發行費用兩千萬,廣告宣傳費兩千萬,最後算出盈利負兩千萬。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辛苦拍攝幾個月的電影很難回本,那電影公司要靠什麽賺錢呢?拍電影不賺錢好萊塢產業為何還如此發達?
注意,這裏的“很難回本”指的是“單純依靠北美票房收入很難完全收回投資”——根據相關數據,在美國,一部電影的全美票房至少必須是製作成本的兩倍,才有可能保本——但在全美票房之外,電影公司多的是其他賺錢手段,比如影片的海外發行,dvd收入,電視播放版權等。
其中dvd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美國和歐洲的家庭錄像帶租賃業務非常發達,90年代初,dvd收入就占到了好萊塢很多電影公司總利潤的一半左右。
特別是像《霍華德莊園》《長日將盡》《理智與情感》這樣的古典藝術片,一般票房都不太高,主要盈利的大頭是dvd收入。
全美院線在12月中旬上映的影片除了《理智與情感》外還有三部,《逃出魔幻紀》、《盜火線》和《新龍鳳配》,全都是商業片,首映票房分別是一千一百萬美元、八百四十萬美元和五百五十萬美元。
乍一看《理智與情感》的102萬首映票房和三部影片差距太大,但《逃出魔幻紀》等三部影片的首映院線均在2000家以上,《理智與情感》隻有區區72家——雖然院線增多勢必分薄單館票房,但72家影院能有這個成績,也說明了《理智與情感》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哥倫比亞於是對《理智與情感》有了更大期待,他們準備將院線擴大放映到1500家左右。
如果票房不錯,dvd收入也不錯,那就是雙份的棒。
12月中下旬,美國影壇一年一度的頒獎季正式開啟。
在奧斯卡等重要獎項揭曉之前作為頒獎季預熱出現的,是各大影評人協會獎,和各大工會獎。
“拜托,夥計,你真的這麽緊張?快來吃點華夫餅吧,都快涼透了。”
“我不想吃,吃了也大概會吐出來。”威廉摸著肚子,它在叫。“但我好像真的有點餓了。”
“太緊張了?可是你昨天回來的時候不是說首映效果很好,大家的掌聲很熱烈?”
“可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喜歡這部電影,也不知道他們對我的表演有什麽評價。”
“明白了。”托比·馬奎爾將手放在那摞報紙上:“要我幫你看嗎,然後告訴你每個人說了什麽?”
“你還沒看?”
“沒有,今天是屬於你的日子,我本來就是想等你起來後再一起分享的。”
公寓的電話響了起來,托比·馬奎爾拿起聽了一句,然後捂住話筒對威廉說:“亞蒙的電話。”
威廉考慮了半秒鍾:“說我不在。”
托比·馬奎爾用去健身房的借口幫威廉遮掩了過去,然後掛掉電話朝威廉聳肩:“為什麽不接你經紀人的電話,我聽他語氣很興奮,要你一回來就立刻回他電話,說不定他有好消息呢?”
威廉聳聳肩:“因為就在剛剛我突然感覺,讓別人通知我自己的命運是一種非常懦弱的舉動。”
“非常有勇氣的行為。”托比·馬奎爾稱讚道:“如果換成是我,我肯定沒有你勇敢。”
威廉深吸口氣,抓起一份報紙,閉了閉眼,去看電影版塊:
《國家訊問者報》——《喜歡做媒超越拍戲的“金牌媒人”布蘭德利》
“威廉·布蘭德利對《理智與情感》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麽?是他促成了艾瑪·湯普森和格雷·懷斯的婚姻!除此之外,他一事無成,愛德華被他演繹成了一個懦弱的傻瓜,除了眨著那雙綠眼睛賣帥之外什麽都不幹,至於好口碑?全是靠賣臉換來的——眾所周知,布蘭德利的那張臉對十八歲以下未成年少女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該死,我就知道《國家訊問者報》的記者不會說我什麽好話。”威廉將報紙拍在桌子上。
看著麵色不佳的威廉,托比·馬奎爾拿起一份報紙:“要我幫你讀一份麽?”
