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個人、社會和大自然和諧統一的道德社會。(.)要實現這個理想,道德教化是一項基礎工程,必須全社會形成共識。老子的教育思想就是為此而建立的。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有車周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老子在此畫了一幅他理想中的道德社會的藍圖,在這個理想國裏,沒有苛政,沒有戰爭。人民純樸,甘食美服,安居樂業。不需要奔波勞碌,也沒有恐懼和煩惱。這個社會確實是非常美好啊。


    這個理想為什麽不能實現呢?德篇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就是說,社會的離道失德是人類種種罪惡和災難的根源。


    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道德社會,現在曆史學把它稱為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在那個時代,國君與百姓平等相處,共同勞動。根據史料記載,三皇五帝時代就是那樣的社會。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人們離道失德也越來越嚴重,社會的罪惡和人民的痛苦不斷增加。


    為了醫治社會的種種弊病,老子開出了複歸道德社會的處方。德篇第十七章說:“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意思是要建成道德社會根本的措施就是修德。修德要從自身做起,然後帶動家庭,影響鄉裏,推動地區,最後實現天下道德思想的普及。


    一個國家總是必須有執政者來領導和管理。培養有道德的執政者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個重點,老子對此提出了一係列的要求。<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


    德篇第二十章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意思是,用兵打仗需要出奇製勝,往往會不按照常規行事。但是治理國家必須要用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進行正麵和正規的教化。


    德篇第二十二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這一段經文把節儉與勤奮作為國君有德的一個特征,指出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措施。


    文武大臣是國家的棟梁,國家能否治理好,跟他們的素質直接關係。所以老子十分對他們的教導。


    道篇第七十四章說:“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就是說,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大臣,不要以武力逞強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惡報的。軍隊所到的地方,田園荒蕪,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災荒。善於用兵的人,隻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取得了勝利也不自我驕傲,達到目的了也不去誇耀,不要自以為是。用兵是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後不要逞強。因為過於強暴就會走向衰朽,因為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死亡。


    對於腐敗的官吏與貴族,老子給予嚴厲的批判。德篇第十六章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而齎財有餘;是謂盜桍。[.超多好看小說]盜桍,非道也!”


    人民大眾是社會的主體,道德社會的建設必須以人民的德化為前提。而關懷和百姓和對其進行道德教化是國君和大臣們的重要使命。《老子》一書以大量篇幅論述了這個問題。比如:


    道篇第五十四章:“愛民治國,能無以知乎?”明確指出,愛民是治國的根本措施。


    德篇第三十七章說:“民之不畏畏,則大畏將至矣。毋閘其所居,毋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被取此。”本章著重講統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對采取高壓政治,反對肆無忌憚地壓榨百姓。他認為,老百姓一旦不畏懼統治者的殘暴統治,那麽可怕的反暴力鬥爭就要發生了。他希望統治者不要自居高貴,而要自知、自愛,拋棄自見和自貴,這樣,他就不會遭到人民的反抗。


    德篇第四十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也。”意思是,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於統治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於饑餓。人民之所以難於統治,是由於統治者政令繁苛、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於統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於統治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淨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麽。隻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以上幾章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治國安民的方略。


    二、老子教育思想的內容


    老子教育思想的內容極其豐富而深刻,其主要方麵如下:


    1、尊道貴德


    德篇第十四章說:“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祭也。”老子強調,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但都是由道德規律而形成,因此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幹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


    德篇第十五章:“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意思是說,天地萬物有其根源,這個根源是道,它是天地萬物共同的母親。懂得了道德為萬物字母,就應該明白自己與萬物平等,都是道德之子,以平等心、眾生心看待萬物。抱元守一,淳德歸道,回復其先天本來麵目,那麽就沒有危險了。


    德篇第二十二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爲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剋;無不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這裏老子強調,重積德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


    德篇第二十五章:“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強調珠寶和良馬雖然珍貴,但是真正珍貴的東西是要尊道貴德,道德是個人和社會最寶貴的寶貝。


    德篇第九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2、


    清靜爲天下正


    德篇第八章說:“請靚可以爲天下正”,就是說人心的清靜不僅是個人品格端正的前提,也是天下樹立正氣的基礎。


    道篇第一章講到:“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就是說,人隻有在無私無欲的清靜狀態中才能認識大道的奧妙,而用後天有欲的意識隻能了解世界的表麵現象和淺層次的規律。大道規律的根本特性在於客觀性,它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我們隻有徹底拋棄自己主觀的一套,實事求是地看待客觀事物,這樣才能對客觀事物才有一個全麵、真實地認識。


    道篇第四十七章說:“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無不治矣。”


    德篇第九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


    之足,恆足矣。”


    道篇第五十六章:“五色令人目明;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爲腹而不爲目,故去疲取此。”老子希望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建立內在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過分的滿足貪欲的生活。一個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渦裏,則越會流連忘返,產生認假為真,造成迷失本性。所以,老子提醒人們要摒棄外界物欲的誘惑,保持內心的安足清靜,確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現代文明高度發達,許多人隻求聲色物欲的滿足,價值觀、道德觀嚴重扭曲,在許多場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發狂的事例。讀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應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而不是物質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緊跟其後。


    無為而無不為


    德篇第十一章:“爲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將欲取天下者恆無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德篇第二十章說:“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無不欲而民自樸。”無為兩個字的含義不是不做事,而是不違背自然規律而妄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上仙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凡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凡塵並收藏無上仙尊最新章節