“謝謝。”威廉數了數報紙的數量:“我想我非常需要你的幫忙。”
“啊哈,是《舊金山紀事報》,他們認為電影很棒!”托比·馬奎爾將登著新聞的那一麵亮給威廉看:“記者米克·拉薩爾稱讚了影片的節奏,他說:‘李安和艾瑪·湯普森的合作使這版《理智與情感》比以前的眾多版本表現的都要棒,李安將他東方式敘事技巧延續到了這部西方電影裏,在諷刺和溫馨中找到了恰當的平衡,不僅對理智和情感的理解都非常清晰,而且畫麵帶著一種古典的優雅感’每個細節都體現著克製的情緒,直到最後的痛哭才感情迸發,壓抑和宣泄的節奏把握的很好。”
“當然,這部戲還是有著一些缺點的,艾瑪·湯普森雖然演技很好,但她的年紀還是有點過大了,不論是和威廉·布蘭德利對戲還是和凱特·溫絲萊特對戲,她都更像一個女家庭教師而不是鄉紳家庭的熟女。”
《舊金山紀事報》是北加利福尼亞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西海岸,隻有《洛杉磯時報》的銷量能超過它。
“我想我可以放下對票房的一半擔心了。”威廉也找到了一些好消息:“《廣播時報》說劇本很不錯,‘雖然也是大團圓結局,但是劇情卻設計的清新脫俗,沒跟許多英國古典片一樣拍出低俗效果’這上麵還說劇本很有可能會獲得奧斯卡的肯定!艾瑪看到這條新聞一定會很高興的。”
“嘿,威爾,看這裏!”托比·馬奎爾興奮的將一份報紙展開鋪在桌子上:“《綜藝》提到了你的名字!”
“哪裏?快指給我看!”威廉的聲音猛地拔高。
如果說《華爾街日報》是美國金融界的權威,《紐約時報》是美國政治界的權威,《vogue》是美國時尚界的權威,那麽《綜藝》(《y》)就是美國好萊塢的權威。
《綜藝》是好萊塢內部最早流通的專業雜誌,誕生於1905年,因為製作總部就位於好萊塢,所以刊登幾乎全是來自於製片廠、經紀人、導演、演員甚至是各大頒獎禮評選人的一手消息,因為有著這樣的特殊專業背景,所以好萊塢業內人士幾乎人手一本《綜藝》,而業外人士,也喜歡將它看做是“好萊塢聖經”或“全球電影風向標”。
托比·馬奎爾一字一字的讀著:“華人導演李安深厚的執導功力,和演員純熟的演技,將《理智與情感》裏的三段愛情刻畫的各具特色又深入人心,瑪麗安和威洛比的愛情是最炙熱的,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的愛戀是最深沉的,而愛德華和愛琳娜之間的愛情是最震撼人心的,艾瑪·湯普森的兩場哭戲非常精彩,而對三位男主角的刻畫也非常豐滿,同樣又不缺少簡·奧斯汀筆下那種濃鬱的社會諷刺意味。”
“同時,年輕演員威廉·布蘭德利是本片的一大驚喜發現,他的演技遠遠超出所有人預期,讓人很難想象他之前一直混跡於小銀幕之上,並且此次隻是第一次參與電影拍攝,哥倫比亞公司有特殊的識人技巧。佳片,值得8分以上——托德·麥卡錫撰文。麥卡錫,我知道這個人,他的很多影評都寫的很毒辣,既然他都稱讚你了,威爾,我想你已經不用擔心了。”
“也不是所有影評人都喜歡我,看看這個人說的:‘布拉德利太裝可愛了,他在鏡頭前的表現急需管教,別再不停的衝鏡頭眨眼了,李安雖然大體表現上佳,但偶爾也有不靈光的時候,布拉德利又不是女主演,為什麽要給他那麽多的特寫?’”
“誰寫的這堆狗屎?”
“呃,一個叫約翰·西蒙的記者。”
“哪份報紙?”
“《國家訊問者報》”
“又是《國家詢問者報》?他們難道給《理智與情感》寫了兩篇影評?”
“看起來是這樣的,這家報紙的記者真是‘愛’慘你了,威爾。”
威廉聳肩表示無所謂。
“《波士頓環球報》說:‘一部極其迷人、巧妙、含蓄又蘊含深刻諷刺精神的電影,艾米·帕斯卡爾擔任製作的chickflick電影對女性角色的刻畫自不必說,難得的是《理智與情感》將愛德華、布蘭登和威洛比三位男性角色刻畫的也非常豐滿,加上配角的精彩點綴、原汁原味的英倫古典風格、悠揚舒緩的鋼琴配樂、風趣辛辣的台詞,這部影片比英國bbc電視台製作的引起萬人空巷觀看狂潮的六集短劇《傲慢與偏見》更加優秀。’”
chickflick指以女性角色為中心,男性角色不僅退居配角而且發揮餘地較小的電影,多為女性製作人製作,像是艾米·帕斯卡爾,她就是好萊塢chickflick電影的主要發起者和製作者。
“《好萊塢報道》說艾瑪·湯普森的兩段哭戲非常震撼,值得一個奧斯卡提名,還有這句‘對於一名初次嚐試大銀幕主角的新人演員來說,威廉·布蘭德利的愛德華無可挑剔,除了過於英俊了點。’”
“《洛杉磯時報》給的評價也不錯,他們認為影片情感細膩,風格內斂迷人,可以和詹姆斯·艾弗利導演的《長日將近》相提並論。”
威廉挑了挑眉:“提名可以向《長日將盡》學習,獲獎上可千萬不要,不然所有人都會哭的。”
《長日將盡》是1993年上映的古典電影,講述了二戰前後英國一間貴族宅邸中男管家與女管家間的愛情故事,第66屆奧斯卡提名出爐的時候,它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提名,可惜到最後一個小金人也未獲得。
“《周日郵報》說雖然愛琳娜比人們期待的要老一些——哈,這話可真刻薄——但艾瑪·湯普森的演技非常感人,另一位女主演凱特·溫絲萊特的表現也非常符合角色,她飾演的瑪麗安天真浪漫又充滿理想化,而男演員們,艾倫·裏克曼的發揮一如既往的可敬,威廉·布蘭德利——重點來了夥計——成功發掘了愛德華可敬和脆弱的一麵,以這名演員年輕到咋舌的年紀來說,這份演技令人驚豔。”
托比·馬奎爾翻到報紙另一版:“後麵還有一句話:‘值得一提的是,布蘭德利是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長期定居過的城市隻有紐約和洛杉磯,在扮演英國角色的時候,盡管倫敦腔還不夠標準,但他的美國口音全部消失了。’”
托比·馬奎爾合上報紙:“我有點搞不明白最後這一句話,他是在誇你敬業嗎?還是在暗示你有英國血統,比如說爺爺或奶奶是個英國人什麽的?”
“我的爺爺奶奶不是英國人,他們都是在美利堅出生長大的,布蘭德利家祖先在更早的時候就移民了,大約是在南北戰爭結束後不久,美利堅曆史上第二次移民潮的時候?”威廉想了想:“倒是我的一個好朋友,蘭斯,他的母親是英國人,外婆還是男爵的女兒呢。”
托比·馬奎爾聳聳肩:“這個叫蘭斯的肯定是你非常好非常好的朋友,我都聽你說過他的名字不下十次啦。”
“是的,他是,我們的關係就像你和裏奧一樣。”威廉微笑道:“他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兄弟、朋友、夥伴。”
“嘿嘿,威爾,描述你男性朋友的時候可不可以不要露出這麽溫柔的表情?太基啦。”托比·馬奎爾受不了的揉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
“……好吧。”威廉無奈的住口:“我知道是我跑題了,來吧,我們繼續把這些報紙看完。”
十五份日報裏,有六份綜合性報紙和兩份娛樂性報紙,還有三個獨立影評人提到了《理智與情感》昨夜的首映——等影片全國公映的時候,這個數字肯定會翻倍的——大部分稱讚,小部分批評。
托比·馬奎爾用一種高興又暗含失落的語氣說:“看見沒?大部分的評價都很好,夥計,等影片公映後,你就在電影圈站穩腳跟了。”
發小萊昂納多早已當上多部影片的男主角,室友威廉也成為電影圈的後起之秀,而自己從93年和羅伯特·德尼羅合作過《男孩的生活》後就再也遇不到大作品,唯一擔當主演的電視劇還在播了不到三個月後被砍掉了,要說托比·馬奎爾心情一點都不複雜,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要發愁,夥計。”威廉拍著托比·馬奎爾的肩膀說:“我不會一走紅就棄你而去,讓你一個人承擔房租的。”
“因為你舍不得樓下漢斯太太的漢堡?”
“別這麽悲觀,我也舍不得你,t。”
“……你不覺得有點肉麻麽?”
“是有點。”威廉也甩了甩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我感覺自己餓了,非常非常餓,能給我來一份,不,三份華夫餅麽?”
“當然沒問題。”托比·馬奎爾轉身端來裝有華夫餅的盤子:“馬奎爾大廚為你服務。”
……
七十二家藝術院線小範圍公映,《理智與情感》的首映票房為102萬2431美元,單館票房過一萬四千美元。
說真的,這個數字很不錯,製片廠、發行方和演員們,大部分人都感到滿意。
歐洲是藝術電影生存的天堂,美國觀眾則很少對古典文藝片感冒,劍走偏鋒的cult電影除外,像是《洛基恐怖秀》,還有去年上映並票房大爆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也例外,美國對愛情喜劇片的接受程度一直很高,而那種風格不怎麽輕快,相反有些內斂抑鬱的影片,或許會在北美捧走獎杯,但很少能同時叫好叫座。
兩年前橫掃奧斯卡的《霍華德莊園》,第一次公映票房就隻有幾百萬,而且得到了相當多的批評,例如節奏慢到催眠、沒□□沒衝突平淡的猶如白開水、像一部風景紀錄片多過像故事片等等,等它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爆冷門後,發行方重新安排上映,才將北美票房衝到了兩千萬美元。
法國名導呂克·貝鬆的巔峰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風格並不很歐洲,相反在拍攝時還融入了很多好萊塢的手法,是藝術和商業性結合的近乎完美的佳作,但這部影片在美國公映的時候,不僅直到放映結束票房都沒超過兩千萬,口碑還毀譽參半——法國人的浪漫美國觀眾並不能完全理解,雖然呂克·貝鬆並沒有明確的將殺手裏昂和12歲女孩瑪蒂達之間的感情定義為愛情,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保守派影評人和觀眾猛烈抨擊影片中隱藏的戀童傾向。
哥倫比亞之前對《理智與情感》的北美票房預估為兩千五百萬美元,這樣加上dvd等周邊收入,北美本土能夠將製作費回本,就是理想的狀態了。至於盈利,就交給海外票房吧,比如觀影口味更契合的歐洲市場。
——這裏要先解釋一下好萊塢的電影分成,並不是說影片製作費花了一千六百萬,票房兩千五百萬,所以盈利就是九百萬這麽簡單的加減算法,票房收入要減去院線分成、製作費、發行費、宣傳費等花銷後,再有所餘才是盈利。
能想象一部電影投資了一億美元,票房兩億美元,最後賬單上顯示賠錢幾千萬美元這種事情嗎?
在好萊塢,這很普遍:首先兩億票房裏,根據放映前的分成協議,院線直接拿走八千萬(40%),製片商拿到一億兩千萬(60%),減掉製作費一億,發行費用兩千萬,廣告宣傳費兩千萬,最後算出盈利負兩千萬。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辛苦拍攝幾個月的電影很難回本,那電影公司要靠什麽賺錢呢?拍電影不賺錢好萊塢產業為何還如此發達?
注意,這裏的“很難回本”指的是“單純依靠北美票房收入很難完全收回投資”——根據相關數據,在美國,一部電影的全美票房至少必須是製作成本的兩倍,才有可能保本——但在全美票房之外,電影公司多的是其他賺錢手段,比如影片的海外發行,dvd收入,電視播放版權等。
其中dvd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美國和歐洲的家庭錄像帶租賃業務非常發達,90年代初,dvd收入就占到了好萊塢很多電影公司總利潤的一半左右。
特別是像《霍華德莊園》《長日將盡》《理智與情感》這樣的古典藝術片,一般票房都不太高,主要盈利的大頭是dvd收入。
全美院線在12月中旬上映的影片除了《理智與情感》外還有三部,《逃出魔幻紀》、《盜火線》和《新龍鳳配》,全都是商業片,首映票房分別是一千一百萬美元、八百四十萬美元和五百五十萬美元。
乍一看《理智與情感》的102萬首映票房和三部影片差距太大,但《逃出魔幻紀》等三部影片的首映院線均在2000家以上,《理智與情感》隻有區區72家——雖然院線增多勢必分薄單館票房,但72家影院能有這個成績,也說明了《理智與情感》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哥倫比亞於是對《理智與情感》有了更大期待,他們準備將院線擴大放映到1500家左右。
如果票房不錯,dvd收入也不錯,那就是雙份的棒。
12月中下旬,美國影壇一年一度的頒獎季正式開啟。
在奧斯卡等重要獎項揭曉之前作為頒獎季預熱出現的,是各大影評人協會獎,和各大工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